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忠與孝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忠與孝
七月中旬,禮部那邊有消息傳出,今年萬壽節(jié)進(jìn)京陛見的外省地方大員名冊上,有曹颙與唐執(zhí)玉之名。
曹颙曉得,自己離開直隸的日子不遠(yuǎn),剩下的日子,便有條不紊地整理手頭的差事。
操練綠營之事,他早已完成任務(wù)。不管以后如何,現(xiàn)下的直隸綠營可謂是煥然一新,有些精兵的模樣。
只是直隸宿衛(wèi)京畿,沒有山霸水匪,可以練兵。
為了讓這樣綠營兵見血,曹颙曾在給雍正的密折中,請旨讓那些綠營兵南下,去剿江匪、湖匪。
雖說朝廷這些年,隔個幾年,便要去太湖剿匪一次,可多是雷聲大、雨點小,太湖水患一直未消。
雍正將折子壓了半月,最后批了個:“日后再議。”
曹颙便沒有再提此事,左右他也不是領(lǐng)兵的將領(lǐng),只做好自己分內(nèi)之事就好。
像其他農(nóng)工商發(fā)展什么的,除了唐執(zhí)玉現(xiàn)下進(jìn)行的,其他的也可以整理成文書,交由唐執(zhí)玉接手。
對于直隸的大好局面,蔣堅與宋厚都有些舍不得。
“大人,如今皇上旨意未下,一切還有待商議。若是大人能再督直隸兩年,定能成就全功。”蔣堅勸道。
旁人不知道,他與宋厚是曉得的,唐執(zhí)玉能順利整頓官倉,興社倉,興農(nóng)富工,使得直隸藩庫有了結(jié)余,每一件都有曹颙出手。只是隱于幕后,不像唐執(zhí)玉聞達(dá)于人前罷了。
現(xiàn)下,算是成功了一半,偏生這一半勝利的光環(huán)都罩在唐執(zhí)玉身份。倒好象曹颙到直隸溜達(dá)一圈,只為綠營添了幾個兵似的。
官場上,能這般將功勞舉手想讓,怕只有眼前這位。
“非磷,我只做我當(dāng)做的,爭這些虛名又有什么意思?唐執(zhí)玉可謂能吏,若真是他接替我督直隸,是直隸百姓之福。”曹颙甚是平和地說道。
宋厚到底多活了幾十年,比蔣堅想得開,見曹颙心意已決,便對蔣堅道:“非磷是佛門居士,怎么放不下?大人這樣也好,若真是將直隸經(jīng)營得花團(tuán)錦簇再離開,固然能成全功,卻未必是好事。前車之鑒猶在,非磷怎能忍心大人重蹈覆轍?”
現(xiàn)下執(zhí)掌天下那位,可是乾綱獨斷的性子。在這樣的君王手下,凡事還是要考慮周詳才好。
蔣堅被點醒,醍醐灌頂般,道:“是我混沌,伴著大人在官場幾年,生了得失心。”說到這里,鄭重對曹颙作揖,道:“學(xué)生向大人賠罪了。既為幕者,本當(dāng)為大人拾遺補(bǔ)缺才是,這里卻鼠目寸光,險些誤了大人。”
曹颙忙扶了一把,道:“切莫如此,非磷快快請起。”
這會兒功夫,蔣堅眼中已經(jīng)恢復(fù)清明,不再是方才的惋惜模樣。
曹颙微微一笑,將想要把蔣堅薦給唐執(zhí)玉的話,又咽了下去……
京城,海淀,莊王花園。
十六阿哥坐在藤椅上,手中拿著一牙西瓜,三口兩口吃了,又喝了兩碗涼茶,仍覺得心口堵得慌,對十六福晉道:“怕是過了暑氣,有點犯惡心,使人將那藿香正氣散找一副。
十六福晉聞言,有些慌神,忙使人去尋藥,自己親自投了濕毛巾,遞給丈夫擦臉。
“爺,這委實也太辛苦了,只吩咐奴才們?nèi)プ鼍褪牵@暑伏天氣,要是累壞了爺,可怎生是好?”十六福晉看著丈夫滿臉疲態(tài),甚是心疼,道。
十六阿哥擺擺手,道:“都忙得差不多了,你不必太擔(dān)心……”
夫妻兩個說話的功夫,丫鬟已經(jīng)尋了藿香正氣散送來。
十六阿哥就著溫水服了,歪在炕上,闔著眼睛不想動。
十六福晉坐在十六阿哥身邊,搖著手中團(tuán)扇,眉眼間帶了些許苦澀。
因她的緣故,這兩年皇上對十六阿哥也有些不待見。
王府那邊,太福晉又拉攏兩位皇上指下來的側(cè)福晉與庶福晉,處處與她置肘,她的日子并不好過。
她無數(shù)次為自己的輕率后悔,卻不知怎么消除夫妻之間的隔閡。
不知何時,十六阿哥已經(jīng)睜開眼,摩挲著十六福晉的后背,道:“又胡思亂想,修園子是大事,我才忙了些,不同你相干……”
十六福晉的眼淚,滾滾而下,哽咽道:“爺,爺……”
十六阿哥抬起胳膊,伸手將十六福晉的眼淚擦了,道:“別掉金豆子,一會兒弘昭醒了,要笑話你了。”
十六福晉忙側(cè)身拭淚,低聲道:“爺最厭內(nèi)宅多事,卻因妾身的緣故,將府里弄得一團(tuán)糟。”
十六阿哥挑了挑眉,道:“不必去理睬這些。太福晉既喜歡納喇氏與富察氏,就讓那兩個去孝敬她。爺?shù)故且纯矗齻兡芎贸墒裁礃樱俊?p/>
納喇氏與富察氏,就是十六福晉產(chǎn)下嫡子后,由皇上指婚到莊親王府的兩個側(cè)庶福晉。
太福晉平素對這二人很是拉攏,多是給十六福晉添堵的意思,又哪里能真正喜歡這兩個?
畢竟納喇氏出身高貴,又是皇上指下來的,一到王府,就壓住太福晉的外甥女張氏,成為王府的第一側(cè)福晉。
雍正此舉,固然是讓十六福晉不好受,卻也給太福晉氣個半死。能忍著一年多不發(fā)作,只不過是因為前面有個她更厭惡的十六福晉在。
夫妻兩個正說著話,就聽趙豐隔著簾子道:“主子,福晉,王府來人,太福晉身體欠安,請王爺回府。”
十六阿哥聞言,坐起身來,臉一下子耷拉下來。
這個月才過去一半,太福晉已經(jīng)“病”了三回。他每天要往圓明園巡視工地外,已經(jīng)累得半死,還要時不時往城里折騰一遭。
十六福晉見他著惱,忙道:“爺且忍忍,不為旁的,也要想想宮里的額娘。”
密太妃中秋節(jié)前就能迎回十五阿哥府奉養(yǎng),要是這個時候傳出十六阿哥與嗣母交惡,指不定要生出多少是非來。
到那時,太福晉沒理也成了有理,十六阿哥反而會被人視為“薄情寡義”、“過河拆橋”之人。
十六阿哥曉得妻子說的在理,長吁了口氣,按捺住滿心厭惡,大踏步出了屋子。
十六福晉站在門口,看著丈夫的背影,臉上添了幾分心疼。
頂著炎炎烈日,快馬加鞭,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十六阿哥就進(jìn)城,回了莊親王府。
太福晉歪在炕上,額頭上蓋了塊帕子,嘴里“哎呦”、“哎呦”地呻吟不停。
這一路上,十六阿哥還真怕老太太真病下。畢竟是三伏天氣,老人身子又弱,要是病了,還真不好熬。
可聽著這中氣十足的呻吟聲,再加太醫(yī)一番“肝脾不調(diào),戒氣戒惱,需安心靜養(yǎng)”之類換湯不換藥的醫(yī)囑,十六阿哥只覺得太陽穴一蹦一蹦,眼前直發(fā)黑。
這會兒,太福晉倒是想不起納喇氏與富查氏,只留外甥女張氏在跟前。
張氏手中攥著帕子,視線黏在十六阿哥身上,移不開。
十六阿哥見了,心里越發(fā)厭惡,看著張氏,冷著臉道:“爺忙著皇上的差事,將額娘交給你侍候,你就是這樣侍候?枉費(fèi)額娘平素里那么疼你,你卻將她老人家氣成這樣!”
這劈頭蓋臉的訓(xùn)斥,聽得張氏瑟瑟發(fā)抖,忙道:“王爺,妾身沒有……”
太福晉見十六阿哥當(dāng)著自己的面,將“不孝”的污水潑到外甥女身上,也顧不得再裝病,抓下額頭上的帕子,坐起身來,冷哼一聲,道:“這般摔臉子,給誰看?到底是誰不孝順,還讓老婆子說出來不成?”
十六阿哥臉色只覺得嘴里發(fā)苦,臉色越發(fā)蒼白,跪下咬牙道:“是兒子不孝,這些日子忙著修園子之事,沒有在額娘這邊侍疾。”
太福晉心里雖對十六阿哥頗有微詞,卻也曉得不能狠得罪了這個嗣子。不止她要指望十六阿哥養(yǎng)老送終,娘家那邊也都依附于十六阿哥。
她心里存了小心思,卻因與十六福晉關(guān)系僵持而抹不下臉來,這才三番兩次地折騰。
現(xiàn)下,十六阿哥卻寧愿自己跪了,也不愿她將過錯牽扯到十六福晉身上。
太福晉越發(fā)惱了,瞪著眼睛,也不叫十六阿哥起身。
這時,便聽有人道:“都是媳婦不是,早當(dāng)回府來侍候額娘。”
十六阿哥聞言,回頭向門口望去。
就見十六福晉抱著弘昭,從門外進(jìn)來。
弘昭一歲多,已經(jīng)開始學(xué)說話,見了十六阿哥,便揮著小胳膊:“阿瑪……阿瑪……”
十六福晉上前幾步,在十六阿哥身邊跪了,將弘昭放下,將他往炕前推了推,道:“快叫瑪麼……”
弘昭倒也不認(rèn)生,乖乖地叫人。雖說剛學(xué)話,口齒有些不清,可落到太福晉耳中仍是覺得悅耳動聽。
她面色柔和許多,對十六福晉道:“還跪著做什么,快將小阿哥抱到抗上來。這還走不穩(wěn)當(dāng),小心跌著他。”說完,又都十六阿哥道:“王爺也起吧。”
十六福晉忙起身,抱了弘昭,將他放在炕上。
太福晉身邊,剛好放了一柄玉如意,觸手清涼。弘昭摸了一下,又一下,很喜歡的樣子。
太福晉笑瞇瞇的,將玉如意擱在弘昭懷里,有一句沒一句逗他說話。
弘昭會說的話有限,多數(shù)時候只是咿咿呀呀地笑。
十六阿哥側(cè)過身,看著妻子,眼中多了一抹憐惜。
十六福晉卻是神情平和,看向丈夫的目光滿是溫柔與關(guān)切……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