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爭之世 第238章 盤點家底
慶忌和孫武趕到內(nèi)宮東側(cè)儲放寶物的宮群,此處由宮中侍衛(wèi)嚴(yán)密把守,里邊正由宮中寺人逐項檢查,登記成冊。
第一排庫房全是高檔綾羅絲綢,齊紈魯縞自地上直堆至殿頂,一排排整齊有序,慶忌欣然道:“這些綾羅綢緞皆可直接充作貨幣支付。盡管是戰(zhàn)亂紛爭不斷,可各國權(quán)要對這些上等絲綢需求仍大,成家自有他們的經(jīng)營渠道,因此只要把這些綾羅綢緞順利運出去,就可以賣出個好價錢。成秀現(xiàn)在做著咱們吳國的官,不會昧著良心賺咱們的錢,這一倉綢緞能為咱們換來大量的上等好米了?!?p/>
孫武微笑道:“大王宮中也需要這些物品的,大王登基了,納后聘妃也就是今明兩年內(nèi)的事,到時用度更大,何必把它們賣出去,將來再去買回呢?大王請看,后邊幾座大殿,各種寶物應(yīng)有盡有,這些都是楚國王室之寶,價值連城,只要在各國權(quán)要巨賈中尋到幾個買家,所得就足以應(yīng)付咱們今秋明春的糧荒了,當(dāng)然,前提是這糧食要有得買,若是有價無市,那就麻煩了?!?p/>
慶忌微微一笑:“這個不必?fù)?dān)心,寡人同成秀仔細(xì)談過,成家所屯積的糧食數(shù)目十分驚人,只要運來,足敷使用。成秀對寡人,未必肯將成家生意的底細(xì)合盤托出,可是他已經(jīng)透露出來的,已經(jīng)十分驚人了?!?p/>
慶忌喟然嘆道:“也只有聽了他所說的話,你才會真正理解什么叫做富可敵國。這些巨商富賈的家底,真的是非同小可啊?!?,
孫武點頭稱是:“所以,商賈雖非公卿士族,但是在許多諸侯國越來越受到尊敬和禮遇。具備很大的影響,有些小一些的諸侯國,國中若是有三兩個巨商,便等同于該國地經(jīng)濟命脈,若是這幾位巨商突然搬遷他國,那么這個國家便會立即崩潰,國力衰弱得不堪一擊。成也商賈,敗也商賈,是禍?zhǔn)歉J怆y預(yù)料……”
慶忌忍不住哈哈大笑。他拍了拍孫武的肩膀道:“長卿,你又來轉(zhuǎn)彎抹腳的勸諫寡人了。殿上么,你我是君臣的名份,私下里我卻視你如友如兄,說話不必如此委婉,你可是擔(dān)心我會過于倚重一些世家,使得國力盡蓄于私門,我這吳國大王會受制于臣下?”
孫武被他說破。不禁赧然一笑。慶忌笑道:“成氏、任氏在寡人復(fù)國之役中均有大功,自然是要重用的,他們都是天下聞名的大商賈,或長于經(jīng)營、或長于制造,乃是工商兩界的翹楚,加以扶持、使其壯大,我吳國的力量才能日益強大。不過錢么。由得他們賺,他們賺的越多,我吳國財力越豐厚,但是其家其族卻必須要牢牢地掌控在朝廷手中,這就需要一些辦法。這一點你盡可放心。寡人是不會做美人一笑,傾國傾城地昏君的?!?p/>
慶忌趁機向這位最信得過的心腹闡明了自己的想法:“氏族力量一旦強大,必然主弱臣強,那些巨商世家,府上的家將奴婢,人數(shù)動輒成千上萬,這些人都是他們的私產(chǎn),武裝起來不容小覷,要知道當(dāng)今天下大多數(shù)諸侯國,全國的軍隊也不過幾千幾萬人吶。其實不止是他們。那些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幾代經(jīng)營下來,在其封邑土地上。也自有一套獨立完整地官吏統(tǒng)治,相當(dāng)于朝廷之下地一個個小伯國。待到他們的力量變得強大了,于是不可避免的便威脅到朝廷的存在。
寡人正想逐步消除這種可能,不過這些事不可操之過急,要徐徐而治,慢慢而變。寡人之意,以后我吳國開疆拓土,每占有一處土地,便效仿楚國設(shè)縣而治,派駐流官,不再分封。
還有,奴隸依附于主人,生死亦由主人,屬于主人的私產(chǎn),他們世世代代從附于主人,靠家主生存,自然也唯家主之命是從,眼中只有主人,而無國家朝廷。這是世家大族一旦強大便能干涉朝政的重要原因。
如今井田制度已名存實亡,逃奴日漸增多,寡人準(zhǔn)備待國家穩(wěn)定一些之后,便取消奴隸制度,變奴隸為佃農(nóng)、傭農(nóng),或開墾荒地成為主人的自由農(nóng),這樣一來就削弱了他們對地主家主地依附,而加強了朝廷對他們的影響,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減少氏族世家叛亂的可能。
此外,在軍事上也會逐漸頒布新的制度章程,在征兵、練兵、用兵等諸多方面進行改革,加強朝廷地直接控制,這些打算,現(xiàn)在還只有你知道,你是我吳國宰相,有暇可以好好想想,逐漸補充完善?!?p/>
“大王英明,微臣遵命!“孫武欣然答應(yīng)著,兩人邊交談邊踱出大殿,繼續(xù)向前走去。
“大王,這排大殿,儲放的是制箭的棘枝、魚膠、羽毛、獸角、牛筋以及近萬具制成的楚弩,長劍、矛戈刃頭,成箱的甲胄,還有大量的銅錠,其價值不可估量,這些都是直接取自楚國的武庫,數(shù)目清楚,堆放整齊,所以已經(jīng)貼了封條,暫未開啟?!?p/>
“嗯!”
“這一排大殿,堆放的是取自楚王宮、楚國權(quán)臣、商賈府邸中的財寶,珠寶玉器,金銀器皿,目前正在逐項登記造冊,已確定哪些可以出售,哪些留作國寶,哪些特征明顯,需得暫時藏匿……”
“嗯,進去看看?!?p/>
這排大殿是左中右三間三層的一座殿宇,門口也有武士把守,待進得殿去,卻見前方放著一張書案,書案后邊坐著三個人,靠邊外地一個白面無須,胖臉團團圓圓,像個面目慈祥地老太太,手里拈著一支毛筆,案上攤著一卷木簡,在他身側(cè),寫好的木簡已經(jīng)堆成了一座小山。在他內(nèi)側(cè),是兩個鶴發(fā)童顏地老頭子。頜下各有一部及至腹部的美須,桌上堆滿了羊脂美玉、貓兒眼、祖母綠、珍珠瑪瑙、珊瑚和金銀器皿,兩人隨意拿起一件,搖頭晃腦地點評著。
三人,乃至正不斷往書案前搬運珠寶,又搬走珠寶的許多小童全都穿著貼身的小襠褲和汗衫,打著赤膊,孫武道:“這些,大多是宮中寺人。那兩位老先生,也是定居吳國三代以上、身世清白、可靠地望族中人,最擅鑒定各種珠寶玉器,叫他們打赤膊,是怕有人見財起意,私自往身上藏匿寶物,雖說進出要經(jīng)三道門戶檢查,但是這樣更保險一些?!?p/>
慶忌點了點頭。他沒想到今日還能看到一出鑒寶節(jié)目。見殿上的人忙忙碌碌,還未發(fā)現(xiàn)他們走入,便向?qū)O武打個手勢,兩人未讓門口士卒通報,悄然走進去,貼著門內(nèi)的蟠龍立柱站定,打量房中情形。
這大殿中有許多上好木料打造的排架。上邊琳瑯滿目堆放的盡是各色寶物,許多大型器物堆放在地上。地面上橫七豎八還有許多箱子、口袋,里邊的寶物還沒有進行清理。
只見一位白須老者高聲唱道:“三尺高珊瑚樹四株、踏燕玉馬一對、寶石項珠十二盤、珍珠項珠十八盤、大紅寶石八塊。”
旁邊那老年寺者奮筆疾書,孫武輕聲道:“臣早上來過一次,那時寶石項珠共計已有五百二十二盤。大紅寶石一百多塊了,此時登記的是剛剛又整理出來的,因為東西太多,現(xiàn)在只能一件件登記,最后才能分類匯總,弄出每種寶物的合計數(shù)目來?!?p/>
慶忌點了點頭,只聽旁邊另一老者道:“七星寶劍兩柄,整玉如意十支,白玉盤八只、碧玉湯碗九只……”
那些小寺人們和這兩位鑒寶專家想是已經(jīng)熟捻地很了,一個捧著一摞金鑲玉碗碟的小寺人好奇地問道:“介老夫子。這寶劍不該歸入兵器類么。怎么也要登記在珠寶冊中?”
那老者拿出一塊絲帕擦了擦汗,笑道:“你這孩子懂得什么。這兩柄劍都是打造精良的古劍,價值已遠遠超出了兵器本身的價值,而且這劍鞘是綠鯊魚皮鞘,上鑲紅、藍寶石共計一百零八顆,中間鑲著用極品美玉所制的七星,光是這劍鞘,便千金難買了,懂嗎?”
那小寺人這才恍然大悟。老者與這小寺人說話時,另一名老者從珠寶堆中扒拉出一大塊美玉,正在上上下下仔細(xì)端詳,此時驚嘆道:“介老,你快來看,這塊美玉,透體剔透,玉色潤澤,光彩照人,正面看是一方白色美玉,側(cè)面看,則白、綠、紫、黃等色層次分明,這樣的玉,只有拇指大的一塊,已是難得之物,可這塊玉,足有小兒頭顱大小,這樣大的極品美玉豈只是難得啊,老夫平生未曾聽說過竟有這樣地寶物?!?p/>
“喔?”那位姓介地老人大感興趣,連忙湊了過去,笑道:“能讓江兄如此夸贊的寶物實不多見,待我鑒賞一番?!?p/>
介老夫子捧過那方大玉,仔細(xì)鑒賞一番,驚嘆道:“如此大的一方美玉,毫無暇疵,果然難得之至。這樣的寶物,實是鬼斧神功的天地杰作,可遇而不可求。如此美玉,不可能藉藉無名,必是楚國有名的寶物?!?p/>
江姓老者在一旁看著這方美玉,忽地訝然道:“側(cè)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咦,這塊美玉……這塊美玉……,我想到了!”
兩人對視一眼,齊聲叫道:“和氏之璧!”
“和氏璧?”一聽這聞名已久的千古第一寶物,慶忌也不禁聳然動容,立即趨前問道:“你們說,這塊玉就是和氏璧?”
殿中眾人一見慶忌和孫武出現(xiàn),忙不迭翻身拜倒,口呼:“拜見大王?!?p/>
慶忌急急擺手,又問道
:“你們說,此玉便是和氏璧?”
兩個老者見了慶忌,說話便謹(jǐn)慎起來,江老夫子猶豫一下,答道:“這塊玉質(zhì)地極佳,以其價值,唯有和氏璧方可比擬。兩百多年前,楚國卞和得此美玉,后獻與楚王,剖石見玉,記載上曾提及此玉側(cè)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與這方美玉也正符合,是以小民有此判斷。”
“和氏璧價值連城,這樣地寶物,不會連只匣子都沒有吧?”慶忌狐疑地道。
一個寺人壯起膽子道:“大王,此玉原是盛放在一口匣中的,因搬運時匣子擠壓損壞,所以小人沒有呈上來?!?p/>
“快拿來我看。”
那寺人忙不迭跑去找回盛放這塊美玉的匣子,慶忌接過,翻來覆去的一看,果在匣底發(fā)現(xiàn)“和氏之璧”四個小字,不由驚喜地道:“是它,果然是它!快快拿來我看!”
介老連忙雙手奉上和氏璧,慶忌接過,翻來覆去地仔細(xì)欣賞了半天,在不懂玉的他眼中,這不過就是一塊白地有點透明,側(cè)看還有些泛綠的石頭,所謂晶瑩剔透,看來還不如仿玉樹脂看著誘人。
兩位鑒寶專家眼神熾熱地盯著慶忌,等著他的贊賞,慶忌見了,只好裝模作樣地又看了半天,贊道:“好玉!果然是一塊極品好玉!”
孫武道:“大王,此玉雖價值連城,不過此時卻不宜……”
慶忌笑道:“寡人知道,這塊玉此時不宜見光嘛?!?p/>
他笑嘻嘻地把玉石放在桌上,說道:“既然不能拿出去見人,那就改頭換面留下自己用吧。兩位老先生,可識得什么金石鐫刻的高手名家?”
介老微微一笑,雖在大王面前,還是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去,自矜地?fù)崃藫峒案沟拈L須,把腰桿兒也挺直了些。旁邊的江老陪笑道:“大王,介宗元便是我吳國鐫刻第一高手?!?p/>
“喔?”慶忌意外地瞧了介老頭兒一眼,說道:“既如此,這塊美玉我便交予介先生,請好生設(shè)計一下,把它雕刻為一方玉璽,留作我吳國鎮(zhèn)國之寶?!?p/>
介宗元一聽大為激動,如果這塊價值連城的寶物刻成了玉璽,成為吳國國寶,那么他的名字也將隨著這件國寶千古留傳了,這是每個人夢寐以求之事,旁邊的江老臉上已經(jīng)露出了艷羨之色。
介宗元連忙拜倒在地,激動地道:“小民遵旨,小民遵旨,不知大王要在這塊玉上,刻上什么題字?”
慶忌長長吸了口氣,笑道:“那還用問?當(dāng)然是……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孫武瞟了慶忌一眼,心中暗道:“為什么要說當(dāng)然是呢?”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