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錦衣當國 第九百六十四章 難得糊涂 急流勇退
錦衣當國
共1頁,當前為第1頁
品書網(wǎng)蕭索、低沉、哀傷,應(yīng)該出現(xiàn)在張誠身上的幾個狀態(tài),王通全都沒有看見,只看到了一個很輕松的老人。
“來來來,這茶可是武夷茶莊的最上品,每年進貢入貢的好茶也趕不上這個。”
馬車車廂空間寬大,在張誠的身前擺放著一個銅炭爐,水壺中的水已經(jīng)燒開,張誠拿起水壺開始沏茶。
張誠動作很是穩(wěn)定,沸水注入茶杯恰到好處,車廂內(nèi)立刻是茶香彌漫,王通注意到張誠的頭和眉mao比回京見到那次白了許多,因為這白眉白,整個人看起來老了十余歲也不止。
“張公公,當權(quán)有當權(quán)的好處,可清閑也有這清閑的自在,您老已經(jīng)不在宮中,也不必牽掛太多了。”,王通沉聲勸道,張誠將水壺放下,又將炭爐上邊上的一個煙囪移過來,在車中點燃炭爐,封閉空間總有些危險,所以三江匠坊還給這個陪了煙囪,也是頗為精巧,連通到車外走煙通氣。
“咱家也去過天津衛(wèi)兩次,不過都是辦差,這些年聽說那里可了不得了,咱家本來還不信,但看你這個炭爐和煙囪,咱家倒信了。”
張誠笑著說了句,伸手做了個請的姿勢,自己先端起一杯茶,王通也是端起,微微抿了。,滿口生香,自從身家富貴了之后,盡管不講究,可美食美器還是見識了不少,也知道這茶這么好喝,茶是一方面,沏茶的手法也是一方面。
看到王通臉上贊美神色”張誠頗為得意的說道:“咱家入宮之后”在這上面可是下過苦功夫,這炭爐的火候,水開到幾成,點茶時候的手勢,要一分不能錯,才能出來好茶。”
他根本沒接王通的話茬,不過張誠也是聰明絕頂之人,他也現(xiàn)王通為何說這個,喝了。熱茶,滿意的長吐了口氣”用手摸了下頭頂,笑著說道:“萬歲爺年紀小,做奴婢的也不能顯得太老,總要找些東西將頭染黑,你看那御用監(jiān)的老韓,快八十歲的人了,還不是黑”這也是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咱家還記得世宗肅皇帝那時候,宮內(nèi)稍微有些歲數(shù)的都要將頭染白,這顯得自家在宮中當差的時候久,世宗皇帝那邊還是念舊情的。
這個掌故倒是頗為有趣,王通忍不住笑了,端起茶杯又是喝了一口,真是不錯的茶水,不過這時卻突然反應(yīng)過來,自從離開宮中,張誠看起來的確是個老人的模樣,但卻從沒有什么老態(tài)。
張誠反應(yīng)和思路都是迅捷靈活,動作也是精確,在御前表現(xiàn)的那種老態(tài),早就不見了蹤影,張誠將茶杯放在了茶幾上”靠在椅背上微微閉上了眼睛,輕聲說道:“這么多年,白日里忙,黑夜里忙,何曾有什么清閑,這幾日總算知道了什么是清閑,睡了幾覺,感覺骨頭和肉都散掉了,真是舒服啊!”
王通笑著點點頭,卻不知道怎么接話,他還是在想剛才突然想到的那些事。
“萬歲爺從小就是咱家看著長大的,萬歲爺叫別人總還叫個名字,叫咱家還要稱呼個,伴伴”萬歲爺如今也是netg人,自然不愿意整日里對一個奴婢客客氣氣的,咱家也是關(guān)心關(guān)切,看到什么事情都忍不住去說去管,再說了,咱家在這個位置上,不知道是宮內(nèi)多少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日子久了,這就是招禍啊!那個被萬歲爺稱為
大伴,的是什么下場,咱家可是見到的。”,這“大伴”,自然就是馮保了,他是位高權(quán)重,威壓甚至是凌駕于天子之上,然后在宮內(nèi)宮外的合力之下,黯然去南京看守皇陵。
“張公公急流勇退,實在是明智啊!”,王通奉承了一句,張誠笑著搖搖頭,王通沉吟了下,還是忍不住問道:“張公公,若是王某不去找部公公勸您,您準備怎么辦?”
“咱家在朝中也有些相熟的官兒,總有法子。”
張誠似笑非笑的回答說道,王通也是在笑,不過是笑著搖頭,張誠拿起茶壺給王通斟了一杯,開口問道:“怎么?”
“此事知道了個教社,切不能以為自己聰明天下人傻。”,王通沒頭沒腦的感慨了句,張誠哈哈笑出聲來,將手中的茶杯放在茶幾,拿出手帕擦了擦嘴角,沉聲說道:“你這孩子心善,由你先開頭做這個事情,咱家心里很舒坦,沒看錯你這個人啊!”,張誠在那里感慨,王通也是調(diào)整過來了情緒,不管怎么說,結(jié)果是好的,也沒有出什么亂子,畢竟張誠幫過自己那么多忙,現(xiàn)在能頤養(yǎng)天年,太太平平的走完余生,這就是天大的好事。
“張公公去了天津衛(wèi),那是自家地方,有什么要張口的盡管講,蔡楠都能做主,要不然讓王某安排也是一樣。
“咱家手里這么多銀子呢,就算沒你們照顧一樣活的快活,伺候別人這么多年,咱家這次也該讓別人伺候伺候了。”
“這個好說,這個好說。”,王通笑著說道。
一路上沒什么多講的,這個隊伍到了天津衛(wèi)的邊境,虎威軍監(jiān)軍蔡楠和天津衛(wèi)王通系統(tǒng)的一干人等都走過來迎接。
王通將張誠從馬車上攙扶下來之后,蔡楠立刻是跪下磕頭,開口說道:“祖宗在天津衛(wèi)住著,也讓削兒盡一下孝心。”,說起來,張誠是郊義的義父,部義又是蔡楠的義父,蔡楠雖然現(xiàn)在位置也是不低,可在張誠的面前還是孫輩一樣的人物,妥帖伺候盡孝也是他的本份。
但張誠眼下畢竟是個沒品級沒權(quán)勢的老宦官,蔡楠卻等于是宮中派到天津衛(wèi)的內(nèi)臣,地位權(quán)勢都是相差懸殊,老人離開了原來的位置,雖說看得開,但心中不能說沒有想法,蔡楠這般做派,卻讓張誠欣慰不已。
“張公公想住在海河邊還是城內(nèi),宅子、用具還有一干伺候人都是準備妥當了。”
王通笑著說道。
………………,前任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張誠在天津衛(wèi)富貴起居有若王侯,所有去過天津衛(wèi)的人都這么講。沒人覺得這件事有什么過份的,在朝中做過一任尚書侍郎的大臣,那個回鄉(xiāng)不是富貴有若王侯,起居豪奢,內(nèi)閣大學(xué)士更不必說。
這司禮監(jiān)掌印,也就是內(nèi)閣輔的地位,富貴豪奢,這時理所當然的,若不是這樣,豈不是顯得朝廷刻薄寡恩。
這件事中的王通反倒是博得了不少美譽,王通從錦衣衛(wèi)一小卒到如今的地位才不過十年的時間,是大明的傳奇之一,王通的飛黃騰達,這其中張誠出力不少,王通接張誠去天津衛(wèi)供養(yǎng),而且如此舍得花錢,這可是知恩圖報的義舉。
萬歷十五年的五月,有山西道御史某人上疏,說如今歸化城才是邊境,大同、太原、延綏幾處邊鎮(zhèn)外已經(jīng)不見輕虜蹤跡,還在那里設(shè)邊鎮(zhèn),屯駐大軍是勞民傷財,糜費國帑,請朝廷予以裁撤。
這還是正德年開始到現(xiàn)在,第一次有人談到要裁撤邊鎮(zhèn)的,消息一傳出去,京師輿論都是鴉雀無聲,各處邊鎮(zhèn)總督和巡撫設(shè)在京師的折子房都是拼命的活動,想要打聽到更多的消息,了解到這件事有什么背景。
“茲事體大、豈可妄言!”,宮內(nèi)只給了這個批示,那位妄言的御史被打到山東青州府做知州去了,好像是死水微瀾,在京師也沒有弄出太大的風波來,眾人都是松了口氣,想這個或許是書生做大言。
御史做知州,品級或許升了兩級,但在時人看來卻是個實實在在的降級,今后的榮華富貴都是沒希望了,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御史在京師也是苦熬,如果能到地方上做幾任牧民官,或許最多也就是知府這一級別,可日子卻舒服的很,那可是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相比于這份奏折,薊遼總督鼻慶臣的折子卻讓京師各方真的動作了起來,薊遼總督的折子是請罪的折子。
遼鎮(zhèn)參將秦得倚率領(lǐng)的兵馬在蘇子河的馬兒墩寨,被女真軍隊設(shè)伏打敗,折損了千余兵馬之后倉促退回了遼鎮(zhèn),秦得倚的大腿和肩膀都是中箭,還是親兵拼死將人搶了回來。
若是從前,這千余兵馬的折損,李家自己就隱瞞的下來,隨便找個理由就搪塞蒙混過去,可如今遼鎮(zhèn)并不是李家一家天下,有馬林在沈陽,有別守廉在鳳凰城,盡管李家在封鎖消息,但馬林這邊還是通過別的渠道知道了,一封密信遞到了薊遼總督手中。
薊遼總督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這件事很快就被確認,千余兵馬折損,主將受傷,這不是一件小事,而且李家在遼鎮(zhèn)邊墻外打了快有大半年,一直報捷卻沒什么斬獲,這次的失敗卻是結(jié)結(jié)實實的。
所有相關(guān)的人都怕被牽扯出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王通和李家不對付,如果王通要動作,大家別被牽累才好,所以這消息盡管有人遮掩隱瞞,可奏折還是一路來到了京師
作品《錦衣當國》文字章節(jié)由自網(wǎng)絡(luò)收集轉(zhuǎn)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本站!作品本身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立場無關(guān)。閱讀者如發(fā)現(xiàn)作品內(nèi)容確有與法律抵觸之處,以及屬于色情小說和成人小說,可向舉報,如因而由此導(dǎo)致任何法律問題或后果,均不負任何責任。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