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曹賊 第372章 不擇手段
襄陽,水鏡山莊。
諸葛亮興致勃勃的來到花廳,就見司馬徽端坐正中,神情一如往常般的淡泊,平靜。
在花廳里,孟建和龐林坐在下首。
“老師,不知何事喚亮前來?”
雖然沒有一個人開口,但諸葛亮卻覺察到,似乎有事情發(fā)生。
于是,他上前拱手一揖,恭敬的詢問。
“孔明,且坐下?!?p/>
“是!”
司馬徽猶豫片刻,“還是讓公威來說吧?!?p/>
諸葛亮一怔,向孟建看志
孟建沉吟良久之后,沉聲道:“我昨日收到士元來信,邀我入仕……我思忖一夜,決定應(yīng)邀?!?p/>
“啊?”
諸葛亮吃驚不小。
他和龐統(tǒng)的關(guān)系頗有些復(fù)雜,即有些惺惺相惜,同時又有一絲不屑。
當(dāng)初,龐統(tǒng)前往許都,結(jié)果一去不回,令諸葛亮頗為惱怒。想當(dāng)初大家說過共同進(jìn)退,結(jié)果龐統(tǒng)卻提前入仕。諸葛亮是那種心高氣傲之人,心里自然不太舒服。
最可氣的是,龐統(tǒng)把徐庶和石韜都拐走了。
你龐統(tǒng)如果是效力曹操也就罷了,結(jié)果卻跑到一個小孩子手下做事。
諸葛亮自然知道曹朋,雖說對曹朋的文采很看重,但說實話還是有些看不在眼中。的確,他寫了蒙學(xué)三篇,如今被廣為流傳,成為許多私塾村學(xué)的啟蒙讀物。
可今乃亂世,大丈大當(dāng)報效國家,豈可醉心于小道?
如今,龐統(tǒng)又要拉攏孟建。更可氣的是,孟建似乎同意了,
諸葛亮道:“公威莫非也要去為那曹三篇效力乎?”
孟建聽出了諸葛亮話語中的嘲諷之意卻微微一笑道:“非是為曹三篇效力乃往河西行事。”
“河西?”
“據(jù)士元所言,曹友學(xué)下一步甚有可能會督鎮(zhèn)河西。
士元邀我前往河西,創(chuàng)一番事業(yè)。你也知道,我生平所愿,便是建功于異域。河西,乃大漢之邊塞昔年武帝曾屯田河西,才有了開疆?dāng)U土,擊潰匈奴的功業(yè)。
今士元所求,正合我心意,故而我思忖良久,決意前往還請孔明多多體諒。”
說罷,孟建起身,向諸葛亮拱手。
人各有志,不必強求。
雖然當(dāng)年大家曾有誓言,可諸葛亮也知道,孟建所言不假。
建功于異域嗎?
諸葛亮心中冷然一笑,曹操的心,未免太大了一些。如今國家紛亂戰(zhàn)事不斷。河北局勢雖說曹操占了上風(fēng)可一時半會兒也難以結(jié)束。在這種情況之下曹操居然想要統(tǒng)治河西?這未免太異想天開,弄個不好,可能會影響到關(guān)中局勢。
河西乃羌胡之地,民風(fēng)彪悍。
想當(dāng)年漢武帝也是在舉國平靖以傾國之力在河西推行屯田,才獲得了成功。
屯田,是一傘好辦法。
可問題在于,你的人口,從何而來?
難道全部從內(nèi)地遷移?自秦以來,中原向邊塞地區(qū)數(shù)次遷移,雖得一時勝利,卻都無法長久。秦始皇如是,漢武帝如是,光武帝亦如是…………曹操,有何信心,令屯田長久推行呢?要知道,河西地區(qū)的混亂,甚至比中原地區(qū)更甚一籌……
“公每,此時前往河西,恐非時機。”
孟建道:“我亦知此時往河西非最佳時機,可若是等到了最佳時機,我去又有何意?士元在信中言,正因河西糜爛,才是我輩建立功業(yè)的好時候只我已和州平商議,他也同意我這個想法。州平不日,將往徐州,觀察海西屯田以及下邳行會之事。
我留在書院,也無甚大用,所以和老師商議之后,決意往河西一行。”
“老師也認(rèn)為,河西之事可為?”
司馬徽手持鶴鑰蒲扇,輕輕扇了兩下道:“可為不可為,尚未可知。
但曹友學(xué)有一句話說的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閱人無數(shù),不如名師指導(dǎo);名師指導(dǎo),不如自己去悟。有些事情,終究是要自己決定。公威既然決意應(yīng)邀前往河西,我也不好阻攔,且看他造化如何……”
諸葛亮頓時沉默無語。
他抬頭看向龐林,“士垌也要去嗎?”
龐林,是龐統(tǒng)的兄弟,年二十一歲。
他笑道:“我尚未決定,只是想去看看而已……,畢竟現(xiàn)在這河西只是個設(shè)想,能否成功,尚在兩可。我已有三載未見兄長,所以借此機會,于公威大哥同行?!?p/>
諸募亮點了點頭,有些猶豫不決。
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應(yīng)該往河西走一趟呢?
“孔明,今喚你前來,還有一樁事與你知。
前些時日,蔡家有意將女兒嫁于你,為此事還專門找到了龐山民商議。你阿姐似乎也頗為滿意,故而讓我你,過幾日到襄陽城里走一趟,順便看看蔡家女兒?!?p/>
蔡家女兒?
諸葛亮有些猶豫。
他想了想,“若只是看看,那我走一趟倒也無妨。
只是學(xué)生如今學(xué)業(yè)未成,恐怕……對了,公威你們何時啟程?”
“明日一早便動身?!?p/>
“這么著急?”
……倒也不是說著急,而是河西天寒的早,若去的晚了,恐怕會耽擱行程。此時前去,正可查看河西情況。若到了隆冬時節(jié),會有許多麻煩……早一日過去,多一分了解。”
“既然如此,那今晚我們當(dāng)不醉不歸?!?p/>
諸葛亮心中頗有些不舍,孟公威慨然答應(yīng)。
司馬徽坐在一旁,面露笑容,看著諸葛亮等人,暗自道:“也許,就要開始了!”
十十中十十中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中十十中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中中十十十中十十中十十十十十中十料十十十中十十中
曹朋回到駐地以后,徑自找到了田豫。
“我找到了蔡大家?!?p/>
田豫一怔頗有些驚喜道:“蔡大家今在舟處?”
“左賢王劉豹帳內(nèi)?!?p/>
田豫當(dāng)然也知道曹朋尋找蔡琰的任務(wù)。聞聽之后,頓時露出一抹沉吟之色。
“左賢王,劉豹?”
“正是?!?p/>
“這事情,恐怕有些不太好辦啊。”
“怎么了?”
“據(jù)周良密報,劉豹近來和臨沂侯走的很近。
此人頗為桀驁,性情暴烈。若我們與他直言討要恐怕反而會害了蔡大家的性命。”
“他和臨沂侯接觸了?”
“接觸的很頻繁,對了,還有一件事情我要告知與你……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人。”
“誰?”
“伏均!”
好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整整三年了,未曾聽人提起過伏均。
曹朋倒是聽說了,當(dāng)初曹操曾下令緝捕伏均可后來音訊全無。
“他在這里?”
“正是,而且是在右賢王去卑帳下出任從事。本來,我也不曉得他在這里,還是周良在偶然之間發(fā)現(xiàn)了他的蹤跡。周良發(fā)現(xiàn),伏均近來出入臨沂侯大帳頗為密切。而且每一次出入臨沂侯軍帳時,必有左賢王劉豹的人在,所以周良……”
伏均,是右賢王的人。
他和臨沂侯劉光接觸也不足為怪。
畢竟劉光是漢帝心腹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劉光和伏均是為同一個人效力。
可左賢王……
“可是左右賢王聯(lián)手了?”
……看上去倒也不像……前兩日我和去卑私下接觸時,發(fā)現(xiàn)他對劉豹頗有些不滿。呼廚泉似乎也有意縱容他和劉豹之間的矛盾,故而他二人聯(lián)手可能性不大。”
曹朋,從田豫好話語中聽出了一絲別樣的意味。
他沉吟片刻,沉聲道:“國讓之意,伏均是……”,
田豫點點頭,“劉光在用間。”
“也就是說,呼廚泉的意思究竟如何,劉光并不在意。他的目的,是要聯(lián)合左賢王劉豹?”
……差不多吧。”
曹朋覺得,自己似乎又小覷了劉光。
一直以來他都以為劉光的目標(biāo)是呼廚泉,卻未想到,劉光的最終目的,竟然是劉豹。
如果沒有劉光這一層關(guān)系,那么曹朋倒是有可能迫使劉光交出蔡琰母子。
耳劉心……,
劉光和自己的關(guān)系,非常明顯。
自己要做的事情,他必然會反對。所以劉光斷然不會以使團名義,出面討要蔡琰。因為蔡琰若返回中原,只可能使曹操獲得更多利益。不管怎么說,蔡琰是蔡邕的
女兒。而蔡邕雖然被殺,但卻桃李滿天下,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力。蔡琰返回中原之后,必然會令許多士大夫傾向曹操,那漢帝的地位就更加危險。
怪不得,田豫說不太好辦……
“國讓,蔡琰必須返回中原?!?p/>
“這個我知道。”
“所以,不管用什么手段,我都要達(dá)成目的?!?p/>
田豫點點頭,“不管用什么手段,可是卻不能以使團之名義……,甚至不可以被人覺察到和使團的聯(lián)系。除此之外,我會盡力配合你行事,你要多加小心才好?!?p/>
曹朋拱了拱手,退出軍帳。
不能用使團之名義嗎?
那自己該如何行事!
他回到自己的住所,將龐統(tǒng)找來。
把事情的經(jīng)過,一五一十的告訴了龐統(tǒng)之后,龐統(tǒng)卻笑了!
“友學(xué),這件事情說難也不難,只看你的手段了。
我倒是有一計,說不定能夠成功。
不過這樣一來,只怕你將來督鎮(zhèn)河西時,壓力會更大?!?p/>
“哦,還請士元指點?!?p/>
“此計的關(guān)鍵,是要把劉豹的注意力轉(zhuǎn)移過來?!?p/>
轉(zhuǎn)移過來?
曹朋猛然醒悟,“你是說,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前排、帥的很簡單
前排、帥的很簡單
電腦還沒爪機好搶前排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