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天唐 第360章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
第360章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
打仗,就意味著燒錢,給民力造成極大的負擔(dān)。
可是,不打又不行。
張xuān進退兩難。
張巡遲疑了一下,低低道,“王爺,以下官之見,此刻我們不宜輕啟戰(zhàn)端。區(qū)區(qū)一個赤松德贊而已,不必放在心上。吐蕃國力大損,三五年內(nèi)不會形成威脅,況且青海隴朔有8萬大軍坐鎮(zhèn),縱然吐蕃來犯,也一無所懼。”
張xuān搖了搖頭,淡淡道,“張大人,你太過輕視這個赤松德贊。此人非同一般,有他在吐蕃,假以時日,李光弼很難是他的對手。縱然能守住,也會非常狼狽。”
“8萬大軍坐鎮(zhèn)青海,終歸不是長久之計。與其長痛不如短痛,徹底將釘子拔除……否則,本王不會安心!”
“張大人,速傳李光弼、楊漣秘密晝夜兼程返回靈州面見本王。同時,傳訊河西哥舒翰——讓崔進親自跑一趟,持本王金牌面見哥舒翰,就說本王向河西暫借糧草輜重一批,日后當雙倍償還。”
“請哥舒翰下令河西各州府縣,調(diào)集糧草就近運往青海,由青海都督府統(tǒng)一調(diào)配,不得有誤!”
張xuān的聲音一落,張巡的臉色就一變。他知道,這意味著張xuān已經(jīng)下定決心,再打吐蕃。在安祿山即將起兵叛亂的時刻,讓李光弼的青海都督府守軍奔襲吐蕃,無論從哪方面看,都不是一個上策。
張巡心里有些不同看法,但他一向習(xí)慣了無條件服從張xuān的命令,因此也沒敢說什么,默默領(lǐng)命而去。
五日后。
李光弼和楊漣率幾個親兵先后趕回靈州,進了永寧王府。
張xuān在這個時候,突然召兩人回靈州,好戰(zhàn)和敏感的李光弼早已猜出了幾分。從張xuān下令讓他密切關(guān)注吐蕃動靜時,李光弼就猜出,張xuān必會再布置一場對吐蕃的戰(zhàn)爭,只不過沒有想到會來得這么快而已。
李光弼和楊漣并肩走進張xuān的書房,見兩人進門,張xuān呵呵一笑,起身擺了擺手道,“兩位大將軍,請坐。”
李光弼上前一步躬身施禮慨然道,“大帥,末將有禮了!”
“楊漣見過大帥!”
“好了,不必多禮,坐。如煙如玉,上茶。”
如煙和如玉上好了茶,知道張xuān有軍機大事要說,不敢怠慢,立即退了下去,關(guān)緊了門戶。
張xuān望著李光弼和楊漣,微微一笑,“兩位遠道而來,本該為你們設(shè)宴洗塵,但事情緊急,就委屈兩位了。”
“末將等不敢!”李光弼和楊漣一起起身道。
“好了,本王也不給兩位寒暄客套了。”張xuān起身站在了軍事地圖前面,揚手指著地圖凝聲道,“赤松德贊返回吐蕃,赤柱王位被奪,吐蕃形勢巨變。但某種意義上說,這對于我們來說,又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赤松德贊正在趕往邏些城的路上,赤柱率手下殘兵下落不明。以本王估算,目前邏些城周邊吐蕃軍馬不會超過三萬人。”張xuān目光一凝,猛然扭頭望著李光弼和楊漣,眸子里的神光透射,“李光弼,本王且來問你,若是讓你率軍四萬奔襲吐蕃,與吐蕃人一戰(zhàn),你有幾成戰(zhàn)勝的把握?”
李光弼神色一震,略一沉吟才大聲回道,“回王爺?shù)脑挘罗瑑?nèi)亂紛爭已久,兵力羸弱,若是舉大軍奔襲吐蕃腹地,打吐蕃人一個措手不及,末將當有7成以上的把握。若是僅僅襲擾,而并非與吐蕃正面作戰(zhàn),末將當有9成以上的把握。”“大帥,末將率軍于兩寧州綠洲之上休整多時,將士們士氣高漲,若能與吐蕃人一戰(zhàn),必揚我大唐軍威,不負王爺使命!”李光弼微微有些興奮地大聲道。
他領(lǐng)兵在吐谷渾故地鎮(zhèn)守多時了,手下將士其實并沒有真正與吐蕃人交過手,早就憋著一股氣要跟吐蕃人過過招了。
楊漣卻眉梢一挑,感覺張xuān在這個時候舉大兵進攻吐蕃,挑起戰(zhàn)端,并不妥當。但楊漣對張xuān敬若天人,明白張xuān自有主張,也就沒有開口說什么。
張xuān點了點頭,沉聲道,“李光弼,本王決定與吐蕃人一戰(zhàn)。此戰(zhàn)事關(guān)重大,許勝不許敗!”
張xuān揚手指著地圖,“你率軍四萬繞過扎陵湖,折返西進奔襲納木湖,一路之上所到之處,寸草不留,盡最大限度燒毀吐蕃糧倉和吐蕃軍屯戍堡……到達納木湖之后,立即北上突襲齊林錯城,略事休整。”
“在齊林錯,與吐蕃人一戰(zhàn)。若是事有可為,直入邏些城;若事不可為,則由齊林錯北上,退守兩寧州。”
“此戰(zhàn),本王已經(jīng)傳書河西,河西大都督府會竭盡全力支援你大軍所需糧草輜重;河西哥舒翰會佯攻吐蕃北線,而本王亦會命楊漣率軍兩萬由青海南下奔襲非川。如此兩路大軍佯攻吐蕃,配合你主力大軍作戰(zhàn)。”
“三路同進,吐蕃人必然會分兵相抗,再加上安西、劍南兩鎮(zhèn)的牽制,其實你真正所要面對的吐蕃軍馬至多三萬余人。我軍雖深入吐蕃腹地,但真正交鋒,戰(zhàn)勝的幾率還是相當大的。”
“當然,戰(zhàn)況瞬息萬變,一切還需你臨機應(yīng)變。記住本王的話,事有可為便拿下邏些城,事不可為便燒毀吐蕃糧草輜重擄掠吐蕃牛羊給養(yǎng)退守兩寧州。”
“不可輕敵冒進!不可做無謂的流血犧牲!”
“吐蕃人現(xiàn)在還是一只病虎,本王希望你這一次能將這只病虎打殘打廢,再不給他茍延殘喘的機會!”
“本王就在靈州等候你的好消息。李光弼,此戰(zhàn)若成,吐蕃人必元氣大傷,甚至可將半個吐蕃疆土再次納入我朝版圖,平定吐蕃指日可待。而由此一來,本王可再無后顧之憂,安心應(yīng)對安祿山之變。”
李光弼神色一肅,躬身下去,朗聲道,“末將遵命!末將一定不辜負大帥厚望!”
點了點頭,轉(zhuǎn)頭望著楊漣,沉聲道,“楊漣,你的任務(wù)是南下奔襲非川,但卻盡量避開與吐蕃軍馬正面作戰(zhàn),本王還是那句話,能搶的搶不能搶的就燒毀,盡量在吐蕃境內(nèi)擄掠破壞……”
“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這是本王的目標。本王一向以為,爾等八萬兵馬屯聚青海一線,主動出擊才是真正的防守。以后要逐步形成規(guī)制,每隔數(shù)月,大軍便輪番出擊,在吐蕃境內(nèi)實戰(zhàn)練兵,一點點蠶食占據(jù)吐蕃土地!”
李光弼和楊漣相視了一眼,一起躬身下去,高呼道,“大帥英明!”
張xuān大步走回桌案背后,凝重道,“通令下去,本王已經(jīng)奏報朝廷和吾皇陛下,攻破邏些城活捉或者滅殺吐蕃王赤松德贊者,封萬戶侯!”
李光弼和楊漣在永寧王府略事休息,吃了一點東西,然后立即拜別張xuān連夜返回駐地。隨著兩人的回返,一場唐蕃大戰(zhàn)再次拉開序幕。
這場驟然激發(fā)的大戰(zhàn),驚落一地眼球。
誰都沒有想到,張xuān會選擇在這個時候?qū)ν罗l(fā)動戰(zhàn)爭。吐蕃人沒有想到,安祿山也沒有想到。
李光弼和楊漣走后,張巡又來求見。
“王爺,朝廷那邊,如何奏報,還請王爺吩咐。”張巡的臉色有些復(fù)雜。不經(jīng)朝廷允許,擅自主動對吐蕃用兵,這可是大忌諱。若是成功實現(xiàn)了張xuān的戰(zhàn)略意圖——再次占吐蕃領(lǐng)土還好,還能有個交代,若是吃了敗仗,損兵折將,張xuān必獲重罪。
張xuān淡然一笑,“張大人不必為難。此事先暫緩向朝廷通報,如果本王沒有判斷錯誤,安祿山馬上就要起兵反叛了。戰(zhàn)火一開,天下大亂,朝廷就顧不上青海一線了……”
“速速傳令各軍,即刻進入戰(zhàn)備狀態(tài),隨時準備出兵平叛!”
“是,下官遵命。”張巡長出了一口氣,領(lǐng)命而去。
他在張xuān手下做事多時了,對于張xuān的性情非常了解。既然張xuān這么說了,肯定就不容忤逆。作為一個鐵桿下屬,他只能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命令。
雖然他心里還是有些打鼓,擔(dān)心李光弼會在吐蕃吃敗仗,導(dǎo)致隴朔元氣大傷。如果引來吐蕃人的報復(fù)性反撲,恐怕隴朔的壓力會更大。
他卻不知,張xuān的整個戰(zhàn)略部署已經(jīng)做出了細微的調(diào)整。
原先,張xuān是希望在安祿山起兵的第一時間就即刻東進殺向范陽腹地,給安祿山后背上來一刀,從而延緩范陽叛軍的進程,爭取在黃河以北與安祿山大決戰(zhàn);但現(xiàn)在,根據(jù)形勢的變化,他決定先將吐蕃這個后背大患解決掉,然后再定行止——
若是叛軍望風(fēng)披靡,河南軍抵擋不住,他便率軍南下進占潼關(guān),利用潼關(guān)天險,阻擋叛軍,保衛(wèi)關(guān)中。若是顏真卿能發(fā)揮作用,讓安祿山叛軍不是那么輕易的長驅(qū)直入,他便率軍經(jīng)慶州兵進東都洛陽方向,力爭在河南一地與安祿山?jīng)Q戰(zhàn)。
望著張巡匆匆離去的背影,張xuān長出了一口氣。
吐蕃不比回紇或者南詔,吐蕃就像是一頭睡在隴朔身側(cè)的猛虎,一個不小心,就會躍起傷人。隴朔目前就是張xuān的大本營,他不希望自己征討安祿山的時候,自己的后院起火。這才是他決心兵走險招的關(guān)鍵因素。
當然,赤柱的倒臺、赤松德贊的東山再起,促使他下定了決心。()!。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