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三國之最風(fēng)流 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
荀貞答道:“豫州與我同盟,又是我州長吏,我豈可不迎?便是諸君不來相邀,我也正要去尋諸君,議迎豫州。”
杜佑說道:“郡吏中有人言:豫州前叫太守出迎,太守已辭,不得已乃由郭、荀二君往迎,今豫州兵馬甚盛,至我郡內(nèi),以為該出縣百里前迎。……不知君侯何意?”
荀貞心道:“出縣百里相迎?這是懼孔伷兵威啊。”故作沉吟片刻,緩緩搖頭,說道,“我以為不妥。”
“敢聞其詳。”
“便是州牧駕至,也無出迎百里之制,孔豫州兵馬雖盛,州刺史而已,如何能出迎百里?孔豫州清譽(yù)之士,我雖與他未曾謀面,然素敬重,你我如真的出迎百里,不知者說不定還會以為這是孔豫州要求的,你我這不是在禮敬他,而是在污壞他的清名啊。”
“君侯言之有理,那以君侯之意?“
“君等出縣三十里迎之足矣。”
“那君侯呢?”
“我在縣外候他。”
荀貞口口聲聲他要和杜佑等共迎孔伷,說了半天卻是“在縣外候他”,這是哪門子的出迎?不過杜佑等人卻也理解,荀貞的名位不比孔伷低,爵位更比孔伷高,帳下兵馬雖不及孔伷眾,可勝在兵精敢戰(zhàn),再加上他存了與孔伷爭一個(gè)主次的心思,肯在縣外相迎已是給孔伷面子了。
杜佑等人得了荀貞的答復(fù),知道事情該怎么辦了,便即告辭,自回郡府,安排迎接孔伷。
戲志才等已從陽翟還營,這時(shí)他和荀攸、荀彧、程嘉等跟從在荀貞的左右,聽了荀貞對迎接孔伷的安排,他笑道:“君侯此著甚妙。”
“妙在何處?”
“郡吏出迎三十里,於禮無虧,而君侯先命仲仁統(tǒng)精卒迎豫州,而后又自親在縣外迎接,孔豫州即便心有不滿,亦無話可說。”
荀貞嘆了口氣,說道:“我這也是沒辦法啊!志才,你我雖是潁川人,可卻不是在潁川為牧,御軍遠(yuǎn)來,實(shí)為‘客軍’,孔豫州為本州刺史,如不想些辦法,萬一被他壓制,則你我就是寄食籬下,萬事難以自主,孟德前時(shí)來的信你也看過了,如不能自主,又何談?chuàng)舳俊?p/>
討董戰(zhàn)事一起,天下必然大亂,州郡勢將紛爭,對這一點(diǎn),戲志才和荀貞討論過多次,兩人俱有共識,而荀貞意借此次討董而先取潁川、豫州為用的意圖,戲志才也是一清二楚,此時(shí)聽得荀貞把與孔伷爭潁川之權(quán)的原因卻歸結(jié)到了“是為討董”上,他微微一笑,沒再多說。
畢竟謀取潁川、豫州這種事,自己知道就行了,卻不好到處亂說。
因了荀貞說起曹操的信,倒是引起了荀彧的話頭,他說道:“看曹將軍的信上說,酸棗聯(lián)兵沒有進(jìn)擊之圖,袁渤海又因乏糧而不能進(jìn)戰(zhàn),……阿兄,袁渤海帳下數(shù)萬之眾,酸棗聯(lián)兵更有十余萬步騎,他們不戰(zhàn),只憑曹將軍、孫將軍和阿兄聯(lián)兵,便是出戰(zhàn),亦怕難克勝。”
荀攸接口說道:“如能先辦成一事,克勝也不是沒有可能。”
荀貞問道:“何事也?”
戲志才、荀彧皆知荀攸的意思,三人對視一眼,異口同聲地說道:“豫州!”
這個(gè)“豫州”顯是指孔伷。
荀貞明白他三人的意思,說道:“你們是說,要想克勝告捷,需得先把孔豫州麾下的那四萬余步騎收為己用么?”
孔伷麾下有四萬余步騎,如能得其部眾為用,加上荀、孫、曹的本部兵馬,合計(jì)兵力就能有七八萬人,以此擊董卓,縱難徹底擊敗董卓,但取得幾場大勝不難。
荀攸答道:“正是。”
荀貞說道:“我是客軍,孔豫州是地主,能壓住他就不錯了,想再把他帳下的人馬收為己用?難比登天。”
“退而求其次,如難收豫州軍為用,那么如能得到孔豫州的相助也可以。”
“那也難。”
荀貞說的沒錯,這事兒確實(shí)難辦,幾乎不可能。
荀攸默然。
荀彧憂心忡忡,說道:“如不能得到豫州軍為助,阿兄,以兄與孫將軍、曹將軍部這三四萬人馬,如進(jìn)戰(zhàn)之,勝負(fù)難測也。”
荀貞、孫堅(jiān)、曹操部下皆是新卒居多,能戰(zhàn)的精銳合在一塊兒也不過才幾千人,以此與董卓麾下的涼州精銳戰(zhàn)斗,不是勝負(fù)難測,是幾難取勝。
討董的結(jié)局荀貞是知道的,他這次答應(yīng)曹操,愿與曹操共進(jìn),不是為了勝利,而是為圖名聲。不過,這話不能對荀彧等人明講,他按劍慨然,說道:“董卓狼戾不仁,罪惡充積,禍加至尊,虐流百姓,所行所為,人神共憤,我此次響應(yīng)袁本初起兵,本是為赴國難,既然袁本初不能進(jìn)、酸棗聯(lián)兵不愿進(jìn),我雖兵微,卻也不會畏難而退,義之所向,雖千萬人吾往矣。”
荀貞的這番慷慨陳辭或能騙住他人,如荀彧等不經(jīng)常和他相見的也許會信以為真,可卻騙不住戲志才。戲志才聰慧絕倫,朝夕與他相伴,早知他是一個(gè)什么樣的人,知道他雖重義仁厚,可卻絕不是拿著雞蛋碰石頭的那種人,明白他這是在圖求名望,說道:“君侯既踐忠守義,我等便殫精竭慮,為君侯謀之。”
“卿等皆高謀俊士也,有卿等相助,來日進(jìn)戰(zhàn)擊董,雖以弱擊強(qiáng),卻不一定就會落敗。”
一天后,孔伷兵近陽翟,郡中吏、士出縣三十里前去相迎。
去三十里地,回三十里地,一來一去六十里,去迎孔伷的多是文吏、儒士,不是騎馬而去,而是乘車前往,路上走不快,等到他們接住孔伷回來,已是次日午時(shí)前后了。
荀貞得報(bào),沒穿鎧甲,黑衣高冠,革帶佩劍,帶著戲志才諸人出營來到縣外,靜候孔伷。
昨天剛?cè)肓硕拢缤黼m還寒涼,畢竟已算是仲春,中午時(shí)的陽光熙暖,曬在身上暖洋洋的。
陽翟縣北是潁水,遙望之,一帶如玉,波瀾不興,有兩艘小船行於其上,或是近水人家的百姓在河上打魚。水邊垂柳有的已然發(fā)芽,吐出點(diǎn)點(diǎn)新綠,與水、日相映,透出淡淡春意。
荀貞為了能壓住孔伷,在潁川又是部署軍事,又是收攬吏士,費(fèi)了不少心思,而今正主將到,他卻無半點(diǎn)緊張之色,也一點(diǎn)沒有忐忑不安。
還在廣陵時(shí),荀貞就自覺有六分壓倒孔伷的把握,結(jié)果來到潁川后,孔伷的姍姍來遲,不但在客觀上給出了充裕的時(shí)間讓他能夠提前再做出多方布置,而且還讓他終於等到了孫堅(jiān)的將至,——孫堅(jiān)昨日來信,說至多一兩天內(nèi)就會進(jìn)入潁川境內(nèi),待到那時(shí),孔伷唯一的兵多優(yōu)勢也將會不復(fù)再存,荀貞最后的一絲擔(dān)憂亦不翼而飛,他的手上現(xiàn)已有了十成十的把握。
既已有了十成十的把握,能夠穩(wěn)穩(wěn)壓住孔伷了,他此時(shí)的心情當(dāng)然就會如那潁水,波瀾不興。
等了沒太久,遠(yuǎn)處道上塵土飛揚(yáng),戲志才遠(yuǎn)望之,對荀貞說道:“孔豫州到了。”
來的確是孔伷兵馬。
百余騎兵當(dāng)先,馳至縣外,見著荀貞,紛紛下馬,過來恭行軍禮。
荀貞看去,領(lǐng)頭的是荀成,荀成后邊有十余騎是他自家的騎士,但和荀成并行的那人以及其余的騎士他卻都不認(rèn)識。
荀成給荀貞介紹:“這位是孔公府中的李從事。”又對這人說道,“這便是我家將軍了。”
這個(gè)李從事三十多歲,和荀貞一樣,沒有披甲,穿著黑色的官衣,他對荀貞挺恭敬,行了一禮,自報(bào)姓名,說道:“在下李延,孔公聞有勞將軍在縣外候迎,惶恐不安,特令我來請將軍到軍中敘話。”
既然“惶恐不安”,那就該親自來見,還為什么要派個(gè)小小的從事來請荀貞到軍中敘話?
荀貞知孔伷這必是不忿自己派荀成去給他下馬威看,想要報(bào)復(fù)回來,卻是不惱不怒,笑道:“好。”讓李延在前引路,自與荀成、戲志才等跟在后邊,往孔伷的軍中去。
因已至陽翟之故,孔伷大約是下了軍令,命各軍且駐,遠(yuǎn)處道上的塵煙慢慢散去,荀貞等往前行了一兩里,已可看清停駐在前邊道上的豫州兵馬。
停在最前的這一部人馬不知是州兵還是郡國兵,共約兩千來人,肅立道上,披甲持械,威武雄壯,部前一面大旗,上面寫著五個(gè)字:“豫州刺史孔”。
戲志才小聲對荀貞說道:“孔豫州這是在還以眼色啊。”
荀貞派了一千五百精銳去迎孔伷,孔伷就布出兩千精甲在前給荀貞看。
荀貞不以為意。
到了這部甲士前頭,聞得內(nèi)有軍令傳出,這兩千甲士或向左退,或往右退,分成了兩隊(duì),中間露出一條路來。
荀貞往這條路上看,見路頭停駐了數(shù)百車騎,精騎在外,輜車在內(nèi)。
車約七八十輛,各有帷幕,一眼看去五顏六色的,而在這眾多的車中,又有一輛最為雄麗,余車如眾星捧月,把它捧在最中。
荀成上前,低聲說道:“孔豫州便在那最中間的車?yán)铩!?p/>
前頭引路的李延頓了下腳步,回頭側(cè)身,對荀貞說道:“將軍,孔公正在車中相候。”
荀貞點(diǎn)了點(diǎn)頭,說道:“孔公遠(yuǎn)來,車馬勞頓,不好使他久等,請君在前引路。”
李延應(yīng)諾,回身繼續(xù)往前走。
荀貞等跟在后頭,穿過持矛戈林立的兩千甲士,來到車騎群中,在那許多騎士和車下的文士們的道道目光下,從容不迫地來到孔伷所在的車前。
李延在車前停了下來,向車中行禮,大聲說道:“報(bào)將軍,荀將軍到了。”
關(guān)東諸路起兵,為便於跨州出郡,擊討董卓,互表將軍號,孔伷亦得一稱,號為行征虜將軍。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