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斗鸞 第五十九章 暗涌
第五十九章暗涌
說是國婚,.那一日大半個京城都戒嚴(yán)了,皇城前那一大片地兒,各處部衙官署,以及從皇宮通向李家的沿路大道,全都清了道,有專人灑水清掃,布置圍幔,每隔十尺就有一名禁衛(wèi)軍把守著,可以說是水泄不通。
所謂皇帝大婚,老百姓在路旁歡樂圍觀這種事也是不可能發(fā)生的。老百姓們要樂呵,也只是在外城,內(nèi)城里連閑雜人等都不許放進(jìn)去,內(nèi)城門從三天前就開始加強(qiáng)了警戒。畢竟,雖然馮家的黨羽大部分都落網(wǎng)了,忠于建文帝的人似乎也清除殆盡了,但傳聞中馮家還有一個兒子帶著手下潛逃在外,連建文帝本人也“下落”不明,為了確保國婚平安舉行,上至燕王,下至禁衛(wèi)軍中的小兵,都不敢掉以輕心。
明鸞作為侯府千金,家住內(nèi)城,還跟皇帝是親戚,卻也同樣沒有參加婚禮的資格,無他,只因?yàn)樗€在孝期中。南鄉(xiāng)侯府上下也就只有章寂是可以無須顧慮身上有服而前去參加婚禮的,但依照規(guī)矩,若他真去了,只怕就得在露天里站到天黑,才能撐完全場儀式。以他這年紀(jì),這身體,再加上這寒風(fēng)凜凜的天氣,哪里受得住?因此皇帝特地開恩,免了他的義務(wù),章寂也就樂得在家里享清靜,只是心里總覺得癢癢的,想知道皇帝大婚的情形,卻又沒法派人去打聽。
皇帝同樣也免了幾個年紀(jì)大的老勛貴和老臣們的義務(wù),前者倒罷了,樂得在家享福,后面那幾位卻死活不愿意,說是一定要看著皇帝大婚,才能安心,若皇帝不讓他們參加,就是嫌棄他們了。皇帝無法,唯有由得他們?nèi)チ耍皇欠愿纼?nèi)侍時時照看著添衣送茶。
宗室中還有幾位年紀(jì)不小的藩王們,在建文朝時受了大罪,如今這侄孫兒上位,雖然待他們還客氣但始終不提讓他們就藩的事,也不提他們藩地里的官員任命權(quán)、開礦權(quán)、鹽鐵專賣權(quán)之類的事宜。他們細(xì)心一想,皇帝之父悼仁太子生前就是倡議削藩的,心里也就有數(shù),這藩地里的大權(quán)只怕是回不來了,但瞧著小皇帝為人比建文厚道,并不苛待他們,也放寬了心。若不是還有個厲害的燕王在旁鎮(zhèn)著讓他們不敢造次只怕他們早就向皇帝討情去了如今只得暫時安份待著。皇帝大婚,乃是難得的拍馬屁機(jī)會,即便皇帝下旨讓他們別受那罪去,他們也不愿意,紛紛拖著妻兒穿起全套大禮服撐場面去了,也是想讓皇帝瞧瞧,他們有多么家大業(yè)大,子孫又是多么繁茂又多么的知禮懂規(guī)矩。若是皇帝能夠因此看得上他們家的孩子,賞個爵位,賜個官職給些好處,那就是意外之喜了。為了這個,別說是十月的天,就算是正月的寒風(fēng),他們也能忍下來。
于是,在一整天加一整夜的國婚儀式結(jié)束后,京城中上至宗室藩王,當(dāng)朝老臣,下至禁衛(wèi)軍士卒、宮廷內(nèi)侍以及官宦人家跟車出門的長隨小廝們,無論是皇城里的大空地中傻站一日的,還是在皇城外的角落里傻等一日的,十個里有八個都感染了風(fēng)寒,京中的大夫一時間炙手可熱,好幾種治風(fēng)寒的藥材都斷了貨,.
這事兒本來與章家沒什么關(guān)系,但章家兩侯府現(xiàn)如今有兩位病人一位孕婦:章寂、林氏與袁氏,三人都需要吃藥補(bǔ)身體,京中藥鋪的某些藥材緊俏,竟給他們帶來了不少麻煩。還好給他們看診的大夫十分機(jī)靈,果斷地?fù)Q上了其他有同等功效的藥材,才讓這次危機(jī)安然度過了,但這個小小的風(fēng)波倒是讓明鸞對京里的最新八卦消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她又想念朱翰之了,以前有什么事想知道的,只要喚了他來,就能打聽到消息,可自從皇帝準(zhǔn)備大婚以來,她只匆匆見過朱翰之兩面,每次都不足半個時辰,她得了消息從自己院子里跑去前廳或是正院見他,還要花上將近一刻鐘呢。更別說見面時還有章寂等人在旁,她壓根兒就沒得到機(jī)會與他私下說話,雖然明知道這才是現(xiàn)下這個年代常見的情形,但她心里就總覺得空落落的,好象少了點(diǎn)什么。如今國婚總算結(jié)束了,朱翰之總能騰出空來跟她見面了吧?如果不是她被母親陳氏管事嚴(yán),輕易出不得門,又知道朱翰之沒空閑在家里,她早跑去找人了。
但讓她失望的是,皇帝大婚結(jié)束后,朝廷并不是馬上就能閑下來了。大婚也就意味著成人,皇帝婚后要正式開始處理朝政,不再象以前那樣,由燕王與一眾老臣幫著料理。這個過程費(fèi)時極長,朝廷中又是一番忙亂。朱翰之也不知是不是也領(lǐng)了差事,每日里仍舊忙個不停,已經(jīng)派人通過王寬給明鸞送了信來,說暫時還未有空過府瞧她。
明鸞心里有些沮喪,但也知道自己對此無可奈何。
燕王一派對于皇帝親政一事倒是喜聞樂見的,還十分爽快地讓出了權(quán)柄,又將一應(yīng)事宜交待得清清楚楚,似乎完全不見私心。老臣一派見此都忍不住在心里嘀咕,難道以前真的想錯了?燕王其實(shí)是個忠于皇室的好叔叔,一心要幫侄兒奪回皇位,沒有半點(diǎn)私欲?不過他們哪怕對燕王暫且放下了心,也不可能安心將政事完全交給皇帝定奪的。對他們而言,皇帝還是個少年人呢,沒經(jīng)過完整的帝王教育,又沒有處理朝政的經(jīng)驗(yàn),只怕連學(xué)問都有不足,還耳根子軟容易受母族影響,若連他們這些老人也將責(zé)任拋開了,誰來看著皇帝,不讓他犯錯?橫豎皇帝還年輕,慢慢看著學(xué)起來就是了,朝政什么的,就由他們暫時掌著吧。
皇帝對此沒有吭聲。婚后他看著氣色還好,但似乎心情不算太妙”對朝政之事總有些心不在焉。據(jù)宮里傳出來的消息,他在女色上的興趣似乎不大,大婚以來,也就是在皇后那里待的時間長些,兩位后入宮的妃嬪都只得過一兩次寵幸。即使是皇后,皇帝一般也只是陪她吃飯聊家常什么的,晚上卻是回自己寢宮睡的多,頂多三五天在皇后那里留宿一回罷了。
這些傳聞起初還只在宮里流傳但隨著皇后與兩名妃子的娘家人先后入宮請安,外頭的朝臣也都聽說了風(fēng)聲,開始覺得不妥。皇帝立后選妃,是為了延綿子嗣.如果總是不寵幸后宮,哪里來的子嗣他們開始從各種渠道打聽皇帝的情形,比如皇帝可是身體有什么不適啦,皇后和兩位妃子是否不中他的意啦,是否有失禮、違禮之處啦……打聽的結(jié)果卻是一切如常。皇帝對皇后很是敬重,說話商量事都很和氣,對兩名妃子倒是冷淡些,但也沒有惱她們的意思.只是見了她們′并沒有多少喜色.若有哪個妃子暗示他晚上去找她們,他就隨口打發(fā)了,并不肯應(yīng)下。
朝臣們又開始猜測,興許是這兩名妃子不大中皇帝的意,才會受了冷待。也有人猜測皇帝對皇后更親近,也許是為了盡早誕下嫡出的皇嗣。皇帝本身就是嫡長子的嫡長子,最是名正言順不過了,會有這種想法也是正常的.更是合乎禮教的。朝臣們又暫時安了心。
不過理解是一回事,接受又是另一回事。過后有不少人回過神來,又覺得不是滋味了。誰不知道娶妻之后就該讓妻子先生下嫡長子才是正道?但他們自家女兒也在宮里做妃子呢!難不成就真的眼睜睜看著皇后先生下皇嗣.她們卻都要往后靠?誰知道皇后幾時才能有孕?即便有孕,也不知是男是女,若等到她生了兒子,其他妃子才能承孕,這要等到猴年馬月呢?!
老臣一派與建文舊臣一派都開始動起了歪心思:若自家送去的女兒當(dāng)真不討皇帝的喜歡,皇后又無可挑剔之處,那就只能再另選佳人,伺機(jī)送入宮中承寵了。無論如何,他們都需要一位皇子在手!
京城中再次暗潮涌動,連一向安靜守孝的章家也都被驚動了。石家姑老太太親自上門來看望哥哥,就提到石家最近遇上的一樁糟心事兒:臨國公石老爺子給大孫子看好了一戶人家的姑娘,才貌都是上上之選,人品也好,溫柔賢淑,正與石家長孫相配,連納采禮都行過了,就因?yàn)槟菓羧思艺J(rèn)得一家勛貴,后者看中他家姑娘才貌雙全,有望入宮為妃,結(jié)果那戶人家就中斷了六禮儀式,只說兩人八字不相宜,把婚給退了。石家上下都為此氣憤得不行。
章寂聽了妹妹的抱怨,卻有些不以為然:“那是馮氏留下來的孩子,你再疼孫子,也該想想那幾年里馮氏是如何待你的。如今那孩子婚事受阻,也是他母親留下來的禍端,你心疼個什么勁兒?”
石章氏卻含淚道:“大哥,你不明白。那是我看著長大的孫子,如何能不心疼?更要緊的是,他們看中那家姑娘,想送人入宮,是以為我們家美人無用了,打算踢到一邊兒去呢。這倒罷了,我們家美人既不得皇寵,也是她的命,可我石家堂堂公府,怎能叫人這般明著欺到頭上來?他們這分明是要過橋抽板!”
章寂冷笑了聲,看了妹妹一眼,忍住沒說出難聽的話。石家會遭人踩臉,也是自己造孽。他家現(xiàn)在視自己為建文舊臣一派的領(lǐng)袖,卻忘了自己曾經(jīng)助過今上奪位,在真正的建文舊臣眼中,早已沒了誠信。從前礙于形勢,讓他家出頭也就算了,如今他家出的美人不頂用,旁人還不趁機(jī)為自己謀點(diǎn)好處么?若是其他舊臣送入宮的妃子得了寵,即便他石家是三代公府,也只是虛架子,誰怕他們來?
章寂只能含糊地勸妹妹:“回去讓你家里人放寬心吧,且安份待上幾年,年輕一輩的該讀書就讀書,該習(xí)武就習(xí)武,婚嫁也別總盯著那些高門大戶,只找一般的人家,只要家風(fēng)清明、人品端正就好。過得幾年,朝中穩(wěn)下來了,幾個孩子的學(xué)問本事都有了根基,再謀出仕也不遲。至于你那大孫子、大孫女,就算了吧,心氣別太高,以他們的處境,能安安穩(wěn)穩(wěn)活著就不錯了,若我是你,就趁早送了他們出京,讓他們在外頭過活,只怕還好些。”
石章氏的眼淚一下就掉下來了:“大哥說的這話有理,我如何不明白?只是他們祖父實(shí)在心疼孩子,畢竟是從小放在身邊看著長大的,他們母親雖不好,可孩子卻沒罪,這幾年又在我們夫妻跟前盡孝,若是一時離得遠(yuǎn)了,叫人如何舍得……”
章寂臉上淡淡的:“這是你們的家事,你們兩口子自己斟酌著吧。我累了,你也早些回去歇著吧。年紀(jì)都不小了,又受了幾年氣,如何還不知道保養(yǎng),整日只替小輩們操心。
石章氏卻吱吱唔唔的,忽然道:“大哥,你可記得,那年嫂子過壽前幾日,我過來看你,跟你說起的那事兒?”
章寂怔了怔,旋即反應(yīng)過來,沒好氣地說:“記得又如何?!我通共也就三個孫女,都是有了人家的,你還打她們主意?!”
石章氏吃了一驚:“都有了人家?!怎么會呢?我只聽說鳳丫頭和二丫頭是訂了親的,可三丫頭……”
“三丫頭也訂出去了,滿了孝就出嫁,你就別再問了!”章寂沉著臉“即便沒訂出去,這門婚事我也不會答應(yīng)的!馮家害了你嫂子,你還想讓我把她的親孫女嫁給馮家的外孫不成?!趕緊給我走!今兒我就當(dāng)你沒來過,若再提起這事兒,你也別再上這門了!”
石章氏慌慌張張地站起身:“大哥,你別惱,是我糊涂了。我們家美人在宮里不得臉,家里的女孩兒除了大姐兒再沒一個拿得出手的,其他人都打算撇開我們家另選人送進(jìn)宮。如今我那大孫子再尋不著合適的親事,他祖父都考慮起亂七八糟的人選了,我只是想著三丫頭好待知根知底,又是自家親戚,總比外人強(qiáng),卻忘了這一遭......”
章寂板著臉,石章氏提起別的話想要混過去,始終不見他臉色好轉(zhuǎn),只得怏怏告辭了。她提起的事除了章寂,章家上下再無第二個人知道,明鸞自然也不例外。
又過了兩日,有消息傳來,皇帝竟給臨國公石家的嫡長孫賜了婚,對方正是他親舅舅的女兒沈昭容。據(jù)說這樁婚事是臨國公主動向皇帝求來的,明鸞知道后,大吃一驚,章寂也半天沒醒過神來,過后臉色卻是更陰沉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