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天下梟雄 第四十章 釜底抽薪
船艙里放置著一架簡單制作的沙盤,主要是平壤一帶,包括海路通行,一些主要的山脈和城池,沙盤上也有包括了國內(nèi)城。
來護兒拾起木桿指向國內(nèi)城,“從國內(nèi)城到平壤大約有一百二十里,騎兵一天便可以趕到,屆時高麗軍里應(yīng)外合,兵力數(shù)倍于我們,對我們攻城不利。”
楊元慶沉思片刻道:“經(jīng)過隋朝三次征伐,高麗軍實力大損,所謂主力也不過十余萬人,我的三萬精銳并不畏懼,也敢與其一戰(zhàn)。”
來護兒苦笑一聲,“殿下,問題是高麗人不會拼死一戰(zhàn),他們會騷擾攻城,或者去破壞我們的戰(zhàn)船,而且他們會拖,一場戰(zhàn)役拖上半年一年,隋軍拖不起啊!高麗人素來強悍,一旦隋軍想征服他們,他們必然會全民皆兵,群起反抗,而三萬軍隊想滅亡一個國家,真的是不太可能,兵力還是太少,十萬大軍或許辦得到。”
楊元慶點了點頭,“我確實沒有時間在高麗久拖,這次東征高麗,只能算是奇襲,最多一個月,我們就必須返回河北。”
“可是……”
來護兒憂慮道:“高麗軍主力怎么應(yīng)對,我們需要考慮好方案。”
楊元慶微微一笑,“方案我已經(jīng)考慮好了,蓋蘇文一定會配合隋軍行動。”
來護兒愕然,他不知道楊元慶這句話的深意……
高麗國內(nèi)城位于北面的鴨淥水畔,距離都城平壤約一百余里,距離遼水不到百里,是高麗北部重要的戰(zhàn)略之城。
國內(nèi)城也是權(quán)臣淵氏家族的封地,在隋朝三征高麗時,淵太祚控制的軍隊并沒有傾力而戰(zhàn)。而是高麗王的軍隊奮力作戰(zhàn)。使得王軍損失慘重,十幾萬大軍只剩下不足三萬人。
在高麗戰(zhàn)役結(jié)束后,高麗國內(nèi)的局勢便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淵氏家族控制的軍隊成為了高麗軍主力,自然而然,實力強大的淵太祚便成為了高麗真正的掌權(quán)者。
不過淵太祚畢竟比較穩(wěn)重。很多事情都含而不露,盡管掌握大權(quán),但他對高麗王依然保持著足夠的尊重。
而且高麗臣子也大多忠誠于高麗王,平原高元也有足夠的權(quán)威,君上相下的格局并沒有完全被打破。
但從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的短短數(shù)月內(nèi),高麗發(fā)生了兩件大事,足以嚴重影響到高麗的政治格局。
一是高麗王高元在去年秋冬時節(jié)病逝,由高建武繼承了王位,高建武年紀不到三十歲。資歷淺薄,盡管有一批大臣忠心于他,但他已經(jīng)沒有了先王高元那樣的權(quán)威。
其次便是春天的遼東戰(zhàn)役中。宰相淵太祚被隋軍俘虜。淵太祚的兒子淵蓋蘇文繼承了父親的軍權(quán)和相國之位。
但野心勃勃的蓋蘇文并不像父親那樣含蓄,用柔性的手段奪取權(quán)力。蓋蘇文不是,他鋒芒畢露,做的第一件事便成立一支信使軍,每天的政務(wù)奏折都要從平壤送到國內(nèi)城給他批閱。
這樣一來,高麗國內(nèi)實際上便出現(xiàn)了兩個政治中心,一個在平壤,一個在國內(nèi)城,他的這種做法令朝臣們極為不滿,紛紛斥責他的驕橫。
而蓋蘇文的回應(yīng)則是暗殺了反對最厲害的王叔高全,用他創(chuàng)立的高麗堂監(jiān)視朝臣,一連暗殺了五六名反對他的大臣。
一時間,高麗上下人人自危,沒有人再敢抨擊蓋蘇文,但恨他入骨的人卻更多了,很多大臣也開始收買殺手,準備對他下手。
蓋蘇文也是害怕被暗殺,這幾個月他索性不再去平壤,留在國內(nèi)城。
這天下午,國內(nèi)城外來了一隊人馬,約百余名高麗士兵護衛(wèi)著幾名隋朝文官模樣的人,從他們的舉止從容,便可判斷出,這幾人是隋朝的使者。
為首使者正是謝思禮,他在九江郡勸說了來護兒后,又接到了楊元慶的新命令,馬不停蹄趕到遼東。
在裴矩提出的這套奪取高麗資源的方案中,有兩顆重要的棋子,一顆棋子是擅長水戰(zhàn)、熟悉高麗的來護兒,另一顆棋子便是淵太祚,這兩顆直接關(guān)系到楊元慶高麗策略的成敗。
今天謝思禮趕來,便是要布下淵太祚這顆棋子。
一行人來到城下,為首高麗士兵首領(lǐng)高聲道:“請大將軍,隋朝使者從遼東到來。”
謝思禮也上前,對城頭高聲喊道:“告訴蓋蘇文,我姓謝,叫做謝思禮!”……
這段時間蓋蘇文頗為煩惱,他前些天得到一個消息,隋朝準備把他父親淵太祚放回來,這著實令他憂心忡忡。
由于淵太祚的意外被俘,使淵氏家族內(nèi)也展開了一場對兵權(quán)的爭奪,主要是蓋蘇文的兩個叔父參與爭奪。
蓋蘇文并不占優(yōu)勢,最后在父親幾名老部下的支持下,才奪取軍權(quán),成為父親莫離支的繼承人。
莫離支是一種官名,也就是中原王朝的宰相,但蓋蘇文的這種繼承并不是很牢靠。
一方面是高麗王至今沒有正式承認他的法定繼承地位,按照高麗莫離支的繼承規(guī)定,必須要等上一任莫離支身死后,下一任才能繼承,或者上一任莫離支正式向高麗王辭職,高麗王才會任命下一任。
偏偏淵太祚的意外被俘使莫離支的繼承便懸在空中,另一方面,高建武對蓋蘇文的憎恨,也使他絕不愿意把莫離支之職交給蓋蘇文。
正是這兩方面的影響,使得蓋蘇文無法名正言順,只能依靠強權(quán)代父行使莫離支之職。
正是這個原因,使蓋蘇文心中著實憂慮,一旦父親歸來,他的軍權(quán)還保得住嗎?
權(quán)力是一種甘甜的毒藥,使每一個嘗到它美妙滋味的人都無法自拔,蓋蘇文也是一樣,半年多的掌權(quán)生涯使他已經(jīng)無法放棄手中的權(quán)力,哪怕是父親索權(quán)。他也不愿意交出手中的大權(quán)。
蓋蘇文曾經(jīng)派出兩名殺手進入太原。企圖殺死囚禁中的父親,但兩名殺手最終沒有找到囚禁淵太祚之地,只得作罷了。
此時蓋蘇文已經(jīng)得到遼東的消息。他的父親已到了燕郡,準備隨時和高麗移交,這讓蓋蘇文焦慮之極。他只敢派人去太原暗殺父親,然后栽贓給隋朝。
但他卻不敢在父親進入高麗后再動手,那樣,叔父和幾名父親的老部將都饒不了他,這幾天蓋蘇文殫盡竭慮,卻又無計可施。
房間里,蓋蘇文如熱鍋上的螞蟻,背著手在房間里來回踱步,這時。一名侍衛(wèi)在門外稟報,“大將軍,城外傳來消息。一名隋朝使者到了。請問大將軍是否接見?”
蓋蘇文一驚,隋朝使者居然到了。他略一沉吟問道:“使者叫做什么名字,知道嗎?”
“好像是叫謝思禮。”
這個名字使蓋蘇文毫不猶豫道:“請他到我府中來。”
蓋蘇文背著手在房間里踱步,已經(jīng)不再像下午那樣成熱鍋上的螞蟻,略略安靜下來,隋朝的使者到來,給了他一線希望。
尤其是謝思禮,他當然知道這個謝思禮是何許人,他名義上是隋朝的兵部侍郎,可實際上,他是楊元慶的心腹,他對隋朝的機密掌握,甚至超過了紫微閣。
蓋蘇文有一種明悟,謝思禮并不是代表大隋而來,而是代表楊元慶前來,他的到來,必然和自己父親有關(guān)。
大約半個時辰后,門外響起了腳步聲,隨即有士兵稟報:“大將軍,隋朝使者到了。”
“帶他進來!”
門開了,幾名士兵帶著謝思禮走進了房間,謝思禮打量了一眼這間屋子,若不是剛才士兵說的話自己聽不懂,他一定會以為自己身處中原,這房間里的一切陳設(shè)和中原都完全一樣。
屋角擺放的青瓷大花瓶和銅香爐,墻上掛著魏晉風骨的畫卷,靠墻是一排書籍,里面的書籍都是從中原輸入,最里面則擺放著兩張昂貴的紫檀木坐榻,榻旁放著銅鶴燈柱,點著幾根蠟燭,使房間里光線柔和而明亮。
這時,謝思禮的目光落在房間里主人的身上,這是一名三十歲左右的男子,長得身材極為修長,細腰寬背,皮膚白皙,一雙細長的眼睛充滿了冷酷和傲慢。
此人就是掌握高麗軍權(quán)的淵蓋蘇文了,這使謝思禮想到了半年間前抓獲的那名高麗情報探子,他自己交代是蓋蘇文的族弟,現(xiàn)在看來,此人并沒有說謊,兩人長得確實很相似。
謝思禮拱拱手笑道:“參見淵大將軍!”
蓋蘇文微微點了點頭,臉色沒有一絲笑容,“謝先生請坐吧!”
謝思禮也不客氣,走到榻前坐下,蓋蘇文也坐了下來,一名侍女上了茶,效仿隋朝,高麗也開始流行喝茶。
蓋蘇文沉吟一下問道:“謝先生是為何事而來?”
“自然是為令尊之事而來,楚王殿下和令尊達成了協(xié)議,以三十萬石糧食的代價放令尊歸國,令尊答應(yīng)了,但楚王殿下還想問問淵大將軍的意見。”
“什么意思!”
蓋蘇文拉長臉問:“難道我還能阻攔父親,不準他歸國嗎?”
謝思禮喝了一口茶,漫不經(jīng)心道:“其實令尊惶旎回國對隋朝也沒有什么影響,如果淵大將軍不愿令尊歸國,也不是不可以。”
蓋蘇文眼睛瞇了起來,楊元慶果然是來講條件,他很清楚自己不希望父親歸國,蓋蘇文也不掩飾,直接冷笑了一聲道:“你說吧!楊元慶開出了什么條件?”
謝思禮搖了搖頭,“具體什么條件其實我也不知,總管指只是說,淵大將軍很快就會明白。”
蓋蘇文愣住了,這是什么意思?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