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明朝好丈夫 第三百五十九章:出戰(zhàn)
聚寶商行里頭,八百學(xué)生軍已經(jīng)整裝待發(fā),大清早的陽光格外的刺目。背著陽光,在教頭的命令之下,所有人最后一次檢查了行裝。
火銃、帶藥袋子、小鐵球,每人的后背還背了一個籮筐,籮筐里頭的東西看上去頗為沉重,不過經(jīng)過近三個月的操練,這些從前的書生,如今都有了幾分彪悍,背著十幾斤重的火銃,穿戴著二十多斤的重甲長跑也不在話下,這籮筐雖沉,卻還吃得消。
旌旗打了起來,柳乘風(fēng)穿戴著重重的鎧甲坐在駿馬上,目光在隊列中逡巡了一下,隨即放聲道:“正統(tǒng)十四年……也是在這個時候,那時也是深秋時節(jié),瓦刺入寇,直入宣府等地,圍京師,殺人盈野,京畿之側(cè),血流成河,妻子們沒了丈夫,兒子們沒了父母,這是為何?這是瓦刺人欺我大明沒有忠勇之士,只敢駐守于城關(guān),以至他們肆無忌憚,一旦破關(guān),便可長驅(qū)直入,如入無人!”
“此后,正統(tǒng)二年,瓦刺人復(fù)襲大同等地,掠財貨無數(shù);景泰六年,瓦刺人攻太原,成化三年、五年、六年,瓦刺人屢屢南下,奸殺擄掠,窮兇極惡。當(dāng)今圣上登極,瓦刺襲擾邊關(guān)不下五次,朝廷屢屢反擊,卻不能傷其筋骨,何也?這是現(xiàn)今我大明朝沒有了太祖、文皇帝時的銳氣,國家承平日久,刀槍入庫,本侯今日要問,當(dāng)今世上就真的沒有忠勇之士了嗎?”
“不對,大明子民何止千兆,萬兆之民,豈會沒有男兒丈夫,依本侯之間,只是天下間的丈夫報國無門而已。爾等皆是讀書人出身,圣賢的道理本侯不再贅言,今日,諸位忠君報國,報這國仇家恨的時候到了。張開眼看看,當(dāng)今皇上就在那甕城的城樓,為爾等助威,天下的百姓,都在聽候你們凱旋的消息。今日……”
柳乘風(fēng)拔出刀,繼續(xù)道:“本侯愿與諸君共勉,待上了陣,你我皆是骨肉兄弟,勝則勝矣,若敗,則只有覆滅的學(xué)生軍,沒有一敗涂地的學(xué)生軍。”
風(fēng)聲吹得旌旗獵獵作響,沒有人說話,誰都知道,這位威武中郎將要訓(xùn)話的時候,誰也不許插嘴的,他們沒有用激動的吶喊來回應(yīng)柳乘風(fēng),可是在骨子里,那油燈下苦讀的圣賢書,那一個個道理已經(jīng)在他們骨子里打上了烙印,他們還沒有來得及變得圓滑,世上的險惡沒有來得及磨平他們的菱角,此時八百顆心一同跳躍。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xué)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
骨子里頭,他們?nèi)允亲x書人,孔孟之道,教導(dǎo)的是成仁和取義的方法,面對瓦刺,既然不能成仁,那么也唯有取義了,否則讀這圣賢書,又有何用?
今日一戰(zhàn),唯有竭盡全力,抱著必死的決心,方能庶幾無愧。
柳乘風(fēng)眺望了遠方的正陽門一眼,隨即振臂一揮,喝道:“出發(fā)!”
最先抵達甕城的,不是學(xué)生軍,反而是瓦刺的帳前衛(wèi),噠噠的馬蹄聲自城外傳出,這些人本就在京郊扎營,所以直接從甕城城門進來,一千鐵騎宛如旋風(fēng)一般,矯健的瓦刺騎士隨著戰(zhàn)馬的起伏而在馬上上下起伏,精湛的騎術(shù)比方才隨駕的大明驍騎更多了幾分殺氣。
門洞里,一隊隊的瓦刺人呼嘯進入甕城,帶隊的則是瓦刺人使節(jié)慶格爾泰。
在瓦刺人的習(xí)性里,無論是文官還是使節(jié),其實都是部族的首領(lǐng),一到戰(zhàn)時,便可召集自己的族人作戰(zhàn)。因此,慶格爾泰名為使節(jié),其實卻是瓦刺為數(shù)不多的悍將,今日他穿著一身牛皮甲,頭戴羽帽,長辮披在腦后,鋼針一般的絡(luò)腮胡子令他本就菱角分明的臉上更顯幾分不可一世的氣概,慶格爾泰的嘴角明顯地露著殘忍而驕傲的笑容。
在他的心里,只信奉著一個道理,成吉思汗的子孫只要騎在了馬上,就是永遠不敗的。今日他面對的只是一群乳臭未干的小子,一群書生,一群如小雞一樣一下子就可以提起來的南人。
今日借著這個機會,正好給這些南蠻子們一點顏色,讓瓦刺的國威通過這些前來朝見的使節(jié)們傳遍天下。慶格爾泰確實有驕傲的本錢,他這一次帶來的人都是瓦刺最精銳的勇士之一,在瓦刺國享有極大的聲譽,就是韃靼和朵顏三衛(wèi)見到了如風(fēng)一般的帳前衛(wèi)都不得不退避三舍。這些南人就是再如何厲害,又怎么可能是他們的對手?
當(dāng)學(xué)生軍正在日夜操練的時候,慶格爾泰卻沒有讓帳前衛(wèi)操練,因為在他看來,堂堂瓦刺的精銳,此時臨時抱佛腳,就算是贏了,那也是勝之不武,他就是要讓所有人看看,瓦刺人殺這些南人就像殺雞一樣,根本不必提前做什么準(zhǔn)備。
這甕城,慶格爾泰是第一次來,甕城雖大,可是對這些精銳的騎兵來說,卻還是顯得有點小,有一種施展不開的局促感。
慶格爾泰身后的一個瓦刺軍將打量了這甕城,忍不住勒馬上前,用蒙語道:“大人,這里對我們不利,你看,這里地方太狹小了一些。”
慶格爾泰是久經(jīng)沙場的老將,四顧了一下,隨即了然,這里方圓不過數(shù)里,很難讓騎兵展開來,而且?guī)で靶l(wèi)最擅長迂回攻擊側(cè)翼,不過在這里,只怕是施展不開了,騎兵與步軍對陣,地形也很重要,尤其是迂回包抄的戰(zhàn)法,可謂騎兵橫掃步兵屢試不爽的辦法。現(xiàn)在既然不能從側(cè)翼包抄,這就意味著,帳前衛(wèi)的戰(zhàn)斗力會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這里最長的地方也不過兩三里,兩三里的距離拿來正面沖鋒,不能淋漓盡,馬兒還沒有跑到極速,就要陷入對方陣列了,這里確實不是帳前衛(wèi)與學(xué)生軍交鋒的有利之所。
不過……
慶格爾泰不由撇了撇嘴,就算帳前衛(wèi)的實力大打折扣,就算戰(zhàn)力削去了三成,那又如何?難道矯健的勇士會對付不了一群娃娃?
這本就是一場不公平的對陣,帳前衛(wèi)乃是瓦刺精銳,是最驍勇的騎兵,而他們的敵人則是一群剛剛操練起來的毛頭小子,用騎兵突擊步兵,本就是瓦刺占了便宜,用精銳去對陣他們的新軍,也不知占去了多少便宜,若是這個時候,慶格爾泰以地形不利騎兵施展為理由要求換一個場地,只怕這城樓上的明人文武官員,各國的使節(jié)都要笑話了。
慶格爾泰抓著馬鬢,冷冷一笑,道:“草原的雄鷹就是折了翅膀也不會畏懼兔子,這里最好,你看這城樓上都是觀戰(zhàn)的人,今日就讓他們擦干凈眼睛,看看我們的厲害。”
那軍將也覺得有理,而且這一次對陣本就是勝券在握,根本沒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什么,便勒了馬,悄悄地退開去。
城樓上,無數(shù)雙眼睛看到這甕城內(nèi)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的瓦刺帳前衛(wèi),心里都不禁生出幾分畏色,瓦刺人的騎軍果然名不虛傳,雖只是一千不到,可是方才入甕城的樣子卻如千軍萬馬一般,令人心顫。
更有不少人為學(xué)生軍捏了一把的汗,甚至有人心里不禁腹誹,太子殿下何故多事,竟是下戰(zhàn)書去瓦刺人手里,難道還嫌事兒不夠多?今日要是輸了,大明的臉面就算是跌盡了。
朱佑樘只是坐在城樓上,瞇著眼看著城樓下的騎軍,喚來一個待宣召的官員,道:“這便是瓦刺的精銳騎軍?”
“回稟皇上,這是帳前衛(wèi),此次出使,瓦刺汗特意讓他們隨同過來,以壯聲勢。”
朱佑樘不由頜首點頭,道:“我大明可有騎軍能與他們相當(dāng)?”
這官員一時語塞,騎軍本就是蒙人的強項,拿大明的軟肋去和人家的強項去比,這該怎么答?若是實話實說,又怕龍顏震怒,可要是說瞎話,又難免有誤導(dǎo)之嫌。這官員沉吟良久,才道:“朵顏三衛(wèi),或許可以與他們一戰(zhàn)。”
朵顏三衛(wèi)也是蒙人,一直都依附于大明,是大明有數(shù)的精銳騎軍,朱佑樘聽了這官員的話,舉起茶盞來喝了口茶,不由嘆口氣道:“漢家不善騎射,哎……”
側(cè)立在一邊的朱厚照道:“父皇這話兒就差了,依兒臣看,父皇不必嘆息,咱們大明雖然不善騎射,可是大明也有大明的長處,柳師傅就曾說,用騎兵去對瓦刺人的騎軍,這是以己之短對瓦刺人的長處,大明自然只有挨打的份。可是咱們大明也有長處,所以柳師傅才組建新軍,這學(xué)生軍專司火銃便是用我大明的長處來對付瓦刺人的長處。”
朱佑樘不由看了朱厚照一眼,雖然并不太認(rèn)同朱厚照的話,可是見太子這認(rèn)真的樣子,心里不禁想,這個柳乘風(fēng)督導(dǎo)太子倒是有功,如今已經(jīng)大不一樣了。
第二章送到。()
56小說看(一秒鐘記住56小說“56xs”)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