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伐清 第六節(jié) 勇士
鄧名所在的船是一艘大型的江船戰(zhàn)艦。袁宗第的這幾艘大船是水營的主力戰(zhàn)船,平時搭載重要的將領(lǐng),在發(fā)生水戰(zhàn)的時候肩負著與敵船交戰(zhàn)、保護友軍的責(zé)任,但此時和那些小船一樣裝滿了從岸上倉促撤退的士兵,雖然水營千總連聲催促,但行動一點也迅捷不起來。
從嘉陵江中沖出的清軍船只密密麻麻,鄧名看到排列在前面的是和自己這條船大小相似的大型江船,后面還跟著無數(shù)的小舟。
明軍船隊中沒有通過嘉陵江岔口的大船還有四艘,三艘位于鄧名所在船的前面。見到清軍殺來后,前面的三艘大船開始轉(zhuǎn)向,試圖擋在清軍攻擊的路線上。只是明軍船隊現(xiàn)在是沿江一線排開,大船上也一樣坐滿士兵,行動遠不如敵船敏捷。袁宗第乘坐的船和另外一艘大船已經(jīng)通過岔口,他們想在滿是船只的長江中逆流調(diào)頭、返回參戰(zhàn)的難度更大。
清軍的大船繞過那三艘試圖擋住他們的大型江船,直接沖入明軍水營的縱隊中,居高臨下地向明軍的小船發(fā)銃射箭,接著就對明軍的小船橫沖直撞。一些滿載士兵的小舟航行在江流中已經(jīng)顯得很吃力,水面本來已經(jīng)貼近船舷,無法有效的回避。就在鄧名的視野里,幾艘被撞到的小船一下子就在江心傾覆。接著又是一艘竭力躲避的小船被敵艦撞擊了船尾,那艘船沒有像前幾艘那樣立刻翻覆在江中,而是打著圈在中流橫過來,然后才翻倒在江流中。
跟在清軍大船后的小船此時也紛紛殺到明軍船隊中,他們一邊沖擊著明軍的船只,一邊肆意地向掙扎在江中的落水明軍發(fā)起攻擊。在與這些輕快的敵船交戰(zhàn)過程中,明軍的船只不能維持剛才那種四平八穩(wěn)的航行,不時有明軍士兵從劇烈晃動的船只上被拋出,落入滾滾的江水中。
由于運送譚文部士兵過江,所以鄧名所在的這條船抵達撤退地點比較晚,是整個隊列中最靠后的一艘大船,負責(zé)給船隊壓陣,啟航時大部分士兵都已經(jīng)登上其他的船,因此載員相對較少。
周圍有不少己方的小船,他們自知沒有什么戰(zhàn)斗能力所以紛紛放緩速度,向兩側(cè)避開,讓鄧名這艘大船通過。這些運兵船想配合大船,但他們只能緩緩移動,以免超載的船只傾覆。雖然水營千總一迭聲地催促,但戰(zhàn)船的速度還是快不起來。
清軍船只把明軍的船隊一分為二,沒有通過嘉陵江岔口的明軍已經(jīng)看不到前方袁宗第的大船和其上的旗幟,失去指揮和統(tǒng)帥,明軍的局面變得更加險惡。清軍的大船集中在一起,開始圍攻走在最前面試圖保護友軍的明軍大船。頓時,這艘明船周圍炮聲大作,鄧名遙遙看到無數(shù)的火箭在空中穿過,就像是煙花一樣飛灑在江上。
大船之間的交戰(zhàn)時間很長,兩軍使用的火炮都不是鄧名以前在大航海時代電影中見過的海軍艦炮,而是更類似大號的火銃。江船的體型并不算很大,無法與海船相比,但是,兩軍的火器能夠造成的傷害非常有限。這些火器能夠殺傷敵方的水兵,但很多火箭即使投到了敵人的船上也未必能引燃船只。
看到敵艦開始圍攻,后面的一艘明軍戰(zhàn)艦立刻扯滿了帆在中流加速趕去,但是沉重的負載使增援的速度非常遲緩,看上去似乎并不比交戰(zhàn)中的友艦更靈活。位于第三的戰(zhàn)艦和再其后的鄧名這條艦同樣用盡全力向前,但彼此間的距離也沒有明顯地拉近。
隨著越來越多的火光從第一艘明軍戰(zhàn)艦上升起,船帆、船桅都開始燃燒,那場實力懸殊的戰(zhàn)斗就到了尾聲。
將明軍戰(zhàn)船打得失去戰(zhàn)斗能力后,清軍開始掃蕩它周圍那些失去保護的明軍運兵船,屠殺明軍落水官兵。隨后清軍的主力等來了第二艘明軍戰(zhàn)艦,又圍上去進行第二輪攻擊。躲避在這艘戰(zhàn)艦后的運兵船比剛才那一艘還要多,盡管知道眾寡不敵,這艘戰(zhàn)艦還是勇敢地迎戰(zhàn)。
第二艘受到攻擊的明軍戰(zhàn)艦不久就失去戰(zhàn)斗力了,船頭下沉,開始在江面上失去控制地打轉(zhuǎn)。因為它的奮勇抵抗,所以它身后的小船爭取到了一些時間,很多小船得以拉開和敵船的距離,藏身到最后兩艘明軍戰(zhàn)船的身后。
在第二艘明軍戰(zhàn)艦開始桅斷帆折的時候,鄧名的坐船剛剛趕上它前面那一艘戰(zhàn)艦,這兩艘戰(zhàn)船是整個明軍水師后隊中僅有的兩艘大艦了。
水營千總環(huán)顧周圍,現(xiàn)在明軍的水營后隊是以最后兩艘大船為主導(dǎo)形成的縱隊,前方等待著的是如狼似虎的敵人,他們施展詭計、有備而來,戰(zhàn)斗力占居壓倒優(yōu)勢。明軍的大船上除了水營戰(zhàn)士,還裝滿了臨時上船的步兵兄弟,船后還有幾十條運兵船裝載了至少上千士兵,都等著水營千總為大伙兒殺出一條回家的血路。
如果不能殺敗面前強大的敵軍,那么所有的船只就無法返回基地,前面兩艘戰(zhàn)艦勇敢犧牲爭取了一些時間,也不過是讓全軍覆滅的結(jié)果稍微推遲了一點而已。
“二對七,”水營千總大聲說出了戰(zhàn)艦的敵我對比,搖了搖頭轉(zhuǎn)身對周開荒說道:“水戰(zhàn)不是靠勇氣就能贏的,趕緊讓兄弟們棄船登岸。”
敵軍開始重新調(diào)整隊形,準備發(fā)起最后的攻擊。眼下是十二月,就算落水者沒有受到清兵的攻擊,冰冷的長江也足以致命,所以必須要讓船只靠岸,讓戰(zhàn)士們安全地登上陸地。
水營千總飛快地下令,讓另外一艘戰(zhàn)船向自己這艘靠攏,并命令其余的小船掉轉(zhuǎn)方向,盡快帶著士兵向南岸登陸。在水營千總的命令下,那些小船紛紛奮力向南岸劃去。清兵都在北岸,南岸與重慶隔著長江,不容易遭到清兵的追擊,相比之下比較安全。
水營千總對周開荒說道:“你們得冒險了,除了水手以外所有的人都跳到那艘船上去,趕緊去南岸,能多快就多快,兄弟我大概能夠給你們爭取一點時間?!?p/>
見鄧名和周開荒都默不做聲地看著自己,水營千總先是露出一個苦笑,但片刻后這苦笑變成了哈哈的大笑聲:“把你們這些累贅都丟掉,我說不定就殺出一條血路,比你們還早回大昌呢?!?p/>
鄧名這艘船落下了全部的帆,水營的士兵從船頭拋下鐵錨讓船只盡快地停下來,另一艘大船也已經(jīng)靠到了這條船旁,兩條船互相拋出了無數(shù)條纜繩,船上接到命令的士兵紛紛握著這些繩索登到另外一條大船上。
此時清軍似乎注意到明軍的行動,他們帆漿并用地向這邊趕過來。
鄧名看著面前這位年輕的水營千總,自己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這些日子以來他只認識了幾個人,眾多和他同處一營的明軍將士對鄧名來說還幾乎陌生,在他腦海里只是一些在他出生幾百年前就已經(jīng)死去了的古人。
見鄧名凝視著自己發(fā)呆,沒有立刻離去,水營千總臉上露出微笑,用一種夸張的諷刺口氣催促道:“快走,快走,堂堂七尺男兒,怎么做這種小兒女態(tài)?”
大多數(shù)士兵都已經(jīng)登上了鄰船,清兵的船只也漸漸逼近,留在船上的水營士兵都握著手中的武器,注視著準備離開的最后幾個人。站在帆下的士兵更是把繩索緊緊握在手中,做好了升帆迎戰(zhàn)的準備。
周開荒和趙天霸都重重地向那個水營千總抱拳鞠躬,鄧名也對他一個大禮,腰深深地彎下,抱拳的雙手幾乎觸到了地面。站直身體后,鄧名一言不發(fā)地隨著周開荒、趙天霸跑向船邊,他把嘴繃得緊緊的,生怕一張嘴就要發(fā)出哽咽之音。
鄰船因為裝了太多的人,被重負壓得矮了一頭,鄧名一手握著繩索飛身躍過去之后,對面立刻就伸出了無數(shù)雙手抓住了自己。甲板上眾多的士兵摩肩接踵,鄧名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算站穩(wěn)腳跟,從擁擠不堪的人群中轉(zhuǎn)過身來。
鄧名原先乘坐的船上,士兵正在砍斷連接兩條船的繩索。水營千總走到船側(cè),居高臨下地看著,雙手握拳向大家告別。滿船的人都抱拳向他還禮,兩手舉到頭頂,凝視著他默默無語。水營千總目光掃過正仰視的鄧名,他年輕的臉上露出帶著頑皮的微笑:“鄧先生膽子不小嘛,換了我可不敢在長江里坐塞了這么多人的船。”
說完這句話后,水營千總猛地調(diào)頭而去,當(dāng)他的身影從船邊消失時,鄧名聽到他那沉著有力的聲音傳了過來:“兄弟們!升起我們的帆來!”
船只搖搖晃晃地向岸邊靠過去,片刻后,身后先是一聲,然后又是一聲,很快就是密如驟雨般的火銃聲大作。鄧名幾次回頭,但任憑他怎么踮起腳尖,也無法通過黑壓壓的人頭看到江面上的戰(zhàn)局。船舷幾乎已經(jīng)與江面持平,每一次晃悠都有江水涌入,很快鄧名就感到水已經(jīng)淹沒到了腳面,這時江面的高度已經(jīng)超過船舷,水開始嘩嘩地涌入船身。
就在冰冷的江水沒過腳踝的時候,鄧名感到船體猛地強烈震動了一下,好像撞在了礁石上。船突然停了下來,船中密密麻麻的人都向前栽過去,從船頭方向還傳來噗通、噗通的落水聲。
“快下船?!?p/>
“快下船!”
幾個大嗓門同時響起,士兵們紛紛從船舷躍了出去。鄧名看不清周圍的情況,跟著伸手在船幫上一按,抬腿跳過船舷。他感到自己落入到江中,但是腳能探到江底,立刻手足并用地向前掙扎。江水冰冷刺骨,很快皮膚就感覺像針扎一般地刺痛。幸好離岸并不遠,水流也不急,背后擱淺的江船又擋住了水流,他很快就上了岸,從長江中脫身。這時,鄧名站在人群中,回頭觀察江面上的情景。
有一些小船已經(jīng)靠岸了,但還有十幾條船走得很慢,正拼命地向岸邊趕來,小船背后不遠處就是清軍的水師。鄧名原先所乘的那艘大船在送走了戰(zhàn)友后,減輕了載荷,恢復(fù)行動自如,這條船孤身作戰(zhàn),面對已經(jīng)靠近過來的七艘清軍大船和無數(shù)小船,絲毫沒有躲避的樣子,而是在江面上左沖右突,竭盡全力地阻擋在明軍船只的后方,使敵船不能接近、攻擊明軍船只。
雖然那條明軍的戰(zhàn)船遠在江心,但鄧名竟然還能從隆隆炮聲和嗖嗖的箭矢穿空聲中,聽到從船上傳來的吶喊聲。越來越多的火箭飛到明軍戰(zhàn)船上,鄧名看到前桅頂部的風(fēng)帆開始燃燒,被銃炮彈丸擊中后,迸發(fā)出一團團霧狀的船體碎屑。受傷的明軍戰(zhàn)船不斷地橫沖直撞,船體做了一個大范圍的回旋,就好像一個勇士在戰(zhàn)場上把手中的長槍掄了一個圓,想要趕開周圍的敵人,把想從他身側(cè)沖過去的敵軍驅(qū)散。
不過,這樣的回旋顯然不是已經(jīng)受創(chuàng)的明軍戰(zhàn)船能承受的,剛進行了一半,中桅就禁不住風(fēng)力轟隆一聲折斷了,桅桿帶著一些繩索飛向半空,遠遠地拋到江面上。
最后的幾艘明軍小船駛近岸邊,岸上的明軍伸手把水中的士兵拉上來。上岸后的明軍士兵此時都站在岸邊,聚精會神地關(guān)注著江面上最后一條明軍戰(zhàn)船的命運。失去了中桅,前帆也在熊熊燃燒,戰(zhàn)船就像一個喝醉了酒的人,在長江上晃晃悠悠地搖擺。周圍的敵艦像是垂涎獵物的群狼,把火力全部向它打過去——江面上已經(jīng)沒有第二個目標(biāo)了。
又過了片刻,失去全部動力的明軍戰(zhàn)船燃燒得更猛烈了,被包裹在熊熊火焰里,順著江流緩緩向下游飄去,敵船甚至沒有追擊。鄧名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沿著江岸跟隨了一段路,直到燃燒著的殘骸翻倒在江中。
有幾條清軍的船只跟過去,在沉入江面的地點游弋了一會兒,沒有找到幸存者。清軍船只又向南岸開過來,明軍躲避到茂密的樹叢中,清軍漫無目的地噴射了一些火力,沒見到動靜,就趾高氣揚地向重慶方向駛?cè)ァ?p/>
清軍的艦船遠去后,明軍士兵從樹林、草叢中走出來。鄧名的兩個老熟人,趙天霸和周開荒重新又聚到一起。當(dāng)兩個人和幾名士兵找到鄧名,走到他身邊時,發(fā)現(xiàn)到他正沖著江水發(fā)呆。
鄧名遙望著漸漸遠去的敵艦,第一次感到那些人是他的敵人,現(xiàn)在,鄧名好像還能聽到他們向岸上射箭時的陣陣狂笑聲。以前鄧名身處明軍營中,卻并不仇恨對面營壘的清軍,他總覺得那是一些早已逝去的古代人,自己只不過是偶然來到這里。
在岸邊走不了幾步就能看到一個明軍士兵的尸體,江面上,順流而下漂浮著無數(shù)尸體,還有更多的浮尸從上游沖下來,其中有一些竟然是無頭的尸身。
其中大多是屬于袁宗第所部的士兵,還有一些則是譚文的部下。擊潰了毫無防備的譚文部后,重慶清軍和譚詣部把大量潰兵趕下長江,至于那些被殺死在岸上的明軍士兵的尸體,清兵割下他們的首級用來領(lǐng)賞,然后就隨手拋入江中。近七千譚文的部下,僅僅一天以前還是譚詣的友軍,還同為明廷的嫡系,除了因為鄧名好心而得以逃到長江南岸的一千多人外,其余能夠逃生的恐怕寥寥無幾。
“哎呀!”
不遠處突然爆發(fā)出一聲驚叫,接著是一聲喜出望外的歡呼。
被這聲音驚動的鄧名、趙天霸和周開荒都跑了過去,一個明軍士兵從岸邊抱起了一動不動看上去像是尸體的東西——原來是袁宗第的水營千總。
“還活著,活著!”明軍士兵就是因為這個發(fā)現(xiàn)而歡呼,但是接著士兵的聲音又低沉下來。
水營千總身上插著兩根羽箭,雖然憑借著過人的水性他掙扎游到了岸邊,但因為流血太多,最后一點力氣也隨之而去。被找到以前,水營千總一直趴在岸邊,沒力量呼救,也沒有動一動手指的力氣,只是不停地打著哆嗦,現(xiàn)在他的身體已經(jīng)連哆嗦都不打了。
周開荒搶上一步,抱住臉色蒼白的水營千總,把他用力地搖晃了一下。
水營千總模模糊糊地認出了面前的周開荒,心里知道自己沒有希望了,很想最后再說一句男子漢的豪言壯語:“我父親當(dāng)年跟著闖王殺狗官兵,我又跟著袁將軍殺韃子,我們父子二人都鋤強扶弱,都戰(zhàn)死疆場,俯仰不愧天地,不愧祖先良心……”
水營千總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張開嘴,但這些話卻沒能說出口,他最后勉強吐出的幾個字是:“冷,真冷……”
鄧名站在周開荒身邊,看著他輕輕伸出手,溫柔地替水營千總合上大睜的雙眼。鄧名突然問道:“那些清兵,他們都是漢人嗎?”
周開荒垂著頭沒有回答鄧名的問題,而是抱著逝者發(fā)出一聲極力壓抑的嗚咽。
“他們也算是漢人嗎?”鄧名提高了聲調(diào),又大聲問了一次。
水營千總和他的部下,為了大多數(shù)兄弟們能夠逃生做了最后的奮斗,他們以為自己的犧牲已經(jīng)使得兄弟們脫險。這些瞑目的勇士并不知道譚弘已經(jīng)叛變了,正在下游扎下營寨,等待著劫殺每一個從重慶逃出的明軍士兵,以便向新主子請功。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