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升邪 第六四三章 第六劫,人世間
又何止你死我活。
骨金烏崩碎是為一‘變’。
金烏萬象中記載的法術(shù),許多都會隨著修家的境界增長而衍變,比如第一境時得到的護(hù)身赤炎如今脫變?yōu)榫啪耪婊痍桒f;破第二境時煉就的元吉天都火翼后來炸碎可喚出一道影金烏殺法等等。
‘劍剎天烏’也不例外,崩碎骨金烏,每一碎骨每一殘片皆化瞬滅一劍!
陽天為極,三重九數(shù)以襯,九百九十九道劍剎天烏,是稱‘千里缺一’。
‘挫骨揚(yáng)灰’在前,惹得陽三郎暴怒成狂心思大亂;‘千里缺一’突變,毫無征兆防不勝防......但不算完。
骨金烏做劍變同時,敵人識海靈臺中的小金烏遽然收攏烈焰。
元神之火不再攻敵人,而是...自焚其身!火中靈鳥以火焚軀,求不得涅盤求寂滅,以我火滅我身,換天怨人怒換萬靈瘋癲,引戾氣做殺劫,誅滅強(qiáng)敵、殺她灰飛煙滅!
法門不一樣,但道理一般無二,這是神物的天魔解血。
蘇景大口吐血,血漿噴在得陽三郎滿面,小金烏算不得他的本命元神,但也是他修行所得、是他修行上牽連重大割舍不斷的不一部分,元神自損蘇景必遭反噬,傷重嘔血。
而陽三郎...頭痛、臉痛、心痛、血痛、五臟六腑身體身體發(fā)膚巨痛交加,入墜煉獄!那是千里缺一劍割入了身體;那是神物自毀換來的殺劫綻放于識海靈臺,她又怎能不痛!
滅頂大難已降,莫說修元和斗戰(zhàn),就連神志都幾近泯滅,哪還再有余力奪去蘇景的修元,陽三郎血流披面嘶聲慘嚎,始終抓住蘇景天靈的手終告放開......
三尸與蘇景心神想通,內(nèi)外兩頭金烏同時炸碎之事他們?nèi)贾獣裕心敲匆粋€剎那,精通音律的拈花神君居然走神了,情不自禁、心中浮起了一個念頭:褫衍海中小師娘曾說蘇鏘鏘的‘拍子’是賤,小師娘說得沒錯,但不全...那一個‘狠’字,又何嘗不是蘇景的拍子!
出手無情,做決絕殺滅,沒了退路沒了余地自然也就不用再猶豫!
神游瞬起瞬落,三尸立刻動劍,蘇景能不能就此斬殺陽三郎還是未知之?dāng)?shù),最最保險的做法莫過:管她死不死都先殺她十八次再說。殷天子劍陣再起,天星降力猛襲陽三郎。但讓三尸無論如何不曾想到的,就在劍陣蕩起時陽三郎突然發(fā)出一聲絕非常人能發(fā)出的、古怪又凄厲到無以復(fù)加的‘啼鳴聲’,身形全不協(xié)調(diào)、動作卻快到無以倫比,她...竟一頭扎向蘇景懷中。
旋即陽三郎消失不見,扎進(jìn)去了?
蘇景被撞了個大跟頭,口中鮮血涌出得更多了,雙眼一翻直挺挺摔下大海。三尸忙不迭追下去。
墜海半途,三尸就撈到了本尊,拈花又再深潛一陣把之前天魔解血的戚東來也撈了上來。
兩人都未死,昏厥過去。戚東來施展霸道魔功,會讓全身經(jīng)脈斷碎,活不了太久但一時半會也死不了,以前在摩天剎里他也天魔解血過一次,三尸‘習(xí)以為常’。
蘇景的情形著實(shí)古怪,呼吸虛弱面色蒼白,身體則燙得驚人,橫抱著他的雷動估計(jì):此刻蘇景可做石板燒中的石板......
陽間、離山,天空中遽然一聲龍吟烈烈。斷角化龍形以守護(hù)離山天空的裘平安昂首長嘯,嘯聲歡快。
鏖戰(zhàn)一個多時辰,不聽、相柳、裘平安落盡下風(fēng)打得奇苦,人人身上都已帶了不輕傷勢,可裘平安居然歡呼?
不止小泥鰍,石頭窩子周圍那群負(fù)傷的比翼雙鴉也在嘎嘎歡呼。
因大圣玦牽連,妖奴與本尊有冥冥聯(lián)系,若蘇景將死妖奴自有感應(yīng),片刻前,裘平安、火鴉妖裔都領(lǐng)受到‘大圣將亡’的氣意,此刻那氣意消失了,蘇景脫險,是以眾人歡呼。
輸定了,估計(jì)自己夠嗆還能再活多久,但蘇景還能活依舊值得歡呼。
不過就在他們歡呼時候,邪修陣中突然劃起連串玄光,直擊離山!
邪修狡詐,其中以南二星鬼宿心機(jī)尤為深沉,亂戰(zhàn)起后他隱遁一旁、窺測良久,終于尋得龍、蛇、長藤聯(lián)手守護(hù)的破綻,一道諭令暗傳,與心腹弟子同時發(fā)動急遁之法,向著離山腹地?fù)屓ァ?p/>
攔不住。
確是攔不住了,人力有窮盡,三個年輕一代翹楚都已皆盡全力,再沒辦法填補(bǔ)破綻。可若被邪修沖入山界去,記名、外門和大部分內(nèi)門弟子慘遭屠戮,離山圣地任邪魔踐踏,先祖英靈祠遭邪魔玷污......驀然一聲鴉鳴直沖蒼穹,剛剛那些傷得恨不得馬上就請人來給自己挖坑刻碑的比翼雙鴉盡數(shù)翻身躍起,錯落結(jié)陣:法術(shù)生,一枚金丸憑空躍出、炸!
光如劍刺穿雙目、烈焰涌動焚卷,真就仿如一輪驕陽崩碎于山前,殺陣無情頃刻吞沒鬼宿和門下,所有正‘鉆空子’的邪修。
金烏九劫第六劫,劫陽崩!
只有鬼宿老魔幸免于難,但雙目瞎、左臂斷、胸腹焦糊血肉潰爛。
之前烏鴉衛(wèi)迎敵,最多施展到第五劫,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不久前剛剛把第六劫煉成了......一陣殺劫過后,飛旋半空的烏鴉們連拍翅膀的力量都難做調(diào)運(yùn),直挺挺地往地上摔去。
傷是真的,而且都還傷得不輕。不過隱藏了一點(diǎn)力道、還夠再結(jié)陣一次第六劫更是真的。好歹也是蘇景還在大漠時候就追隨于身邊的鐵桿心腹,受得小師叔認(rèn)真教誨、見慣小師叔氣派行止,這幾百年下來哪能學(xué)不到一點(diǎn)高人風(fēng)范?
天上一鏡通乾坤,烏鴉衛(wèi)坑人,為蘇景露臉了。
大大小小,一群烏鴉摔回地面,烏下鴉女都好說,全是嬌小身材;烏上鴉男可就麻煩得很了,身形巨大落入巨石,摔到石窩附近砸得一群離山高人叫苦不迭、也砸得一群天宗正道哈哈大笑。
邪修紛紛叱咤‘離山妖孽’‘卑鄙無恥’,攻山法術(shù)愈發(fā)猛烈,此刻不聽三人還能勉強(qiáng)支撐,可隨他們修元消耗、傷勢越重,守御中露出的破綻也越來越多,還能再堅(jiān)持多久?
一個時辰?或者半天光景?不聽不知道,她已融身長藤,瘋以戰(zhàn),卻總也不能真正專心...她想蘇景,瘋了似的想。
瘋戰(zhàn),瘋想。
偶爾一閃念,很羨慕小金蟾啊,她的男人就在身邊。
過不多久,忽然自遠(yuǎn)處傳來了一陣號角聲......有些殺伐意味,可實(shí)在不怎么響亮,比著修家咒、法雷聲要遜色得太多了。紅長老的身體虛弱,不過眼力尚存,舉目透過前方戰(zhàn)團(tuán)、向著更遠(yuǎn)處、聲音來源望去,隨即愣了愣:
看清了,一隊(duì)軍馬。
騎兵在前、步兵在后,尚未沖鋒但正做急行,向著離山腳下趕來。
戰(zhàn)馬蒙住了眼睛,騎兵挎槍,步兵背刀、手挽長弓雕翎箭虛搭于弦,距離還太遠(yuǎn),未到彎弓的時候......步伐算得沉穩(wěn)、隊(duì)伍勉強(qiáng)整齊,嗯,精銳算不得,但也將將夠得‘訓(xùn)練有素’的評價。
訓(xùn)練有素的...凡人。
凡兵凡將,凡馬凡器。
三千多人的隊(duì)伍,騎兵排頭手中一桿戰(zhàn)旗高懸,端端正正、斗大一個‘洪’字迎風(fēng)飄擺。
洪是朝廷,朝廷的兵馬。
離山附近沒有重兵不妨,能湊得這三千多兵卒已是周邊縣鎮(zhèn)府衙的窮極之?dāng)?shù)了吧。
三千凡人,鼓號而進(jìn),前方戰(zhàn)團(tuán)中有幾個邪修轉(zhuǎn)回頭看了一眼,笑。
進(jìn)兵不停,再遠(yuǎn)的距離也終有跨越之時,帶隊(duì)的胖將軍長刀出鞘,不問離山不喝邪修,只回頭喊我家兒郎:“邪魔亂離山,天難容地難容,人亦難容!殺!”
看到的,三千蠢勇舍命而沖。
看不到的,千里百里,馬蹄踏官道,兵出營匯聚成龍,四面八方急行匯聚,尚遠(yuǎn),卻行不輟,行伍青壯熱血武人,練得一身好力氣卻丟了腦子,不怎么太去想一想,小草如何纏得住豺狼腳步;兔兒怎可能搏殺巨鱷。
即便沈河心智縱橫,即便邪修心思多竅,也當(dāng)真不曾想到過,再來馳援離山的竟然是凡人。
人間人。
這就是離山、正道誓死守護(hù)的:人世間。
三千勇,箭沖天,破空聲犀利,可對前方邪修而言,也不見得和樹上漂落的枯葉有什么區(qū)別。
箭飛去,槍在手、刀出鞘,吼喝以震聲威,沖鋒...沖鋒!
十幾個邪修轉(zhuǎn)回身來,啼笑皆非、飛行緩緩迎向那隊(duì)軍馬,心里還沒太想好,是直接動法抹殺了他們還是殘忍以對凌遲分尸以儆效尤......就在三千勇沖鋒之中,突然一陣狂風(fēng)自他們身前掀起,整整三千人,就那么一下子被風(fēng)吹翻在地,個個摔得鼻青臉腫。
動法者顯身,兩個。
一男子,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女。
男子皺眉,先看了看被自己的風(fēng)法吹翻的軍馬,冷聲道:“不知死活,滾開了。”而后又舉目遙望沈河等人:“離山本該死,但總算還有兩份故人香火,幫你們一次,以后記得我的人情。”
帶隊(duì)將軍坐在地上,戰(zhàn)馬不知跑哪里去了,抬頭愣愣望著說話之人——三十出頭,身形消瘦,面色蒼白,眼角眉梢抹不掉的邪佞氣意,何須問其出身,只看面相就知道他是個邪道妖人。
可聽他的意思,要助離山?
將軍再仔細(xì)端詳,很快就看了出來:為何此人顯得如此邪佞?因他瘦嘴削腮、面上棱角分明,卻生了一雙彎彎如新月的‘宮娥眉’,男人臉上長出了女人眉,自然邪里邪氣、妖里妖氣。
此刻,消瘦男子喊喝聲落,他身旁少女瞪圓雙眼,吐氣開聲,附和:“離山記好,今日過后你們就欠了俺師尊卿眉老祖和俺小蠻妖的天大人情!”
女娃娃說話間,卿眉老祖已動法,血色劍氣自袖中一閃,不遠(yuǎn)處過來迎戰(zhàn)凡人的十幾個邪修,尸首分離!一劍殺人后無片刻停留,縱身去、殺入邪修陣中!女娃娃就地一滾,化做一頭長吻長尾身形巨大的白毛狼,呼嘯聲中追隨師尊入戰(zhàn)。(,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diǎn)網(wǎng)(qidia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