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無限欲望之門 第三章 齊心
求推薦!
“哈哈,發(fā)展之道有一要點,第一便在于集力,團(tuán)結(jié)人心,整合力量,將趙國一切力量化為我用,而非內(nèi)部虛耗?!?p/>
王離起身道:“大王,長平一戰(zhàn),我大趙受損嚴(yán)重,如今可戰(zhàn)之兵看似只有兩部,其一是李牧將軍北拒匈奴之兵,其二為廉頗將軍攻燕之兵,其實還有一部潛力巨大的兵力可用?!?p/>
“那便是諸貴族公卿以及豪商家的私兵和武士,看邯鄲諸貴族大家,哪家的私兵部曲少過了千人,大的高達(dá)數(shù)千近萬不止,整個趙國貴族部曲若是能夠湊出來,再使廉頗將軍騰出手來,集合力量,若只論人力,便是再與秦軍較量一次,那都是足夠?!?p/>
“不錯。”趙王點頭稱是:“長平一戰(zhàn),損的是國勢,這些貴族大家家勢并未大損?!?p/>
“當(dāng)日秦昭襄王于長平戰(zhàn)后攻我趙國,兵發(fā)五十萬會于邯鄲,那時我趙國可戰(zhàn)之兵已是極少,可是秦軍攻打一年都未攻破攻破,除了邯鄲居民盡皆用命之外,其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亡國在前,趙國貴族不得不聯(lián)合起來,共抵末日?!?p/>
“那時候,平原君帶頭將家族部曲站上了城墻,甚至發(fā)動家中奴仆女子都參與后勤,隨時援城,整個邯鄲以及周邊被放棄的小城,所有貴族的部曲私兵都被發(fā)動了起來?!?p/>
“在此之前,我從未想過我大趙竟然還有如此巨大的潛在力量,只是可恨,這些貴族非得要破家滅國,火燒燃眉的時候才可將力量拿出來與國之用?!?p/>
“除了這些,當(dāng)日長平之戰(zhàn),打到后期,實是兩國之間比拼糧食物資消耗,誰先耗盡,誰就可先倒下,只是我大趙先耐不住,舉國上下而求速戰(zhàn)?!?p/>
“而我大趙為何耐受不???只是國家耐受不住,若是整個國家貴族齊心,人人肯捐資,支撐幾十萬人之用,將秦國耗垮又如何?”
“那些貴族自是不肯割肉,寧肯糧食爛在谷倉里,而在朝堂上一個個嚷著要撤換廉頗將軍而求速戰(zhàn)?!?p/>
“長平戰(zhàn)后,秦昭襄王兵發(fā)五十萬來圍邯鄲,寡人只道萬無幸免,趙國將滅,可是平原君發(fā)動趙國貴族一起為國出力,只靠了他們拿出來的糧食,居然支撐了邯鄲一年之久。”
說道這里,趙王連連搖頭,臉上盡是揶揄和自嘲。“先生,你說好笑不好笑?!?p/>
“先生所言,發(fā)展之道第一在于齊心并力,這話是沒錯的,可是我大趙這種情況,非得那等末日之境,或許才能齊得心起,其他時候,你看這邯鄲之圍一解,又是一番歌舞升平?!?p/>
王離對貴族的了解,盡是自歷史和書本上得來,此時聽得趙王一番詳細(xì),對趙國現(xiàn)有情況更加了解,他也是想不到,趙國的貴族之力比之想象要更大。
趙國長平一戰(zhàn),后世因為歷史太過遙遠(yuǎn),又無太多記載,研究者得出結(jié)果或歸罪于趙王昏庸,或歸罪于趙括紙上談兵,或言秦軍太強(qiáng)。
但是卻是有一種說法,說到根子上的。
春秋之后,進(jìn)入到戰(zhàn)國時代,諸侯之爭越演越烈,過往的國家體制,已然不適應(yīng)更激烈的爭霸,隨即,變法之風(fēng)席卷整個戰(zhàn)國。
無論是趙國、魏國還是秦國,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改變,魏國用吳起而強(qiáng)國,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而秦國有商鞅變法。
諸國之中,無論是魏用吳起,還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及對國內(nèi)的諸般變革,雖然使得國家比過往更加強(qiáng)大,但是變法并未變到根子中去。
唯有秦國,變法最是徹底與完善,使得整個國家不斷朝真正的中央集權(quán)邁進(jìn),又建立了完善的法治,一個國家,一個意志,一個聲音,守時專心內(nèi)治,攻則傾國東向,靠著關(guān)中沃野、崤函之固,將士用命,實力代代累積。
中央集權(quán)于一人的弊端,乃是國君萬不可昏庸無能,秦二世就是千古明證。
也不知是天佑秦國還是其他,自秦穆公時起,代代國君皆是不差,后世嘗言秦始皇偉大而能統(tǒng)一諸國,實際上便是先輩打的基礎(chǔ),遂有“奮六世之余烈”之稱。
秦國如此,再看山東諸國又如何?
趙、魏、韓三國起源于晉,祖上是晉國最大的三家世代公卿貴族,后來瓜分了晉國而獨立出三國,獨立之后,只因自己是貴族謀逆得國,自然也畏懼同等情況。
奈何晉國之中,他們?nèi)乙仓皇亲顝?qiáng)的幾家,其他世卿貴族力量聯(lián)合也不可小覷,他們也是多有依賴才得國,采用強(qiáng)力按壓根本不可,只得采取平和之法,緩緩削權(quán),徐徐改良。
這等做法,雖然使得三家坐穩(wěn)江山,可是國內(nèi)貴族依舊強(qiáng)大。趙武靈王是趙國史上最富有盛名的一代國君,哪怕是如他,搞胡服騎射也只是“倡導(dǎo)”胡服騎射。
由這“倡導(dǎo)”一詞,就可知當(dāng)時趙國國內(nèi)形勢,就可知國君處于什么位置,若是秦始皇時期的秦國,君王一令,流血千里,他死后,兒子胡亥假造了一紙矯詔連扶蘇都賜死了,哪還須倡導(dǎo)。
而趙武靈王那等神武,也是“倡導(dǎo)”,到了趙孝成王這等人手中,就更不用說了,被貴族們壓得喘不過氣,國內(nèi)大事,為貴族大夫們主導(dǎo)而將他當(dāng)成橡皮圖章都是也不算夸張。
秦國舉國體制,戰(zhàn)勝趙國內(nèi)耗體制幾乎是必然,非但能勝趙國,實力一強(qiáng),擊敗其他諸國也是如此。
然則成也蕭何敗蕭何,這等舉國體制雖強(qiáng),卻過于依賴君王不昏庸,一旦攤上了個昏庸的主,那就完蛋了,諸史可鑒。
“大王,未必需要等到末日之時才可齊心,而貴族之強(qiáng),想要繼續(xù)削弱,那也是有法。”王離遍思戰(zhàn)國歷史,又思后世之事,稍稍停頓,遂對趙王說道。
“哦,先生有何辦法,且與寡人細(xì)細(xì)說來。”
聽到王離如此說,早就想要他解惑的趙王急切問道,渴望之色溢于言表,這時,短短幾日之內(nèi),王離已然徹底獲取了趙王信任。
“哈哈,先說齊心之法,其實我大趙先王就行過此法,昔時我大趙先武靈王倡導(dǎo)胡服騎射,就是采取的這個方法。”
“胡服騎射?”趙王疑惑道,這胡服騎射奠定趙國強(qiáng)大之根基,他自是清楚無比,可是胡服騎射中到底有什么方法呢?“愿聞其詳?!?br/>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