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棄婦的極致重生 第136章 守孝的日子(四)
時間過得很快,轉(zhuǎn)眼間便到了三月,春回大地,北邙山脈一片綠色
崔家祖墳?zāi)沟貎膳缘纳狡律希丝桃彩乔嗖菀鹨穑幪幯笠缰禾斓臍庀?p/>
這日清晨,崔幼伯夫妻照常起床,梳洗完畢后,便拿著昨天抄寫的孝經(jīng)和佛經(jīng)出了草廬
如今的草廬已不是最初的樣子,幾間房舍四周圍著一圈籬笆,籬笆內(nèi)的小院中,開墾了一塊兩分大小的菜地,此刻,一耰⒌某ぢ誦⌒〉哪堊俊
這些都是開春后崔幼伯夫婦親手耕種的,菜地的面積雖不大,卻讓崔幼伯體驗了一把做農(nóng)夫的辛苦
出了院子,夫妻兩個相攜往不遠處的墓地走去,路上不斷遇到相熟的族人,少不得停下來招呼一二
“大郎,大娘子,你們又去給老夫人請安呀”
崔允伯是里長崔源的兒子,比崔幼伯小兩歲,別看年紀不大,人家兒子都三四歲了
因為家里條件不錯,崔允伯也是自幼請嚴師啟蒙,學識很不錯,至少在安平鄉(xiāng),除了崔幼伯,他算是伯字輩中最出色的子弟了
每日清晨,崔允伯都會去山間讀書,順便鍛煉身體
在崔幼伯夫婦來之前,崔允伯是附近村落最受人關(guān)注的年輕兒郎,尤其是他常年堅持讀書,勤奮上進的精神,備受附近族人和鄉(xiāng)親的贊譽
崔允伯也頗享受這種被人關(guān)注被人稱贊的感覺,但自從幾個月前,崔幼伯來到安平鄉(xiāng)后,一切就不同了
鄉(xiāng)親們開始紛紛關(guān)注起這對孝順的小夫妻來,每每閑談,崔幼伯和他的郡主娘子都是話題的主角
至于崔允伯,早就被人丟到了角落,除了自家親眷,再也無人關(guān)注
起初崔允伯對崔幼伯很有意見,覺得他的什么‘結(jié)廬守孝’不過是沽名釣譽,故作姿態(tài)的謀個虛名罷了他還曾下斷言,用不了一個月,崔幼伯就會受不了山間的苦寒,一路跑回洛陽去
哼,似崔幼伯這樣錦衣玉食長大的紈绔子弟,向來都是動嘴不動手萬事說得好聽,一旦落到實處就什么都做不成,十足樣子貨
但如今,三個多月過去了崔幼伯依然守在草廬里,上元節(jié)前后幾日山間下了漫天的大雪,他們夫妻竟然都不曾離開,仍每日堅持抄寫孝經(jīng)和佛經(jīng),然后第二日拿到老夫人墳前燒掉
不止如此,前些日子,崔幼伯還扛著鋤頭在草廬前開墾了一小塊農(nóng)田,而那位郡主娘子則跟在后面撒種剿虺舅嫻淖愿允撤路鷚謖飫锍て謐ぴ話恪
讓瞧見的族人鄉(xiāng)親都紛紛稱贊不已,直說這才是有先祖遺風的崔氏子弟
甚至還有一些來北邙祭拜先人或者游歷的人看到崔幼伯的草廬,忍不住詢問,得知崔幼伯是在為祖母守孝,且還不是親生祖母,只是過繼的祖母時,紛紛翹指稱贊話里話外都說崔幼伯不愧是第一著姓崔家的子弟,果然純孝守禮
崔幼伯的堅持與真誠,也讓崔允伯改變了對他的看法,讓他開始重新觀察評論起這位族兄
而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崔允伯發(fā)現(xiàn),崔幼伯確實是個很不錯的人
尤其是近日,崔幼伯一連串的善舉,更是讓族人和鄉(xiāng)親們由稱贊晉級為感激崔允伯的老爹崔源更是在家里沒少夸贊崔幼伯,直說老夫人眼光好沒看錯人,崔大是個好的
由于這些發(fā)現(xiàn),崔允伯對崔幼伯的觀感越來越好,因此,他見了對方才會主動打招呼
崔幼伯對崔允伯也不陌生,兩人年紀相仿,且都喜歡讀書,兩人對古學譜學都頗有研究,偶爾遇到了談?wù)撈饋恚埠苣苷劦脕?p/>
聽到崔允伯的話,崔幼伯微笑點頭,回道:“是呀,堂弟今兒又去山間‘讀書’?”
‘讀書’二字,對崔允伯來說,是非炒實的兩個字,因為他每每看書都是大聲讀出來
這也是崔允伯的一大特色,他喜歡在清晨的山間,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然后對著空曠的山谷大聲誦讀古代先賢們的著作,從中咀嚼體味文字的涵義,進而達到熟知倒背如流的境地
崔允伯也笑著點頭稱是,旋即他又對一旁的蕭南點了點頭,權(quán)作行禮
蕭南也沒有說什么,點頭回禮
崔允伯又與崔幼伯閑話幾句,然后便相互告辭,分別往各自的目的地走去
目送崔允伯離去,蕭南才輕笑道:“自打‘慈安草堂’建成后,咱們這位堂弟對郎君的態(tài)度越來越親厚了”
蕭南可沒忘他們夫妻初到安平鄉(xiāng),第一次見到崔允伯時,對方眼中閃爍著不屑和冷漠
隨后在山間,崔允伯偶爾遇到他們夫妻,也都是故作沒看到,扭身尋個岔路躲開
直到半個月前,崔幼伯以老夫人的名義開設(shè)的慈安草堂在安平鄉(xiāng)正式投入使用,崔允伯以及許多或高傲或?qū)Υ蘩戏蛉擞袛骋獾娜耍砰_始主動親近崔幼伯這一家子
這些情況,崔幼伯也清楚,聽了娘子的話,他淡然一笑,道:“說起來,這還是娘子的功勞呢,若不是娘子想出這個辦法,那些族人未必會這么快改變看法”
幾十年前,老夫人姐弟受到族人的威迫,為了薄家業(yè),老夫人與族人決裂
隨后,老夫人姐弟三個有了出息后,他們也曾好好‘回敬’了那些族人,間接使得他們這一支四分五裂,其中不少人甚至被迫離鄉(xiāng),落魄的死在異地
雖然去年崔鴻一直努力尋找遷徙族人收養(yǎng)鰥寡獨孤,出錢出力的興建祠堂已В餐旎亓舜蠖嗍迦說男模稚⒌拇奘現(xiàn)匭巒漚崞鵠礎(chǔ)
但還有一部分人,他們或許原諒了雙相崔家,卻始終無法遺忘當年是誰害他們失去家產(chǎn)被迫離鄉(xiāng)謀生
如今那個女人雖然死了,但他們心中對她的怨恨卻沒有消失
有些人甚至背地里悄悄慶賀,心里更是不挺罵:崔守貞,崔三娘,你能干又怎樣,你聰明又如何,還不是一樣逃不開死亡?
而且,更讓人解恨的是,這個女人一輩子沒嫁人,死了連個血脈都沒留下!
報應(yīng),真是報應(yīng)呀
因?qū)戏蛉擞泻抟猓@些人看崔幼伯一家子都不怎么順眼,雖不敢明著找茬,背后還是說了不少冷言冷語,看向崔幼伯的目光也多是冷然不屑
慈安草堂的出現(xiàn),卻漸漸改變了這種情況
正月初一那天,蕭南忽然想起了第一世的親人,進而想到了要幫親人積德做善事
跟崔幼伯商量了一番,便有了這個慈安草堂
慈安草堂不是學堂,也不是醫(yī)館,更不是善堂而是由崔鴻出面在崔氏宗祠旁興建的一處院落,院子里有房舍若干,大部分的房間了許多醫(yī)書和農(nóng)書,以及許多名貴的藥材
這些東西當然不是用來賣的
草堂規(guī)定,其間的醫(yī)書可以供所有的郎中翻閱甚至謄抄,謄抄的書籍也可以帶走,但每謄抄一本,該名郎中就要在草堂免費義診十天至幾十天不等,具體時間,根據(jù)醫(yī)書的珍稀程度而定
不止是醫(yī)書,那些名貴的藥材也是如此如果有人需要,可以申請取用,但每取走一樣藥材,此人就要免費照料崔氏收養(yǎng)的鰥寡孤獨十天至一年不等,具體天數(shù),根據(jù)藥材的具體價值而定
還有農(nóng)書,草堂里有專門的士子解讀,凡是有關(guān)于農(nóng)業(yè)方面的問題,都可以來草堂詢問
有想要農(nóng)書的,也可以謄抄……不管是咨詢問題也好,還是謄抄書籍也罷,全都不收錢,只需記得這些東西是崔氏老夫人崔守貞臨終饋贈的即可
慈安草堂的醫(yī)書和農(nóng)書都是非充貴的古籍,其它抄本絕大多數(shù)都在戰(zhàn)亂中失傳,世上除了慈安草堂,估計也沒有地方能尋到了
于是,草堂剛一開業(yè),便有許多洛陽的名醫(yī)郎中聞訊趕來,親眼看到那么多珍貴書籍后,搶著翻閱謄抄,留在草堂里義診的醫(yī)生,最多的時候,一天就有十幾個,而且大部分都是附近有名的郎中,醫(yī)術(shù)什么的也極有畢
安平鄉(xiāng)崔氏草堂有名醫(yī)免費問診的消息,很快便傳遍了四里八鄉(xiāng),連洛陽周遭的百姓也都聽說了,呼朋喚友的趕來瞧病
要知道,彼時醫(yī)藥不發(fā)達,山村里更是缺醫(yī)少藥,平日生了病都是死扛,實在扛不過去才會去找大夫
至于看病抓藥的錢,普通農(nóng)戶更是承擔不起,許多人家,生一場大病就要賣田賣地
如今有了免費的大夫,而且還都是名醫(yī),抓藥也不要錢,只出點兒力干些活就成……這樣的好事,誰又會放過,哪個不搶命一樣往崔氏祠堂趕?!
一時間,慈安草堂的名聲便傳了出來,隨后便又傳出了崔家老夫人崔守貞宅心仁厚慈心善德,臨終前將幾十年的珍藏全都獻了出來,為的就是惠及族人與鄉(xiāng)鄰……
那些原本對老夫人心懷怨恨的人,聽了這個傳聞更是愧疚不已――當年他們那般對崔家三姐弟,事隔幾十年,人家卻又如此回報唉,他們不知道感恩,還偷偷罵崔三娘,真是太不應(yīng)該了
p:二更,繼續(xù)碼字去!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