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晚唐 第661章 滅國
最新網(wǎng)址:www.mhtxs.cc
一住棉花糖www.mhtxs.cc,精彩。
(感謝垂死的椰子、無畏所謂、越溪懶人、南陽火諸位的支持!)
遼東。
三日限期已到,遼東城中的高安武還想要負隅頑抗,卻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眾叛親離。高句麗國的將軍們,已經(jīng)都帶著自己的人馬逃命一般的離開了這座王城。
再次清點了城中的可戰(zhàn)之兵后,高會武沮喪的發(fā)現(xiàn),他手下的戰(zhàn)兵只剩下了不到兩萬人。而且,就是這兩萬之兵,也已經(jīng)是士氣盡喪,兵無戰(zhàn)心。
旭日東升,三天已過。
城外已經(jīng)響起了連綿的聚兵號角之聲,半醉半醒的高安武紅著眼睛提著出鞘的寶劍下令堅守,準備與唐軍血戰(zhàn)到底。
不過留下的諸位統(tǒng)兵之將聽到這個命令之后,無不臉色一暗。
半晌,沒有一個將領移動腳步。
看到諸將的這個反應,高安武先是惱怒,然后是驚懼。
當他明白了將發(fā)生一切之后,只能仰天發(fā)出一陣陣的大笑。
片刻之后,笑聲戛然而止。
很快,遼東城門大開,一隊高句麗軍官帶著高安武的首級、兵符、璽印、戶籍帳冊等前來請降。
城下鼎盛的軍陣之中,李璟對于高句麗人殺高安武投降的結果似乎并不驚訝。面對高句麗人的投降,李璟也并沒有為難,而是笑著接受了高句麗人的投降。
當天,城中兩萬高句麗人解甲棄械歸降,出城接受整編。
李璟率軍進入遼東第一大城遼東城,這座位于遼河中游平原上的巨大平地城。幾百年來一直都是遼東的軍事與經(jīng)濟中心。四方城池。雙重城墻。三道城門。
雖然唐軍圍城以來,不斷有高句麗兵馬逃走,原來五萬高句麗軍逃走了三萬,又有三萬契丹軍撤走。但是整個城池中,老老少少軍隊和百姓商人加起來,依然超過二十萬人口之眾。特別是高得貴經(jīng)營這里多年,這里也一直是高句麗、渤海、契丹、甚至是室韋、新羅交易的中心,城中建有眾我糧倉。
對于李璟來說。兵不血刃的拿下遼東城之后,更大的意義在于將這個復國不到一年的高句麗國的兩代國王殺死,并且奪取了王都。整個高句麗現(xiàn)在徹底的失去統(tǒng)一指揮,以及軍心士氣。
雖然還有白巖、新城、蓋牟、金山等重要山城,和各路大小高句麗人勢力。
但現(xiàn)在,這些人已經(jīng)成了一盤散沙,再也無法凝聚起來對抗唐軍了。
奪下了遼東城,擊殺了高安武之后,李璟現(xiàn)在已經(jīng)具備了迅速掃平高句麗殘余勢力的能力。
李璟進入遼東城之后,立即下達了兩道命令。
命令趙犨與曾元裕二將率兩萬兵馬沿遼東城南的大梁水向東進發(fā)。攻取沿大梁水南北兩岸諸城高句麗勢力。
命令林武與李居義二將率兩萬兵馬沿遼東城西面的小遼水向東北進發(fā),攻取沿大小遼水東西兩岸的高句麗勢力。
李璟親自坐鎮(zhèn)遼東城。主持攻占遼東各城之后的清剿地方殘余勢力,以及外遷高句麗民,內(nèi)移中原百姓,還有新占領取內(nèi)的修路、筑城、分田等事務。
為了能夠加強對這些新占領取的徹底控制,李璟現(xiàn)在嚴格實行,每占領一地,立即把這些占領取的高句麗等外族百姓遷往內(nèi)地,然后把中原百姓移到遼東,雖然這樣倒騰起來,十分麻煩。可為了長遠計,李璟對這項工作絕不打半分折扣。就算是現(xiàn)在在遼東修路筑城的這些工人,也基本都是先安置到了中原各州縣,生活了差不多一年后,然后才征調(diào)他們來遼東修路。
這些人的家眷都在中原控制區(qū),而且他們修路也有薪水,并不算是太苦,如此可極大的避免占領之后,發(fā)生土人反抗這樣的事情。
遼河中下游的西岸就是遼西,這里已經(jīng)被李璟年后就已經(jīng)占領控制。
現(xiàn)在李璟奪下遼東城后,便開始大舉進攻遼河中游東岸的平原,以及更東面的丘陵地帶。
大梁水,便是后世的太子河,這條河流域上,最重要的城池便是遼東城與白巖城。
而更北面一些的小遼水,則是后世的渾河。這一流域,則分布著高句麗重城新城。
現(xiàn)在高句麗還控制的地區(qū),基本上就集中在太子河與渾河流域。其控制地域相當于后世的遼陽市、本溪市、沈陽市、撫順市、鐵嶺市、開原市這些地區(qū)。一半在遼河東岸平原,一半在千山山脈丘陵地帶。
不過在高句麗控制區(qū)的西、南、東三面都已經(jīng)是唐軍的占領區(qū),失去了遼河之險,以及千山山脈之險,高句麗人剩下的幾萬殘余勢力,已經(jīng)完全不足為懼了。
“高句麗已經(jīng)完了!”站在遼東城中的十八層佛塔之上,登高遠眺著遼河平原,崔蕓卿即便此時心事重重,亦不禁發(fā)出感嘆。
李璟淡淡回應道:“這是大勢所趨,高句麗人妄想阻擋,不過是螳臂擋車,不自量力,最后只能是被歷史的車輪輾過。”
崔蕓卿轉頭看著自己這個門生,五年以前,當他收取李璟為門生時,不過是覺得這是一個有膽色,談吐不凡的書生。收他為門生,不過是世族大家的通常作法,把那些出色的,卻沒什么根基的平民子弟收為門生,以此加強家族的勢力。只是當初他絕不會想到,短短幾年的功夫,這個當初在他眼中只不過是有些出色的年青人,居然已經(jīng)到了眼下這個地步。
“河北已反,四鎮(zhèn)稱王,季玉打算如何應對此事?”河北反的消息,遼東這邊甚至比長安還早知道一些。崔蕓卿也對此事十分關注,和許多人一樣,他也想要知道李璟現(xiàn)在的想法。
“此事我又有什么良策。”李璟指著這茫茫平原,慨聲道:“朝廷已經(jīng)拆分了鎮(zhèn),又讓鄭相公來接替遼東戰(zhàn)事的指揮權。原本我還等著鄭相公來后,我便要去河北上任。可現(xiàn)在,局勢紛亂,卻不知道鄭相國何時能來了。”
“為何不停止進攻高句麗,立即調(diào)兵前往河北平叛?”崔蕓卿問道。或者說,這是一個試探。
對于老師的這個問題,李璟并不想直接回答。
眼看著高句麗滅亡在即,李璟哪肯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更何況,河北之亂本來就是他暗中挑起來的,為的就是既不愿意交出兵權,又不想過早的扯旗造反。
對于李璟來說,打著大唐的旗號,現(xiàn)階段來說,其實還是利大于弊的。
只要能保持著自己的兵權和地盤,李璟并不介意多給唐朝做幾年臣子。
不過這些話題,他并不想要直接的說給崔蕓卿聽。崔蕓卿是貴族世家的代表派,他們的政治理念不是推翻唐朝,而是想要達到貴族與天子共治天下的狀態(tài)。
這與李璟是有本質(zhì)的不同的,李璟表面上是尊王,但實際上,卻是走的軍閥路線。其目的,自然是為了最后取李唐而代之。
“眼下是滅掉高句麗的最好時機,錯過了,若等契丹擺平了內(nèi)亂,那時肯定還要來爭奪遼東。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璟淡淡的說道。
“再說,眼下河北叛亂,天下震動。先前朝廷已經(jīng)拆分了鎮(zhèn),解除了我的兵權,我現(xiàn)在不過是暫時代領遼東兵權而已。這個時候我若是無旨而率兵西進,只怕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話不用說的太直接,李璟的這幾句話,已經(jīng)清楚的表明了李璟的立場。
他并不愿意西進,為朝廷平叛,至少是在皇帝的調(diào)兵圣旨下達之前,他是沒有這個想法的。
而崔蕓卿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擔任了淄青節(jié)度使之職,手下暫時也還有兩萬兵,但此時手上只有一萬人馬。而且他也十分清楚,這一萬兵名義上是屬于他指揮,但若沒有李璟的同意,他一兵一卒也指揮不動。
李璟的話已經(jīng)說的很明白了,入河北平叛與剿滅高句麗之間,李璟選擇后者。
接下來的幾日,河北方面的情報不斷送到遼東城,而李璟卻對此不置一詞。
鎮(zhèn)的文武諸將,也仿佛并不知道河北叛亂一般,根本無人提起此事。
鎮(zhèn)對高句麗的進攻也是勢如破竹、節(jié)節(jié)勝利。
兩日后,趙犨率軍攻破大梁水一線重鎮(zhèn)白巖城,也就是燕州城。又兩日后,林武、李居義所部攻破小遼河軍事重鎮(zhèn)新城。
白巖城與新城,是自遼東城破后,高句麗人所控制的最大的兩座城池,每座城池都聚攏了萬人左右的兵馬。高句麗人還想憑著堅城與地利也唐軍對抗,可兩座城池在唐軍的猛攻之下,都沒能堅守超過十天,就相繼破城。
兩城陷落之后,對高句麗人可謂是致命的一擊,整個遼河東岸平原上的所有城池村鎮(zhèn)全部落入了鎮(zhèn)之手。剩下的高句麗人被迫退入了東面的丘陵群山之中。
兩路兵馬乘勝追擊,與此同時,鎮(zhèn)與從東面的國內(nèi)城、烏骨城向西掃蕩高句麗人最后的據(jù)點。
一個接一個的好消息不斷的傳回遼東城,近十萬唐軍掃蕩著遼東之地。到九月底,最后的一個高句麗據(jù)守的山城被王彥章、高思繼、李存孝三將率部攻破。
沿遼河往北到金山城,東南面到國內(nèi)城,整個高句麗徹底被攻滅。
隨后,李璟宣布,將新占之地劃為遼州、新州、金州、巖州、蓋州五州。(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