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一品富貴 第二百五十章 暖冬(中)
作者寫書不容易作者寫書不容易作者寫書不容易
經(jīng)濟較困難的朋友能為作者增加一些,推薦票。
書友群:201596003(喜歡本書即可加入)
好東西捧上。
潘憐兒送酒,趙匡發(fā)覺到一條變通的道路,反正宋家分紅分了很多,不在乎那點錢帛,因此囑咐自己的小妻子,你將潘憐兒請到宮中談話,替朕向她要酒。
宋皇后歲數(shù)小,還有點童心未泯。看到趙匡如此,她也覺得好玩兒,因此將潘憐兒又請到皇宮。潘憐兒啼笑皆非,回到家準(zhǔn)備瓶子與箱子以及綢布。十幾天后又送來兩牛車美酒。
大臣們也聽說了。
對趙匡這個小動作,一個個皆搖頭,劉溫叟不咸不淡地上書四個大字,掩耳盜鈴。將趙匡嗆著,不過這些酒送過來,也足夠他喝上好一段時間了。
今天高興,于是拿出一些美酒。
內(nèi)侍抬上來一個個大盒子,這是官家最喜歡的物事,雖是給大臣喝的,也不敢將它打碎了。盒子就是工藝品,上面不但刻著jīng美的圖案,上面還有一些鏤雕。
上面有字。不過離得遠(yuǎn),大臣還是看得不大清楚,不明白抬上來何物。太監(jiān)將盒子打開,里面綢布露出,再到瓶子,一個大琉璃瓶,上面居然還有彩畫。
不用看酒,僅是這個包裝,就覺得貴氣逼人。太監(jiān)打開酒瓶子,這個酒瓶子圖包裝的,不易傾倒,還得倒入酒壺中再斟酒。但從這個包裝出來,給人感覺就會不一樣。
事實它也非是才出來的蒸餾酒,只有一個度數(shù)高,不但蒸釀多次,還經(jīng)過多次配方試驗,口感遠(yuǎn)非昔rì可以相比。有一些大臣偶爾也去順店喝過,不過還有許多人望而卻步,從未喝過。李昉嘆口氣道:“今天沾了陛下的榮光,喝此佳釀,何rì復(fù)喝?”
許多官員深以為然。
呂端呵呵一樂,道:“有一處不愁用度。”
“何處?”
“宋九他大姐在河洲開了一家酒肆,里面也銷售這種佳釀,我去過數(shù)回,只是酒有些貴,我也舍不得吃。”
諸臣又深以為然,不過這也是一個解饞的好辦法,至少酒肆的菜不會賣天價。第二天宋九大姐酒肆突然暴滿,來的還多是官員,有的人喝著還帶著。但還是喊貴,太貴了,又沒有皇宮那種jīng美的包裝。因此多有怨懟,是好東西,但宋九也太心黑了,難怪舍得交曲錢。
南方佳報讓大家覺得心暖。宋朝強大大臣們才會長遠(yuǎn),不會做亡國之臣。酒也讓這個冬天更暖和。但還不是最暖和的,接下來才是真正的喜訊。
三千破六萬,非是南漢六萬,而是契丹六萬!
好消息好到,壞消息也來了。
北方傳來急報,說契丹六萬兵馬襲向定州。
趙匡看著情報,有人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趙匡能勉強做到這一點,之所以如此,那就是分析對方的戰(zhàn)略用意。選擇在冬天,冬天作戰(zhàn)對契丹有利,就象前年他們襲擊河?xùn)|一樣。甚至有的粗糙的弓箭在這個寒冬里都無法拉開。
天氣對契丹人有利。
但契丹人要做什么?
他不相信契丹人敢入侵中原,沒那實力!就象前年一樣,滑行到龍門前,他們迅速撤回去,孤軍深入,下場只有一條,死!就是擄掠,河北前線一片荒涼,契丹那邊也是。他們打草谷,宋朝也過去打草谷。想要收獲,只有向南再向南……
宋朝討伐南漢,并沒有動用主力軍隊,都在,南到一定地步,六萬人下場還是死!雖冬天作戰(zhàn)對契丹有利,當(dāng)真不影響他們的行軍速度?
想來想去,趙匡終于會意契丹人的心態(tài),契丹支援北漢,兩場大敗,最要命的是馬仁瑀乘虛北上,一直滑行到上谷漁陽一帶。真正驚訝的是宋九,他喜歡對照,聽到后將地圖拿來翻看,也就是從后世běijīng昌平西邊開始,一直到懷來,涿鹿,張家口,直達(dá)古長城下,這里離易州多遠(yuǎn)?然后擄來無數(shù)馬牛羊與百姓,牛聽從大臣建議,分放給了因為支援河?xùn)|一戰(zhàn)的百姓,馬留下來,羊宰割了,百姓安于河北南部地區(qū)。
馬仁瑀一路所過,契丹留守的兵力不足,又忌憚其威名,無一城兵士敢出城應(yīng)戰(zhàn),眼睜睜地看著他從容地將大隊兵馬與大批牛羊百姓帶到南方。這次草谷將契丹人打慘了,據(jù)斥候的情報說契丹一個官員察看,向遼主稟報幽州西北地區(qū)千里凋零,一片荒蕪,余下的百姓因為宋軍大掠,牲畜蕩盡,財產(chǎn)洗劫一空,民不聊生。
契丹是大國,趙匡內(nèi)心很清醒,至少不比宋朝弱,因此他也同意趙普看法,先南后北,將中原一統(tǒng),力量將會更強大,才能慢慢將契丹磨滅下去。自己被打了臉,知道要報復(fù)。契丹新主繼位,為了樹威,也要報復(fù)。派的兵力少,怕危險,那是過來送點心的。派的兵力多不值。所以才派來六萬兵馬。這是砸場子來的。
這種心態(tài),注定他們是想撿一點便宜就回去,能向國內(nèi)交待。但這種心態(tài),也注定了士氣不旺盛。
將他們心態(tài)摸好,趙匡將田欽祚喊來囑咐,說道:“彼眾我寡,你只要背城列陣以待,敵至即戰(zhàn),勿與追逐。”
然后調(diào)三千騎兵給他。
北方有兵,多是步兵,野戰(zhàn)不力,必然讓契丹傷害到百姓。有這三千騎兵牽制,契丹人也就不敢南下了。除非不是六萬,而是十六萬!
田欽祚帶著三千騎兵迅速北上。
契丹才剛剛漫過邊境,兵力多,行動就會慢一點,但也證明宋朝對情報的重視,斥候?qū)⑾⑺偷骄┏牵餁J祚將三千騎兵帶到邊境,契丹人才到。
田欽祚于滿城碰到契丹人,才開始聽趙匡的話,背靠滿城城寨,與契丹人交戰(zhàn)。這是最強大的宋軍,兵力雖少但十分jīng悍,契丹人也非是主力,而是其中一股,當(dāng)然比宋軍兵馬肯定多得多。兩軍會戰(zhàn),契丹人打了一會兒看到這支宋軍不好啃,于是撤向東邊的遂城,與主力軍隊會合。
這時田欽祚殺紅了眼,將趙匡的話拋在腦后,帶著手下就追。
追到遂城,與契丹六萬主力又開戰(zhàn),這次交戰(zhàn)更慘烈,連田欽祚的戰(zhàn)馬都被shè倒,他的手下王超喊道:“田將軍,騎我的馬。”
正在打的時候,三千宋軍陷入六萬契丹鐵騎海洋里,需要主將勇敢才能拉起士氣,田欽祚也不客氣,騎上王超的馬,繼續(xù)作戰(zhàn)。從旦至晡,也就是從早上殺到傍晚。
實際正面野戰(zhàn)開打時,一般時間不會很長,甚至幾十萬人的大會戰(zhàn),往往兩個時辰就會決定勝敗,例如淝水之戰(zhàn)。能持續(xù)作戰(zhàn)三四個時辰,那就是一場鏖戰(zhàn)了。況且這是整整一天。
打到傍晚,雙方都打得沒力氣,契丹人眼睜眼地看著他帶著手下從容地進入遂城。這一天殺死無數(shù)契丹人,因為沒有完全擊敗,那也是不大可能的,若此,那非是田欽祚,而是李靖。究竟殺死了多少契丹人,無法統(tǒng)計,只知道遂城城外倒下無數(shù)契丹人的尸體。契丹人惱羞成怒,將遂城里面圍起來。
他們是來打場子的,非是來攻城的,沒有攻城器械,只能圍困。
田欽祚進了遂城,可里面城小糧少,這時沒有三千部下了,但人要吃馬要吃,吃完了糧草,意味著大家一起等死。于是決定撤離。最少要讓守城的宋軍有充足糧草支持到開chūn。所以只圍了幾天,田欽祚打開南門,向契丹人沖去。契丹人大喝連連,又出來了,又出來了。連忙調(diào)動軍隊圍困,哪里來得及,南城契丹兵士氣沮,田欽祚這一回沒有戀戰(zhàn),迅速沖開缺口,又撤到東邊的保塞城。據(jù)說軍中不亡一矢。這個無所謂,都是野戰(zhàn),契丹只圍城未攻城,用不著弓箭。
勝負(fù)對兩國都不重要,就算田欽祚殺死了幾千契丹兵,契丹也不會亡國。但有一個重要的意味,那就是意味著宋朝騎兵在正面戰(zhàn)場若指揮得當(dāng),并不比契丹人差,甚至更強!
不知道契丹人是怎么想的,大約看這樣下去,就是將田欽祚三千騎兵弄完,他們恐怕要付出兩萬三萬的代價,不劃來,或者兵力太多,又沒有擄獲多少,后勤不足,天氣又寒冷,看到田欽祚平安撤到保塞城,于是撤軍回去。
這場戰(zhàn)爭沒有任何yīn謀詭計,是真正的碰撞。
因此河北百姓在瘋傳,說三千打六萬。
趙匡聽后大喜,對左右說道:“契丹數(shù)侵邊,我以二十匹絹購一契丹人頭,其jīng兵也不過十萬,止不過費我二百萬匹絹,則契丹盡矣。”
這是大喜之后隨意說的一句話,他也沒有想到,后世對這句話會反復(fù)曲解。就象他那道詔書,減員增薪,用以防貪,又演變成高薪養(yǎng)廉,或者到朱元璋手中又是一解。
中國歷史在郭威手中一變,柴榮手中又是一變,趙匡手中再變,趙匡義手中復(fù)變,于是好的壞的一起來了。在宋九心中將柴榮看得很高的,可人也在變化當(dāng)中。就象李隆基若是在開元末就死了,史書如何評價?柴榮若未死,后來又如何?
這是宋朝軍事幾乎最鼎盛的一年!
這一年的冬天很溫暖……
趙匡大喜,南方軍隊有功,賞酒,于是又和買,買了三萬斤美酒賜于田欽祚,做得不錯,朕有賞。諸衙內(nèi)又是叫聲一片。
接下來再來一喜,這一回非是六萬,而是十萬,非是抵御,而是真正的擊敗。(。)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