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公子風(fēng)流 第六百九十六章:一擊致命
這戶部的口角,已到了白熱化的階段,而恰好后日便是廷議,因而大家都明白,真正揭開謎底,決定事情好壞的便是后日。
為了這一日,雙方也是摩拳擦掌,只不過古樸那兒,人數(shù)眾多,反觀何建興,卻是孤零零的孑身一人。
轉(zhuǎn)眼過去兩日,本來廷議天子未必愿意出席的,即便是不出席,亦無不可,因為廷議的結(jié)果,往往都會抄錄下來,送給天子過目。
至于天子看不看,就是另一回事。
朱棣今日,卻是親自主持了這場廷議,他頭戴通天冠,穿著冕服,高坐在御案上,雖是不露聲色,可是誰都看得出,朱棣很惱火。
朝中出了這么檔子的事,顏面掃盡,這要是說出去,豈不是讓人笑話?
朱棣的心情是可以體諒的,翰林、給事中或者是御史們胡鬧,倒是都可以理解,畢竟他們終究年輕,品階也低,鬧點笑話出來,大家還能一笑置之,可是尚書和侍郎,那可是朝廷的頂梁柱子,竟如此不顧斯文,若換做太祖皇帝的脾氣,早他娘的全部脫出去碎尸萬段,而后喂狗了。
天子之所以暫時隱忍不發(fā),多半只是因為,想看看事情的結(jié)果,看著二人還能玩出什么花樣。
大臣們紛紛到了,古樸和何建興,自然也需拖著‘病體’出席,為了表現(xiàn)自己確實被對方所傷,對方毆打自己時下了狠手,即便是躲在家里還是活蹦亂跳。可是今個兒,卻還都是一副腳步蹣跚,搖搖欲墜的樣子。瞧著就讓人有些心疼,好在他們不是女子,若是如此弱不禁風(fēng),如那被狂風(fēng)摧殘的嬌花,怕早已讓人憐憫了。索性他們是糟老頭子,也沒什么人心里生出什么情緒,大抵就是今個兒要墻倒眾人推。總要打倒其中一人。
郝風(fēng)樓來的比較遲,他是武官,所以站的位置并不靠前。只是在不起眼的角落站著。
終究那古樸和何建興才是今日的正主。
廷議還沒開始,朱棣便率先發(fā)了話:“朕聽說,咱們的戶部鬧出了點兒事,起初呢。朕還有些不信。真是可笑,朕的尚書和侍郎,什么時候,成了市井潑皮了,好嘛,你們?nèi)羰窍矚g打,朕對著毆斗之事,也有幾分心得體會。你們?nèi)羰沁€不服氣,那么就在這殿堂上。分出個輸贏出來,也教朕開開眼界……”
那古樸和何建興聽了,連忙出班,二人都是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拜倒在地,一起道:“微臣萬死!”
朱棣冷笑:“萬死?萬死便能恕罪,朕現(xiàn)在便讓你們拖出去碎尸萬段。”
這話已是極為嚴(yán)重了,古樸嚇得面如土色,只得道:“微臣昏聵無能,不足以擔(dān)當(dāng)重任,寧愿掛冠而去,懇請陛下另舉賢明,主持戶部大局。”
他這是以退為進的辦法,自己先退一步,而后他的黨羽做好準(zhǔn)備,攻訐何建興,這何建興一旦聲名狼藉,這戶部離了自己,如何運轉(zhuǎn),想來宮中必定會挽留,可是他話音落下,卻有人站出來,道:“古大人所言有理。”
大家目光一起看過去,說話的,卻是廣西道御史吳中。
誰都沒想到,這吳中在這個時間點站了出來,吳中這個人,但凡知道他底細的,都曉得他曾是北京昌平的縣丞,后來因為北京保衛(wèi)戰(zhàn)被保舉,搖身一變,身份也清貴起來,成了御史,此人一向和周力帆這些人走得近,在都察院里,飽受人排擠,不過他依舊故我,特立獨行,卻也沒人拿他如何。
此時吳中正氣凜然的道:“戶部尚書古樸,上任以來,對于部務(wù),一向簡慢,微臣聽說,前些時日,宮中傳出旨意,乃是發(fā)兩廣、湘贛、云貴之民,遷往暹羅,開墾土地,此事關(guān)乎國計民生,微臣督查廣西,便知道廣西多山,可是人口卻是不少,土地貧瘠,養(yǎng)不活這么多人口,因而百姓窮困,往往吃了上頓,沒有下頓,陛下發(fā)廣西之民往暹羅,這是大大的善政,可是這尚書古樸,卻對此事一再推諉,敷衍了事,敢問古大人,你身居要職,卻對圣旨置若罔顧,這是何意?是你尸位素餐呢,還是你居心險惡,抗旨不尊?”
這一下子,殿中的人都有些緊張了,這吳中乃是周力帆的人,周力帆的背后是趙王和郝風(fēng)樓,甚至還有陳學(xué),還有近來與陳學(xué)走得近的楊士奇,顯然人家有的放矢,分明是要將古樸置之死地,抗旨不尊,這可是天大的罪名。
古樸真正軟肋,就在于此,他一時竟不能答。因為他清楚,自己任何回答,都可能接下來會成為對方攻訐自己的理由。
倒是有人出來,站出來的卻是個戶部主事,此人和古樸走得近,自愿為部堂大人開脫,于是搖頭晃腦,道:“部堂大人到任之后,將這部務(wù)整理的井井有條,尸位素餐四字,實在是可笑,古部堂的能力,在部中是有目共睹的,戶部之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豈是外行人能懂?至于遷民之事,雖是善政,可是要辦,卻不容易,總需謹(jǐn)慎為好,部堂對此,也尤為關(guān)心,正在擬定章程,便是打算……”
“哦?正在擬定章程?”這吳中笑了,咄咄逼人道:“既然正在擬定章程,可是為何,事情已過去一個月,卻依舊沒有眉目?”
“這個……這個……”這主事倒也回答的理所當(dāng)然:“我早就說過,此事關(guān)系重大,這等大事,自該從長計議,豈可冒失,沒有一年半載之功……”
“是么?”吳中這時候笑了。
他的任務(wù)已經(jīng)完成,卻是含笑道:“看來倒是我這外行人胡言亂語了。”說罷,退了出去。
可是他的話音剛落,何建興突然道:“陛下,微臣忝為戶部左侍郎,理應(yīng)為君分憂,圣旨發(fā)出之后,倒是擬定出了個遷民的章程……”
此話一出,殿中嘩然。
說著,何建興已從袖中抽出了一分紅底的章程,這份章程,自是郝風(fēng)樓交給他的,何建興改動了一些,使得其更加實際,幾乎可以說是無懈可,這章程洋洋灑灑上萬言,也可見‘何建興’是花了心思的。
那角落里的太監(jiān)看了朱棣一眼,朱棣朝他點頭,這太監(jiān)便小心翼翼的過去接了章程,隨即送到了御前。
朱棣今日,本來是要把這兩個家伙一并狠狠申飭一通,再做打算,可他萬萬沒想到,今日,這場廷議,卻有些別開生面。
其實對于遷民之事,朱棣也有些淡忘了,他是皇帝老子嘛,天下的事多如牛毛,哪一個不是要緊的,許多事他發(fā)了旨意,也就不會再過問了,可是現(xiàn)如今,朱棣卻發(fā)現(xiàn)事情的發(fā)展,越來越有意思了。
他翻起了章程,只是隨手看了看,卻不置可否,皇帝老子雖然不是專業(yè)人物,可是這種章程沒有接觸過一萬,也有八千,眼力勁還是有些的,是好是壞,還是分得清一些。可是朱棣沒有做聲,卻是笑吟吟的道:“朕記得,朕的太子曾主理過戶部,來,給太子看看。”
那太監(jiān)又拿了章程送去給一旁坐著的朱高熾看。
朱高熾自是偏向古樸這邊的,古樸是個很聽話的人,對自己言聽計從,至于那可惡的何建興,如今卻和趙王這些人廝混一起,自是成了朱高熾的眼中釘。
可是父皇讓自己看章程,卻是讓朱高熾心里打鼓。
他只草草一看,便曉得這份章程可行,很難挑出什么差錯,當(dāng)然,真要挑毛病,也沒什么問題,可真正的問題就在于,父皇看得懂么?若是父皇看得懂,深諳這戶部的內(nèi)情,自己對這份章程大加鞭撻,雖然能保住古樸,可是你難免會讓父皇生厭。
這個風(fēng)險,要不要冒。
朱高熾既是為難,也有些緊張,最后他想了想,卻還是乖乖的道:“陛下,這份章程,可行!”
朱高熾還是決定不要冒這個風(fēng)險,因為真有個萬一,自己可就遭父皇懷疑了。
如此一來,事情就很清楚了。
原本那些摩拳擦掌的人傻了眼睛,本來以為,這番要狠狠的出來抨擊幾句,可是眼下,顯然不是合適的時機。
至于古樸,其實早在那主事站出來為他說話的時候,他就感覺不對勁,而接下來事情的發(fā)展,以至于到了太子都認可了何建興的章程,古樸便明白,如今已是大勢已去,可是他依舊還是有些不甘,目光落向解縉,只是解縉這個時候,怎么可能跟著太子殿下唱反調(diào),卻壓根并不去看他。
那先前退回班中的御史吳中此刻已是站了出來:“陛下,微臣有事要奏!”
“卿所奏何事?”
一切……變得水到渠成起來,顯然結(jié)果已經(jīng)分曉,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履行某種程序罷了。
第二章送到。(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