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家和月圓 980 番外-天降喜訊
李三少奶奶也跟著道,“上回大房的婆子去街上采買,碰到皇城出名的福媒婆,正與一位官太太商議要把她家的女兒說給世子爺為貴妾呢?人家那可是嫡次女,出身門第可不比你差……”
李家需要延續(xù)江家這門姻親,萬不能斷了,李家的子孫還指望著江家提攜一二呢。
李老太爺也是這個意思,說什么也要李家的姑娘給江傳遠為侍妾,要是看不上庶出的,便是嫡出孫女也舍得。
皇城但凡有些臉面、地位的,那消息可最是靈通的,一聽說江家二房的長媳成親七年無出,就有打上主意的,這在旁家早的三年不生就會休棄,晚的五年不生也會休棄,七年不生……在他們瞧來,這遲早也是被休棄的。
婆子道:“三秀呆在內(nèi)宅不曉外面的事,世子爺?shù)掌逕o出整個皇城都知道了,好幾家都盯著呢,只待江家一松口,就要把自家女兒送進來。七秀總比旁家的強,到底是你的堂妹……”
李碧菱咬咬唇,想要怒罵幾句,可這是她的祖母,她不能對自家的祖母不敬,便是說話重了,也會背負上“不孝”的罵名。她已經(jīng)對不篆家,更不能因自己誤了江家的名聲,只聲得嘴唇蠕動,屈辱的眼淚撲簌簌地滑落下來。
李太太見她無聲流淚,輕聲道:“別說平國公府這樣的鐘鼎之家,就說你嫁到徐家的大姐,你徐姐夫如今還不是有兩房侍妾,你大姐還給他生了嫡長子呢?你能怪別人么?要怪就怪你肚子不爭氣,你命里不該獨占這份富貴、福氣。你嫁到江家七八年了,硬是沒生個一男半女,難道還不許世子爺納妾?我們李家可教不出你這等不知好歹、輕重的人?”
她這是什么意思?
是說今兒她要是不應(yīng),就不再是李家的女兒。
李碧菱心下一急,哭出半聲,身子一歪昏了過去。
一邊的婆子、丫頭當(dāng)即就亂了。大叫起來:“來人啊!三奶奶昏過去了!世子奶奶昏過去了……”
李太太生怕事兒鬧大,心下憤然,瞧了眼李碧芳:“你三姐姐病了,你帶著丫頭留下照顧些日子。我這便去找江家老太太。在我面前擺著嫡妻的譜兒,自家姐妹不關(guān)照,還偏著外人不成!”
李碧芳恭謹?shù)貞?yīng)了一聲,心里暗生怨恨:她自己生不出兒子,還不許她們姐妹過來服侍,要是旁家的嫡秀進來,只怕用不了多久,她就得落個被休的下場。天底下,就沒有這等自私的姐妹。
榮華苑的婆子急著尋郎中、太醫(yī),李太太恍若無事人一般大搖大擺地出了院門。領(lǐng)著李三少奶奶去給虞氏請安。
李太太進了如意堂,與虞氏寒喧幾句,面露愧色地道:“我們家三丫頭對不住你們江家,成親快八年,連個孩子都沒給江家生下。老太太上回也是瞧見的。七丫頭、九丫頭雖是庶出,倒也是知事曉理的,我想把七丫頭送給平國公世子爺做妾……”
慕容氏亦坐在一邊,忙道:“上回親家母來,我與她說過,待傳遠滿了三十再說,這不還得幾年么?”
要真是滿了三十。只怕輪不到李家姑娘做貴妾了,指不定江家就瞧上其他更好的姑娘,如今那嫡出秀們可都盯著這個缺兒呢,打的不正是進門之后生了兒子,就能趕走李碧菱。
李家媳這門親事,怎會斷了。自要更比外人用些心。
李太太從來不覺得這是藉由,反而認為是江家不想與李家繼續(xù)結(jié)親,愧意更深,“原是我們李家對不住你們江家,竟把不能生養(yǎng)的姑娘嫁過來。老太太、二太太。我們李家沒訂親、沒出閣的倒有三個姑娘,無論是庶女還是嫡女,你們瞧上哪個只管說,嫡女為平妻,庶女做貴妾,我們李家都愿意許過來。”
三房嫡次女,是冀寧伯世子張昌興夫人的嫡妹,生得也極是貌美,只是年歲略小了一些,要明年才及笄。
幾人正說話,二房的婆子慌慌張張地進來。
慕容氏正待問,那婆子走近阿九低語了兩句,只聽九公主道:“趕緊請?zhí)t(yī)呀!”阿九看著李家人的眼神多了份探究,還真是能做得出來,不與江家打招呼,倒先把人送到府里敬茶了,要逼李碧菱認下那門親事,李碧菱被氣得當(dāng)場就昏過去了。
李太太道:“碧菱身子弱,留了七丫頭碧芳在府里侍疾,待碧菱身子好了,再送她回李家不遲,正好讓她們姐妹敘敘舊。”
一襲桃紅錦袍,這是貴妾嫁人時的裝扮。
要留下給碧菱侍疾,只怕正盤算著如何爬上姐夫的床。
也難怪李碧菱會被這樣的娘家給氣昏。
阿九頓時同情起李碧菱來。
李太太欠身,不敢久留,今兒是過節(jié),先過來探探風(fēng)聲,總不能讓旁家的秀搶了先,江傳遠這位女婿他們李家是認定了,“老太太歇著,我聽說三丫頭身子不好,趕來瞧瞧。我這就告退,回去與你她爹娘說聲,有七丫頭在跟前侍疾,我就放心了。”
李太太領(lǐng)了李三少奶奶告辭離去。
只留下一屋子神色怪異的江家婦。
慕容氏一臉怒容,“原說李家也是大戶人家,算是大族了,怎能做出這種事來。我都與他們說過了,就算傳遠要納妾也得等他三十歲以后……”她是怕虞氏生氣,江家的家規(guī)這可不能輕易違背了。
虞氏冷哼一聲,“這皇城人可都盯著江家呢!誰不知道二房長子膝下無兒女,正等著傳遠休妻呢。”
只怕江傳遠前面一休妻,這后面就有官家秀排隊等著嫁進來。
江家歷經(jīng)三朝而不衰,一府就有四爵位,兩個世襲罔替的,又有兩個終身的:七房江書麟的長平伯,三房江書鵬的嘉興伯。這可是整個皇城里,與皇后娘家楊家一樣舉足輕重的門第,江家兒郎不納妾,江家人有情有義,若遇大難,就會幫襯親友,這也成為各家最看重的地方。
慕容氏厲聲道:“碧菱是個賢惠孝順的,傳遠沒這意思,我也沒這么想過。”她看了眼阿九,要是阿九同意把嫡次子過繼給傳遠夫婦,也就不會有這些事了。
阿九知道弄個不好,幾個太太、奶奶又要勸她舍子過繼,她是萬不會答應(yīng)的,雖有四個兒女,個個都是她的心肝寶貝,她起身道:“我去榮華苑瞧瞧嫂子!”
慕容氏知她在故意躲避,頗是無奈。
虞氏問田嬤嬤:“郡主什么時候回來?”
田嬤嬤笑道:“只怕快了,說好今兒中午一家四口都要在江家用節(jié)宴的呢。”
虞氏與凌薇大致還算投緣,因凌薇早前總說素妍肚子沒動靜,她也聽得乏了,想著自己也是有女兒的,早前還生了一個嫡長子,凌薇都急得跟什么似的,整日盼著再添一男半女。而李碧菱未曾開懷生養(yǎng),他們做婆家的人也不便提,倒是李家人比江家人更急上數(shù)倍,早年李二奶奶每月催問“有喜訊沒?”這兩年反倒不問了,見著李碧菱就搖頭嘆息,“你怎是個不會生養(yǎng)的?”她原是直性子,這話聽到碧菱耳里給刀扎一般。
阿九到榮華苑時,便見一個桃紅春裳的少女正在忙前忙后,屋子里有一位太醫(yī),似剛從義濟醫(yī)館請來的,有時候入宮太慢,各家也直接拿了牌子去醫(yī)館請人。
這幾年,義濟醫(yī)館在皇城就開了五家,東、西、南、北各有一家,城中心又有一家,每家醫(yī)院都有坐診的太醫(yī),但大凡實習(xí)的醫(yī)官都是剛從杏林書院出來的,在醫(yī)館實習(xí)之后便要分往各地醫(yī)署任職,這對杏林書院的學(xué)子來說,雖是實習(xí)卻出不得半點錯,要出了錯就不能任醫(yī)官一職。
太醫(yī)診了脈,李碧菱還沒有醒來。
阿九急切地道:“我大伯不在,嫂子怎樣了?”
太醫(yī)勾唇,深深一揖,“可喜可賀呀!”
阿九愣了一下。
一屋的婆子、丫頭個個眼睛晶亮。
太醫(yī)道:“平國公世子夫人是有喜了,瞧這樣子快兩月了,身子尚虛,還得小心調(diào)養(yǎng)!”
原是昏迷的李碧菱,迷糊中聽到這兒,立時睜大眼睛,驚呼一聲,整個人就要翻下床來,卻被婆子眼疾手快地止住:“我的奶奶,你且小心些,你身子正虛著呢!”
李碧菱淚眼婆娑,七年了,她終于要做母親了,再不怕人在背后鑿鑿點點,“太醫(yī),太醫(yī)……你說的是真的嗎?我懷上了,我有自己的孩子了?”
太醫(yī)抱拳道:“回世子夫人話,確實喜脈。”
“是喜脈!我要有孩子了!我能生孩子……”李碧菱哭哭笑笑,想到這些年的辛酸,那眼淚嘩啦啦地流下來了。
阿九微愣,“聽說嫂子正吃著問心觀主那兒的藥,我瞧著還得請她來瞧病方好。我這就告訴婆母和祖母,讓她們也歡喜一下!”出了榮華苑,阿九遣了下人去如意堂通稟。
婆子提醒道:“奶奶,該打賞太醫(yī)!”
“賞!賞銀二十兩!”
這可是闊綽的出手!
只要她能生兒子,別說二十兩,就是二千兩、二萬兩她也舍得。
太醫(yī)謝了恩,領(lǐng)了賞銀離去。
李碧芳低垂著頭,早不懷,晚不懷,這個時候竟有了身孕。這不是讓她瞧笑話么?要不是臨時找來的太醫(yī),她還真以為是騙人的,咬著下唇,小心地看著周圍。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