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窺靈眼 第六十三章 傳國玉璽
狼紋作為蒙古的圖騰倒有幾分道理,但還不足以證明墓主的身份。
我對燕秋說:“那也不一定,蒙古的大將多了去了,沒有直接的證據(jù)證明這就是成吉思汗本人。”
燕秋指著那人的左手說:“你看他手里拿的什么?”
我這才注意到那人的手中,包著盔甲片的骨頭爪子,死死的攥著一個方形的東西。
東西的材質(zhì)一看便知,也是藍(lán)色的龍涎礦制成,方塊的背面是一個動物,握在手里的部分好像是老虎的身子,但是露出來的獸頭卻是龍頭,另一面沖著死者自己,我看不到。
胖哥也去看那東西,看完大喊:“我天,這是中國第一板兒磚,番天印吧?”
蘇日娜拍了胖哥一下:“能不能別逗?番天印是神話故事里的,別說存在不存在,即使真拿來放你面前,你也不認(rèn)識。”
胖哥身子一橫說道:“我是有根據(jù)的。”
姜柔追問:“有什么根據(jù)?說來聽聽。”
我們大家都面帶笑容,等著聽胖哥怎么往下編。
胖哥抬起高傲的頭,清了清嗓子說:“孺子可教也,且聽老夫細(xì)細(xì)道來。傳說中的番天印,那是闡教仙人廣成子的法寶,后又贈予愛徒殷郊,也就是商紂王的兒子。這個法寶的特點就是翻手無情,專門拍別人的腦門子,拍一下連神仙都受不了,直接掛。”
姜柔笑著說:“那個愛徒叫啥?殷郊?這名字起得好色.情。”
胖哥說:“這就色.情了?他弟弟殷洪的師父還叫赤精.子呢?找誰說理去?”
我趕忙打斷他倆的對話,問胖哥:“那你又怎么證明,這元太祖的手里拿的就是番天印呢?”
胖哥繼續(xù)仰著頭說:“你們?nèi)プ屑?xì)查看一翻,可曾看見那印缺失一角?這就證明,這個印它不是扣戳用的,專門用來砸人的,不定哪回沒扔準(zhǔn),摔掉了一個角。”
我們趴在龍涎礦打磨成的展柜玻璃上仔細(xì)看,才發(fā)現(xiàn)胖哥說得沒錯,那個龍涎制成的方塊確實卻了一角,而且用黃金給修補(bǔ)上了,一看就不是本身的裝飾,修補(bǔ)的痕跡非常明顯。
我都開始有點相信胖哥了,深吸了一口氣說:“哎,還真的是這樣?不會就是番天印吧?趕緊找找,看看有沒有地方刻了咒語?”
燕秋在一旁不作聲,看我們都開始尋找控制番天印的咒語才說:“行了,你們別鬧了,什么番天印?就聽胖哥瞎說。我知道這東西的來歷。”
聽了胖哥的解釋,我都有點不太相信燕秋了,其實心里更希望這是番天印。
神仙故事從小聽,真的法寶還從沒見過,萬一這回讓我碰上了,那可是人生最重要的經(jīng)歷,拿出去示與大眾,人們對于歷史和神話故事的看法,將會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轉(zhuǎn)彎,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可是燕秋既然說她知道,我們也只好聽聽看,八成說得比胖哥靠譜。
姜漓問燕秋:“姐,你是猜測還是真知道?”
燕秋苦笑了一下問:“那你是聽還是不聽?”
“聽,聽。”眾人又圍到了燕秋身邊。
燕秋說:“那確實是個印,胖哥看得沒錯,不過卻不是番天印。印的背面那個龍頭獸,是螭(chī)虎型的印鈕,我猜這東西的正面,一定刻著八個篆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那倒底是個什么印啊?有名字么?”我問。
燕秋十分鄭重的說:“有名字,傳國玉璽。”
我猜燕秋是準(zhǔn)備說完這印的名字,看看我們驚訝的表情,怎奈我們根本不知道傳國玉璽是個啥?聽起來好像是古代帝王頒發(fā)圣旨時蓋的印章。
眾人大眼瞪小眼的看了半天,蘇日娜才問:“傳國玉璽怎么了?有啥法力?”
燕秋的表情別提多難看了,瞪著眼睛喊:“傳國玉璽不知道么?天下至寶啊,得此璽者得天下。和氏璧總該知道了吧?”
眾人遲來的驚訝終于如燕秋所愿,分別爬到了每個人的臉上。
胖哥眼睛瞪得比燕秋還大,問道:“你說這是和氏璧?完璧歸趙的和氏璧?”
燕秋點頭說:“對呀,后來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將和氏璧做成了傳國玉璽,李斯寫了八個字被刻于正面,就是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古代的帝王,誰得了這個玉璽,誰就是正統(tǒng)的皇帝。后來這個璽又回到了趙國,后趙滅了前趙,又在側(cè)面加刻了四個字,天命石氏。三國故事里孫堅、袁術(shù)的死,多少也跟這個玉璽有關(guān)系。”
天命石氏這四個字從我們的角度是看不到的,但是和氏璧的故事我可是非常熟悉。
楚國一個叫卞和的人看見山上落鳳凰,就去挖,結(jié)果挖到了一塊寶玉,因為沒經(jīng)過打磨就進(jìn)獻(xiàn)給王上,那些不識貨的家伙說他拿假玉蒙事兒,把腳給砍了一只。
等第二代王繼位,這人又抱著玉去了,人家還是看不出來又把他剩下的右腳砍了。
等第三代王上臺,這個卞和就抱著寶玉在王經(jīng)過的山下哭,當(dāng)時的楚文王差人問他為什么哭,他就說我哭并不是因為被砍了雙腳,哭的是美玉別人不認(rèn)識,老實人非說我撒謊。
后來文王找工匠打磨提煉,才發(fā)現(xiàn)確實是一塊難得的美玉,賜名和氏璧。
但是后來和氏璧怎么到的趙國,又為什么會有完璧歸趙的故事,我就知之甚少了。
之后又被秦始皇做成了玉璽,我是更不知道了。
胖哥好像也知道和氏璧的故事,他端著下巴發(fā)笑。
我們都問胖哥為什么笑?
胖哥說:“也難怪這卞和被人砍了腳,我看史書記載有誤,根本就不是因為沒打磨的玉石別人不認(rèn)識,是因為這龍涎本來就和玉不同。”
這么講其實就說得通了,原本我也覺得有問題,沒打磨過的玉石有得是,古代最崇尚玉器,那些工匠不會連這都看不出來。
我看就是因為這卞和獻(xiàn)的是龍涎礦,人家見過的玉里肯定沒這東西,自然鑒定為非玉礦石了。
他當(dāng)時要是知道這東西的來歷,講明給當(dāng)時的厲王或者后來的武王,恐怕要比玉石的價值還高,也不至于被砍了雙腳。
我問燕秋:“那你是怎么知道這個印就是傳國玉璽的呢?就單憑上面的螭虎鈕么?”
燕秋搖頭說:“一開始我也不確定,就是因為胖哥說這印缺了一角,我才斷定就是傳國玉璽。我也是今天才知道,做成傳國玉璽的和氏璧,竟然就是龍涎礦,那古書上記載的它能發(fā)出祥瑞之光,看來也不是空來風(fēng)了,這龍涎礦確實能發(fā)光。”
蘇日娜聽得滿臉喜悅,完全陶醉在知識的海洋里了,問燕秋:“為什么缺一角就是傳國玉璽了呢?”
燕秋繼續(xù)做她的歷史老師:“西漢末年,小皇帝劉嬰只有兩歲,孝元太后代管玉璽,后來太后的侄子王莽篡位,派北陽候王舜找太后要璽,讓太后罵了個豬狗不如,之后便把傳國玉璽扔到了地上,結(jié)果就摔掉一個角。后來工匠用黃金鑲補(bǔ),還是難以做到天衣無縫,這也算是歷代王者的遺憾吧。”
我點頭說:“歷史上真正配得起這玉璽的帝王確實太少,而且配得上完整玉璽的就更少了。這還只是在作為方面,要是講造福百姓,那就更是九牛一毛了。”
燕秋點頭說:“對呀,后來這玉璽失蹤了,沒想到被成吉思汗得到,他的戰(zhàn)爭功績倒也配得上這個璽,缺一角的璽。”
說到這里,我們耳后突然傳來了一個男人的笑聲:“哈哈哈,眾菩薩真是妙語連珠,阿彌陀佛。”(www..)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