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唐朝小官人 第二百八十一章;非國家之福
一場旬議下來,并沒有太多實質(zhì)性的內(nèi)容,武則天堅持了半個時辰不到,便已退去。:
若是以往,精力充沛的武則天便是議個一天,可是今日,卻不過寥寥幾語,這更是加深了大家對陛下病重的印象。
眾人紛紛散去,崔詧卻顯得有些悵然若失,待出了萬象神宮,崔詧徑直往中書省去,身后卻有人叫住他:“崔公,且慢。”
崔詧回頭,便見狄仁杰快步而來,此時正當(dāng)正午,烈日當(dāng)空,狄仁杰的身影越來越短,及到崔詧身前,狄仁杰咳嗽一聲,崔詧意識到什么,便索性離了群,沿著宮中的御河方向繞路過去。
這里幽靜,四下無人,狄仁杰嘆口氣,說出了自己的憂患:“崔公怎么看?”
崔詧面色沉重,淡淡道:“什么?”
狄仁杰卻像是一根銳利的鋼針一樣,不給崔詧任何回旋的余地,他正色道:“依我看,韋玄貞非宰相之才,如今他這樣眾望所歸,恐非國家之福?!?p/>
崔詧面色冷淡,道:“狄公的意思呢?”
狄仁杰道:“崔公莫非忘了高宗之禍嗎?”
這句話說出來,實在是大逆不道。
崔詧的臉不由抽搐了一下,顯然也被狄仁杰的大膽言辭所動,他不由左右看了一眼,這才微微呼出口氣。
狄仁杰說的所謂高宗之禍,是因為高宗先皇帝在的時候,天子多病,且性子孱弱,最后將許多的政事,幾乎由武則天來代勞,而武則天自然是大力培植武氏子弟占據(jù)津要的位置,乃至于到了后來,政出一門,為武則天篡位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現(xiàn)在的情況,誠如一張窗戶紙。一旦捅破,其實也就很清楚了。
當(dāng)今太子羸弱,而韋妃的強勢人盡所知,當(dāng)年李顯為了讓自己丈人做侍中。甚至連天下都讓給韋家的話都說得出口,而如今,大勢又是一個新的局面,當(dāng)年的大臣,尚且知道權(quán)柄都在武則天之手。所以攀附韋氏的人并不多,雖然大家以為,支持武則天,大不了可以立一個新的天子,可是結(jié)果,武則天卻是自己立了一個皇帝,才讓所有人如夢初醒,可是如今,武則天已經(jīng)老去,顯然朝中的格局大變。攀龍附鳳,乃是人之常情,一旦武則天大崩,狄仁杰和崔長久不得不面對一個新的問題了。
到底是崔詧和狄仁杰輔佐李顯,還是韋家的這些人來輔佐韋氏。
狄仁杰已經(jīng)覺得此事刻不容緩,從今日朝議的反應(yīng),已可管中窺豹。
至于崔詧,同為侍中,現(xiàn)在武則天尚還在,就且如此。那么一旦武則天大崩了呢?
崔詧卻顯得謹慎,不禁道:“狄公,慎言。”
狄仁杰卻是依然故我,他正色道:“今日慎言。明日當(dāng)復(fù)如何?崔公,當(dāng)斷不斷,反受其亂啊……”
崔詧已經(jīng)動了心思,崔家當(dāng)然不是他一個人的,而崔家人向來都是占據(jù)津要之位,位極人臣。這屬于理所當(dāng)然,而現(xiàn)在,韋家人一個草包都能做侍中,將來會怎么樣?
今日朝議之事,他看的很清楚,下面不少人在抬轎子,大有一份眾人呼喚圣人出的喜感場面,這又置崔詧于何地?即便同為宰相,可是宰相之間,也有論資排輩,韋家的人,現(xiàn)在尚且如此,以后呢?
他淡淡的道:“只是大勢如此,只怕也是徒呼奈何?”
這顯然只是試探。
狄仁杰明白崔詧的心思,他笑了笑:“絕大多數(shù)人,不過是賣乖討好罷了,其實他們哪里是韋家的黨羽,難辦的是秦少游,秦少游為何要這樣做,真是讓人摸不透,至于陛下那邊,未必就對韋家……”
崔詧頜首,道:“好,老夫知道了。”
他似乎已有了主意,一前一后,便到了中書省。
后腳,韋玄貞也就來了,他春風(fēng)得意,見了崔詧和狄仁杰,笑呵呵的上來作揖,道:“崔公、狄公……”
崔詧笑呵呵的道:“韋公來了,為我們分擔(dān)了不少的事,老夫啊……老了,身子骨越來越不成了,前些時日,一丁點的小風(fēng)寒,就差點要了老命,如今這茍延殘喘之年,本已萌生退意,幾番想要上疏致士,怎奈何陛下不肯,如今有了韋公分擔(dān)其事,實是再好不過?!?p/>
韋玄貞同樣笑呵呵的道:“崔公老當(dāng)益壯,何出此言,真是慚愧?!?p/>
前頭的話,固然是反駁,可是后頭一句慚愧,卻等于是默認了自己該分擔(dān)更多的事了。
崔詧擺擺手,道:“老了,老了?!蹦_步蹣跚,便往自己的公房去了。
韋玄貞便向狄仁杰問好:“素知狄公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p/>
狄仁杰笑了笑,道:“我有個門生,叫柳元芳,聲名不顯,不過有些事,卻比我這老朽看得透,可見許多人,都是盛名不符的,尤其是這朝中,盡都是城狐社鼠之輩,被他們褒獎,可不是什么好事?!贝蛄藗€哈哈,自也走了。
韋玄貞只當(dāng)?shù)胰式苤t虛,于是笑呵呵的到了自己的新公房,說起來他對這公房是不甚滿意的,這里太寒酸,比之當(dāng)年的州刺史衙門差得遠了,不過他心情倒是極好,坐定之后,猛地想到了什么,一拍腦門,不由低聲咒罵:“姓狄的,你竟敢罵我。”
方才狄仁杰說什么盛名不符,又說朝中多是城狐社鼠之輩,韋玄貞細一琢磨,現(xiàn)在最負盛名的人不就是自己嗎?如今百官這么多人攀附,這么多人說好話,狄仁杰說的城狐社鼠,豈不是他們?其實反倒說的盛名不符,反而是自己。
狄仁杰拐著彎來罵人,確實是厲害,韋玄貞偏生連說理的地方都沒有。
他頓時沒了什么好心情,只是百無聊賴的閑坐,頓時又想到如今貴為侍中,是應(yīng)當(dāng)署理公務(wù)了,于是以叫茶的名義,請了個小吏來,道:“近來可有什么奏疏,且與我看看。”
過不多時,小吏便抱了一疊奏疏來,放置于案頭,韋玄貞撿起一本,打開來看,這是一本晉州遞來的奏疏,說的是蝗災(zāi)的情況,晉州是很敏感的地方,曾經(jīng)作為河北討武的基地,所以任何一丁點事,都不是小事。
這奏疏之后,卻又有筆跡,上頭寫著:“晉州之事雖小,于國卻大,萬不可等閑視之,理應(yīng)調(diào)度附近州縣糧草,以賑災(zāi)民,堤防生變,刺史黃松,政績平平,不足以擔(dān)大任,為拾漏補遺,朝廷應(yīng)委戶部錢糧官一員,親往調(diào)度。臣崔詧諫?!?p/>
顯然……奏疏下頭,已經(jīng)有了崔詧的建言,一般情況,奏疏送到了中書,中書寫好建議,再送入宮中,而宮中若是意見與中書不相左,大抵就直接恩準,送門下草詔,再送尚書省去調(diào)度各部各州執(zhí)行的。
也就是說,侍中最大的權(quán)責(zé),就在這建言上頭,千萬莫小看了這一行小字,這其實就是滔天的權(quán)柄。
韋玄貞的臉拉了下來,自己要看奏疏,結(jié)果抱來的奏疏,卻是崔詧已經(jīng)建言過了的,自己還有什么熱鬧可湊?
當(dāng)然,他可以選擇提筆,提出自己的建議,只是他苦思冥想,居然覺得崔詧的建議已是無懈可擊,自己是在沒有什么好增減的,他咬咬牙,不禁冷笑,只是在這案牘后坐著,不知發(fā)了多久的呆,最后咬牙切齒,在后綴提筆:“州府貪瀆之風(fēng)盛行,理應(yīng)再委御史,前往治事。”
他是他唯一能想出來的章程,于是松了口氣,總覺得自己似乎有了些作用,最后他哂然一笑,擱到一邊,一天下來,事情總算辦完,便叫人拿去封存,韋玄貞覺得現(xiàn)在的公務(wù)既疲憊又充實,伸了個懶腰,可是半柱香不到,卻有人尋上門來了。
來人卻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鄭榮,所謂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其實就是資歷不夠,可是朝廷在三省中的人手也是不足,于是抽調(diào)了一些年輕有為的官員進入三省治事,這些人協(xié)助侍中、侍郎辦公,相當(dāng)于副宰相,地位也是不低。
鄭榮氣急敗壞,畢竟年輕氣盛,直接闖進來,拿著奏疏,道:“韋公,誰讓你隨意批閱奏疏?”
這番話真是盛氣凌人,韋玄貞啞然,不由道:“你這是要做什么”
別人要攀附韋玄貞,可是年輕的副宰相鄭榮卻是一丁點心思都沒有,他出自滎陽鄭氏,母親乃是太宗皇帝的女兒,既是高門大族,又是皇親國戚,他冷冷道:“晉州的災(zāi)情,怎可隨意委派御史,州官固有貪墨之風(fēng),可是水至清則無魚,若是要查貪墨,什么時候都可以,獨獨是這個時候,卻是萬萬不能,你莫非不知,如今正需要州縣上下,團結(jié)一致,一旦委了御史去,則人人自危,這災(zāi)還怎么治,晉州不是他處,怎可這樣胡鬧,真要滋生了民變,你擔(dān)當(dāng)?shù)钠?,我鄭某,卻是擔(dān)當(dāng)不起?!?p/>
第一章送到。(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