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春秋我為王 第648章 大風(fēng)(5)
火光映照在那株大木上,能看到上面的樹皮被剝?nèi)ィ谜吵淼难獙懼慌抛帧?p/>
“邯鄲授首,范禾身死,二卿已葬送萬人性命,與趙氏為敵者,亦如是!”
火光也映照得兩名師帥臉上陰晴不定,隨即讓人將這些字盡數(shù)抹去,但等他們無功而返后,這場全軍覆沒的遇伏,還有這些觸目驚心的血字,便迅速在范、中行氏的軍營流傳開了。
對于這件事,范吉射自然是氣得七竅生煙,中行寅聽聞失了翟封荼和狄人騎兵,也是破口大罵不已。
大營中普通將士對此事態(tài)度差不多,范氏因?yàn)榍咚粦?zhàn)輸?shù)锰珣K,一路奔逃早已成了驚弓之鳥,如今更是驚懼不安,只覺得除了城池和營壘之內(nèi),哪兒都不安全了。
若說昨日午后的鏖戰(zhàn)時,中行氏氣勢正盛,能和趙兵斗個五五開的話,今夜過后,他們不但損兵折將,而且連范禾的頭顱也未奪回,銳氣已失,一個個有些泄氣。
趙無恤打擊他們士氣的戰(zhàn)術(shù)目的,已經(jīng)達(dá)到了。
高強(qiáng)聽說公孫尨的尸體未找到,或許被俘虜,不由為之惋惜,他憑著一雙慧眼,將營中百態(tài)一一看在眼里。
“這樣下去不行?!?p/>
于是高強(qiáng)當(dāng)即入二卿大帳,獻(xiàn)策道:“軍無常勢,貴鼓其氣,不如大肆宣揚(yáng)君辱臣死,君辱臣憂之義,調(diào)動將士們同仇敵愾的心情,讓士氣恢復(fù),才能與趙氏一戰(zhàn)!”
夜色褪去,太陽照常升起,遙遠(yuǎn)的地平線上,初起的紅日噴薄著炫目的光芒。趙無恤和麾下眾人也押送著俘虜踏上歸程。
一路上,無恤便頗有興趣地觀察狄人們的相貌,那個帶頭投降的狄人騎吏膀大腰圓身材健壯。一臉的絡(luò)腮胡子,兩只眼睛也頗大。濃眉,一副相貌堂堂的好漢模樣。
更重要的是,就相貌而言,狄人和晉人其實(shí)沒多大區(qū)別,只是圓臉比較多。
他暗想道:“白狄果然是其旗號、服色尚白,且習(xí)俗頗受華夏影響,比起其他戎狄要開化,故稱白狄。而不是所謂的白種人……”
回營后,趙無恤在營門口進(jìn)行了一場押送俘虜?shù)膬x式,看著范兵和白狄士兵垂頭喪氣地列隊(duì)從營外經(jīng)過,趙、韓聯(lián)軍的士卒們頓時士氣大振。
趙無恤向趙鞅報功后,徑直將俘虜?shù)哪莻€狄人騎吏帶到了帳內(nèi),他對這個擔(dān)任“旅帥”,算是中層軍官的家伙所知的東西很感興趣。
勝利者坐在鋪著虎皮的坐席上,失敗者則被五花大綁,翟封荼低垂著眼睛,作出一副順從的模樣。
昨夜的鏖戰(zhàn)里。在翟封荼棄械投降后,他的族眾也紛紛效仿,只有不屬于他這一族的幾伙狄人仍在反抗。自然被輕騎圍住分尸。
翟封荼對失敗并不陌生,他今年也有三十歲了,三十年前,中行氏滅肥國,二十年前,中行氏又滅鼓國,他算是在中行氏統(tǒng)治下長大的第一代白狄人。
他清楚這些晉人的性情和喜好,他們征伐戎狄,感興趣的是土地、人口、兵賦、財富以及勝利者的榮譽(yù)。而不在于趕盡殺絕,比起戎狄部落間的仇殺溫和多了。
所以翟封荼此刻拼命開動腦子。暗想自己要如何做才能免除一死。
卻聽趙無恤問道:“你叫什么名?”
翟封荼一個激靈:“小人乃是鼓城白狄,故以翟為氏。名封荼?!?p/>
“我素問狄人輕死易發(fā),你為何要投降?”
“上國騎兵遠(yuǎn)勝吾等,自知必敗,故而只能投降?!?p/>
趙無恤道:“說起投降,我倒是想起了一件事。”
“三十年前,中行穆子出兵伐白狄,包圍了鼓國的都城。鼓國形勢嚴(yán)峻,城里有人偷偷告訴中行吳,說愿意投誠,但卻被中行吳拒絕了。他的兒子中行寅不解地詢問:‘這種不用兵卒勞苦攻城就能達(dá)到目的的美事,父親為什么不干呢?’不善言辭的中行吳說了一些叔向教他的漂亮話,隨即,居然把鼓國叛徒出賣給鼓國人,讓他們殺死叛徒,并修繕工事……我初聞時很不相信,所以想問問你,可有此事?”
翟封荼咽了一口唾沫,說道:“有,那時候小人的父親和叔父正好在鼓城中,見證了此事。當(dāng)時中行氏大軍圍鼓三月,鼓國又有人帶著部屬出來投降,中行穆子吳看了看投降者的部屬,說:‘汝等臉上還沒什么饑色,還是回去好好守城吧’,再度拒絕投降……”
趙無恤搖了搖頭,當(dāng)時那些白狄人的表情一定是沮喪而無奈的,之后又過了段時間,鼓國人再次來告:糧食盡了,力也竭了。中行吳這才光明正大地開進(jìn)城去,期間沒有殺戮一個鼓國人,只是帶著鼓子凱旋回國。在絳都舉行獻(xiàn)俘儀式后,又把鼓子放了回去,繼續(xù)做他的鼓國國君……
以趙無恤想來,中行吳這是在討好鼓國的狄人,為自己家族在東陽地區(qū)的長久統(tǒng)治做準(zhǔn)備。當(dāng)時晉國六卿各有自己的勢力范圍,世代統(tǒng)治,根深蒂固,如趙氏家族對晉陽的苦心經(jīng)營。因?yàn)榱涠贾?,這樣下去,六族難免大打出手。
果然,后來那位鼓君不領(lǐng)情,降而復(fù)叛,但鼓國的白狄人卻心念中行穆子的好,心甘情愿投靠他,鼓地從此便成了中行氏的領(lǐng)地,雖然華狄混雜,卻沒生出什么大亂來。
“那么問題來了,我聽說因?yàn)橹行心伦拥亩鳚桑?、肥的狄人對他心服口服,將自己視為中行氏的領(lǐng)民和家臣,愿意為之效勞,可為何你卻說降就降?”
見翟封荼一臉緊張,趙無恤道:”你放心,我與中行氏已是生死之?dāng)?,絕不會效仿中行吳,做出出賣投降者的事情來,我只是想知道,汝等白狄人是怎么看待中行氏。看待這種君臣關(guān)系的?!?p/>
翟封荼松了口氣,說道:“不錯,因?yàn)橹行心伦拥挠嗤TS多白狄部族在為中行氏效力,但這更多是被迫的。并無外人看起來那么心甘情愿,若非中行氏強(qiáng)大,吾等說不定就叛逃到鮮虞去了!何況白狄之俗,只要有利可得,就不管禮義是否允許,背叛家主,在晉人看來不可容忍,對于吾等狄人而言。卻不算什么?!?p/>
他誠懇地說道:“我不但會舍棄中行氏,還愿意為將軍效勞,還望將軍能放過我的族人。”
趙無恤暗道:“難怪常言道,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夷狄無信,易動難安,的確不可以中原的觀念理解?!?p/>
不過他巴不得中行氏內(nèi)部多一些這樣的人,就算沒有,也可以用手段逼出來。和趙氏一樣。中行氏的軍隊(duì)里也成分雜糅,只需要一點(diǎn)點(diǎn)猜忌之心,就夠瓦解一支軍隊(duì)。一個邦國了。
但趙無恤嘴上卻道:“哦?當(dāng)年中行吳拒降時曾說過他的理由,鼓勵忠臣,懲罰背叛,這是國家的。如果對投降的人不予獎賞,就是失信;如果給予獎賞,就是獎賞奸惡。狄人中有心懷不滿的人,晉國亦有之。若招納奸降,就是用鼓國的例子來鼓勵家臣懷有二心。若因?yàn)橄肴∠乱蛔嵌H昵奸人,那中行氏的損失就太大了……由此看來。我若納降,也要承擔(dān)不少風(fēng)險啊。你且說說看,除了已經(jīng)殘損近半的部眾。你還能為我?guī)硎裁???p/>
“我觀趙氏之志,不但在擊敗二卿,還在席卷河內(nèi)、東陽,小人愿回鼓地說服白狄各部,一起投靠趙氏……”
想金蟬脫殼?那邊山林密布,翟封荼若回去,就是鳥飛深林,他上哪尋去?趙無恤心中好笑,搖了搖頭道:“這件事太遠(yuǎn),日后再說不遲,你可有立刻就能為我效力的事情?”
翟封荼自知脫身之計被趙無恤識破,暗道面前之人雖然年輕,卻是白手起家在魯國混成正卿的人物,自己失策了。
他心虛地低下頭,被趙無恤盯著冷汗直冒。對翟封荼來說,比起自己和族人的性命,對中行氏的那點(diǎn)兒忠誠,是隨時可以擯棄的東西。
思索之后,他終于咬著牙說道:“小人還知道中行氏營寨的虛實(shí),以及他們行軍布陣的弱點(diǎn)!”
在請降后,翟封荼的待遇得到了改善,趙無恤親自來給他松綁,還安排案幾就坐,讓他將中行氏的虛實(shí)一一道來。雖然旁邊還有親衛(wèi)死死盯著,但翟封荼覺得,這是情況好轉(zhuǎn)的征征兆,至少,自己不會因?yàn)橐谎圆缓?,而被推出去砍掉腦袋了。
“中行大營背靠共城南墻,其南部防備嚴(yán)密,但也有一段超過了城墻,深入到西面的溪流去,因?yàn)橛辛魉韪簦詻]有設(shè)置太多的兵力,南重而西北輕,這就是中行氏營寨的虛實(shí)所在……”
“我記得那些溪流是從百泉一帶流出來的……”趙無恤目光北移,他的關(guān)注點(diǎn)不僅是中行氏的營寨,而是整條河流的形勢走向。
聊了一會后,日上三竿,趙無恤便讓翟封荼下去歇息,等到饗食時再帶他去面見趙鞅,陳述中行氏軍陣的弱點(diǎn)。
“下臣一定為趙氏盡心盡力,從今日起,中行氏便不再是我的舊主,而是我的仇敵!”翟封荼表了一頓誠意后躬身退下,他一走,趙無恤便拍了拍手,讓漆萬將藏于營帳內(nèi)室的人帶了出來。
卻是個渾身是繃帶和傷口的青年軍吏,正是在伏擊中被一箭擊暈的公孫尨。公孫尨的嘴巴被堵上,此刻看著趙無恤怒目而視,但望向翟封荼離開的方向卻更為仇視他被帶進(jìn)營帳時,翟封荼正好在下拜表忠心,被公孫尨撞了個正著。
趙無恤讓人取下公孫尨塞口的布團(tuán),含笑說道:“公孫,方才翟封荼說要降我,你可都聽見了?出了這種背主求活的奸惡之徒,真是二卿的不幸,此戰(zhàn)若是范、中行戰(zhàn)敗,鼓、肥的白狄可得承擔(dān)一半責(zé)任啊!”(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