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三國中的仙與大王 【013】眾人去留
2983,我仗義不?此為第二更,我接著碼。但是,具體什么時候發(fā)第三章就不知道了。。。可能得兩三點(diǎn)。。。。
“二十萬太平賊人來犯”的消息,雖有陳縣令的有意阻攔,卻依舊迅速地傳播開來。
至哺食,終于在白虎山腳掀起了軒然大波。
平日里來來往往、絡(luò)繹不絕的拜山訪仙者,頓時少了影蹤。不在少數(shù)的行商,亦紛紛裝好貨物、駕好牛車,就此離去。
然出乎人意料的,萬千流民竟有泰半不為所動者。
有那意欲離去者,想在人群中尋個伴,好在去往京師的途中有個照應(yīng)。剛道出心中想法,便被其他相識的男女老少一頓譏諷。
“曲田!別忘了你垂垂待死的時候,是誰賜予了你熱粥、誰賜予了你葛袍、誰救了你這條狗命!”
“也不知是誰,昨日還說著‘報(bào)恩’,今日便要背大王而去!”
“無義之人!”
被眾人指指點(diǎn)點(diǎn)的,是一位骨瘦如柴的七尺男子,羞慚之余,他忍不住道:“二十萬賊眾攻山,縱然大王仙法通天,能敵如此之眾乎?曲某不愿枉死于此,何錯之有?再說了,曲某受大王恩德,日后定……”
“日后?真是笑話!”
“大王仁德,受不起你這無義無德之人的報(bào)答!”
年輕的流民忍不住又是一陣諷刺,年長者卻止住了眾人的吵鬧,道:“大王雖是年幼,卻非愚笨之人。既然至今未提‘離山之語’,那想來定有其考量。我等凡夫俗子,多想無益,靜待大王口諭即可。”
稍一停頓,長者又道:“有家有室者,為雙親妻兒考慮,無可厚非。而老漢我孤苦一人。若不得大王周濟(jì),必定死于道旁。能還大王一命,老漢死而無憾!”
說罷,長者即往山道旁的大石上一躺。曬起太陽來。
不多時,陳縣令傳下大王口諭——太平賊不日將至,白虎山一脈固守不離。余者,無論是流民、鄉(xiāng)民、亦或行商、坐賈,去留任意。
此言一出。白虎山下,成千上百的人就此離去。另有數(shù)以萬計(jì)的人,聚集到陳縣令身邊,一番交談后,開始了伐木擔(dān)石、夯土筑臺的活計(jì)。
至酉時,又有消息傳來——天子降旨,著豫州皇甫義真、朱公偉等率部趕赴濟(jì)陰;另令接連擊破張梁、張寶的董仲穎,率五萬之眾,取道南行,奔白虎而來。
“那皇甫義真兩人所率者。官軍殘部而已。戰(zhàn)力且不論,數(shù)量當(dāng)不足萬!而董仲穎一部,只五萬人馬,恐難敵太平之眾!”
這般言辭,如先前一般,迅速在白虎山腳流傳開。然而,留不下想走的人,更趕不走欲留的人。
附近里邑,如臨澤里,在新任里正的帶領(lǐng)下。悉數(shù)趕至白虎山腳。
“蟻賊”過處,城破人亡者不可計(jì)數(shù),“被迫從賊”者更是不知凡幾。與其家中枯等、聽天由命,不如隨在“仙法通天”的小大王身邊。得一心安的時候,更有可能得獲太平。
抱著這般想法,鄉(xiāng)民們積極參與起防御工事的修筑工作中。
酉時過半,暮色降臨。
由甄家、蘇家等巨商提供的一支支火把燃起,配合這“白狼谷”的光亮,山腳下便如白晝一般。
邁過一道道的溝壑、土丘。甄良、蘇雙等商賈聚在一起,稍加商議后,即舉步登上了白虎山頂。
“大王,即便是營寨修成亦難敵賊人勢大,不如暫避一時。”會客廳中,蘇雙說出了大多商賈想說的話,“待太平道為官軍擊敗之后,再返白虎山也不遲啊!”
燕大王卻搖了搖頭。修營扎寨,是陳縣令非要如此的。
若不是今日大轉(zhuǎn)盤抽獎得了那“寶物”,他肯定也會避一避張角的鋒芒。但是,有此一寶,只要施展出來,張角應(yīng)是不足為慮。
眾商賈卻不知他的依仗,與蘇雙一起勸說起來。
這些人大都在山腳下置辦了產(chǎn)業(yè),或是旅舍、或是酒肆、又或是布莊胭脂鋪。也都因小大王的“仙名”,資財(cái)暴漲、財(cái)源廣進(jìn)。
此次勸諫“暫避”,也是真心實(shí)意為大王著想。畢竟那張角大軍已逾二十萬之巨,不說攻山,單是那些個人手執(zhí)手站在一起,怕也能鋪滿整個白虎山!
燕大王仙法通天,可御萬軍,但對方卻是二十萬眾。以卵擊石,非智者所為,不如避上一避。
然而,小大王依舊固執(zhí)地?fù)u著頭。眾商賈近乎無語的時候,一直未曾說話的甄良忽然開口道:“大王既然不走,那我甄良便誓與白虎山同進(jìn)退、共患難!”
眾商賈一愣,上山的時候可沒說過有此“表忠心、誓進(jìn)退”一項(xiàng)。
未等片刻,又有薊縣姚迢、遼西馬輝等人朗聲道:“某亦愿與大王共度此難關(guān)!”
甚至先前開口勸燕大王暫避一時的蘇雙,也改了口。剩余幾人,你看我、我看你,最終有人出言附和,亦有人拱手一禮、出廳下山去了。
燕小乙點(diǎn)了點(diǎn)頭。
不管這些人,是真心實(shí)意留下與他同甘苦、共患難,亦或是看出來他有所倚仗。能冒險(xiǎn)留在此地,便足夠了。
“一個多月后的‘拍賣大會’上,將有一件仙家寶貝,專為諸位而設(shè)。”燕大王仍未提及自己所恃的“寶貝”,卻開口提及了“第二屆小仙寶拍賣大會”。
眾商賈大喜!
不單是“專為諸位而設(shè)”,而是小大王提到了“一個多月后”!
如此之言,那便是說“二十萬太平賊”一關(guān),可過!
會客廳中的壓抑氣氛,頓時一掃而空。眾商賈先前的焦急、苦悶,也通通消散不見。又向大王追問了幾句“那仙家寶貝是否小仙寶”后,眾商賈神完氣足地告辭離去。
燕小乙在山上獨(dú)自待了一時三刻,見秀兒依舊在山下幫著陳縣令忙活而不見回來,也沒了睡意,遂踱步下山來。
山腳下,無論是扛著圓木的鄉(xiāng)民、或是挖掘壕坑的流民、又或是端著麥餅熱湯送往各處的婦孺幼子,望著這不足五尺的小小身影,身有空閑者躬身為禮、不閑則低頭致意。
燕大王心中頗受感動。
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不知道他的依仗,卻愿意冒著性命之憂而與白虎山共同面對那未知的“二十萬眾”,殊為難得!
等著吧,你們的付出一定會有回報(bào)的!
正感慨間,官道上傳來一陣陣的馬蹄聲。
湊著月光、火光,很快就有人看清了來人的模樣——潘鳳、關(guān)羽、夏侯惇等人。
燕小乙與不知道從哪個土堆、坑凹中躥出來的陳縣令、李進(jìn)等人,上前相迎。
走近之后,燕大王忽然一驚。
去時五十五人,眼前卻只二十余騎。
他正要問話,卻見關(guān)羽一拱手道:“我們二十六人,一人雙馬、換乘加急先至。余者改為步行,隨后趕來。”
燕大王這才松了口氣。
望著山腳下挖坑設(shè)壕、筑臺建塔的熱火場面,關(guān)羽、夏侯惇等人面上的著急之色舒緩了些,隨后便對燕大王道:“我等愧對大王,此次下山……”
燕小乙抬手阻住他幾人繼續(xù)說下去:“個中情形,我已盡知。戰(zhàn)局如此,也非你幾人可抵擋得住。”
“大王,如今賊人將至,我白虎山該當(dāng)如何應(yīng)對?”
“太平賊雖眾,若敢來此,有死無回!”
潘鳳聞言大喜:“大王天威,哈哈,這下心安了!”
關(guān)羽、夏侯惇面色一和,又說了幾句后,便拒絕了小大王“且稍歇片刻”的提議,與萬千流民、鄉(xiāng)民一起,扛起圓木、拾起鐵鎬,忙了起來。
燕大王忽然想起一事,扯住風(fēng)風(fēng)火火、扛了一大缸熱湯的潘鳳問道:“那管亥何在?”
潘鳳的情緒略有些低落,道:“太平軍哄然攻上的時候,我本想以鉤索將其拉上城頭,卻未來得及。兵荒馬亂之際,也沒顧得上多瞧。再之后,就再沒遇見,多半是歿于亂軍中了。”
燕大王卻搖了搖頭。此人的名號還列在編外人員中,肯定未死。
夜已漸深,燕小乙的困意漸漸涌了上來,在陳縣令的幾番催促,最后尋了秀兒一起回山睡覺去了。
翌日清晨。
燕大王睜眼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打開了“屬性面板”。
攢了一夜的[信仰值],終于足夠一次抽獎之用。
該死的[抽獎系統(tǒng)],升級便升級吧,怎還把抽獎所需的信仰值提升至三百之巨!
燕大王腹誹著,隨手開啟了抽獎系統(tǒng)。
“叮!”
轉(zhuǎn)盤停止,四個選項(xiàng)出現(xiàn)在眼前。
[鳳綾錘]、[武將技.化氣術(shù)]……[水妖模板]。
一堆垃圾!白浪費(fèi)了大王300塊“大洋”。還想著在戰(zhàn)前抽上幾枚[靈芝]以備不時之需呢,卻這般不順心。
燕大王郁悶之余,只得選中了最后一項(xiàng)——[水妖模板]。
未等他細(xì)看,山下號角聲傳來!
李進(jìn)來報(bào):“太平賊人二十萬,逐二騎三人至此!”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