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中文-免費小說,文字版,txt下載

 
  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shè)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jié)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guān)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jì)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民國大文豪  >>  目錄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在牯嶺

第一百七十三章 在牯嶺

作者:薪越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薪越 | 民國大文豪 | 更多標(biāo)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民國大文豪 第一百七十三章 在牯嶺

按照林子軒的想法,《雪國》這類小說看過之后會讓人有輕生的念頭。

那是一種對人生的懷疑和厭倦,小說中的憂傷和悲哀甚至不是個人的,而是整個時代的。

后來有日本的文學(xué)評論家就認(rèn)為《雪國》是川端康城對于日本軍國主義的消極抵抗。

對于那場戰(zhàn)爭,川端康城是不贊同的,但也無法反抗,只能采取消極逃避,通過主觀感覺來曲折反映現(xiàn)實世界中不協(xié)調(diào)的關(guān)系和矛盾現(xiàn)象,把現(xiàn)實抽象化,追求一種超脫。

于是,小說中在東京百無聊賴的島村才會到雪國去尋找慰藉。

然而,悲劇是彌漫在整個時代的,他根本無從逃避,所以小說中的主人公無法擺脫“死亡”的哀傷。

在這方面,《雪國》和郁達(dá)浮的《沉淪》有相通之處。

兩者都是直接對“死亡”進(jìn)行描寫,通過對待“死亡”的態(tài)度來表現(xiàn)整個時代的悲哀,在黑暗時代中用“死亡”譜寫各自悲涼的人生。

當(dāng)然,兩者還是有不小的區(qū)別。

郁達(dá)浮的文字中充滿了痛苦和恐懼,川端康城的文字則唯美而平靜。

川端康城沒有抒發(fā)主人公內(nèi)心的痛苦,反而用一種輕描淡寫的方式把哀傷在細(xì)碎的情節(jié)中展現(xiàn)出來,讓人覺得寧靜安詳。

讀者看《沉淪》的時候,會感受到主人公強烈的情緒。

而看《雪國》的時候,就會是那種淡淡的哀傷,這種哀傷不強烈,但更為持久,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林子軒不知道郁達(dá)浮翻譯的時候是什么感覺,反正他寫出來的時候感覺不大好。

不過,這一切都過去了,他來到了廬山的牯嶺,準(zhǔn)備渡過一個漫長的假期。

牯嶺位于江西九江境內(nèi),是廬山景區(qū)的中心,是一座美麗、別致的、公園式的小山城。

這里別墅林立,教堂也不少。

這個避暑勝地本來就是由外國教會的傳教士建立起來的。

1895年至1920年間,以李德力為首的基督教勢力興盛起來,廬山上僅教堂就有13座,教會派別16個。

每年夏季,基督教傳教士云集廬山,常達(dá)數(shù)百人。

這些教會組織或舉辦討論會,或開辦培訓(xùn)班,或商議教會事宜,或傳輸宗教信義,或創(chuàng)立學(xué)校、醫(yī)院和慈善機關(guān),將宗教的觸角延伸到廬山的每一個角落。

整座牯嶺上有五百多棟別墅,其中屬于中國人的有一百棟左右,這些別墅都屬于中國的達(dá)官顯貴,豪門巨富。

賽珍珠的父親作為傳教士,出手的比較早。

1897年1月14日,賽兆祥在這里買了一塊地皮,蓋了一棟小小的石頭別墅,有著敞開式的外走廊和歐式老虎窗,樸素而淡雅。

別墅雖然不大,但足夠他們住了。

林子軒并沒有像其他富商一樣帶著很多仆人,甚至還帶著自己的廚子。

他只帶了一名下人和一名保鏢,保鏢是馮敬堯的手下,用來保護(hù)馮程程。

現(xiàn)在的中國雖然不是到處戰(zhàn)亂,但路上并不平靜,難免會碰到一些意外情況,帶著保鏢心里會安穩(wěn)一些。

至于下人,則是負(fù)責(zé)他們的日常生活。

馮程程這種大小姐自小過的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雖然在女校學(xué)習(xí)了家政課,但廚藝如何,還不得而知,就算她敢做,林子軒未必有品嘗的勇氣。

何況到了廬山,來這里避暑的社會名流不少,彼此可能沒有見過,但總有耳聞。

或許會有各種聚會,有下人打理會輕松很多,沒有主人家親自上陣的道理。

其實,林子軒想和馮程程過一段沒有人打攪的安靜生活,他本身不喜歡交際,只想白天一起出去散散步,欣賞風(fēng)景,晚上看看書,悠然自得。

在這一點上,美國人布克和他有共同語言,而且付諸實施。

來到別墅后,布克就帶著一箱子書籍進(jìn)了房間,繼續(xù)他的研究去了,只有需要他出面的時候才會出來。

這是典型的學(xué)者做派,賽珍珠習(xí)以為常了。

這里的每一棟別墅都相隔較遠(yuǎn),不會彼此打攪,牯嶺的夜晚非常安靜,完全沒有城市里的噪雜和紛亂。

晚上大家坐在院子里看著漫天星光,品著紅酒,隨意的閑聊著,倒是一段愜意的時光。

賽珍珠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別墅旁邊就有一座基督教的“圣公會”教堂,也是她父親以前經(jīng)常布道的地方。

馮程程曾在基督教女校和基督教大學(xué)上學(xué),同樣信奉基督教。

林子軒雖然不信,但也入鄉(xiāng)隨俗,裝作相信的模樣,時常會到教堂做禮拜。

在牯嶺生活不可能不和教會打交道,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傳教士來到牯嶺,這里儼然成了一場宗教盛會。

賽珍珠偶爾會在別墅里招待一些相熟的傳教士。

她就是傳教士家庭出身,所以這種傳教的精神深入到她的骨子里,她在寫作的時候都沒有忘記,或者說她是用小說來傳播信仰和精神。

她的小說中彌漫著濃厚的基督教情結(jié)。

不可否認(rèn),在現(xiàn)在的中國,隨著外國列強的日益強大,基督教的傳播愈發(fā)的興盛,他們用西方的宗教滲透進(jìn)中國的文化之中。

1928年4月,胡拾游覽廬山的時候曾說過:牯嶺,代表著西方文化侵入中國的大趨勢。

與此同時,在北平的文壇發(fā)生了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家事。

同時也是一件永遠(yuǎn)解不開的謎團,就算到了后世,也沒有人弄清楚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1923年7月19日上午,魯訊回到八道灣胡同的家中,周作仁親手交給他一封絕交信。

“魯訊先生:我昨日才知道,——但過去的事不必再說了。我不是基督徒,卻幸而尚能擔(dān)受得起,也不想責(zé)誰,——大家都是可憐的人間。我以前的薔薇的夢原來都是虛幻,現(xiàn)在所見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訂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請不要再到后邊院子里來,沒有別的話。愿你安心,自重。七月十八日,作仁。”

從此,兄弟絕交,不復(fù)往來。

這可以說是民國文壇最為重大的事件之一,后世對這封信更是百般解讀,眾說紛紜。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民國大文豪目錄  |  下一章
民國大文豪 手機網(wǎng)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zhí)行時間: 0.044632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怀市| 永济市| 德阳市| 浪卡子县| 明溪县| 丽水市| 昌乐县| 揭东县| 秦安县| 涞水县| 温泉县| 清涧县| 微山县| 巨野县| 马鞍山市| 沙雅县| 北流市| 澳门| 扎兰屯市| 铁岭县| 会宁县| 会东县| 满洲里市| 秭归县| 布拖县| 葵青区| 洛宁县| 澄江县| 专栏| 崇仁县| 六安市| 志丹县| 兴城市| 伊春市| 陈巴尔虎旗| 三明市| 调兵山市| 罗源县| 阿拉善盟| 枞阳县| 大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