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抗戰(zhàn)之中國遠征軍 第一百三十八章 巴祖卡
張弛當然還不知道這些,此時的他正忙著肅清拉包爾呢!
這主要還是因為日軍有著頑強的作戰(zhàn)風格……盡管他們明知道大勢已去,也就是拉包爾的失守及日軍的覆滅這個結(jié)局是無法改變的,但他們還是在各個角落堅持。品書網(wǎng)(棉花糖小说网 Www.MianHuaTang.Cc 提供Txt免费下载)
于是坑道里、樹林中、洞穴深處,到處都是槍聲和爆炸聲。
這其中尤其要屬樹林中的鬼子比較難對付……坑道里和洞穴里的吧,頂多就是用火焰噴射器往里一陣猛燒也就差不多了,這玩意可是對付坑道里目標的神器,就算坑道在里頭拐彎也沒用,火焰一樣會往里竄,就算火焰燒不著躲在里頭的日軍,持續(xù)燒一段時間后也會把坑道里頭的氧氣抽干,里頭的日軍就算不死也得昏迷,等上一會兒只管進去提人就是了。
躲在樹林里的就沒有那么好對付了,日軍還是像往常一樣躲在樹上放冷槍,時不時的就給暴露在其槍口下的戰(zhàn)士們來一下,讓戰(zhàn)士們防不勝防。
這些樹林如果是平地那還好說,坦克開上去把這些樹林給推平也就是了,但那些地方更多的又是坦克無法機動的山地……這就讓人十分頭疼。[超多好]
不過這個問題很快就解決了,因為美國佬的軍艦很快就給新一師運來了成堆成堆的“巴祖卡”火箭筒。
“巴祖卡”火箭筒對張弛這個現(xiàn)代人來說,那可是老掉牙的裝備了,但是這玩意在這時期可是個剛出來的新式裝備。
發(fā)明它的初衷,當然為了彌補步兵沒有合適的反坦克裝備……反坦克炮太沉、太大,很容易就被敵人發(fā)現(xiàn)并擊毀,而且還受地形及后勤的限制,且機動性很差;反坦克槍則普遍威力不足,對于裝甲稍厚些的坦克就無能為力,更多的還是對付裝甲車,當然,如果對付日軍的坦克就是綽綽有余了。
然而盟軍的戰(zhàn)場不僅僅是在太平洋,事實上在太平洋戰(zhàn)場上美軍需要面對日軍坦克的情況并不多……這是由于太平洋許多島嶼其實并不適合坦克作戰(zhàn),坦克在島嶼之間機動也需要耗費艦船的運輸成本。
盟軍還需要在另一個戰(zhàn)場面對擁有大量坦克并以“閃電戰(zhàn)”著稱的德國,于是“巴祖卡”火箭筒就被發(fā)明出來了。
它的第一次應用是在1942年的11月,在北非戰(zhàn)場上,首批得到火箭筒的美軍幾乎沒有得到任何訓練就帶著這種武器走上了戰(zhàn)場。
雖然他們由于沒有經(jīng)驗并沒有命中目標,但戰(zhàn)果卻令人十分意外……被伏擊的德國坦克以為自己遭到敵人105榴彈炮的阻擊然后就打出了白旗投降。
“巴祖卡”這個名字,則是由于這火箭筒與美國的一種粗管樂器十分相似。
張弛問了下隨著火箭筒一起登岸的皮特這些“巴祖卡”的數(shù)量,皮特的回答是總共有一千具。
這讓張弛驚訝得半天也說不出話來,暗道這美國佬還真是大手筆,隨隨便便的就丟了一千具火箭筒給新一師……后來才知道這些火箭筒對美國來說算不了什么,因為這巴祖卡生產(chǎn)起來十分簡單快速,首批試生產(chǎn)就在30天內(nèi)生產(chǎn)了五千具。
美國佬之所以要在這時運這么“巴祖卡”到拉包爾來,原本是打算給新一師用來打日軍坦克的……美國飛行員在之前的偵察中發(fā)現(xiàn)拉包爾上有日軍坦克,而反坦克炮這些玩意在登陸戰(zhàn)時一時又很難運上岸去,于是就緊急調(diào)了一批“巴祖卡”上來。
只不過沒想到的是,在“巴祖卡”趕到戰(zhàn)場前拉包爾戰(zhàn)役就結(jié)束了。
即便如此,“巴祖卡”還是在拉包爾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這玩意實在太方便了,隨便往肩上一架,然后就可以發(fā)射一發(fā)炮彈出去,這尤其是對躲藏在叢林里的日軍狙擊手特別有效。
往常對付的躲在樹上的日軍狙擊手,戰(zhàn)士們大多是用大炮或是坦克一陣亂轟,如果在大炮和坦克很難機動的地方比如叢林深處,那就只有以命搏命以狙擊打狙擊了。
但是現(xiàn)在卻沒有這個問題,因為戰(zhàn)士們可以很方便的把“炮”扛在肩上,一旦發(fā)現(xiàn)哪頂樹上躲藏著日軍狙擊手或是可能有狙擊手,那么就端起“巴祖卡”朝那樹上一陣猛轟也就可以了,反正炮彈這玩意美國佬有的是,不需要替他們省。
這使得戰(zhàn)士們對拉包爾的殘余日軍肅清得很順利,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傷亡的同時,還順便練習了下“巴祖卡”的使用。
同鄉(xiāng)人甚至還拍著“巴祖卡”感嘆道:“他娘滴!美國佬發(fā)明的這玩意就是好,往后再也不怕小鬼子的擲彈筒了!”
同鄉(xiāng)人這話說的倒是沒錯……日軍擲彈筒這玩意看起來雖小,但由于其裝備數(shù)量多,再加上日軍擲彈筒射手素質(zhì)很高,他們往往憑感覺都能將手榴彈打到我軍陣地,所以戰(zhàn)士們對其十分忌憚。
以遠征軍的裝備和實力,對日軍擲彈筒都要用“忌憚”來形容,那在國內(nèi)的話,對日軍擲彈筒那是基本沒有有效的壓制辦法的……遠征軍還可以用強大的火力比如火炮、迫擊炮、機槍等壓制日軍擲彈筒,而國內(nèi)的部隊缺槍少彈的,在擲彈筒面前基本就只有挨炸。
另一方面,日軍又十分擅長近戰(zhàn),于是稍遠些就打擲彈筒,近些再拋手榴彈,緊接著再一個沖鋒,基本就沒有他們攻不下的陣地reads;。
最后打得沒辦法了,認為最好的壓制擲彈筒的武器就是擲彈筒,于是就照著鬼子擲彈筒的樣子仿制出了二七式擲彈筒。
只不過二七式擲彈筒卻因為質(zhì)量及做工的問題射程不及日軍擲彈筒,尤其是擲彈筒射手沒有日軍那樣的素質(zhì)……這是由國內(nèi)物資緊缺決定的,擲彈筒射手很難得有實彈練習的機會,所以當然無法像日軍那樣憑感覺就能打個不離十。
所以最終在日軍面前還是屢屢吃虧。
但是現(xiàn)在,射程達六百多米的火箭筒在手,而日軍擲彈筒的射程只有兩百多米,這意味著到時火箭筒射手可以在第二道防線死死的壓著日軍擲彈筒射手猛轟!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