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國醫(yī) 209、交流
佟晚晴雖然不給徐小樂面子,但是心中對小樂的成長還是十分高興。
尤其是徐小樂與韓通智結(jié)拜的事,這在以前可萬萬想不到。
換了以前的徐小樂,多半會對韓通智冷嘲熱諷,表現(xiàn)出高人一等的姿態(tài)來,沒想到如今在待人接物上成熟了這么多。
還有馬家孩子的事。放在以前,徐小樂肯定得理不饒人,逼著人家服軟,如今卻也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的道理。
這些變化雖然不像長個子那么明顯,但是在佟晚晴眼里卻璀璨如明星,讓她由衷生出一股自豪感。
佟晚晴一時高興,連晚飯都不想做了,就對胡媚娘等人道:“今晚咱們?nèi)ソ幸蛔老妫儋I些好酒,好生慶祝一番吧?!?p/>
胡媚娘笑道:“自然是要為你家小樂慶功。徐氏醫(yī)館可算是來了個開門紅!”
佟晚晴歡喜得面泛紅光,心中暗道:徐氏醫(yī)館能重開起來,小樂也有了出息,我總算對得起徐家列祖列宗啦。
然而她并不知道徐家列祖列宗長什么模樣,甚至連公婆、丈夫都沒見過,腦中倒是浮現(xiàn)出了自己爹娘的模樣。
經(jīng)營客棧的父母很不高興女兒如此執(zhí)拗地嫁到徐家守寡。人家真正的寡婦都急著改嫁呢,望門寡有什么好守的?自己捧在掌心的寶貝,跑去人家過著寡嫂的生活,青燈一盞,織機一架,熊孩子一個,這算怎么回事?
佟晚晴卻覺得自己這是俠義之舉。
正所謂求仁得仁,父母的關(guān)愛就成了對她信仰的阻撓。因此這些年來,她與娘家再也沒往來。觀其女可知其父母,同樣倔強的老兩口,也就當沒生過這個女兒——反正還有兒子嘛!
兒子還更聽話呢!
如今佟晚晴眼看著徐小樂走上了正道,醫(yī)術(shù)小有成就,人品也端正了許多,再不是往日的小混混了。這讓佟晚晴心中十分自豪,同時也生出了對父母的思念和愧疚。
——或許該回去看看爹娘和弟弟?也不知道家里生意如何了。
佟晚晴心中暗道。
診室之中,徐小樂和韓通智很快就將剩下的病人一一確診,給出調(diào)養(yǎng)的辦法——說白了就是“忌食生冷”和“防風防寒”。這是許多人身體不適的主要原因,根本不用吃藥,僅靠合理飲食和規(guī)律作息就能調(diào)整過來。
等病人不多的時候,兩人便要討論醫(yī)術(shù)——都有一股醫(yī)癡的模樣。
這時候黃仁就會幸福地坐在小板凳上,雙手支著下巴,將兩位先生的每一句話都印在腦子里。
韓通智得知徐小樂只學醫(yī)四個月,登時就不淡定了。他驚訝道:“小樂你的醫(yī)術(shù)如此精湛,怎么可能只是四個月時間能夠打磨出來的!”
徐小樂自己也說不上來,更不好意思跟人說腎氣丹對他有極大助力,就道:“我家是醫(yī)戶,我倒是從小就讀醫(yī)書的,不過看不太懂。后來蒙恩師傳授醫(yī)道,以前不懂的地方豁然開朗。然后又背了不少醫(yī)書,就有了如今的醫(yī)術(shù)。”
韓通智知道徐小樂博學多識。一個合格的醫(yī)生當然能背出承氣湯的配伍,但是絕非每個醫(yī)生都清楚知道承氣湯的祖劑來歷。而徐小樂卻能信手拈來,足以證明他讀過的醫(yī)書非常人所及。
不過韓通智還是有些難以接受,道:“只看醫(yī)書能有這樣的成就?”
徐小樂道:“其實你也不是第一個如此問我的人啦。我覺著我醫(yī)術(shù)看起來高明,診斷精準是首先的。我每天練習導引術(shù),氣感起來了,摸脈就比別人準?!?p/>
韓通智點了點頭:“我也做類似功課。醫(yī)學之中,能感應氣機是一大門檻。庸醫(yī)與良醫(yī)之別,正是在此?!?p/>
徐小樂又道:“再有一個,我是把看病當做打仗。”
當日穹窿山上,孫玉峰以兵法比喻醫(yī)學,又叫徐小樂背誦史書,這三者的共通之處就在于“謀略”二字。能用謀略的眼光來分析病情病機,對癥下藥,全方位地考慮各種因素,自然比僅僅通過摸脈來治病要高出兩個層面。
韓通智想起徐小樂只從吳道長“沾唇不飲”就推理出病人體內(nèi)有深寒,佩服之余也對徐小樂的“打仗”之說深有感悟。放在戰(zhàn)陣之上,為將者見微知著,自然勝算大增。
他嘆服道:“這就不是師父傳授或是經(jīng)驗積累所能達到的境界了。小樂,你這是天授之姿??!”
徐小樂有些不好意思:“我覺得醫(yī)學挺簡單的,無非就是想得多一些,全面一些。至于什么病癥如何治療,前人已經(jīng)給出很多辦法,按圖索驥便是了?!彼€沒等韓通智表示同意,突然轉(zhuǎn)了口風:“除了一種病。”
韓通智就問道:“什么???”
徐小樂道:“溫病?!?p/>
韓通智略一沉思:“就是《傷寒》里說的溫???”
徐小樂點頭道:“不瞞大哥,我在長春堂坐診的時候,收了兩個病人,都是癆病。如今也看過兩次了,非但沒有起色,反倒有病情加重的情況。這讓我十分費解。不過這兩次診視,也可以確定一件事:癆病施治,絕不該按照救治傷寒的套路走?!?p/>
韓通智道:“癆病我也看過十幾例,說來慚愧,從未治好過。病人從患病到病亡,急則兩月,緩則五月,無論用什么法子都難逃一死?!?p/>
徐小樂嘆道:“難怪人說癆病是絕癥。”
韓通智道:“小樂,你絕非接手之后才知道那是絕癥,可有什么想法?”
徐小樂搖了搖頭:“開始只是因為覺得人家可憐,都是十幾歲的孩子,豈能見死不救?”
韓通智微微點頭:“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能不惜名聲,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小樂,你真有一股俠氣在?!?p/>
徐小樂難得有些不好意思,道:“韓大哥不也如此么。”
韓通智自嘲笑道:“我一個游方道士,能治好固然是功德一件,治不好我就遠走高飛,哪里像你坐堂施診的風險大?名聲若是壞了,把一輩子賠進去都未必能挽回來。”
徐小樂被韓通智說得頗有些感觸,就道:“聽起來云游四海真是一樁美事?!?p/>
韓通智只是擺手,心中暗道:也是極艱苦的磨礪啊。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