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唐朝好地主 第1148章 御口欽定
今年的冬天,似乎格外的寒冷。
李世民站在殿前,看著陰沉沉的天空,似乎又要下雪了。他攏了攏身身上的袍子,下雪也好,瑞雪兆豐年。冬天不下雪,那才叫大好不妙。如果哪年冬天不下雪,那么上到皇帝下到百姓連年都過不安心。
這意味著明年肯定會出現(xiàn)災(zāi)情,沒有雪往往就有旱甚至有蝗。
一陣凜冽的風(fēng)順著廊廡盤旋。
聽說在嶺南的崖州島,一年四季都見不到雪。漢京的冬天大雪紛飛,崖州島上卻火熱如盛夏。而在更遙遠的越南州,甚至連冬天都不會有,一年就春夏兩個季節(jié)。
交州則有雨季和旱季兩季。
朕的江山,真是萬里遼闊。若是有機會,也下一次江南,卻趟嶺南,甚至去那天涯海角看看就好。
打了個寒顫,李世民笑著搖頭,往殿中走。
屋外寒風(fēng)凜冽,屋里卻溫暖如春。
但坐在御案前,看著那些奏章,他的眉頭卻又一下子緊皺起來。
真是讓人煩啊。
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堆堆的奏折,而這些,全都是彈劾李超的。
來自各方各面,有來自嶺南的,也有來自朝廷御史臺,甚至不是御史的許多官員也都上奏彈劾李超。
彈劾的內(nèi)容五花八門。
有說李超在嶺南行事囂張,逼反了馮冼,大開殺孽等等。也有人說李超在嶺南巧取豪奪,大肆貪斂。
還有人說李超故意挑起事端,說他越過朝廷,直接跟真臘和扶南幾國談判,甚至其不經(jīng)朝廷同意,就跟真臘簽訂協(xié)議,答應(yīng)真臘一起出兵對付林邑和扶南聯(lián)盟,說李超借機拿朝廷名義訛詐了真臘幾百里北方國土,并入他自己的封地。
有人彈劾李超的滅林邑計劃,說他不顧林邑為大唐藩屬國之事實,要主動出兵侵略林邑的事情。
其它的事情還有許多,反正如今李超在朝中,一半的人極稱贊李超,而另一半的人又天天彈劾李超。
又看完一本,李世民直接扔進了旁邊的箱子里,那已經(jīng)堆了大半箱了,而在不遠,還有好幾口蓋著的大箱子,那里也一樣裝著彈劾李超的折子。
所有彈劾李超的折子,最終都裝進了一口口的大箱子,堆放在角落,根本不會有批復(fù)。
李世民嘆了一口氣,這都是什么跟什么。
就沒有一本彈劾到點子上。
李超在嶺南做的那些,他贊嘆還來不及呢,那是大功。什么馮冼寧陳,李世民會在乎他們怎么想的嗎?
不肯交權(quán),還想割據(jù),做夢。
就該李超這樣的強硬手段,不給他們半點機會。
李超對于真臘幾國的處理,確實有過越過朝廷。
不過通過六扇門的調(diào)查,還有李超的奏章。他倒也對南蠻的局勢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了,真臘、林邑、扶南三家結(jié)成兩個陣營互斗,李超沒有調(diào)停,也沒有去支持林邑和扶南,反而站到更強的真臘這邊,這就不是維持南蠻局勢了。
李超要破局。
李超要讓大唐滅了林邑,奪取林邑之地。這是李超在奏章上直言不諱的,林邑本就中國之地,眼下有機會收復(fù)當(dāng)然要收。
至于說越過朝廷,李超的解釋是廣南離京太遠,事情緊急,如果等朝廷回復(fù),只怕錯過時機。況且,他這個處置大使,也是有便宜處置之權(quán)的。
倒也不能說李超是完全越權(quán)。
所有彈劾李超的奏章之中,也并不是完全言之無物。真要雞蛋里挑骨頭,總是能挑出來的。李超這樣的地位,好多人彈劾他,不過是想著借李超揚名。甚至在揣測君意,認為李超如今地位太高,皇帝會想要拿下李超。
李世民搖搖頭,他需要拿下李超嗎?
不,也沒理由。
經(jīng)歷漢京之亂后,李世民越發(fā)需要李超這種久經(jīng)考驗十分忠誠的重臣。此次嶺南之行,越發(fā)證明李超對朝廷的重要性。嶺南歸附大唐也五六年了,一直都是地方豪首們事實割據(jù),李超一去,就把事情平了。
拿起六扇門的密折。
看了幾眼,他眉頭皺起來。
上面寫著李超曾經(jīng)跟太子提起,要在封地訓(xùn)練騎士。從封地府兵中挑選七歲孩童,打小在身邊訓(xùn)練,十四年的侍從騎士訓(xùn)練,每年一次考核淘汰。能夠完成十四年訓(xùn)練考核的,最終授予騎士銜,賞給一座莊園。
這些騎士,將成為領(lǐng)主的護衛(wèi),甚至是那些府兵們的軍官。
這個騎士,李世民搖了搖頭。從朝廷律法和制度上,李超的這個騎士倒不聲違法。畢竟朝廷有規(guī)定,封地領(lǐng)主可以擁有一支護衛(wèi),一里兩個名額。
李超打小訓(xùn)練騎士,這也只能說是一種挑選護衛(wèi)的方式,只要數(shù)量不超額,沒有什么不對。李超就算給那些通過訓(xùn)練的騎士授銜給莊園,這莊園只要是李超自己私人土地,他要送給誰,朝廷也沒有反對的理由。
嗯,李超的騎士合法合理。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李超的這個騎士可就讓人不是那么放心的。從七歲開始訓(xùn)練,經(jīng)過十四次考核淘汰,最終訓(xùn)練出來的騎士,這得多么優(yōu)秀?
能文能武,甚至可以說不弱于講武堂的學(xué)員訓(xùn)練了。
經(jīng)過十四年的訓(xùn)練,這些騎士都能成為精銳中的精銳,甚至成為優(yōu)秀的中層軍官。
李超想干嗎?
只是單純的訓(xùn)練一支精銳護衛(wèi),還是有更長遠的打算?
這個李超,總是讓人無法放心,時不時的總要搞點事情出來。
若是碰到一般的皇帝,就這一條,都足以把李超拿下了。
不過最后,李世民還是嘆氣一聲,然后把這密奏也扔到了那個大箱子里。
“陛下,馬相、高相等五位大臣求見,說有關(guān)于氏族志的要事稟奏。”
李世民抬頭。
“讓他們進來吧。”
說到氏族志,李世民眼里很不高興,上次送來的那個氏族志草稿,都是什么跟什么啊。居然把崔干列為第一等。
馬周五人進殿,行禮。
“幾位愛卿免禮平身,坐。”
“陛下,上次草稿被退回后,臣等回去之后商議許久,有一個新的編修想法,想先奏報請示一下。”
“哦,那說說看,這次打算怎么修。”
馬周把一份剛寫的簡要提綱呈給一名內(nèi)侍,由他轉(zhuǎn)呈給皇帝。
李世民接過只看了一掃,臉上就露出了笑意。
他本以為這次送上來的也還是什么崔鄭為上呢,卻沒料到,這上面寫的居然如此符合自己的意圖。
皇家一等,勛戚二等。
以本朝官職爵位定排序,不論從前。而且許多過去不是士族的庶族地主階層出身的官員勛臣,也都能列入,甚至排在前面。
而過去的門閥士族,這次卻只能按官職爵位排到后面。他們的官職爵位,是遠不如新貴們的。
馬周他們暗暗打量皇帝,發(fā)現(xiàn)皇帝臉上笑容越來越盛,也是長松一口氣,看來這次確實猜對了皇帝心思。
高士廉余光去瞧馬周,想不到馬周這次眼光這么準(zhǔn)。
也許這不是馬周的意思,而是李超的意思?高士廉心想著。
“很好!”李世民看完,“非常不錯,氏族志就應(yīng)當(dāng)按這個方向編!”
李世民覺得心情很好,氏族志將是大唐新士族的排名榜。
他很清楚,大唐王朝是由三股士族力量建立起來的,一支是關(guān)隴集團,一支是山東集團,一支是江南集團。
關(guān)隴集團是北魏鮮卑貴族組成的軍事集團,其中也包括了胡化的漢人和西域的胡人,皇家李氏家族就是關(guān)隴集團出身,李家當(dāng)年還是西魏八柱國家之一,李家是關(guān)隴集團的重要一員。
而山東集團,則包括山東士族和山東豪杰。山東士族的歷史悠久,經(jīng)濟實力雄厚,并且有強大的宗族鄉(xiāng)里基礎(chǔ),他們有極強的政治能量,進可控制朝政,退可控御鄉(xiāng)里,還掌握學(xué)術(shù)。
而山東豪杰,則是隋末混亂時寒門地主集團,他們是在隋末時迅速崛起的地方豪強。如今朝中的軍功新貴,就是以山東豪杰為主。這也是當(dāng)年李世民還在秦王府時,最強的支持力量。
江南士族也是一股重要力量,唐初,他們一面參與了大唐制度典章的制定,一面又在江南地區(qū)繼續(xù)發(fā)揮影響。
這三支力量,對于大唐的建立和前期國力恢復(fù)壯大,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李世民卻絕不允許這些力量凌駕于朝廷之上,關(guān)隴和江南士族都在衰弱,可山東士族卻借著與山東豪杰出身的新貴的聯(lián)姻,依然有著極強的影響力。
李家排第一,勛貴排第二,而同時李世民早就通過聯(lián)姻,跟朝中頂級勛貴都聯(lián)姻,結(jié)成姻親,因此勛貴們又都是皇戚,他們占據(jù)第二,無疑對皇族地位更加鞏固。
第三的,則就是按官爵高低來排序了,只論本朝,不論從前。五姓七家也好,關(guān)隴貴族也罷,甚至是江南士族等,不管過去多煊赫,只論當(dāng)今。
馬周因不是勛貴,也不是皇戚,因此他雖出身普通,可因為如今是宰相,所以也排在第三等。
那些舊士族,如果沒有顯爵高官,就只能排到第四等。
“灞上李家排在第幾?”李世民笑著問。
馬周和高士廉對視一眼,然后如實道,“臣等擬將灞上李家,排在李姓第二,天下家族第三。”
李世民卻搖了搖頭。
馬周道,“請陛下明示。”
“家族排第二的是哪家?”
“回陛下,洛陽長孫家。”
李世民開口,“灞上李家是皇族一支,不用單列。天下士族排名,皇家第一,這第二,當(dāng)定灞上李家,洛陽長孫家列第三吧!”
皇帝欽定,馬周他們當(dāng)然沒有意見。洛陽長孫家和灞上李家,都是姻親,也都是勛貴,兩家誰前誰后,還真不好說。
現(xiàn)在皇帝開了金口,說李家定第二,那自然就李家第二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