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獨斷大明 第1396章 五道圣旨
隨著德川家光,后水尾天皇同歸于盡的消息傳出來,倭國上下一片慌亂,尤其是那些領(lǐng)兵的將領(lǐng),更是無所適從不知道該怎么辦。
左良玉,李定國再次發(fā)布討伐繳文,勸說倭國各地投降。
伊達政宗,黑田忠之,樺山久守等人四處走動,威逼利誘,不知道多少人跟風(fēng)而降。
被明朝俘虜?shù)牡乃善叫啪V這個時候,也重回舊地,在他的勸說下,信農(nóng)藩的三萬人投降,甲斐不降被攻破,栗本真珠不得以投降。
五日后,明朝大軍匯集,開進江戶!
多爾袞等立即鎮(zhèn)壓不降勢力,同時拉攏分化,安撫倭國上下。
大火之中,藤田并沒有死,他供出了明正天皇的去處,因此明正天皇迅速的被接引回江戶。
皇宮。
興子看著被清理過,依舊灰敗的皇宮,神態(tài)木訥,眼神茫然。
她只是十七歲的少女,這樣的突變,讓她難以承受。
松平信綱,伊達政宗等人跪坐在她身前,給她解釋一些事情。
松平信綱道:“陛下,明朝向我承諾,不會廢除天皇,也不會危及我國國祚,陛下請安心。”
興子看了他一眼,心想:我應(yīng)該感到高興嗎?這個時候,我該是什么表情,要不要說些什么?
伊達政宗看著興子的表情,沒有管她是否在聽,是否能承受,道:“陛下,請您安坐,其他的時候,有我們來處理,明軍向我承諾過,他們最多駐軍五萬,其他大軍會全數(shù)撤回,我國國祚依舊綿延,皇室不會斷絕。”
興子看著伊達政宗,眼睛眨了下,心想:都向你們承諾了,還跟我說什么?
松平信綱似乎看出來,道:“陛下,我等先出去,如果有需要,隨時詔喻我們。”
興子這個時候也是混亂一片,不知道是什么表情,只是目送二人離去。
二人忙著安撫江戶的權(quán)貴,又要與那些大名商討,確保他們不會生事,繼而要與明朝商討倭國的前途問題,可以說,是忙的一塌糊涂,半刻清閑都沒有。
多爾袞等人兵進江戶,雖然是滅亡了倭國,但還是有很多地方?jīng)]有征討,反抗勢力極多,還需要抽調(diào)人手進行討伐,還得等待朝廷的命令,因此一樣的忙碌。
多爾袞等人攻破江戶的消息,迅速傳遞到對馬島,楊嗣昌看的是大喜,一干文臣武將也是喜不自勝。
他們連忙將消息傳遞回大陸,等待朝廷與朱栩的命令。
這個消息,第一個先是傳到了京城,大元帥府。
孫承宗與秦良玉等正在商討事情,看著軍情處譯出的情報,一向鎮(zhèn)定的神色也難掩驚喜。
匆匆散了會議,與秦良玉在班房道:“多爾袞這把刀,果然還是不錯的。”
秦良玉見多爾袞等攻破江戶,心頭也大定,笑著與孫承宗道:“倭國事了,咱們也可以全心完成‘軍改’了。”
孫承宗神態(tài)放松的坐在椅子上,笑容滿面的點點頭。
兩個人都是六七十的人,滿頭白發(fā),相對而坐,等消化了這個消息,秦良玉道:“元帥,何人鎮(zhèn)守倭國?”
這個是目前的新問題了,如果要鎮(zhèn)守倭國那么一大塊地方,兵力是少不了,又是初定,投入的兵力,錢糧怕是不會少,這對他們的‘軍改’會有很大的影響。
孫承宗已經(jīng)在想這個問題了,道:“這件事,還得看皇上的意思,咱們先不急,待會兒我們?nèi)ヒ惶蓛?nèi)閣,與那邊通個氣,看看他們是怎么打算的。”
不止是兵力駐守,還有就是倭國該怎么處置,畢竟,當(dāng)年成祖皇帝吞并安南是一個失敗的列子,何況,這還是一個貧瘠的荒島,內(nèi)閣應(yīng)當(dāng)會格外謹慎。
秦良玉會意,兩人又商討一番,起身去一路之隔的內(nèi)閣。
內(nèi)閣對這個消息,自然也是大松一口氣,不止是省了一大筆錢糧,還能收歸被分散的精力。
但是到底如何處置倭國,內(nèi)閣雖然有些想法,卻也要考慮朱栩的真正心思。
于是,他們在一邊做著預(yù)案,一邊向景德鎮(zhèn)請示。
在景德鎮(zhèn)二十里外的一條官道上,德川明秀還不知道江戶已經(jīng)被攻破,好不容易從京城混出來,千辛萬苦來到這里,看著近在咫尺的景德鎮(zhèn)行轅,他擦了擦一臉灰塵的臉,向著那里慢慢走去。
行轅內(nèi),朱栩坐在搖椅上,正難得的享受的喝著茶,看著書。
身邊沒有一群孩子吵鬧,他是真的輕松自在了。
還不足一刻鐘,曹化淳拿著一張紙,急匆匆跑過來,道:“皇上,對馬島急報,多爾袞攻破江戶,德川家光葬身火場。”
一臉愜意的朱栩猛的站起來,扔掉手里的書,道:“給朕。”
曹化淳連忙遞過來,同時解釋道:“景德鎮(zhèn)應(yīng)該比帥府那邊慢了一點,這個時候,想必帥府已經(jīng)收到消息了。”
朱栩看著筆跡未干的翻譯草書,連連點頭,轉(zhuǎn)身大步走進書房,道:“文房四寶!”
雖然他在景德鎮(zhèn)樂得清閑,不表示他就對政務(wù),尤其是討倭之戰(zhàn)真的不放在心上。
多爾袞不止成功打入江戶,更是收攏了十多萬降兵,這對明朝統(tǒng)治倭國至關(guān)重要。
朱栩來到書房里,捏著信,來回踱了幾步,道:“擬旨!”
曹化淳已經(jīng)坐在一旁的桌前,拿著筆,看著朱栩。
朱栩抬頭看著窗外,沉聲道:“第一道,給楊嗣昌,命他制定好功勛名單,盡快上報。”
曹化淳快速寫完,拿起另一個奏本。
“第二道,給多爾袞,朕命他為臨時倭國總裁,負責(zé)平定倭國一切禍亂,安撫倭國上下,等待朝廷的詳細策略。”
“第三道,給內(nèi)閣,要求,內(nèi)閣對倭國進行,政體,軍事,經(jīng)濟,文化,財政等全方位的改造,不能留有余毒,不能輕視倭國對我大明的重要!”
“第四道,給帥府,命帥府做好倭國的軍事安排計劃,多爾袞這把刀還不夠鋒利,倭國會幫助多爾袞成為威力更強的刀!”
“第五道,命周應(yīng)秋為欽差,準(zhǔn)備前往倭國宣旨。”
曹化淳飛快的寫好,抬頭看著朱栩,道:“皇上,對倭國的事情,怕是一時半會兒處理不好,內(nèi)閣,帥府未必能清晰的把握皇上的心思,是否,提早回京?”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