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唐朝好舅子 第0666節(jié) 萬人空巷
“嘗嘗。”李淵先動了筷子。
膾,就是生魚,最早在漢代的時候就有這個詞。大唐人更喜歡膾。
膾就是切成薄片的魚或者是肉。
其中魚是大唐貴族最愛。
李淵與李世民品嘗著魚膾與低度米酒,滿臉笑容的看著朱雀大街上的熱鬧。
朱雀大街上臨時擺成的領(lǐng)取點已經(jīng)排成了長龍。
李世民放下望遠(yuǎn)鏡:“木,那邊的棚子下似乎沒幾個人?!?p/>
柳木根本就沒有轉(zhuǎn)頭,他知道那邊的情況,當(dāng)下解釋道:“那是唯一的一個領(lǐng)錢的棚子,百姓們不愿意領(lǐng)錢。這里分配的許多物資且不說長安市面上根本就沒有得買,就算有的,也比市面上便宜少許。畢竟這是舶司給百姓的福利。”
“會有百姓再轉(zhuǎn)賣嗎?”
“非常少,有人在人群之中查問過。這一年來百姓富足,些許小錢的利在百姓心中遠(yuǎn)不如讓家人品嘗美味更實在。就這半個時辰的統(tǒng)計,換糖果的隊伍最長,兌換最多的一種是檸檬汁硬糖?!?p/>
百姓們在排隊,大戶們也不例外。
在梧桐坊內(nèi),一個個商婦,那怕是投入數(shù)萬貫的,都自己擠在樣品區(qū),細(xì)心的計算著自己的分紅可以換多少好東西。
大唐此時還是一個物資匱乏的時代。
分利在千貫左右的大戶都沒有幾個去要錢幣,而是在選擇物資。
本著先到先得的原則,有些東西分光之后就沒有。
只有一些特別少見的,長安根本就沒有賣的東西才會限量,保證大戶們至少每家都有一份。
比如柳木請李淵與李世民吃到的遼東鮭魚。
貴賓樓上,柳木對李世民說道:“二哥,如果不是入冬,怕是這些東西也運(yùn)不過來。我需要硝石,數(shù)量無數(shù)的硝石?!?p/>
“在青州、并州一帶都有發(fā)現(xiàn)硝石礦,只是山中運(yùn)輸不便。二哥會安排當(dāng)?shù)刂莞哟笸度肓Χ?,保證明年硝石產(chǎn)量可以提高五倍?!?p/>
“二哥,五十倍起?!?p/>
李世民有些意外,當(dāng)下問道:“這么多?”
“二哥有所不知,火藥第一原料就是硝石,而上等瓷器也需要硝石,我的罐頭保質(zhì)需要硝石、玻璃需要硝石……”柳木一口氣說出許多用途,李世民不住的點頭。而且李世民已經(jīng)知道,雙層鐵箱可以有硝石制冰層,冰鮮運(yùn)輸可以讓長安吃到嶺南的新鮮水果。
特別是那荔枝,長孫皇后就喜愛的不得了。
陸運(yùn)那鐵箱子尋常的路根本就走不了,但海運(yùn)、運(yùn)河卻是可以。
原料。
李世民微微點頭,他現(xiàn)在也懂一些柳木的工坊運(yùn)作知識,首先是原料,然后是工藝,再下來就是另一個重點,運(yùn)輸。
華原到長安的路是非常驚人的,柳木有四馬八輪的重型馬車,可以在那路上跑起來。
這種馬車專用拉大體積的重東西,比如某工坊機(jī)械。
“我會告訴工部,讓他們著令有硝石礦的各州府加大開采力度?!?p/>
柳木這時說道:“二哥,有沒有想過從別的地方采購,或是搶來?!?p/>
“搶?”
李世民對采購這個詞不陌生,但搶讓他有點意外。
柳木樂呵呵的笑了兩聲:“天下最大的硝石礦區(qū)就在吐哈盆地,大唐挖上幾千年也挖不空,而且挖的更容易,那些硝石就在地表?!?p/>
“那么,春天就開始用兵。”
“吾皇英明?!?p/>
李世民爽朗的大笑幾聲:“今年宮里的年賞準(zhǔn)備好了嗎?”
“當(dāng)然,這件事情就算臣弟不在長安,也一定會安排妥當(dāng)?!绷菊f著突然停了下來,拿起了放在窗臺上的望遠(yuǎn)鏡。
“噢?!绷镜恼Z氣充滿了驚訝。
李世民也來到窗臺前往下看,卻見一個雖然穿著大唐服色,但卻是金發(fā)的男子自備小馬扎,就坐在分紅物品的各棚子旁。
他坐的位置絲毫也沒有影響別人行路,也不會影響這邊發(fā)東西。
“奧斯卡巴迪,依東羅馬那邊的說法,他們有一個皇帝,皇帝肯定是最大的。然后他們有一個叫大牧首的,可以理解為國師,但這個國師與大唐還有些不同。是他們景教的最高的人物?!?p/>
李世民不是十分理解,但大概也能明白其中關(guān)系。
大唐的道教、佛教都不存在某一個頂尖的人物,這是皇家不允許的,也是根本不想看到的。
“這個奧斯卡巴迪就是那大牧首近前的一位重要人員。”
聽柳木這么一講,李世民倒是明白了:“他們象吐蕃?”
“不,和吐蕃還有些不同。他們依然是皇帝是最高權(quán)力者,但教派的力量相當(dāng)?shù)木薮?,這種事情好或者壞,仁者見仁罷了。至少他們本身是喜歡這種方式的,我更相信那些閃閃發(fā)光的小東西?!?p/>
李世民問道:“什么叫閃閃發(fā)光的小東西?”
柳木臉上一紅,低聲回答:“比如鋼刀、火炮、珠寶、金幣?!?p/>
一旁的李淵大聲說道:“這有什么見不得人的,朕也喜歡。這閃閃發(fā)光的小東西,確實不錯?!?p/>
大唐人是實用主義者,對神明這種事情也算是信。
但更多的卻是,有用才信,沒用不信。
李世民又問道:“那么,這個朝廷之中若是有一堆和尚參與政務(wù),這……”李世民搖了搖頭:“那發(fā)了瘋的梁武帝信佛如癡,也沒有作出這么離譜的事情。”
“這個問題太復(fù)雜,以我的智慧回答不了。不過他們怎么樣關(guān)咱們什么事,有好處就合作,沒好處就不搭理,有利益沖突就拉開架勢干他。打得過就狠狠收拾,打不過就先忍一忍,可以玩一些陰謀,最后還是要干翻他。”
柳木這理論讓大唐兩位皇帝都聽著呆了。
好半天,李淵突然伸手拍了幾下:“精彩,這翻話講的精彩。”
李世民卻是苦笑著:“這若是讓禮部聽到,估計一整年都不得安穩(wěn)。禮部的定義說的好聽一點叫唯利、唯物、唯勢。說的難聽一點,這就是無恥。”
柳木只是干笑著,這種事情誰說誰有理。
禮部也沒錯,但柳木從來都不認(rèn)為政治這種東西是純潔的。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