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崇禎聊天群 1238 對倭策略的改變
梅川尚藝的話音一落,大殿內(nèi)的文武百官都不由得愣住了。他們沒想到,這名倭國來的使者,竟然答應(yīng)得如此干脆!
作為一國使臣,說話做事可都代表自己的國家。如今在正式的朝會上當(dāng)眾承諾,這可不是能反悔的事情!
一直以來,聽說倭國有得是銀子,沒想到,原來是真的,有官員這么想著。
但也有官員更深入想了下,隱隱感覺到這倭國使者消息閉塞,或者還以為大明是以前的大明。
說來也是,以前的時候,大明一年國庫的收入也就兩百多萬,最高也到三百萬兩左右,以至于朝廷窮得叮當(dāng)響,連邊軍軍餉都發(fā)不出來。
雖然朝廷一直想革新,想增加財賦收入,可幾代皇帝一直都沒有能很好地改變這個局面,就算萬歷皇帝和天啟皇帝也沒有例外。畢竟,大幅度提高國庫收入,真是太難了!
誰能想到,自從當(dāng)今圣上登基以來,大明竟然發(fā)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誰能想到?誰都想不到吧!
這么想著,他們不由得都瞅向戶部尚書畢自嚴(yán)。畢尚書沒有直接說賠償多少銀子,而是說如今國庫收入的一半?這是給倭國使者挖坑?。?p/>
想到這些人,他們再看向這個倭國使者,見他還松了口氣,似乎還有點自得樣子,不由得心中有點同情。他們有點難以想象,這位倭國使者知道了如今大明國庫一半的收入是多少,不知道會是怎么樣個心情?
呵呵,估計想死的心都有了吧!不過就算死了也沒用,這是相當(dāng)于兩國之間的約定,死了難道就能反悔?
坑,真得很坑!不知道倭國掉到這個坑里,還能不能爬得上來?
想到這里,這些官員卻又納悶了,這么坑人的事情,似乎有點不像畢尚書的為人?。?p/>
他們猜對了,這其實是崇禎皇帝授意的。
德川幕府一直在搞閉關(guān)鎖國,又因為之前的關(guān)系,更不會主動前來了解大明。因此,大明的印象,估計至少停留在十幾年以前。
本來的話,倭國使者前來大明,路上看到大明發(fā)生的變化,應(yīng)該也能警醒一點。畢竟經(jīng)濟的發(fā)展,是有跡可循的。
但是,崇禎皇帝卻讓廠衛(wèi)暗地引導(dǎo)大明各地百姓把他們對倭國的不滿發(fā)泄出來。因此,倭國使者這一路過來,因為大明百姓的圍攻,一直躲在車?yán)锊桓页鰜?。不但傳遞給他有關(guān)大明對倭國的仇恨,還讓他消息閉塞,基本上還是處于對大明新變化一無所知的地步。
正是有這種種鋪墊,在有求于大明的時候,一心想著解決倭國和大明的歷史恩怨,才能讓倭國使者這么輕易就跳進了畢自嚴(yán)的這個坑,卻還在沾沾自喜。
崇禎皇帝在御座上看著松口氣的梅川尚藝,冷聲說道:“雖然太祖曾有言,倭國乃是不征之國。但是,朕以為,要是太祖知道倭國竟敢有覬覦大明之心,和大明為敵,相信這不征之國也會改為征討之國。朕寬宏大量,給了你們一個悔過自新的機會,一年之內(nèi),兌現(xiàn)諾言,有賠罪誠意,希望你們能珍惜之。如若你們依舊我行我素,無信無義,無視我大明,當(dāng)我大明是冤大頭,朕不介意親征,踏平倭國。明白么?”
聽到這話,那些多想一些的文官武將一下子恍然大悟,他們聽出來了,畢尚書之所以那么挖坑,肯定和皇上有關(guān)!
這么想著,他們看看倭國使者,又看看皇上,不由得都心中暗自慶幸,幸虧自己是皇上的臣子,否則一如這個倭國使者一樣,被坑了還在幫著數(shù)錢!
果不其然,梅川尚藝一聽崇禎皇帝的話,立刻抓住機會表態(tài)道:“請陛下放心,一年之內(nèi),我王必定來天朝上國覲見賠罪,肯定帶了足夠的誠意而來,絕不會食言。“
崇禎皇帝聽了,點了點頭道:“機會給你們了,好自為之吧!”
說完之后,他便站了起來,轉(zhuǎn)身就走。輪值太監(jiān)一見,便尖聲大喊道:“陛下回宮,退朝!”
剩下的事情,自然不用皇帝過問,要不然,還有臣子干什么!
文武百官恭送崇禎皇帝走了之后,全都轉(zhuǎn)身看向倭國使者。
梅川尚藝一開始還沾沾自喜地,大明這些官員如此仇視,結(jié)果自己拿話逼住大明皇帝,最終定下了一個解決事情的辦法。有皇帝的話在,這些官員,還有外面的百姓什么的,就算再仇視又如何,難道敢違抗圣旨不成?
不過慢慢地,他就感覺有點不對了。因為他發(fā)現(xiàn),這些官員看他的眼神,似乎有點怪!
一時之間,他也想不明白,到底哪里不對?大明皇帝都已經(jīng)拍板,板上釘釘了?。?p/>
梅川尚藝跟在鴻臚寺官員的身后往外走,仔細琢磨著,該不會他們以為天皇不會來大明?如今國內(nèi)局勢已經(jīng)很緊張了,為了倭國的未來,德川將軍肯定會說動天皇來大明賠罪的。那又是什么原因,讓這些大明官員這么看自己?
納悶了一路,等走到紫禁城外,準(zhǔn)備要上轎子時,他終于回過神來,該不會是賠款金額有問題吧?可就算上下相差幾十萬兩,在目前這種情況下,相信幕府將軍也能拿出來的吧!
有點疑惑著,他便開口問那名鴻臚寺官員道:“這位上官,請問下,不知道天朝上國一年的國庫收入是多少萬兩銀子?”
“多少萬兩?”那名鴻臚寺官員一聽,先是稍微詫異一下,繼而恍然大悟,看著梅川尚藝的臉色變得份外精彩,轉(zhuǎn)過身,面對梅川尚藝,一字一句地大聲說道,“我大明去年的國庫收入是兩千一百萬兩多,今年看情況,應(yīng)該更多,至少增加兩成……”
他的話還沒說完,梅川尚藝的臉色就變了,也顧不得禮貌不禮貌,連忙打斷問道:“多少?是我聽錯了么,兩千一百萬兩多?”
“呵呵!”鴻臚寺官員笑得很開心,生怕梅川尚藝聽不明白,再次一字一句地說道:“兩千一百萬兩多,你沒聽錯!”
他這話說完,梅川尚藝頓時懵了。他終于知道,為什么那些官員都用那樣的眼神看著他,兩千一百多萬兩啊,就算一半,那也有一千多萬兩,自己一口就答應(yīng)下來,說是沒問題。這……這……
要知道,石見銀山的白銀年產(chǎn)量,最高也就八十六萬兩左右。雖然德川幕府掌握倭國已經(jīng)有些年了,但是,石見銀山的產(chǎn)出,并不是全部都存著的,每年都要開銷的。一千多萬兩白銀啊,如今國內(nèi)還是戰(zhàn)時,更是要用錢的時候,這錢,怎么可能拿得出來?就算用別的東西來折算銀子,那恐怕也要把倭國刮干刮凈了。德川將軍能答應(yīng)么?
想起自己在大明皇帝面前,一口應(yīng)承下來說沒問題,梅川尚藝便感覺天昏地暗,雙腿一軟,眼前一黑,暈了過去。
那鴻臚寺官員一見,冷笑一聲,低聲說道:“竟然敢拿老眼光看我大明,活該!”
不說梅川尚藝醒過來之后如何,就講崇禎皇帝此時回到后宮,心情很是不錯。
在朝議上定下了有關(guān)倭國的解決方案,這算是兩國正式商定的了。如此一來,只要倭國拿不出這么多銀子來,那是倭國的問題,大明再要做出什么事情來,不管朝野上下,都沒法再說什么!
如此一來,大明就將師出有名,倭國,必須要滅掉!
不過,有些事情,自己也該催一催了。
這么想著,崇禎皇帝便進入聊天群,首先下旨給遼鮮水師統(tǒng)領(lǐng)李芝奇,讓他加大給九州建虜?shù)膲毫Α?p/>
多爾袞一直比較磨蹭,這都拖到五月底,馬上就六月初了,結(jié)果還沒有發(fā)起跨海戰(zhàn)役,這可不行!
原本的時候,崇禎皇帝只是想著,逼迫滿清余孽去搶石見銀山,德川幕府肯定不會同意,雙方就會大打出手??少羾拐邅砹酥?,他就改了注意,決定幫助滿清余孽打敗德川幕府。
當(dāng)然了,這個幫助肯定不是出兵,而是利用在江戶那邊錦衣衛(wèi)密探所探聽到的情報,通過錢富貴透露給豪格,多少會增加滿清余孽的勝算。這樣做,有幾個好處。
第一,豪格要能不斷取勝,這樣就能提高他在滿清余孽中的威望,加強他的發(fā)言權(quán),讓他有更多的資本不服多爾袞,能分庭抗禮,從而達到削弱滿清余孽實力的目標(biāo)。錢富貴在這其中,就擔(dān)任以前范文程給皇太極的角色。不過錢富貴不是出主意對付大明,而是對付倭國,這是完全不同性質(zhì)的。
第二,倭國要是敗于滿清余孽手中,那大明再出兵從滿清余孽手中打下倭國,這自然就是大明的了。加上倭國連吃敗仗,就不可能拿出一千多萬的贖罪銀,這雙管齊下,就算老頑固都沒什么話好說。
第三,滿清余孽對于倭國來說,是外來的人,他們要想占領(lǐng)倭國并消化掉,短時間內(nèi)是不可能的。如此一來,大明軍隊攻打倭國的時候,其實對手選擇滿清余孽,會比選擇德川幕府更好一點。通過錢富貴和吳達濟,能最大化地讓滿清余孽去干壞事,背黑鍋。
第四,通過吳達濟知道,滿清余孽這邊,其實和天主教軍隊的矛盾正在日益激化。不過多爾袞還在想著能通過天主教軍隊的關(guān)系,勾搭上呂宋的西班牙人,從而達到購買炮和船的目的。一旦這個希望破滅,相信這兩個勢力很可能會反目成仇。
從以上種種就能看出來,控制倭國的局勢,讓滿清余孽勝出,是最有利于大明的利益。
這么想著,崇禎皇帝便按照這個思路開始調(diào)整方略,重新部署。
聊天群內(nèi),他直接私聊錦衣衛(wèi)指揮使劉興祚道:“這次倭國使者突然出現(xiàn)在天津港,而在江戶的錦衣衛(wèi)密探卻毫無所知。雖然有可能是德川幕府為了瞞過滿清余孽的探子而進行了保密,但不管如何,朕還是不滿意的?!?p/>
“末將知罪,請陛下責(zé)罰!”劉興祚一見,連忙請罪道。他對這事,其實已經(jīng)有認識了,此時皇帝提起,也沒出乎他的意料。
崇禎皇帝見了回復(fù),也沒怪罪。這種事情,不需要明面上喊打喊殺,只要點一下,相信劉興祚就應(yīng)該能警醒了。
這么想著,他就交代道:“朕不管卿用什么手段,一定要最大程度地掌握德川幕府的動靜,明白么?“
滿清余孽那邊,因為有錢富貴和吳達濟的存在,算是在他們的中樞有人,基本上的消息,不可能瞞過大明;只有德川幕府那邊,還是太薄弱了,對于這個,崇禎皇帝是不滿意的。
劉興祚早有腹案,當(dāng)即回答道:“陛下放心,給末將一個月的時間,必有所獲!”
他決定了,利用鄭芝龍在倭國的關(guān)系,不管是威逼也好,利誘也罷,一定要拿下德川幕府中的人。這方面的事情,他有經(jīng)驗。
對于細節(jié)方面的東西,崇禎皇帝并不再過多關(guān)注,因此,也沒過多關(guān)注。交代完了這個事情,他便去御書房,要繼續(xù)完善他的稿子。
這個稿子,不是后世的什么的。那個在最初基本之后,套路傳授給底下的人,已經(jīng)不用他操心了。他的這個稿子是科技方面的,如果發(fā)表出來,那以后就不會有什么伏特、法拉第這些人的事了。當(dāng)然了,對應(yīng)的單位,也要變上一變了。這個,倒讓崇禎皇帝頭疼,寫順手了,就是多少伏特什么的,可他這書,總不能還寫伏特吧,要不,別人會問,這個伏特是什么意思?
目前,蒸汽機方面,已經(jīng)有比較大的突破了,特別是大明占領(lǐng)南洋之后,崇禎皇帝不可能忘記橡膠這個東西,但也不能單純就用,還是需要處理之后才行。目前有關(guān)這方面,崇禎皇帝也讓一幫工匠在搞了。
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其實并沒有特別明顯地傳承關(guān)系。因此,崇禎皇帝在蒸汽機還沒有發(fā)展到極致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動手寫電氣方面的知識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