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冥河傳承 第三百六十八章 七家傳承
第三百六十八章明悟根本道路
無比熟悉半月會行事作風的鷹狼衛(wèi),幾乎很快就明白了,半月會這是進入了一個休眠期,不知道何時才會再次行動。
于是,燕傾城的任務算得上是圓滿完成了。她也要回京復命了。
“道長,本宮要回京了,道長可愿意一起上路?”燕傾城來見楊盤,直入主題道。
“當然,貧道身為客卿,自然力所能及。”楊盤答應道。
楊盤便跟著燕傾城一起上路了,
楊盤的七個血神子都已經(jīng)順利地找到了下手的目標,來了一招偷天換日,成功地混進了除燕家之外的五家勢力之中。
小靜齋之中,楊盤奪舍了小靜齋的兩名圣級長老,根本用不著入藏經(jīng)閣,從這兩名圣級長老的記憶之中,便輕易得到了屬于小靜齋的兩部術(shù)師傳承。
《風源秘術(shù)》和《火源秘術(shù)》!
楊盤拿到這兩部傳承之后,便讓兩名血神子徹底潛伏了下去,不到萬不得己,楊盤是不會隨便亂來的。
楊盤拿到了兩部最好拿到的秘術(shù)之后,開始仔細地研究了起來。
燕都中京,楊盤住進了燕傾城的郡主府。
燕傾城在中京有自己的府邸,而不是住在她父皇的王府里。
一個月后,楊盤又從其他四家手中得到了另外的四部秘術(shù),分別為《金源秘術(shù)》、《木源秘術(shù)》、《水源秘術(shù)》、《土源秘術(shù)》、就差燕家手中的《雷源秘術(shù)》了。
得到六部術(shù)師傳承之后,楊盤便一直足不出戶地研究。
在智慧之光的加持之下,花費了整整半年時間,楊盤總算是明悟了這幾部秘術(shù)的深層次關(guān)聯(lián)。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就是這幾部秘術(shù)都能夠修煉到神魂期!
其次,楊盤可以肯定它們只是基礎秘法而已,用來筑基的。出竅期以上的高深法門,天神山的天神并沒有將它們流出。
最后,楊盤到手的六部秘術(shù),全是外道法門!
又過了一個月,楊盤終于從皇室之中弄來了最后一部《雷源秘術(shù)》。
研究之后,楊盤不禁感嘆道:“原來如此,怪不得我總覺得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
雷者,陰陽之樞機,主開辟之道也。
楊盤研究了另外六部秘術(shù),發(fā)現(xiàn)它們各有玄妙,但相互之間,相生相克。總的來說,它們是獨立的法門。但楊盤總覺得其中有古怪,但又說不出來是什么古怪。
想一想就知道了,天神山的那位天神故意放出這七部秘術(shù),倡導了所謂的術(shù)師之法,根本就是將外道元神法門的筑基部分外傳。
稍稍用點腦子思考一下,這位天神難道不求絲毫回報?
怎么可能?
分明就是拿這些人當小白鼠,試驗法門的正確性和可行性。
可是,秘術(shù)分成七門,是不是太多了一點?總不可能這位天神真的在試驗七種法門吧?
這怎么可能?楊盤自己修煉兩門大法就已經(jīng)相當吃力了,更別說修煉七門了。
正常來說,修煉一門足矣!
所以,楊盤總覺得有古怪,但又說不出來哪里古怪。
直到第七部《雷源秘術(shù)》到手之后,楊盤仔細一研究,立即便發(fā)現(xiàn)了關(guān)鍵之處。
原來這七部秘法要湊齊之后,才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的關(guān)鍵。
隨即楊盤開始參悟這七部秘法的關(guān)聯(lián)點,嘗試融合這七部法門。
眨眼之間,又是半年多過去了。
楊盤來到中京已經(jīng)住了整整一年零三個月。
他竟然成功地融合了七部秘法,化為一部新的法門。
得到新的法門之后,立即便聽到智慧之門的門靈宣布:“成功融合并自創(chuàng)一部元神筑基法門,達成條件,權(quán)限提升一級,開啟解析和建模功能,融合推演功能,開啟功法推演分析功能。”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呣雷特。
楊盤愣是靠著七部外道法門,推演融合之后,愣是自創(chuàng)出一門直指元神的筑基法門。
必須要注意的是,這是一門道門正統(tǒng)法門,而不是外道元神之法。
這代表什么?
這代表著楊盤對道法的理解,已經(jīng)達到了非常高深的層次。幾乎接近了元神真人的層次。
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
嗯,單純從學術(shù)上來說,楊盤對于道法的理解就達到了元神真人級別。
可惜,這方世界不是巫師世界或者是奧術(shù)世界那種純粹的知識即力量的世界,這方高維宇宙的主要大道便是生死大道。
修士以道心為基準,而不是以知識學術(shù)為基準。
但是楊盤擁有這么高的學術(shù)水平,也是有好處的。
轉(zhuǎn)過頭來,楊盤再去參悟《暗日五行秘要》,愣是將元神之路看得無比透徹。
同樣的,他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道路似乎走錯了!
修煉兩部根本大法,實在是一種浪費生命的行為。
楊盤在這一刻產(chǎn)生了,想要融合《血海真經(jīng)》和《誅仙劍經(jīng)》的念頭!
融合兩部大道級數(shù)的功法,開創(chuàng)一部適合自己的修煉功法,開辟一條適合自己的修煉道路!
越想越有意思,越想越有道理。
楊盤想了一下,這絕對是一條光明之路。
《血海真經(jīng)》和《誅仙劍經(jīng)》都不是由自己所開創(chuàng)的,雖然它們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普適性。
但他們終究是由冥河老祖和禹余道人所創(chuàng)。
楊盤也是一個有大智慧,大毅力,大機緣,大志向的修士。
修煉前人道路,恐怕永遠也不可能超過前人。
既然有幸得到兩位大能的傳承,有幸有智慧之門這樣的至寶輔助。
為什么不自己開辟一條新的道路呢?
沒有錯,就是要這樣做,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要不是這一次參悟七部秘術(shù)傳承,融合成一部法門。恐怕自己永遠也不可能看清楚自己當前的尷尬局面。
我楊盤不僅僅是要當原著之中的殺戮道祖,我不是他,我就是我。
我要還為超脫這方宇宙之后的道路鋪路。
萬丈高樓平地起,趁著現(xiàn)在我還沒有突破金丹期,金丹無悔,我還有機會糾錯。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