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中文-免費小說,文字版,txt下載

 
  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shè)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jié)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guān)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唐技師  >>  目錄 >> 第725章 佛與道

第725章 佛與道

作者:揚鑣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揚鑣 | 大唐技師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唐技師 第725章 佛與道

“臣特意研究過幾天。”

李世民一臉狐疑,佛也好,道也罷,哪個不是他人窮盡一生也參悟不透的,研究過幾天?你也好意思說!不過李世民也沒打斷李牧,對他的自負和莫名其妙的自信,李世民已經(jīng)習慣了,也不理他,道:“快說吧。“

“那臣便小小地發(fā)表一些淺見。”李牧清了下嗓子,道:“想要知道為何會有這種差異,要先明白,佛教想要倡導的是什么樣的思想。臣的結(jié)論,佛教講究探尋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他們的教徒修習的目的,是為了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生命的解脫,到達一種明悟的境界。”

“因此,經(jīng)常有人經(jīng)歷苦難之后,看破紅塵而剃度出家。看似大徹大悟的背后,實則是一種逃避現(xiàn)實的行為。這種逃避,貫穿于佛教各種經(jīng)義典籍之中,只不過加以美化罷了。譬如說,修來生福報這種事情,就是非常典型的。誰見過來世?誰知道來世是什么樣兒?說這些話的和尚,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們改變不了此生,便向此生妥協(xié),修來世?不過是托詞罷了。”

“同時,佛教講究因果輪回,佛教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說法,也因此,他們認為引發(fā)戰(zhàn)亂之人,必有一天會自食其果,因而無需他們的幫助。如剛才所說,這也是一種逃避,他們沒有能力拯救亂世,甚至不想去努力一試。這種消極的態(tài)度,臣非常的不喜歡。臣以為,哪怕是再小的可能性,只要是正向的努力,就可以一試。奇跡總是存在的,不去嘗試,永遠不會知道能不能成功。”

“而倘若在盛世之際,由于許多帝王他們需要佛教的思想來教化百姓,那么和尚下山便成了常態(tài)。當佛教成為了帝王統(tǒng)治的工具,得到了朝廷的一定支持,寺廟自然也就多了,和尚也就多了。需要他們出現(xiàn)的場合多了,也無需逃避什么了。自然也就‘下山’了。”

李世民點點頭,道:“那道教又如何?”

“道教的思想與佛教截然不同。道家追求的是“道”,而所謂“道”,在臣的理解,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譬如說‘得道成仙’、‘斷人生死’、‘濟世救人’等等,每一種能力,都不是凡人所能達到。因此,若想要得到這種能力,必得潛心鉆研才行。”

“道教之人主要信奉太上老君,此人乃是天上煉仙丹的神仙,可以煉制各類仙丹。傳說之中,仙丹得服一顆,便可延壽百年。昔有彭祖壽八百,便是因為吃了八顆仙丹之故。”李牧順口瞎掰,余光卻一直瞄著李世民的表情,見他聽到‘一顆仙丹延壽百年’的時候,目光中露出的渴望,嘴角微翹,繼續(xù)道:“盛世之中,國泰民安,國富民強,百姓的生活無憂,追求長生之人自然就多。而長生之法,卻無有記載和定論,只能是自己去研究。”

“不管是為了擁有解決問題的‘道’,還是達到‘長生不老’的道。不管是何種目的,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需要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鬧市自然不是他們的首選。因此,在盛世之中,道士們往往歸隱山林,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而努力。”

“而到了亂世的時候,正是道士一展所學的好時機。譬如孫神醫(yī)這樣的大夫,亂世的時候,需要大夫的人一定是比盛世的時候多的。其他的‘道’,也是如此。”

李世民聽完李牧的話,心中疑惑并未解開,皺眉問道:“按你所說,這佛道并無好壞,只是想法不同而已,對帝王來說,佛還盛于道一些,為何你卻不喜歡佛,反而言談之間,頗為推崇道呢?”

“這就要談得深一點兒了。”李牧笑了笑,道:“舉一個例子吧,陛下,臣想請問陛下一句,您是喜歡打江山的人,還是坐江山的人呢?”

李世民灑然一笑,道:“自然是打江山的人,坐江山?坐享其成,不是朕之所愿,也沒什么意思。”

“臣也如此想。”李牧認同地點頭,道:“陛下,人生貴在經(jīng)歷。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付出,得到,這才是人生正常之態(tài)。什么都是現(xiàn)成的,那便沒什么意思了。”

“這佛教啊,固然是帝王統(tǒng)治百姓的一個好工具,但是也不過是愚民的手段而已。陛下應明白一個道理,那便是百姓不可欺。”

“佛,便是欺騙么?”

“不一定完全是欺騙,但一定有虛偽。”

李世民皺眉:“哪里虛偽?”

“粗淺的例子就不說了,就說這我佛慈悲,不忍殺生吧。”

“這有什么問題?”

李牧笑了笑,道:“佛經(jīng)里曾記載一個小故事,來表現(xiàn)佛之大能。佛陀曾言道,一碗水里有無數(shù)眾生,而這些眾生就是一方世界。因此有詩贊曰,佛觀一瓢水,四萬八千蟲。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但臣想問一句,佛陀喝水么?”

李世民皺起了眉頭。

“我佛慈悲,當不殺生。而一瓢水之中,孕育無數(shù)生靈。佛喝水,即殺生,殺生之佛,也能算佛么?這難道不是自相矛盾么?”

李世民笑了起來,道:“你是總有得可說,論狡辯之術(shù),你可謂天下無雙了。但是,道也未必都是好的,你為何就喜歡呢?”

“臣也不是盡喜歡道,臣只是喜歡‘道’的這種思想、”停頓了一下,李牧又道:“或者說精神。”

“臣剛剛說了半天,也不知說明白沒有,臣想告訴陛下的是,若按照佛教的思想行事,可以做到更好的控制已有的資源,但其實是不能創(chuàng)造新的價值的。因為佛教的思想,本身就不具備道家的那種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道教則不同,道,便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道士不斷地鉆研各種‘道’,會讓‘道’發(fā)展得更好,更深。就說這醫(yī)術(shù),古今的史書上,記載頗多,好多道士都是很好的大夫。他們的道,便是這醫(yī)術(shù)。”

“臣相對更喜歡道家,是因為臣也是一個這樣的人。臣喜歡遇到問題,迎難而上的人。臣也喜歡,能解決問題的人。能在一個擅長的領(lǐng)域,孜孜不倦鉆研的人,不管是任何領(lǐng)域。這也是臣先前與孔祭酒、魏公交惡,后來又緩和的緣故。他們都是執(zhí)著的人,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執(zhí)著,便沒有什么對錯了。”

“如今大唐百廢待興,百姓遠遠談不到安居樂業(yè),還不到需要利用佛教教化世間的時候。現(xiàn)在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的‘道’,因為可想而知,必然會遇到很多的問題。臣不是希望朝野之間,全然都是道士,但臣希望朝野之間,能養(yǎng)成一種風氣,那便是遇到問題,不要逃避,迎難而上,只要有不斷嘗試,不怕失敗的心,問題總有一天能夠解決。但若是逃避的想法,把問題一拖再拖,一留再留,便永遠不會進步了。大唐的盛世景象,也會越拖越遠,甚至永遠看不到了。”

李世民目光如炬,盯住李牧,道:“你這是讓朕,親道而遠佛么?”

李牧輕輕搖頭,道:“臣豈敢教陛下如何做事,臣只是想給陛下一個建議。佛也好,道也好,不過是帝王手中的工具而已。工具,是用來使用的,而不可為之所累。今天下之寺廟,已到了動搖國本的程度。新政若想推行,必得抑佛。這就像是打鐵,需要大錘的時候,上大錘,需要小錘的時候,上小錘。只要把東西打出來了,過程,便不是很重要了。”

李世民頷首:“朕明白了,不過皇后那邊,你還是需要去解釋。”

“臣這就去——”李牧說著,便要行禮告退,忽然門口處傳來聲音:“不必了,臣妾已然聽到了。”

李牧轉(zhuǎn)過身來行禮,長孫皇后將他攙扶起來,道:“李牧,本宮過來,可不是興師問罪來的。你做的事情,是為了大唐的社稷江山,為陛下承擔惡名,本宮是來謝你來了。你剛剛的那一番言論,我也聽到了多半。字字句句,都非常有道理。你這般年歲,能把事情想得如此通透,真可當?shù)谩觳拧至恕!?p/> “謝皇后謬贊了。”

長孫皇后笑了笑,道:“至于本宮的那些事兒,也不過是解個心疑罷了。我身上的病,我自己知道,不定時的發(fā)作,也未必是祈福的緣故,祈福過后也犯過,卻也不能去怪罪。稚奴和晉陽,多虧了太醫(yī)院的御醫(yī)將養(yǎng),與慈恩寺沒多大關(guān)聯(lián),只是坊間那么說,宮中也不便去解釋,倒成了他們的口實了。你往后也要記住,且不可為了身份有所顧忌,無論是國舅,還是我這個皇后。”

“這——”李牧不知長孫皇后這話是真心還是假意,急忙躬身道:“恐不妥,這有違君臣之道。”

“你是陛下的臣子,對陛下盡忠,為大唐盡責,才是為臣之道。”

李牧抬頭看長孫皇后,見她神色真摯,并不像是在說反話,心中著實的佩服。要不怎么后世的史官稱贊,大唐文德皇后,堪稱是古今第一賢后呢,單憑這通情達理的勁兒,就足以擔當?shù)闷鹆恕?p/> 長孫皇后給面子,李牧也不吝贊美:“皇后賢德,陛下之福也。來日陛下成為千古一帝,這一半兒的功勞,怕是要應在皇后的身上了。”

長孫皇后笑了,道:“本宮特意過來一趟,可不是為了聽你的恭維。你快些去做事吧,本宮與陛下,還有一些其他閑事要談。”

“臣告退。”

李牧分別跟李世民和長孫皇后行禮,隨著高公公走出殿外。透過窗,看著向外走的李牧,李世民有些憤然道:“你聽見那小子的話沒有?朕剛回過味兒來,這話是夸你不假,但也是在諷刺朕啊!這小子什么意思,其心可誅!”

“陛下何必在意這些呢?”長孫皇后看著李世民,正色道:“臣妾過來,除了寬慰李牧之外,還有一件事想要請求陛下。”

“何事?”

“請陛下申飭兄長。”

“輔機?”李世民有些莫名其妙,道:“輔機的事兒,朕聽高干說了,不過就是阻攔了李牧一下,但這情有可原吶,他是你的兄長,也是稚奴和晉陽的舅父,惦記你和孩子有什么不妥的?”

“他不該以此為憑,去要挾李牧。就像臣妾剛才說的,這非為臣之道。”

李世民皺起眉頭,有些惱道:“一家人,總提什么為臣之道,你不嫌累么?”

“先君臣——”

“好了!”李世民的語氣有些重了,打斷了長孫皇后的話,道:“朕知道你擔憂什么,但你也要對朕有信心。朕是擺設(shè)么?便能讓輔機一家獨大,外戚奪權(quán)了?任何人都不可能沒有野心,輔機也是如此,但朕有信心能壓服他。”

“可是……”

“我知道,你是說以。輔機可是比朕還大幾歲,等朕殯天了,他也早死了。長孫沖么,倒是個人才,可有李牧在,他注定掀不起風浪來。”

“那李牧呢?何人能夠壓服?”

“所以呀,最為擔憂者,便是李牧。”

窗外已經(jīng)看不到李牧的影子了,李世民也就收回了目光,轉(zhuǎn)過身來,不知是否是光的緣故,他的臉顯得有些陰沉。

李世民走了幾步,來到桌案后,提起筆,他要寫一道圣旨。

飛白勾勒在宣紙上,字字如刀。

“朕想過了,若朕殯天之時,尚無人能夠壓服李牧,那,他便隨朕入寢陵吧。君君臣臣,有始有終,也算是一段佳話了。”

長孫皇后震驚地看著李世民,這一刻她覺得自己的丈夫有些陌生。昔年那個白袍銀鎧,策馬殺敵的少年將軍,竟是半點影子也看不到了。什么時候,他變得如此冷血無情了?可以輕描淡寫的說出這樣理所當然沒有道理的話?

長孫皇后努力地回想,到底是什么時候,李世民變成了這樣。她回想到了李牧來之前,回想到了滅突厥大戰(zhàn)之前,回想到了那個血月橫空的夜晚……

也許,人真的是會變的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唐技師目錄  |  下一章
大唐技師 手機網(wǎng)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zhí)行時間: 0.08067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县| 成都市| 高陵县| 秦安县| 荔波县| 改则县| 玛多县| 邮箱| 邯郸市| 太保市| 尚义县| 峨边| 澄迈县| 菏泽市| 奉化市| 石狮市| 铜川市| 福安市| 台中市| 马尔康县| 长泰县| 和龙市| 桑日县| 茶陵县| 北票市| 柳江县| 库车县| 鞍山市| 项城市| 札达县| 高台县| 长治市| 遂平县| 基隆市| 衡水市| 宿迁市| 沿河| 安泽县| 汕尾市| 海淀区| 南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