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唐技師 第955章 一箭雙雕之計
章程,顧思之是不想看的。但是李牧讓他看,他還不能不看,只好硬著頭皮看下去。
但這一看,可不得了了,顧思之的眼睛竟是目不轉(zhuǎn)睛了起來,其他人見狀,心中愈發(fā)的好奇,但是沒李牧的許可,他們也不敢湊過去看。等顧思之看完了,傳閱給他們,所有人的表情都幾乎差不多,先是皺眉,隨后舒展,接著便是狂喜了。
這下輪到李世民好奇了,他也想知道李牧的章程里到底有什么。
“侯爺大才,吾等敬服?!笨赐炅苏鲁蹋腥讼蚶钅辆瞎?,若按照章程執(zhí)行,他們可真的一點顧慮也沒有了。
李牧大笑,擺了擺手,道:“什么敬服不敬服的,主要是辦事情,既無異議,就著手去做吧。丑話說在前頭,這次若在出問題,本侯可不姑息了。”
“絕不讓侯爺失望!”眾人都打了包票,尤其是王瑞,胸口拍的最響。
待眾人走了,李世民便迫不及待地問李牧,到底是什么章程。
李牧知道自己賣關(guān)子已經(jīng)賣得夠久了,再不說李世民恐怕要發(fā)怒,便一五一十地講了出來。
“陛下,臣心知,陛下和這些士紳,最擔心的便是突厥人的武力。常言道,突厥人上馬是兵,下馬是民,生性殘暴——從前臣也這樣認為,但臣去年一場西域之行,感想有所變化。”
李世民沒有說話,而是看著李牧,等著他把話說完。
李牧繼續(xù)說道:“陛下,臣想讓陛下想一個問題——陛下見過要飯花子么?”
李世民心中納悶,要飯花子跟要談的事兒有什么相關(guān),但李牧既然問了,他想了想,答道:“朕轉(zhuǎn)戰(zhàn)南北,要飯花子當然見過,怎么了?”
“那臣斗膽問陛下一句,要飯花子數(shù)量的多與少,是誰的責任?”
李世民沉默,過了一會兒,道:“此乃朕的責任——若朕治理國家治理得好,誰又愿意去要飯呢?”
李牧點點頭,道:“正是這個道理,那么同樣的道理,也可放在突厥人身上。陛下可曾想過,突厥人為何要劫掠中原?”
沒等李世民回答,李牧直接回答了:“還不是因為吃不飽,穿不暖,只能劫掠填補么?如果他們安居樂業(yè),又怎會有劫掠的想法呢?”
“若是突厥人能過得如同長安城的百姓一樣,做工就能溫飽,誰愿意在馬背上放牧,又有誰愿意去打仗?”
“臣去年在西域輾轉(zhuǎn),眼睛所見,對西域的游牧民族,了解的多了一些。陛下可知道,游牧民族的部族之間拔出刀來廝殺,很多時候是沒有理由的。就算有理由,可能也只是一個女人,又或者是一頭馬崽的歸屬,就這么一點小事,就足以讓他們殺人。”
“這是殘暴么?是的!”李牧嘆息道:“臣不為他們洗白,但他們?yōu)槭裁磿@樣?還不是活著艱難么?生存的資源有限,為了活下去,他媽就需殺了別人,奪了別人的牛馬和女人,奪的越多,他們才能熬過那漫長的寒冬……這就是為什么,草原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自相殘殺的原因。”
“碰上中原王朝衰敗的時候,他們能來中原劫掠,碰上中原王朝強大,他們無法劫掠,再趕上天時不容人,可不就是個死么?”
這點李世民是深有感觸,戰(zhàn)勝頡利,雖說有大唐君臣謀劃數(shù)年,但本質(zhì)上勝利還是天時帶來的。若不是大雪,凍死了突厥不少人和牲畜,誰贏誰輸還未可知。
“陛下和突厥打交道多年,應(yīng)該已經(jīng)觀察到一個規(guī)律了。突厥的強盛和衰敗,往往是個循環(huán)。他們強盛到了極致的時候,就會內(nèi)亂,為何?因為他們不事生產(chǎn),只會放牧。而草原就那么大,人多了,牲畜多了就不夠分。他們內(nèi)訌,就會死人,可這對突厥來說,不算是壞事。因為人死了,他的財產(chǎn)和牛馬,女人,孩子,都可以被活下去的人繼承。這會造成一個相對安穩(wěn)的時間,他們不必去靠搶掠去度日了?!?p/>
“誰不想過安穩(wěn)日子呢?突厥人也是人,他們也肯定想過安穩(wěn)日子。都說突厥上馬是兵,下馬是民。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還不是被逼的?在中原,咱們能看見人老了,受子女奉養(yǎng),我們覺得這種事情平常,孝道是每個人都應(yīng)該做的。但突厥人為何很少有這種情況,還不是因為他買活不了?他們不是生下來就上馬是兵下馬是民,而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早就被淘汰了。”
“他們不得不和咱們廝殺,他們不跟咱們廝殺,便要自相殘殺,沒有其他路可走。”
李牧動之以情,李世民也沉默不語。這些道理淺顯,李世民何嘗不懂。但他是天可汗之前,首先是大唐的皇帝。他要先為大唐子民負責,有余力了才可以去管突厥。更何況,這些事情本不是他的所長,他也想不出什么辦法來。
“眼下突厥便面臨著危機……”李牧正色看著李世民,道:“而且危機就在眼前,很快就要爆發(fā)了?!?p/>
李世民皺眉:“你不要危言聳聽,什么危機,朕怎么不知道?”
“陛下,臣絕非危言聳聽?!崩钅恋恼Z氣中有幾分急切,道:“算起來,陛下是在前年擊敗突厥,遷突厥余部到河套。這個舉動,沒有什么不對,但是陛下忽略了一件事?!?p/>
“什么?”
“突厥人是一游牧為生,游牧人的根本是什么?不是人,是牲畜!而突厥人的牲畜,在千年那場大雪凍死了一大半,跟咱們作戰(zhàn)的時候,作為口糧吃了一小半,剩下不多的牲畜,還被咱們當戰(zhàn)利品得了一部分,真正他們手里的牲畜非常少了!”
“這……”李世民哪里知道這里面的門道,疑惑道:“可是他們一直在跟咱們貿(mào)易啊,馬匹,皮革等,貿(mào)易沒有間斷過啊,他們?nèi)魶]有牲畜,這些貿(mào)易是如何進行的?”
“陛下,臣說的牲口,與馬匹何干?他們的口糧,又不是戰(zhàn)馬,而是牛羊?。≈劣谀切┢じ?,臣查看過內(nèi)務(wù)府的進貨單,大部分的貨單都顯示,這些牛皮都是”“這是殘暴么?是的!”李牧嘆息道:“臣不為他們洗白,但他們?yōu)槭裁磿@樣?還不是活著艱難么?生存的資源有限,為了活下去,他媽就需殺了別人,奪了別人的牛馬和女人,奪的越多,他們才能熬過那漫長的寒冬……這就是為什么,草原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自相殘殺的原因?!?p/>
“碰上中原王朝衰敗的時候,他們能來中原劫掠,碰上中原王朝強大,他們無法劫掠,再趕上天時不容人,可不就是個死么?”
這點李世民是深有感觸,戰(zhàn)勝頡利,雖說有大唐君臣謀劃數(shù)年,但本質(zhì)上勝利還是天時帶來的。若不是大雪,凍死了突厥不少人和牲畜,誰贏誰輸還未可知。
“陛下和突厥打交道多年,應(yīng)該已經(jīng)觀察到一個規(guī)律了。突厥的強盛和衰敗,往往是個循環(huán)。他們強盛到了極致的時候,就會內(nèi)亂,為何?因為他們不事生產(chǎn),只會放牧。而草原就那么大,人多了,牲畜多了就不夠分。他們內(nèi)訌,就會死人,可這對突厥來說,不算是壞事。因為人死了,他的財產(chǎn)和牛馬,女人,孩子,都可以被活下去的人繼承。這會造成一個相對安穩(wěn)的時間,他們不必去靠搶掠去度日了。”
“誰不想過安穩(wěn)日子呢?突厥人也是人,他們也肯定想過安穩(wěn)日子。都說突厥上馬是兵,下馬是民。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還不是被逼的?在中原,咱們能看見人老了,受子女奉養(yǎng),我們覺得這種事情平常,孝道是每個人都應(yīng)該做的。但突厥人為何很少有這種情況,還不是因為他買活不了?他們不是生下來就上馬是兵下馬是民,而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早就被淘汰了。”
“他們不得不和咱們廝殺,他們不跟咱們廝殺,便要自相殘殺,沒有其他路可走。”
李牧動之以情,李世民也沉默不語。這些道理淺顯,李世民何嘗不懂。但他是天可汗之前,首先是大唐的皇帝。他要先為大唐子民負責,有余力了才可以去管突厥。更何況,這些事情本不是他的所長,他也想不出什么辦法來。
“眼下突厥便面臨著危機……”李牧正色看著李世民,道:“而且危機就在眼前,很快就要爆發(fā)了?!?p/>
李世民皺眉:“你不要危言聳聽,什么危機,朕怎么不知道?”
“陛下,臣絕非危言聳聽?!崩钅恋恼Z氣中有幾分急切,道:“算起來,陛下是在前年擊敗突厥,遷突厥余部到河套。這個舉動,沒有什么不對,但是陛下忽略了一件事。”
“什么?”
“突厥人是一游牧為生,游牧人的根本是什么?不是人,是牲畜!而突厥人的牲畜,在千年那場大雪凍死了一大半,跟咱們作戰(zhàn)的時候,作為口糧吃了一小半,剩下不多的牲畜,還被咱們當戰(zhàn)利品得了一部分,真正他們手里的牲畜非常少了!”
“這……”李世民哪里知道這里面的門道,疑惑道:“可是他們一直在跟咱們貿(mào)易啊,馬匹,皮革等,貿(mào)易沒有間斷過啊,他們?nèi)魶]有牲畜,這些貿(mào)易是如何進行的?”
“陛下,臣說的牲口,與馬匹何干?他們的口糧,又不是戰(zhàn)馬,而是牛羊??!至于那些皮革,臣查看過內(nèi)務(wù)府的進貨單,大部分的貨單都顯示,這些牛皮都是”
“這是殘暴么?是的!”李牧嘆息道:“臣不為他們洗白,但他們?yōu)槭裁磿@樣?還不是活著艱難么?生存的資源有限,為了活下去,他媽就需殺了別人,奪了別人的牛馬和女人,奪的越多,他們才能熬過那漫長的寒冬……這就是為什么,草原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自相殘殺的原因。”
“碰上中原王朝衰敗的時候,他們能來中原劫掠,碰上中原王朝強大,他們無法劫掠,再趕上天時不容人,可不就是個死么?”
這點李世民是深有感觸,戰(zhàn)勝頡利,雖說有大唐君臣謀劃數(shù)年,但本質(zhì)上勝利還是天時帶來的。若不是大雪,凍死了突厥不少人和牲畜,誰贏誰輸還未可知。
“陛下和突厥打交道多年,應(yīng)該已經(jīng)觀察到一個規(guī)律了。突厥的強盛和衰敗,往往是個循環(huán)。他們強盛到了極致的時候,就會內(nèi)亂,為何?因為他們不事生產(chǎn),只會放牧。而草原就那么大,人多了,牲畜多了就不夠分。他們內(nèi)訌,就會死人,可這對突厥來說,不算是壞事。因為人死了,他的財產(chǎn)和牛馬,女人,孩子,都可以被活下去的人繼承。這會造成一個相對安穩(wěn)的時間,他們不必去靠搶掠去度日了?!?p/>
“誰不想過安穩(wěn)日子呢?突厥人也是人,他們也肯定想過安穩(wěn)日子。都說突厥上馬是兵,下馬是民。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還不是被逼的?在中原,咱們能看見人老了,受子女奉養(yǎng),我們覺得這種事情平常,孝道是每個人都應(yīng)該做的。但突厥人為何很少有這種情況,還不是因為他買活不了?他們不是生下來就上馬是兵下馬是民,而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早就被淘汰了?!?p/>
“他們不得不和咱們廝殺,他們不跟咱們廝殺,便要自相殘殺,沒有其他路可走。”
李牧動之以情,李世民也沉默不語。這些道理淺顯,李世民何嘗不懂。但他是天可汗之前,首先是大唐的皇帝。他要先為大唐子民負責,有余力了才可以去管突厥。更何況,這些事情本不是他的所長,他也想不出什么辦法來。
“眼下突厥便面臨著危機……”李牧正色看著李世民,道:“而且危機就在眼前,很快就要爆發(fā)了?!?p/>
李世民皺眉:“你不要危言聳聽,什么危機,朕怎么不知道?”
“陛下,臣絕非危言聳聽?!崩钅恋恼Z氣中有幾分急切,道:“算起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