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六宮鳳華 第一千零二章 道合(二)
陳湛的“病”飛快地痊愈,第二日就進(jìn)宮覲見。
盛鴻掃了紅光滿面的陳湛一眼,戲謔打趣:“聽聞陳尚書心狠手辣,親自打了你三十棍子,將你打得皮開肉綻,屁股差點開了花。看來,傳聞不可盡信啊!”
陳湛咧嘴一笑:“那些好事胡亂傳言的,也太夸張了。才三棍子而已。那是我親爹,哪里舍得打我三十棍子!我可是陳家長子,以后陳家的榮光皆系在我身上。”
然后,肅容正色道:“我已經(jīng)是皇上的人了。以后,請皇上多多提攜微臣,如此才不負(fù)微臣對皇上的一片心意。”
陸遲趙奇連連搓胳膊的雞皮疙瘩。
就見盛鴻正色應(yīng)了回去:“我生是明曦的人,死是明曦的鬼。不管有誰愛慕心儀于我,我都不會動心。你趁早死了這條心。”
陳湛:“……”
陸遲趙奇:“……”
比厚顏無恥,陳湛再一次落敗。
陸遲趙奇被肉麻的快吐出來了,各自一臉痛苦忍耐。
盛鴻洋洋自得,開懷一笑。
身為天子,每日要正襟危坐,冷靜克制,展現(xiàn)在人前的,永遠(yuǎn)是喜怒不辨威嚴(yán)天成的臉孔。
一兩年,三五年,未來的數(shù)年都要這樣,想想都是件令人絕望的事。
好在還有幾個知心好友。在他們面前,盛鴻可以卸下天子的威嚴(yán),嬉笑肆意片刻。
說笑片刻,盛鴻和三人說起了正事。
“那一日大朝會上的奏折,已經(jīng)見了成效。”盛鴻眸光閃動,沉聲說道:“這幾日里,陸續(xù)有官員上了奏折,奏請削藩。”
朝堂里從來不缺見風(fēng)使舵逢迎拍馬之人。天子削藩之意堅定,窺出端倪的官員們,很快就有人揣摩圣意,上了奏折。
可以想見,將有越來越多的臣子表態(tài)。
反正,這大齊是天子的。天子不怕內(nèi)亂,他們身為臣子,阻攔不住,也只有追隨天子其后了。
陸遲低聲道:“祖父也已動搖。不出數(shù)日,他就會想清楚了。”
陸閣老身為首輔,是文臣之首。一旦陸閣老徹底站隊表態(tài),將會徹底影響到朝堂動向。
盛鴻贊許地看了陸遲一眼:“辛苦你了。”
陸遲笑了一笑:“我這么做,也是為了陸家。祖父以后總能體會到我的用心良苦。”
“我爹也慢慢轉(zhuǎn)過勁來了。”趙奇低聲笑道:“這幾日,我勸了他兩回。我的話,他也該聽進(jìn)去了。”
盛鴻對趙奇投以欣賞的目光:“辛苦辛苦。”
陳湛有些尷尬地咳嗽一聲:“我父親比較固執(zhí),這幾日一直在氣頭上。我沒敢吭聲。不過,等過些時日,朝堂風(fēng)向徹底變了,他就能轉(zhuǎn)過勁來了。”
盛鴻倒沒戳他的心窩,笑著說道:“不急,此事徐徐圖之。”
這一日正午,天子留陸遲三人在移清殿里用午膳。
這等殊榮恩寵,放眼朝堂,無人能及。
便是閣老尚書們,也很少被留膳。
陸遲趙奇陳湛三人,時常被召進(jìn)宮伴駕。三人官職皆不高,卻是天子近臣。且時常陪伴天子議論政事,簡在帝心這四個字,簡直就是為他們?nèi)齻€量身定制而成。
朝堂動向的變化,也十分明顯。
上奏折的官員越來越多,數(shù)日之內(nèi),奏請削藩的奏折摞了高高的一摞。
禮部尚書謝鈞,也上了一封奏折。緊接著,蕭尚書也上了奏折。倒是幾位閣老,依舊“沉穩(wěn)持重”,暫時未曾表態(tài)。
不過,眾官員皆知曉,削藩勢成,已不可阻擋。
大齊的十余位藩王,也在這數(shù)日里收到了消息。各自或憤怒或悲憤或驚慌或絕望,不一而足。
藩王們私下多有聯(lián)系,在收到朝堂動靜風(fēng)聲后,立刻和各自交好的藩王緊急聯(lián)系,商議對策。
只是,藩地多在偏遠(yuǎn)之地,彼此通信傳遞消息并不便利。短時間內(nèi),全部聯(lián)系上是不可能的。更遑論商議對策了。
而朝中,已經(jīng)有官員上了具體的削藩章程。閣老們沒有贊成,也未反對,任由這些奏折呈到了圣前。
盛鴻看過這些奏折后,并未批復(fù),而是將這些奏折一起送進(jìn)了內(nèi)閣。讓幾位閣老一起看完奏折,再行議事。
五位閣老花了半日功夫,將奏折一一過目。一時無人張口說話。
過了許久,顏閣老咳嗽一聲,低聲道:“待會兒,皇上要召我等去移清殿議事。若問起削藩之事,我等該如何回應(yīng)?”
從天子流露削藩之意起,已有大半個月。
這大半個月來,天子的手段一波接著一波,步步緊逼。他們幾個閣老,各自心意動搖,低頭讓步是遲早的事。
方閣老略一躊躇,低聲說道:“大勢所趨,我以為,順著圣心便可。”
方閣老此言一出,趙閣老率先松了口氣,低聲道:“我亦有此意。”
接下來,就剩李閣老和陸閣老了。
李閣老年紀(jì)老邁,頭發(fā)漸漸稀疏,連帶著下巴上的胡須也稀稀疏疏,只剩幾根。就這幾根山羊須,李閣老愛惜的很,每日捋得小心翼翼,唯恐不甚捋斷了一根。
大家都在看著李閣老,就連李閣老慢慢騰騰地捋啊捋啊……
半晌都沒吭聲。
方閣老等人暗暗翻了個白眼,又看向陸閣老。
陸閣老沉吟許久,才張口道:“我等皆是臣子,身為臣子,自當(dāng)聽從圣意。”
方閣老等人暗暗松了口氣,再次看向李閣老。
李閣老又捋了會兒山羊胡須,點了點頭。
半個時辰后,眾閣老至移清殿議事。
整整兩個時辰,這一場事涉大齊江山社稷的重要議事才結(jié)束。
年輕力盛體力充沛的天子,依舊身材奕奕。幾位肱骨老臣,卻已呈現(xiàn)出疲憊之態(tài)。在天子留膳時,倒是沒出言推辭。
第二日,又是大朝會。
此次,是眾多年輕官員聯(lián)名上奏折,奏請削藩。附議的官員占了朝堂上的半數(shù)之多。就連一直保持沉默的閣老們,也張口附議。
天子在朝中下了圣旨。
十余道圣旨,將在最短的時間里由宣旨使帶去藩地。令大齊所有藩王在接到圣旨后,率領(lǐng)家眷,在兩個月之內(nèi)進(jìn)京覲見天子。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