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六宮鳳華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平藩(一)
建業(yè)八年,初春二月,春寒料峭。
潁川王三位藩王依舊“重病”不起,三位藩王世子各自上了一份奏折。奏折里的內(nèi)容大同小異,歸納起來只有一個主要內(nèi)容。
親爹臥榻不起,身為人子,理應(yīng)隨塌伺候。一眾兒孫也不敢離床榻左右。懇請?zhí)熳釉賹捜菀欢螘r日,容他們一盡孝心。
大朝會上,天子盛鴻聽完奏折后,神色森寒,冷笑一聲。目光掠過眾臣的臉孔:“諸位愛卿聽了奏折,以為如何?”
話語中透出的冷意殺意,百官們聽得分明,心里暗暗一凜。
潁川王等人的舉止,已令天子動了真怒!
老臣們還在斟酌言辭,想著如何勸慰天子平息怒氣,不要輕易動干戈。
已有年輕的官員挺身而出,朗聲啟奏:“皇上,眾藩王奉旨?xì)w京,潁川王河靖王彰德王因病不能成行,也就罷了。皇上下旨,令他們交出藩兵,由世子領(lǐng)著家眷歸京。他們以種種借口拖延至今,狼子野心,畢露無疑。”
“這等行徑,絕不能姑息。”
第一個挺身而出的,果然又是陳湛陳言官。
陳湛以言辭直接犀利聞名朝堂。亦是天子最信任的心腹最鋒利的刀刃。
陳尚書抽了抽嘴角,看兒子那副慷慨激昂的模樣,就覺得手癢想揍人。
陸遲為人溫潤,頗有君子之風(fēng)。說話時不疾不徐:“皇上曾下旨,嚴(yán)令眾藩王家眷啟程歸京,否則,便以謀逆重罪論處。潁川王等三位藩王,一再拖延,沒將天子圣意放在眼底。顯見他們已有了不臣之心。”
“這是欺天子年輕,蔑視朝堂。微臣懇請皇上下旨平藩。”
此話一出,陸閣老眉頭跳了一跳,迅疾掃了長孫一眼。
所謂平藩,便是出兵,以武力收回藩地。陸遲一張口就是平藩,自然是因為皇上早有此打算。
趙奇一張娃娃臉,也出奇地嚴(yán)肅正經(jīng),拱手啟奏:“微臣附議,請皇上下旨平藩。”
很快,陸續(xù)有官員出列,拱手附議。先張口的,多是年輕官員。沉穩(wěn)持重的老臣們,也逐漸有人張了口。其中,便有堅定支持平藩的謝尚書和蕭尚書。
贊成平藩的官員,占了大半。偶爾有人諫言,說什么不宜輕起戰(zhàn)事之類,很快淹沒在一片支持聲的浪潮中。
平藩聲勢已成。
五位閣老心中略略盤算一回,最終也張口表態(tài)。
盛鴻面上怒容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天子的威嚴(yán)和冷冽:“諸位愛卿的提議,頗合朕意。平藩之事,勢在必行。朕立刻下旨派兵,前去平藩。”
大朝會結(jié)束后,天子留下一眾閣老尚書們議事,幾位武將也被召進(jìn)了移清殿。
要平藩,就得出兵。
要挑合適的武將領(lǐng)兵,要調(diào)遣兵力,要準(zhǔn)備糧草輜重,要制定平藩的具體事宜。每一樁每一件皆要商榷。
歸京的藩王們,也有資格參加大朝會。
大朝會一散,藩王們各自面色有異心思復(fù)雜地回了藩王府。
潁川王等人有此舉動,不出眾人所料。出人意料的,是天子雷厲風(fēng)行的應(yīng)對。很顯然,天子早有派兵平藩之意。
如果不是他們見機得早老實歸京,將被兵臨城外的,就是他們了……
有幾個藩王當(dāng)日就悄悄去了陳留王府,想和陳留王商議如何應(yīng)對。
陳留王飲著清茶,兩個貌美侍女跪在一旁為他捏腿伺候,一派神仙也不如我的愜意自得:“皇上下旨平藩,平的是潁川王他們,和我毫無關(guān)系。我為何要應(yīng)對?”
將來人噎得一個字都說不出來,悻悻而歸。
還有兩個藩王,悄然去了江夏王府。到底說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藩王們的躁動惶恐,皆在盛鴻意料之中。
盛鴻在各藩王府皆安插了眼線內(nèi)應(yīng),對藩王們的言行舉動了然于心。暗中下令,命人緊盯著江夏王府和另兩個有異動的藩王府。
朝堂里的動靜,自然傳進(jìn)了后宮。
謝明曦安穩(wěn)如常,梅太妃卻穩(wěn)不住了。聽了消息,立刻來了椒房殿,滿臉焦慮愁容:“這才安穩(wěn)了幾年,怎么又要打仗了?”
大齊還算平穩(wěn),戰(zhàn)事并不頻繁。最大的一次動靜,是數(shù)年前的皇陵之變。盛鴻登基這幾年來,勵精圖治,暗中練兵以備戰(zhàn)事之事,知曉的人寥寥無幾。
謝明曦溫聲安撫梅太妃:“朝堂之事,皇上自有決斷。潁川王等人有反意,皇上焉能容得他們占據(jù)藩地?平藩之事,理所當(dāng)然,母妃不必慌張。”
什么叫理所當(dāng)然?
她怎么能不慌張?
梅太妃眉頭擰得幾乎快打結(jié)了:“這打仗可是勞民傷財?shù)氖隆2恢獣蓝嗌賹⑹浚钟卸嗌贌o辜的百姓會受戰(zhàn)爭之累之苦。能不打,還是不打的好。”
打贏了還好,順利收回藩地,大齊疆土盡歸天子。
萬一戰(zhàn)事膠著,或是打輸了……
梅太妃越想越是驚懼害怕,執(zhí)意要等盛鴻歸來。
謝明曦也不再多勸。
天色將暗,先是顧山長和阿蘿從書院回來了。
朝堂大事,尤其是平藩這等大事,傳得飛快。竟是顧山長和阿蘿也有所耳聞。顧山長低聲問謝明曦:“皇上還沒回來?”
謝明曦略一點頭:“皇上召了眾臣和武將們在移清殿里議事,今晚定然回來得遲。”
顧山長嗯了一聲,沒有多言。
盛鴻要收回藩地,平定所有藩王,不僅是要收回疆土。更有為阿蘿消除內(nèi)亂隱患之意。這一步棋非走不可!
十一歲的阿蘿,有了少女的窈窕美麗,也有著不同于同齡少女的睿智和膽量。
阿蘿挑了挑英氣的眉,張口便說道:“父皇去年下旨,命藩王盡數(shù)歸京。潁川王河靖王彰德王以病重為借口拖延。父皇又下旨命其家眷歸京,他們依舊不肯回。可見早有反意。”
“對這種人,沒必要客氣。早該派兵前去,讓他們知道何謂天威了。”
然后,又滿含希冀地問道:“母后,父皇會不會親自領(lǐng)兵?我能不能跟著父皇一起去?”
梅太妃:“……”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