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醫(yī)者為王 第九百七十一章 追加的訪談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林源主持的這次會議,所形成的這份協(xié)議,實際上是一個有著很明顯漏洞的協(xié)議。
而且,參會人員縱然是在上面簽了名字,并不具有法律上的意義。即便是違反了,充其量也就是追究不遵守民事協(xié)議,不會有強制性的效力。
但這個協(xié)議的意義是非常重大,而且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這代表著華夏中醫(yī),有了一個全國范圍內(nèi)的統(tǒng)一行業(yè)自律標準。
放眼整個人類展的歷史,當代代表著最高規(guī)范人類行為的法律條文,無一不是從整體規(guī)范中細化并且加以完善的。
別說是一份協(xié)議不成熟,就是現(xiàn)行的法律法規(guī),都有空子可鉆,但法律的存在,最起碼是代表了一種公平與正義,引導人們在法律的框架下生存展。
同樣,這份協(xié)議所代表的,也是絕大多數(shù)的中醫(yī)人所具有的共同心聲。
長久以來,很多的中醫(yī)人并不是不愿意做傳統(tǒng)留下來的東西,而是做了那種傳統(tǒng)的東西,馬上就會被其他偽劣仿者所淘汰,這只能說是一種環(huán)境之下的悲哀,甚至是一種時代的悲哀。
除了極個別的人,誰都知道這種不良的展環(huán)境最終會使得大家全死掉。但在沒死的時候,誰都咬牙堅持,希望那種良性的競爭環(huán)境能夠到來。
林源所倡導的回歸傳統(tǒng),提倡以醫(yī)德良心建立起來大家共同遵守的秩序,無疑是順應人心的。
缺陷是不可避免的,但整體的展潮流,已經(jīng)沿著這個有著太多漏洞和缺陷的起點,不可阻擋展下去。
林源忙得不可開交,除了解答中醫(yī)同行的疑問,和左益心,謝志坤這些人協(xié)商規(guī)則,還有就是各地方的中醫(yī)人的邀請。
沒辦法,華夏人的接觸就是離不開一個酒桌文化。無論是林源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都能夠通過一定的渠道找到他,林源真的深刻體會到什么叫頭大如斗。
讓林源頗感意外的是,央視財經(jīng)頻道的芮蔓,找到了他。
各地的地方新聞媒體,都隨著杏林會出臺一系列協(xié)議而慢慢撤出了報道工作,剩下的,就是各個地方對于林源的公關了。林源怎么也沒想到,芮蔓竟然在新聞已經(jīng)被刨得差不多的時候,還過來找他。
“林源先生,是不是對我的到來感到有些意外啊?”很難想象,芮蔓充滿了睿智的臉孔上,居然露出了略帶調(diào)侃的笑容。
林源不好意思笑道:“是沒有想到,我覺得新聞熱點都已經(jīng)被挖掘完了,好像沒有什么能夠稱之為新聞之類的東西了。”
“恰恰相反,我覺得更深層次的東西,我還沒有接觸到。”
“哦?我不知道芮蔓女士是什么意思,我是真的想不出還有什么相關的問題了。您能夠直截了當把問題說明么?”林源一邊說著,一邊引領芮蔓找到了一個比較僻靜的房間坐下。
“嗯,我也說不上來是什么問題,但我以一個新聞人特有的敏感,感覺這件事情不能就此畫上句號。”
“呵呵,感覺,難道芮蔓女士成就如此盛名,難道靠的是感覺么?”
“林源先生,我不是靠感覺成名的,但感覺幫助我很多次捕捉到了新聞或者是話題深層次的東西。您是中醫(yī)大師級別的人物,您能夠從中醫(yī)的角度上對此給我解釋一下么?”
“芮女士實在是高抬我了,大師一詞實不敢當啊。要說人生于天地之間,順天命成人意方可無咎,未知的東西太多了,我一介醫(yī)生,哪里知道得那么多啊。”
這番話看似云里霧里,卻是飽含華夏古文化經(jīng)典之結(jié)語。
無論是中醫(yī),還是遠古的華夏文化,其核心是講究天人合一,認為天是不可抗的,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思想理論體系。
順天承人,僅得無咎。這里的無咎,是周易當中的一句卦辭,取自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大意就是無論人怎么努力,也僅僅是沒有災禍,像芮蔓所說的那種依靠潛意識獲得靈感,那根本就是無法解釋的事情。
與其云山霧繞扯一頓,還不如直接就拿出古人的態(tài)度,說不明白的事情,我絕對不去強說。
芮蔓的眼里,露出了欽佩的神色。嘴角上揚,燦然笑道:“林先生對于華夏古文化看來是非常精通啊,這樣說的話,我這次對于你的一些想法,就更沒有錯了。我們的節(jié)目已經(jīng)播出了,效果很不錯,但我覺得,你身上生的故事,不應該僅僅這樣精彩。”
林源攤手笑道:“可能是芮女士對我的情況有些樂觀了,我本人其實并沒有什么值得關注的,關鍵是我所從事的職業(yè)具有深厚的華夏文明積累,而且,現(xiàn)在華夏文明在各方面進行無可阻擋的復蘇,我只不過是生逢其時罷了。”
“呵呵,林先生,生逢其時的人倒多了,能夠有所建樹的卻是寥寥無幾。我想,能夠鐫刻在歷史史冊上的人物,除了生逢其時之外,恐怕還是要有自身非常強悍的實力吧?”
“芮女士,您對我進行訪談,不是談論我個人的能力吧?這讓我多少有些不適,還是進入到您的話題吧。”
“對不起,是我有些跑題了。林先生,對于您在杏林會上的精彩表現(xiàn),請接受我的敬意。您所做的一切,對于中醫(yī)這一古老行業(yè),乃至于對整個華夏文明的復蘇事業(yè),都是有積極意義的。我想問您的是,你對于中醫(yī)的未來,心里是充滿光明的感覺么?”
“我對中醫(yī),向來是充滿光明的感覺的。因為我自幼學習中醫(yī),親眼見證了中醫(yī)的神奇,而且我自己也用中醫(yī)為很多人解決了病通,從古到今,無論看到聽到的,還是我身體力行的,中醫(yī)都可以稱得上是很實用的嚴謹?shù)目茖W學科,這樣的東西,是有著無與倫比的生命力的。”
“這個我都看到了,可是,在杏林會上,我現(xiàn)了很不和諧的一幕,那就是有的中醫(yī)人,在利益面前會放棄一些東西,您是怎么看的?”
“在法律的范疇之內(nèi),追求利益,是無可厚非的。我沒覺得那些拿著自家祖?zhèn)鞯臇|西去換取利益有什么不妥的。芮女士,好比說您有件傳家寶,想要賣掉換錢,這是法律允許的,難道非要進行道德譴責才好么?”
芮蔓明顯感覺有些驚訝,在她看來,林源這樣宣揚回歸傳統(tǒng),對于中醫(yī)人倒賣自家秘方的事情會深惡痛絕,怎么會有這樣的表現(xiàn)呢?
“林先生,我有些不明白,出賣自家的祖?zhèn)髅胤剑退悴皇抢ο热说男袨椋矡o異于是把金飯碗當了換錢,您怎么對此如此輕描淡寫?”
“呵呵,芮女士,中醫(yī)的精髓在于它的理論體系,以及在中醫(yī)理論體系之下的一系列的診斷治療的手段。我曾經(jīng)把祖上的針灸絕技全部傳授給了外人,甚至是日本人,讓更多的人學會這門技藝,不是能夠更好為大眾服務么?”
“林先生,我是知道這件事情的,對您無私的精神,也是欽佩的,可以說一下您這樣做的目的么?”
“芮女士,類似我的燒山火透心涼這樣的針法,整個世界層面上,會的不會過十人,可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呢?認知中醫(yī)知道針灸可以治病的又有多少人呢?這些人群中,如果找我施針,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呢?”
“這個……恐怕是千金難求一針啊。”
“對,就是千金難求一針。如果會的人多了,這項古老的技術(shù),就會以大眾的價格為大眾服務,難道不是很好的么?你可以隨便找個真正的中醫(yī)人問問,誰再學徒的時候,不是入門先學做人?沒有醫(yī)德的,斷斷不會傳授真正的技藝。”
芮蔓頻頻點頭,她有些明白,但又有些不太明白。
“林先生,您還沒有回答我剛才的問題,拿家傳的古方換錢,可不是什么醫(yī)德的范疇吧?”
“中醫(yī)博大精神,所有的藥方,都是在嚴謹?shù)闹嗅t(yī)理論之下通過長期的實踐形成的。中醫(yī)在展的過程中,在戰(zhàn)亂當中,在當代社會當中,丟失了多少的配方?這是個不可想象的數(shù)字,但中醫(yī)還是綿延下來,為什么?底蘊!”
芮蔓被林源磅礴大氣的回答給震住了,稍稍平靜了一下,笑道:“林先生,您能夠大致說說這個底蘊是怎么回事么?”
“從字面上理解,底蘊就是一件事物的厚度。中醫(yī)幾千年綿延,所積攢下來的,是一個平常人所無法想象的一個厚度,這種厚度,絕不是某一兩本甚至是十幾本上百本醫(yī)書所能夠涵蓋過來的。更不是一兩個十幾個甚至是成百上千的藥方所能夠代表的。”
芮蔓帶著非常欣賞的眼光看了一眼林源,說道:“林先生,我是否可以理解,您的意思是說,中醫(yī)流失一些秘方,對于中醫(yī)整體來說,其損失并不是那么大?”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