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野性時代 460【試著做做】
時光咖啡廳。
宋維揚給李蘇褔打了個電話,李蘇褔居然直接坐飛機來到盛海,見面就問:“你們真準備做電動汽車?”
“是啊,”宋維揚給二人互相介紹道,“這位是比亞迪電池的老板王傳孚,王總,這位是吉利汽車的老板李蘇褔。”
“王老板好!”
“李老板好!”
李蘇褔握手寒暄之后,直接問道:“你們有電動汽車技術(shù)?”
王傳孚說:“宋老板給了個思路,我認為可以試試?!?p/>
“那太好了!”李蘇褔激動得猛拍大腿。
宋維揚笑道:“你這反應也太夸張了吧?”
李蘇褔說:“你又不做汽車,當然不知道什么情況,現(xiàn)在全行業(yè)都已經(jīng)傳遍了。中央正在討論新能源汽車計劃,而且已經(jīng)討論快一年了,很可能明年就把新能源汽車納入863項目!”
“有這種事?”宋維揚驚訝道,他對汽車行業(yè)還真不太了解。
王傳孚問:“消息確切嗎?”
李蘇褔道:“八九不離十。新能源汽車計劃就算明年不通過,后年也會通過,中央領(lǐng)導直接抓的,現(xiàn)在全國做汽車的誰不知道?”
宋維揚問:“現(xiàn)在國外也沒幾個做電動汽車的吧,中央怎么突然重視這一塊?”
李蘇褔道:“因為有一個奧迪的工程師,給中央領(lǐng)導寫了一封信。他痛陳中國汽車制造業(yè)的弊病,說中國汽車產(chǎn)業(yè)不能再走老路了。引進,落后,再引進,再落后,這是個死胡同,永遠走不出來,中國應該有自己的核心技術(shù)。否則一旦市場形成了,中國汽車就被淘汰了,民族工業(yè)也就沒有了!中國汽車產(chǎn)業(yè)要跨越式發(fā)展,就必須找到一個切入口,這個切入口就是新能源汽車?!?p/>
王傳孚迷糊道:“奧迪的工程師,怎么可能寫這種信?”
李蘇褔解釋說:“因為這個奧迪的工程師是中國人,他80年代才出國的,現(xiàn)在好像是奧迪的總體規(guī)劃部技術(shù)經(jīng)理?!?p/>
“有點意思?!彼尉S揚笑道。
這個奧迪工程師叫萬剛,明年就將辭去百萬美元年薪回國,擔任863電動汽車重大專項總體組組長,受聘同濟大學成立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后來又做了同濟校長、科技部長和中科協(xié)主席。
萬剛的新能源車研發(fā)方向,跟特斯拉那種“電池包”思路完全不同,直接對準了終極形態(tài)——氫燃料電池車。這也是各發(fā)達國家的主研方向,中國2003年就造出第一輛,2006年在巴黎擊敗通用、福特、日產(chǎn),中國氫燃料電池車的總成績與奔馳的新能源車持平。
或許等到2030年,我們就能看到中國氫燃料電池車的商用版。
李蘇褔激動道:“現(xiàn)在誰都知道國家會重視新能源汽車,但誰都不知道該怎么上手。一旦新能源汽車被納入863計劃,政策扶持不說,還能申請項目資金,汽車生產(chǎn)牌照更是分分鐘就能拿到。”
“那就搞,下定決心好好搞!”王傳孚被這個消息刺激到了。
宋維揚潑冷水說:“二位別太激動,國家雖然支持,但現(xiàn)在技術(shù)不行,我估計十年之內(nèi)都不會有太大的發(fā)展。搞可以搞,不能投入太多資金,也不要抱太大的希望。而且,國家的項目資金我們也別想了,這種大型工程,肯定是政府國企高校模式,私營企業(yè)不可能摻和進去?!?p/>
“也對啊,”李蘇褔突然喪氣,“我的小轎車還沒拿到牌照呢,一直非法生產(chǎn),確實想得有點多了?!?p/>
王傳孚驚訝道:“吉利轎車沒生產(chǎn)資質(zhì)的嘛?”
“沒有?!崩钐K褔說。
“那你還敢生產(chǎn)小轎車?”王傳孚難以置信。
李蘇褔道:“先上車后補票嘛,我一直在找補票的機會?!?p/>
王傳孚瞬間無語,并對李蘇褔刮目相看,讓覺得這位老兄的膽子也太肥了點。
王傳孚想了想說:“電動汽車跟傳統(tǒng)汽車,恐怕結(jié)構(gòu)有很大不同,我們該從哪方面著手?”
李蘇褔說:“這個簡單。通用就上市了一款電動汽車,我們買過來拆了研究,摸清這種車的工作原理,然后再換上我們研發(fā)的電池。其實造車很簡單的,多拆幾輛就會了,我以前就拆了十幾輛練手。現(xiàn)在的問題是電池,比亞迪的電池夠用嗎?”
“這個需要做研發(fā)。”王傳孚道。
宋維揚雖然對汽車行業(yè)不了解,但卻知道特斯拉是怎么脫穎而出的。特斯拉的創(chuàng)始人買來通用電動車,把人家的原版電池扔了,用幾千塊筆記本電腦的電池,做成電池包給塞進去,續(xù)航能力居然比通用汽車的電池增加三倍有余!
宋維揚說:“我還是那個主意,把幾千塊電池連在一起,功效能定比單個電池更牛逼。”
王傳孚說:“可以試試。”
“需要注意的是市場問題,”宋維揚說,“電動車直接面向大眾,恐怕還需要很長時間。我們不能走數(shù)量路線,而是要走高端路線,直接做電動跑車算了?!?p/>
李蘇褔道:“你開玩笑吧。跑車牽扯到的技術(shù)太多,反正我做不出來,至少十年內(nèi)我做不出來。”
“慢慢來唄,”宋維揚道,“先把通用電動車買來,拆了熟悉相關(guān)技術(shù),再潛心研發(fā)我們的電池。等這些都搞定了,再來解決跑車的問題。先別搞太大,投資幾百萬就可以了,等有了成果再追加投資進去。”
“我認為還是要走大眾路線?!蓖鮽麈诘?。
宋維揚笑道:“那你自己收購一個汽車廠,自己用電池慢慢玩?!?p/>
王傳孚說:“也行,咱們?nèi)讼韧顿Y,走宋老板說的跑車路線。等哪天我有足夠的資金,再收購一家汽車廠,做大眾民用版的電動汽車?!?p/>
歷史上,比亞迪真沒想過造汽車,王傳孚一心一意的想做電池。
當時電池行業(y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恰好國家又在扶持新能源車,于是王傳孚就像把電池業(yè)務引向汽車行業(yè)。但他放眼一瞧,嘿,國內(nèi)全是合資車,吉利才剛拿到生產(chǎn)牌照,根本就沒有車企買他的電池。
無奈之下,想賣汽車電池的王傳孚,就只能自己把汽車造出來。他先是收購了吉普的模具廠,又收購了秦川汽車公司,終于花費兩三年時間讓比亞迪F3問世。
比亞迪F3推出來之后,王傳孚立即把這款車弄成電動的,一年之后便推出比亞迪F3e(電動)。
一個只想賣汽車電池的企業(yè)家,就這樣被中國糟糕的汽車產(chǎn)業(yè),生生逼成了一個汽車公司的老板。
咖啡喝完,合作也談定了。
宋維揚、王傳孚和李蘇褔各出資500萬元,組建一個“特斯拉新能源技術(shù)研發(fā)公司”,各占三分之一股份。公司地址就設(shè)在吉利汽車廠內(nèi),由吉利和比亞迪派出技術(shù)人員,買來一輛通用電動車,共同研究電動汽車技術(shù)。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