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白馬掠三國 四百一十二 拍案定板(過渡章)
對于賈詡內(nèi)心之內(nèi)的想法,饒是一旁足智多謀,同樣以審判人心為強項的李儒,是半點不知情的。
甚至于在他看起來,賈詡這個難得眼界高超、目光深遠(yuǎn),能夠和自己談的來的知己好友。
無論是其本身的才情也好,眼界也罷,賈詡他,都絕對是能夠稱得上是當(dāng)世無雙,世間罕見!
是故,就算賈詡他,真的看不上在場的那些文武百官,即便不想有任何插話的行為;也確實是說得通的。
因為,其實很多時候,李儒他的心里,其實也經(jīng)常深有同感的感觸。
不僅僅是對于這些文武百官的瞧不上,還有長期處于壓力下的無奈。
心累!
在這個渾濁而迂腐的世間,智者的數(shù)量,終究還是遠(yuǎn)遠(yuǎn)要少于愚者的.....
對于智者來說,同類人,畢竟稀少。
與賈詡對視一眼,覺得深有感觸的李儒,對此只是聳了聳肩,同樣報以苦笑。
好在!
好在如今他,已經(jīng)幫助岳父董卓,想辦法把賈詡這個大才給扣留了下來。
作為賈詡的好友,愈是了解這個男人,便會愈發(fā)的認(rèn)識到,他的可怕。
國士無雙!
賈詡的智慧,絕對配得上這個評價!
對于賈詡的重視,李儒從來沒有放松過。
在他看來,就算雖然此刻無法徹底收服賈詡,但若是能在現(xiàn)在就打好關(guān)系。
甚至只需要將其留在自己的身邊,和投奔到董卓麾下,也就沒有什么區(qū)別,那樣以來,對將來的規(guī)劃,也同樣是大有益處的。
畢竟,即便不能將賈詡他給徹底的收服,不能建立君臣關(guān)系,但只要他能為董卓稍作謀劃,在關(guān)鍵的時候出一兩個主意,那對董卓而言,也是會有著極大幫助。
畢竟賈詡這人的性格,注定了他的選擇。
此人,無論是歷史還是現(xiàn)在,都尤其善于謀“己”。
歷史上的他,一生中同樣換過好幾個主上。
一開始,賈詡確實是為董卓效力,之后又為李傕、郭汜出謀劃策,后來又投過段煨和張繡,直到最后又投靠了曹操。
這樣一個人,他是不可能輕易的徹底臣服于某個人的,最多也就是幫其出謀劃策一番,一旦察覺對方并非明主,就會立即想辦法抽身而退。
甚至就算是最后投靠的曹操,賈詡他只怕也未必就是徹底臣服了,只不過那時曹操已經(jīng)成了大氣候,所以他才會留在其麾下。
至于現(xiàn)在,對于董卓,此時已經(jīng)心生離意的賈詡,似乎同樣也有著些許暗藏的計劃。
只是,對此,賈詡藏得很好,并沒有讓李儒察覺分毫。
關(guān)于圍獵的決定,無論是以王允為首的保皇派,還是董卓的西涼派,都因為各自的算盤,而相互推送著。
似乎,雙方都有借助這次圍獵的想法。
一陣嘈雜后,終于還是由董卓他,拍案定奪!
“哈哈哈,陛下啊,陛下...,你看看,你來看看眼前的這些人,這些自命不凡,自詡為忠臣的嘴臉。”
“目的達(dá)到”的董卓,帶著滿臉自得和冷笑,環(huán)顧了一圈四周,沖著皇座之上的小皇帝劉協(xié)冷笑道:“在某看來,這些朝中百官,看上去都是大公無私,一心為國之人,但實際上嘛,其實也還是為了自己。
對他們來說,如何爭權(quán)奪利,這才是他們的當(dāng)務(wù)之急。至于實際的作用……”他有些不屑的搖了搖頭。
“不過狗屁不通...疥癩之疾罷了!”冷冷出聲,氣勢強大,句句話語,就仿佛大錘,敲在朝堂中的眾人心中,讓他們的身心震動,面色都白了幾分。
看到這里,董卓更是冷笑道:“在老夫的眼中,那些沒卵d的宦官也好,士人也好,統(tǒng)統(tǒng)不過是一丘之貉啊!”
董卓清楚,自己已經(jīng)被世人當(dāng)成了天下大亂的罪魁禍?zhǔn)祝@些士人一方,卻成了與宦官做堅決斗爭的英雄人物。
至于百姓的死活,卻是無人去管,不管是那位高高在上的天子,還是被士人罵得一無是處的宦官,亦或者那些自命為拯救天下蒼生而奮斗不息的士人,他們都無一例外的選擇了無視。
當(dāng)然了,董卓他自己也同樣的不會去在意這些人的生死。
只是他并不會去遮掩分毫,對于那些冠冕堂皇,當(dāng)了bz還想立牌坊的虛偽家伙,董卓他才是最是看不起的!
口上卻不饒人的董卓,興起時還指著在場的文武百官笑道,“你們可以去看看外面旗桿上的掛物,那廝,那便是不尊“尊卑”,忤逆老夫和陛下的下場!”
眾人心中雖氣,但是形勢不得人,只好漠然無聲。
“哈哈哈,段煨何在?”見眾人無話可說,仰頭大笑一聲,董卓呼喚道。
在朝堂之中,其中一個蓄著短須,面色剛毅的中年男子,聞言恭謹(jǐn)?shù)恼玖顺鰜怼?p/>
此人年約四十出頭,舉止從容,文質(zhì)彬彬,看上去就像一個普通至極的文士,只有目光中偶然流出的神采才展露出他的不弱武功。
如今的段煨,看上去與普通文士沒有半點區(qū)別,為人低調(diào),看不出任何過人之處。
不過倘若真的要是將其與普通人等而視之的話,可就大錯特錯了。
提到段煨,這個人物在演義里面并沒有提及,所以名聲聽上去,或許并不大。
但其事跡,同樣不是普通人。
歷史上董卓入京師控制朝局,他麾下西涼軍主要由五個中郎將統(tǒng)領(lǐng),其中有一人就是段煨。
要知道,那時候的李傕、郭汜,他們其實不過是另一位中郎將牛輔的麾下校尉而已,論官職還比不上段煨。
至于原因,最主要的一點,便是董卓他起家的時候,就是由段颎舉薦入仕的。
這個時代的人想要出仕必須要有人舉薦才行,若是出身豪門世家的子弟也就罷了。
而對于出身西涼地方豪強的董卓來說,這舉薦之恩就顯得極為重要,說是恩重如山也不為過。
段煨能成為董卓麾下五中郎將之一,與這段關(guān)系也是分不開的。
而且,就連賈詡,與其關(guān)系亦是較為密切的。
他雖然不是段家之人,但畢竟也是武威姑臧的同鄉(xiāng),對于同郡出生的段颎,心中也多有親近之意。(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