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奪舍天道 第69章 帝琰
并非心血來潮,之所以幫助帝梧,便是因為方昊已經(jīng)決定迎接第一次融合。
之前那兩次位面晉升,方昊已經(jīng)感覺到位面被榨出了全部潛力,即使再有提升也只是小道,如果想讓文明繼續(xù)前進,唯有融合一條路可走!
曾經(jīng)刀耕火種的耕種方式,已經(jīng)從“無輪作輪歇”發(fā)展到“輪作輪歇”的階段。
所謂輪作輪歇,便是以村寨為單位,把全村的地分成十份,一年種一份,十年一輪回。
而每項工序也有傳統(tǒng)的規(guī)則,比如燒火前要清理防火道,專人把守,以免山火越界,砍樹時大樹留樁,小樹留根,以便來年春風吹又生等等。
除此之外,銅器也漸漸開始出現(xiàn),不過因為沒有人發(fā)現(xiàn)煉銅法,那些銅器,都只是天然的紅銅罷了。
紅銅質(zhì)地柔軟,根本無法充當工具,而金屬礦脈,唯有蒼梧山脈才有,憑此時的人力物力,方昊只得望而興嘆。
不過,也許第一次融合,是一場契機也說不定……
想到這里,方昊不再猶豫,開始尋找統(tǒng)一位面的人選。
他先是俯瞰帝丘城,經(jīng)過這些年的繁衍,帝丘城也是一年一變,從曾經(jīng)比鄰錯節(jié)的土房,到后來土木混合的樓閣,就仿佛是在記錄著人類文明一點點的興起,添磚加瓦。
此時,這座生機勃勃的主城中,曾經(jīng)的宮殿也改建得更加豪華,帝厲端坐在天下共主的大位上,和十五年前比起來,此時的他已步入風燭殘年,甚至連腳下十幾米外的群臣都看不清楚了。
隨著方昊的念頭,擁有天人感應的帝厲頓時萌生退意,他嘆了一口氣,突然有些索然,于是他在退朝時,毫無征兆的開口,“朝堂袞袞諸公,可有賢能否?”
群臣皆是一驚,隱隱想到了什么!
“天下為公,選賢與能,眾卿家如若選出賢能,可……繼孤之位!”
帝厲再次說道,隨即揮了揮手,佝僂著身子,轉身離開。
整座朝堂,頓時沸騰開來。
和帝烈相比,帝厲基本沒有什么成就,只能算守成之君,死后雖無資格成就正神,但一縣城隍卻也足夠了。
方昊只看了一眼便不再關注,而是開始挑選下一任宿命種子。
隨著這些年的摸索,方昊漸漸發(fā)現(xiàn),人道中除了文明之子位格外,還有宿命位格。
這種位格比起文明之子要遜色許多,小到一樁歷史的導火索,大到一介藩王,都可以設置出宿命位格來。
例如曾經(jīng)黎玄的馴獸宿命,道天的修道宿命,以及帝梧的造字宿命等等。
按照民間的說法,這種人就是“天命加身”。
在方昊看來,宿命位格才是真棋子——天命激發(fā)時,他們可謂是天地同力,心想事成,甚至連文明之子都敢與之爭鋒,可一旦完成了使命,立即就如祭祀的芻狗般,被天意肆意拋棄,生死難料。
從秦末的陳勝吳廣,到霸王項羽,都可謂是天命加身,他們的天命便是為了推翻秦朝統(tǒng)治,可是到了最后,卻皆是身死族滅,為真王開道罷了。
不過,賦予這種宿命,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就像一場投資,方昊也會考量棋子的能力,如果是那種爛泥扶不上墻之人,就算給他極為優(yōu)厚的條件,他也根本無力完成自己的使命。
而完不成的結果,就是命運耗盡橫死當場,方昊的投資也打了水漂。
此時,方昊便是需要選出一名能夠一統(tǒng)天下的帝王,去迎接位面的第一次融合。
不同于位面晉升引出的天外邪魔,位面融合才是真正的大恐怖——兩座位面轟然相撞,山崩地裂,雙方天道相互蠶食,兩個文明相互廝殺,天道、神祗、凡俗……沒有人能逃脫這場戰(zhàn)爭!
非得殺出一個你死我活,直至一方徹底被摧毀吞噬,成為另一方壯大的養(yǎng)料。
這,便是位面融合。
方昊一聲輕嘆,雙目微閉,等到再次睜開時,眼中瞬間沒有了絲毫情緒,只剩一片古井無波。
很快,方昊就鎖定了一人,那人乃先天武者,身高兩米,生得深眉廣目,英武不凡,甚至還統(tǒng)領著天機營,權傾朝野。
在這個力量為尊的時代,武者擁有極高的威信。
而這個人的名字,就叫帝琰。
此人有著極強的野心,年紀也不過二十,十年天下共主還是當?shù)茫覒{他的手腕再加上天命眷顧,統(tǒng)一三郡如同等閑,即使面對未來的位面戰(zhàn)爭,也足夠了。
只是很可惜,文明之子的位格已被用掉。
方昊暗叫可惜,如果文明之子的位格還在,此次的位面戰(zhàn)爭,方昊還能多出一成把握。
不過這也不能怪方昊,畢竟是第一次,有所遺漏也正常,只要將此事暗暗記在心中,下次別再犯相同的錯誤就好。
想到這里,方昊伸手一招,位面內(nèi)的命運便盡數(shù)匯于手心。
“三千刻度足矣。”方昊有從命運團中取出一部分,注入帝琰的身體。
頓時,宿命締結!
此時此刻,正在操練天機營的帝琰突然恍惚的晃了晃腦袋,他狐疑的朝天空中望去,隨即扭頭看向正在打熬身體的士兵,如洪鐘般的開口,“你們在做什么?繼續(xù)操練!”
“是!”
眾士兵神色一緊,就算是天機營最為精銳的戰(zhàn)士,在他面前,也被整治的服服帖帖。
一年后,在各方勢力明爭暗斗的角逐中,帝琰憑借超絕的武力和政治手腕,擊敗了所有競爭對手,被定為王儲。
隨后不過半年,帝厲便因年邁力衰,于一場暴雨中駕崩。
有人說,在帝厲駕崩前,曾看到天機營替換了侍衛(wèi)營,身為天機營正的帝琰從帝厲的寢宮中離開,隨即便傳來了帝厲駕崩的消息。
也有人說,帝厲得知自己時間無多,因此強迫自己的兒女向帝琰效忠,以防當年帝蒼反叛之事重演,帝琰也發(fā)下厚誓,保證善待他的兒女。
無數(shù)種流言沸沸揚揚,甚至曾經(jīng)被打壓下去的暗勢力也開始蠢蠢欲動,可是卻再次被帝琰輕易鎮(zhèn)壓。
至于真相到底如何,早已不重要了。
三月大葬之后,帝琰登基稱王,正式開啟了蒼昊歷第三代天下共主的統(tǒng)治時期。
在這一天,位面融合的舞臺,也正式拉開了帷幕……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