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明朝狠人 >> 目錄 >> 第四百二十一章 異想天開的計劃 |
第四百二十一章 異想天開的計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明朝狠人 第四百二十一章 異想天開的計劃 “是!”早已躍躍欲試的李國助干凈利落地向郭致遠(yuǎn)敬了一個軍禮,轉(zhuǎn)身大喝道:“自新軍,全體集合!列隊!……向左看齊!立正!向左轉(zhuǎn)!保持隊型,正步走,下船!……” 看著雄赳赳氣昂昂走下戰(zhàn)艦的自新軍,光海君的臉色就更加難看了,壬辰倭亂之后他深感朝鮮的懦弱,所以花大力氣打造自己的王室衛(wèi)隊,王室衛(wèi)隊的訓(xùn)練和裝備都完全是仿照當(dāng)初入朝幫朝鮮對抗倭軍的明軍的要求搞的,自以為也算得上精銳之師了,可和郭致遠(yuǎn)手下的自新軍一比那就真是云泥之別了,裝備什么的且不說,就只自新軍身上的那股肅殺之氣就不是從沒有上過戰(zhàn)場的朝鮮王室衛(wèi)隊所能有的! 李國助一點也沒有當(dāng)客軍的自覺,大手一揮,下船后的自新軍自動分成兩列,老實不客氣地排在了朝鮮王室衛(wèi)隊的前面,這樣喧賓奪主的舉動讓光海君和在場的朝鮮大臣們臉色都黑了下來! 郭致遠(yuǎn)在最后才走下船,完全忽略了朝鮮君臣難看的臉色,施施然地朝光海君拱手行禮道:“見過光海君,郭某不請自來,希望光海君不要怪我這個不速之客不懂禮數(shù)……” 光海君強顏歡笑道:“哪里,哪里,久仰郭大人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一番尬聊之后,光海君就主動邀請道:“郭大人遠(yuǎn)道而來,想必也十分辛苦了,本王在宮內(nèi)略備薄宴,請郭大人賞光……” 像這種宮廷酒宴其實蠻無聊的,坐在那里一動不能動,還得端著身子不能左顧右盼,否則就失了禮儀,不過郭致遠(yuǎn)顯然沒有這樣的顧忌,他直接來個懶洋洋的“致遠(yuǎn)躺”,用手撐頭,饒有趣味地欣賞著美麗的朝鮮舞姬曼妙的舞姿。讓在場作陪的那些朝鮮大臣臉都一臉黑線,惱怒地望著他,這哪里像是來自向來注重禮儀的大明的大臣,簡直就是個無賴嘛! 光海君皺了皺眉頭,倒是沒有發(fā)作,主動端起酒杯向郭致遠(yuǎn)敬酒,郭致遠(yuǎn)依舊是懶洋洋地舉了舉酒杯算是回禮,光海君強壓心中的不悅,試探道:“郭大人帶著如此多的艦船和屬下遠(yuǎn)洋而來,不知意欲何為啊?……” 戲肉來了!在場作陪的那些朝鮮大臣立刻把目光都集中到了郭致遠(yuǎn)身上,這個問題同樣也是他們十分關(guān)心的。 郭致遠(yuǎn)懶洋洋地伸了個懶腰,終于坐直了身體,漫不經(jīng)心地道:“想必你們也知道,我大明如今和后金交惡,大戰(zhàn)在即,郭某不才,也想幫朝廷出出力,所以想跟貴國借個道,去抄建奴的后路……” 光海君和大臣們都驚呆了,這個郭致遠(yuǎn)還真是敢想敢做啊,這么遠(yuǎn)跑來抄后金的后路,能不能成功且不說,只是能想出這樣異想天開的計劃就足以看出此人有多大膽了! 不過同樣是震驚,光海君和大臣們的反應(yīng)卻又各不相同,大臣們的反應(yīng)大都是振奮,他們中大多數(shù)人還是心向大明的,不說壬辰倭亂時朝鮮是完全依靠明朝軍隊才能打敗日本侵略軍保住自己的國家,就是在李氏主政朝鮮之前,朝鮮也一直深受華夏漢文化的影響,朝鮮的士大夫們都視華夏為自己的宗主國,從文化到衣著習(xí)俗都一直在拼力模仿著華夏,對華夏的認(rèn)同感是非常強的,所以才會把自己的都城也取名叫“漢陽”(后改為“漢城”,一直到2005年才改名為“首爾”,當(dāng)時韓國還特別就改名事宜通知了中國),由此可以看出華夏文化在朝鮮的影響力之大。 所以朝鮮的士大夫階層都是非常希望大明能打贏和后金這一戰(zhàn)的,就連之前對郭致遠(yuǎn)的惡感也大大減輕,覺得郭致遠(yuǎn)雖然有點狂放不羈不懂禮儀,但還是有忠君愛國之心的,之前的失儀舉動也變成了性情中人的率性之舉。 光海君卻是眉頭皺得更緊了,按說在壬辰倭亂時明朝派大軍幫朝鮮打敗日本侵略軍保住了朝鮮,也保住了李氏在朝鮮的地位,他應(yīng)該是心懷感激的,但是在他繼位的問題上明朝卻是狠狠地打了他的臉,因為光海君是前代朝鮮國主宣祖的庶二子,而明朝向來是以立嫡立長為選取皇位繼承人的不二標(biāo)準(zhǔn),連萬歷皇帝想立自己喜愛的福王為太子都遭到文臣集團的死命反對,萬歷皇帝為此和文臣集團博弈多年,最后還是不得不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又怎么可能支持朝鮮立不是長子的光海君為朝鮮國王呢? 萬歷二十三年,宣祖冊封光海君為世子,并上表明朝請求批準(zhǔn)。明朝答復(fù):"繼統(tǒng)大義,長幼定分,不宜僭差",遂不許。光海君由是對明朝暗有怨言。萬歷二十四年、三十三年,朝鮮再次上表請求易儲,其時明朝也正為立儲的事情鬧得雞飛狗跳,遂均不許。萬歷三十六年,宣祖病逝。事實上的世子光海君嗣位,并上表明朝,自稱權(quán)署國事,請求冊封。萬歷皇帝惡其專擅,不予理睬。 明朝多次以非長子為由拒封光海君,這在朝鮮歷史上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令光海君顏面盡失。即便是光海君事實繼位后,大明仍拒絕冊封光海君為朝鮮王。最后朝鮮只能謊稱宣祖長子臨海君患有精神疾病,自愿讓位于光海君,大明于是派遣了兩名使臣親自前往漢陽求證,朝鮮使用大量白銀賄賂了使臣,才終使大明同意冊封。 任誰被這樣連番打臉都會極度不爽了,所以光海君視此事為奇恥大辱,對大明朝廷怨恨在心,此次大明和后金交戰(zhàn),他是不愿意摻和的,最后迫于大明朝廷的壓力和朝臣們的極力勸諫,才不得不派了13000人參戰(zhàn),但實際上也是出工不出力。 更主要的是光海君和朝中大臣的看法不同,他并不看好大明和后金這一戰(zhàn)能贏,時刻關(guān)注著大明國內(nèi)情況的他知道如今的大明已經(jīng)不是當(dāng)初那個強盛的大明了,正在走向衰弱,而后金卻正在強勢崛起,這就好比一個已經(jīng)垂垂老矣的老人和一個正快速長大的少年打架,這結(jié)果還真是不讓他樂觀!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