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奮斗在洪武末年 第586章 凱旋歸來
山東發(fā)生的情況,每天都有急報,送入京城,當(dāng)?shù)弥獢?shù)十萬百姓出動,瞬間嚇壞了朝堂諸公。
內(nèi)閣急忙將情形奏報朱棣,請旨定奪。
從這里就能看出內(nèi)閣的優(yōu)勢,雖然討論國家大政,比如是否需要整軍,如何處置孔家等等,內(nèi)閣插不上手,朱棣會直接跟六部九卿溝通。
但是一些緊急的事情,從通政司到六部,在送到朱棣手里,此刻的內(nèi)閣卻有著相當(dāng)?shù)臋?quán)力。而且這種權(quán)力還會越來越擴(kuò)大,到了最后,御門聽政就成了過場,真正的決策權(quán)力都落到了內(nèi)閣手中。
“陛下,這數(shù)十萬百姓從四面八方涌到曲阜,臣等唯恐有人從中作祟,掀起民亂,如此則可不收拾?!睏钍科婀淼?。
“是嗎?”朱棣微微一笑,“那你們覺得,該怎么辦才好?”
“臣等以為應(yīng)該派遣官吏,將百姓勸回,并且安排兵馬區(qū)隔百姓,以防作亂?!?p/>
朱棣又道:“這么說,你們覺得山東百姓會造反了?”
“這個……”楊士奇沉吟道:“防患于未然,臣以為還是必要的?!?p/>
朱棣沒有再繼續(xù)問下去,而是掃了一眼其他人,又問道:“你們呢?”
翰林侍讀胡廣急忙道:“啟奏陛下,即便百姓沒有造反作亂之心,可是這么多人聚集,難保不會搶掠擾民。尤其是他們的目標(biāo)是曲阜孔家,萬一驚動了圣人園林,恐怕天下動蕩,萬民不安啊!”
幾位內(nèi)閣成員一聽,這個理由很好,曲阜埋葬著圣人,如果驚動了,那可是天大的事情。
“陛下,臣等都是這個意思?!?p/>
內(nèi)閣統(tǒng)一了意見,朱棣半晌不語,他只是瞧著自己挑選的閣臣,一共七位,他們的共同特點(diǎn)是年輕,學(xué)問好,精明強(qiáng)干,辦事能力強(qiáng)。
有他們在內(nèi)閣,朱棣的確剩了太多的麻煩,可以全心全意,謀劃大政。但是這幾個人也有問題,就是他們文人習(xí)氣太重了,需要不時敲打,不然他們就把自己當(dāng)成傻子了。
“你們剛剛所說,都是正論。朕也會下旨照辦,只不過在照辦之前,朕想問你們一句,為什么先前有幾萬人圍住了錦衣衛(wèi),你們不上奏呢?難道幾萬人就不會驚動圣賢嗎?就不擾民嗎?”
朱棣此話一出,嚇得幾位閣員紛紛變色,楊士奇更是鬢角冒汗,手足顫抖。朱棣哼了一聲,“其實(shí)你們都清楚,那幾萬人不會沖擊孔府,因?yàn)樗麄兙褪强准业呐停褪强准矣脕韺钩⒌拿駡F(tuán)鄉(xiāng)勇!”
這話一出,閣員們就不只是惶恐了,簡直是五雷轟頂!
朱棣又冷哼一聲,“楊士奇,朕曾經(jīng)讓你處置徐家的田產(chǎn),結(jié)果你遇到了什么情況,不用朕多說吧?你捫心自問,當(dāng)時的情況和現(xiàn)在又有什么區(qū)別,你當(dāng)時怎么辦的?現(xiàn)在又是怎么想的?似乎只有一年的光景,昨是今非,說得過去嗎?”
撲通!
楊士奇雙膝跪倒,他就算不跪,也撐不住了,以頭杵地,咚咚作響。
“陛下,臣糊涂,臣只覺得孔家千年圣賢,不能輕易動搖,以免釀成大禍,臣,臣思慮不周,臣有私心,請陛下治罪!”
朱棣煩躁地擺手,“你們想什么,朕不愿意誅心。你們的話,也有幾分道理,動孔家的確會地動山搖,的確會有數(shù)之不盡的麻煩。這點(diǎn),你們說對了?!?p/>
“可不動孔家呢?不動他們,變法就推不下去!朱允炆的三年亂政,讓地方勢力膨脹起來,各地豪強(qiáng)借著鄉(xiāng)勇和厘金,迅速壯大。一個孔家,就能動員出幾萬鄉(xiāng)勇,你們難道就不感覺的害怕嗎?”
“是不是你們覺得,他們是圣人后裔,不會謀反作亂?可你們想過沒有,這么多人,依仗著孔家的勢力,在地方上胡作非為,魚肉百姓,就不怕他們將百姓逼反嗎?更何況這天下不止一個孔家,遍地的鄉(xiāng)勇豪強(qiáng),如果不徹底鏟除,我大明江山勢必永無寧日!”
“爾等都是才學(xué)過人之輩,這么一點(diǎn)淺顯的道理,你們能想不明白嗎?或者說,你們干脆不愿意想明白?是不是?”
“臣等該死!”
七位閣臣,全都跪下了,像黃淮這種,體質(zhì)不太好的,已經(jīng)渾身哆嗦,冷汗?jié)裢噶艘律?,仿佛隨時要倒下去似的。
朱棣掃視著這幫人,坦白講,能跟他一心一意站在一起的,怕是只有柳淳了。偏偏柳淳有太多需要負(fù)擔(dān)的事情,還不能弄到內(nèi)閣來。
針對這幾個人,朱棣覺得還是要敲打使用。
“朕挑選了你們,就是新任你們。爾等輔佐天子,必須要想清楚,什么才是對天下真正的好!”
“這幾十萬百姓,憤而圍攻孔家。你們覺得害怕,不寒而栗。朕何嘗不是骨子里冒涼氣?。 ?p/>
“朕想到的是假如縱容孔家下去,不聞不問,老百姓會不會失去對朝廷的信任?到了那時候,幾十萬的百姓,就不是針對孔家,而是針對朝廷官署,針對各級衙門,他們甚至?xí)鸨鴼⑦M(jìn)京城!把朕從龍椅上趕下去!”
“你們不是喜歡談民心嗎?這幾十萬人,不就是民心所在嗎?只要順應(yīng)他們,滿足百姓的希望,又怎么會有亂子?”
“你們視真正的民心如洪水猛獸,反而把孔家展示出來的鄉(xiāng)勇當(dāng)成了民心,他們這是在威脅朝廷,是在逼著朕低頭!你們也想跟孔家起舞,一起逼迫朕嗎?”
“臣等不敢!”七位閣臣簡直要尿了,朱棣的話越說越重,下一秒把他們拖出去,千刀萬剮,都不需要意外。
還能說什么,跪著等待結(jié)果吧,反正小命都捏在了朱棣的手里。這滿世界都是要保孔家的聲音,可是真正到了關(guān)鍵時刻,決定生死的,還是陛下一人而已。
這幾位算是徹底想通了,不管到了什么時候,千萬別跟著下面的人瞎起哄,不然極有可能把自己給賣了。
那些王八蛋光出一張嘴,卻讓老子們冒險,真是不當(dāng)人子!
“朕現(xiàn)在就告訴你們,別管多少人脅迫朕,朕都不會低頭!哪怕眼前是百萬大軍,只要朕認(rèn)準(zhǔn)了,也會義無反顧沖上去!你們能跟得上來最好,跟不上,那就只有被淘汰,我大明不缺喜歡做官的人!”
話說到了這里,楊士奇帶頭叩拜,涕泗橫流。
“陛下,臣等一時膽怯糊涂,眼光短淺,多虧陛下圣訓(xùn),讓臣等幡然醒悟。臣等深受陛下天恩,臣等愿意替陛下充當(dāng)馬前卒,肝腦涂地,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其余幾位也都磕頭,“臣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朱棣微微冷哼,“朕不想聽這些話了,你們內(nèi)閣諸臣,擬定一個迎接曹國公回京的方略。他這一次的差事,辦得漂亮,朕十分欣慰,要隆重迎接,比照凱旋而歸的有功之臣!”
李景隆絲毫不知道,自己即將得到的恩遇,他是個人來瘋。見百姓都來助威,把那幾萬鄉(xiāng)勇嚇得屁滾尿流,頓時李景隆就得意起來。
“鄉(xiāng)親們,這次我奉命前來,就是替大家伙解憂的。我已經(jīng)把孔家的田契給搜到了?,F(xiàn)在我就宣布,從今往后,凡是耕種孔家田地的百姓,一律不用繳納田租了。很快就會有官員給你們重新辦田契,你們都是擁有土地的人了!”
“其余的鄉(xiāng)親也不用擔(dān)心,很快朝廷也會清理山東的鄉(xiāng)勇,你們可以告訴那些士紳,讓他們把脖子擦干凈了,等著朝廷收拾他們!”
“對了,今天,俺李景隆要宴伙,咱們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明天我就押著孔家人,回京復(fù)命!”
李景隆說完,短暫的沉默之后,老百姓發(fā)出雷鳴般的歡呼聲,宛如潮水一般,一浪高過一浪。
李景隆被推到了浪尖兒上,那叫一個興奮,一個字:爽!
他高興了,可把洛楓嚇壞了。
“曹國公,我們是辦王琎的案子,陛下可沒讓我們落實(shí)均田啊,你越權(quán)了!”
“??!”
李景隆總算想起來了,“那,你說該怎么辦?這不還要怪你們,沒事干嘛查抄孔府?”
洛楓無語了,這位怎么連狀況都沒弄明白,“我們認(rèn)為孔家有窩藏的嫌疑,他們跟刺殺天子的案子有牽連?!?p/>
李景隆哼道:“什么牽連,我看就是一丘之貉,沒準(zhǔn)還是幕后主使,既然犯了這么大的罪,田產(chǎn)還能給他們留著?”
洛楓拿他沒注意了,你懂不懂啊,這叫未審先判,要是讓柳大人知道,保證不答應(yīng)!不過他也不是柳淳,還真管不住李景隆。
“那,那你也不該許諾百姓,什么請客吃飯?好幾十萬人呢!你哪來的東西請他們?”
李景隆不愛聽了,“這不是現(xiàn)成的嗎?去,到孔府去搬!把糧食都拿出來!”
“這是贓物!要充公的!”洛楓急眼了。
李景隆冷哼道:“就算是贓物又怎么了?我拿來犒賞百姓還不行!他們大老遠(yuǎn)來支持我,能不讓大家伙填飽肚子離開嗎?你這個人,簡直不通人情,傳我的命令,登記在冊就行。對了,百姓手里不是有抵用券嗎!把這玩意收上來,回頭咱們就有辦法向陛下交差了。”
李景隆的這一頓操作,猛過老虎。
也不知道是歪打正著,還是瞎貓碰上死耗子。
內(nèi)閣擔(dān)心的情況根本沒有發(fā)生。
幾十萬老百姓,飽餐一頓,背著糧食,帶著滿腔的好心情,列隊返回,沿途秋毫無犯,什么民怨,什么搶掠擾民,幾乎沒有出現(xiàn)。而且呢,李景隆收了一大堆的抵用券,這讓許多山東百姓更加振奮了。
道理很簡單,當(dāng)初靖難之役,朱棣雇傭大家伙運(yùn)糧食軍需,給了抵用券,誰知道這玩意管用不?
結(jié)果李景隆提前兌現(xiàn)了,而且還是超額兌現(xiàn)。
一百斤的糧食,他們愣是給了一百二十斤,一百三十斤!
反正孔家的存糧多,不只是孔家,還有他們的親朋故舊,手下的管家奴仆。糧食加起來,粗略估算,也有上百萬石,有些已經(jīng)是年頭很多的陳米,真難為他們怎么囤積的,也不怕?lián)嗡馈?p/>
李景隆當(dāng)了一回梁山好漢,將后續(xù)的事情,交給了幾個錦衣衛(wèi)收尾,他跟洛楓,押解著孔家人返京。
這一路上,所過之處,百姓紛紛迎接。
敲鑼打鼓,張燈結(jié)彩。
成千上萬的百姓,從四面八方涌來,他們把李景隆當(dāng)成了放糧歸來的包大人,又聽說曲阜都實(shí)行均田了,老百姓更是樂開了花。
還有誰能比孔家更難啃!
總算是看到了希望了。
李景隆這一路上,受到的待遇,比起當(dāng)初朱棣進(jìn)京,還要隆重,幾天的功夫,從人生的低谷,一下子就爬到了巔峰,最刺激的過山車也沒有這么快的。
就在暈暈乎乎之中,他們過了長江,更盛大的歡迎儀式,正在等著呢!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