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戰(zhàn)國暴走了 第148章 魔
荀子不是大公無私的人,但他的格局確實(shí)很大。
他對楊崢的欣賞和憐惜,是貨真價實(shí)的,之所以當(dāng)眾挽留,讓楊崢進(jìn)入學(xué)宮,就是怕他心灰意冷,在執(zhí)念支配下,就此誤入歧途,毀掉大好青春。
以力撼道,只練不修心,這種跟禽獸一樣的修行方式,最終容易演變成怎樣的結(jié)果,他再清楚不過。他不希望,楊崢重蹈當(dāng)年那人的覆轍,也墮入魔道。
人都是自私的,這點(diǎn)沒錯,但人與人之間也有美好的感情,并非所有人都唯利是圖,不擇手段,那只是極少數(shù)。他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行動,讓這孩子感受到溫暖,守住美好的心靈。
所以,他義無反顧,拼力救活楊崢的朋友。
他說出的這個條件,甚至不能稱之為條件,而是飽含著他對楊崢的殷切期望。
楊崢大可以敷衍糊弄,沒必要為了讓別人拜師,影響自己畢生的前程。但是,他怎會看不出,從昨天到現(xiàn)在,荀子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好。
如果荀子真想養(yǎng)豬,當(dāng)知曉道種的秘密后,大可以作壁上觀,不再理會。他后續(xù)所做的,無關(guān)自身,而是關(guān)系到楊崢,以及未來可能死在楊崢手里的無數(shù)條性命。
如此宅心仁厚,古道熱腸,楊崢但凡有點(diǎn)良心,就不該欺騙他。
楊崢沉默片刻后,沒有立即回答,問道:“什么是魔?”
由于道種的緣故,他的修行之路被堵死,別無選擇,只能以力撼道,走上跟那神秘人相同的道路。因此,他不會輕易許諾,想跟荀子把話說透徹。
荀子又拿起毛巾,擦著滿臉的冷汗,答道:“魔是擾亂,是破壞,是障礙,是絕對的惡,是殘暴不仁、迷失本心。最簡單的解釋是,魔會主動侵害別人。”
楊崢躺在那里,琢磨著話意,陷入沉思。
荀子閉目運(yùn)功,一邊調(diào)整經(jīng)脈,一邊說道:“很多人以為,跟正道相對的,就是魔,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即使是正道之中,也不乏道貌岸然的奸詐之徒,他們披著偽善的外衣,心里卻存有魔念。”
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不能一概而論,輕易給別人貼上善惡的標(biāo)簽。就像神機(jī)妙算的鬼谷子,世稱謀圣,備受百家尊崇,風(fēng)光無限,本身跟魔道毫不沾邊。
但他在楊崢身上采取的手段,是能明確分辨出善惡的。如此卑鄙勾當(dāng),剛魔道無異,因此,并不能簡單地得出結(jié)論,鬼谷子就是正道,抑或是魔。
“評判一個人是否入魔,關(guān)鍵不在于他的身份和門派,而在于他有沒有行絕對的惡,出于一己魔意,傷害到別人。而你要走的路,本身沒有對錯,卻離魔道極近!”
說這話時,他的語氣嚴(yán)厲起來。
楊崢明白他的意思,說道:“以力撼道,只專注于強(qiáng)化肉身,這就意味著,我需要無窮無盡的真氣,利用各種方式去汲取。靈獸會吃人,你是怕我像它們一樣,放縱,恣意妄為。”
快速獲取真氣的辦法,共有三種。首先是修煉高深內(nèi)功,但這需要日積月累,常年辛苦吞納,并不能速成;其次是直接餐血,也就涉及到魔道的噬血功夫。
最后一種,是服用大量丹藥。這個辦法看似高效快速,也不用血腥殺伐,實(shí)際施行起來,卻最困難。
丹藥是修行界最昂貴的資源,即使是王侯世家,也不敢說自己家里不缺丹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旦耗盡丹藥,就免不了去搶,去偷,同樣會淪入魔道。
因此,楊崢要走的這條路,稍不留神,就會被利欲熏心,變成殺人越貨、殘暴噬血的魔頭。
荀子點(diǎn)頭,說道:“以力撼道,這條路本身并沒有對錯之分。你別無選擇,只能走這條路,我很理解,并不反對。我要你保證的是,永遠(yuǎn)別嘗試魔道的邪功,一旦沾染,便無法回頭!”
只要錯殺一個好人,就會被貼上魔頭的標(biāo)簽,到時候,反正殺一個是殺,殺一百個也是殺,一旦生出這樣的念頭,找到自我放縱的借口,就會迅速喪失控制。
血海無邊,再怎么回頭,都看不到岸。
楊崢皺起眉頭,問道:“只殺那些奸惡之徒,讓罪有應(yīng)得的人伏誅,這也算是魔嗎?”
這件事的麻煩之處在于,他能成功破境,正是因?yàn)槲蚰А6募{戒里,已經(jīng)藏著一把龍血魔劍,又結(jié)識了疑似入魔的楊玄和繚,還在鳴磬林里吸噬過一個人的精血。
荀子這番教誨,說得遲了一步。
楊崢已經(jīng)觸碰到魔道,嘗到一絲甜頭。即便以后想收手,躲在幕后的那個神秘人,會坐視不管嗎?
事到如今,他只能保證,自己堅(jiān)守住本心,絕不濫殺無辜。
荀子脾氣變得糟糕,訓(xùn)斥道:“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壞人?你以為,善惡正邪就是一句話的事?即便一個人惡貫滿盈,如果殺死他,會令無數(shù)人受牽連遭殃,你還該不該殺他?”
楊崢啞然。
“是善是惡,依賴你自己的主觀判斷。只要你存有這份心理,想以個人看法,左右他人生死,那么,你遲早會誤殺好人,遲早會入魔,陷入萬劫不復(fù)!”
楊崢無言以對。
荀子意識到情緒失控,咳嗽數(shù)聲后,黯然道:“這就是為什么我說,你走的這條路最容易入魔。即便你殺死一個該死的人,也得把尸體放在那里,忍住誘惑,不去吸他的血……”
欲壑難填,只要開了個頭,以后就容易一發(fā)不可收拾。
楊崢沉聲道:“也就是說,要想不入魔道,我只能徹底杜絕類似于魔功的修行手段,只靠服用丹藥、以內(nèi)功吞納外界真氣?”
荀子嗯了一聲,抬頭問道:“你能做到嗎?”
楊崢微微沉吟后,說道:“在回答您之前,我想先請教幾個問題。您千萬別誤會,我只是在跟您探討修行理論,并不代表自己想踐行這種思路。”
他真怕荀子突然來一句,你竟然這么想,該不會已經(jīng)入魔了吧?
好在荀子的思想開明,熱衷于平等討論,點(diǎn)頭道:“說吧。”
楊崢問道:“如果我去戰(zhàn)場殺人,又該怎么算?”
荀子頓時怔住。
楊崢只用一句話,就戳破了這個世道。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