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北宋振興攻略 第三百五十七章 沒有基建就沒有靈魂的中原王朝
王稟拜托契丹人送出了最后一封軍報之后,帶著復(fù)仇的大宋軍卒,向著黃龍府奔襲而去。
打贏了,打輸了,對王稟他們來說并不重要,只要能到了黃龍府,就勝了。
目的就達成了。
楊忻中收到軍報的時候,并沒有時間顧及軍報,他現(xiàn)在疲于應(yīng)對金人的襲擾。
他已經(jīng)連夜趕到了奉圣州的核心軍堡,武城。
武城的城門只有兩個,極為狹窄,城門是鐵包木打造而成。
即使如此,武城的守備官員,還準備無數(shù)的大麻袋,裝上了碎石,若是城門有被破的危險,就會用這些麻袋把門堵上。
防止金兵的進入。
武城是奉圣州軍堡的核心軍堡,圍十里,城堡四角各有一戍樓,東南門樓和西城墻上有瞭望和御敵功能的重檐閣樓。
而軍堡內(nèi)的民舍也和內(nèi)地的大部分木質(zhì)結(jié)構(gòu)不同,挑選了厚重的石材。
不僅如此,還建了一道道厚重的墻壁,實現(xiàn)了驢車皇帝的夢想,丁字街拒地的構(gòu)想。
丁字街在軍堡里遍地都是,軍堡是一個軍事單位,民宅多數(shù)都是供給軍隊家屬們使用。
在太原城修丁字街和在奉圣州修丁字街的區(qū)別,就在于所屬地的屬性不同。
太原城是河?xùn)|路的重要關(guān)隘樞紐,四通八達,商貿(mào)過往旅人極多,在太原城搞丁字街,那就是給自己下絆子。
但奉圣州的軍堡不同,軍卒不做買賣,回易也是云中路其他地界在做,這里也沒有商貨通行,就是釘在居庸關(guān)外的一個釘子,目的就是拒敵于國門之外。
這就是個大號的軍營罷了。
而武城的西是來遠堡,那是一座小小的圍不過二里的軍堡,但是地理位置及危險要,依山傍水而建,最主要的是他站在云中路和河?xùn)|路的交界處,隨時可以接受河?xùn)|路和云中路支援。
來遠堡城墻高約三丈五尺,條石建成,堅不可摧。
而來遠堡的身后就是年久失修,已經(jīng)是危垣半壁的長城了。
來遠、武城、大境門關(guān)連城了一線,構(gòu)成了居庸關(guān)前的防線。
武城駐扎著五萬永興軍,而來遠堡身后可以得到河?xùn)|路和云中路的支援。
來遠、武城和大境門關(guān)地勢險要,正在集結(jié)兵力的完顏宗翰,沒辦法啃下這三塊硬骨頭的原因,并不是他不想啃。
而是現(xiàn)在完顏宗翰啃不到這三處軍堡和關(guān)隘。
在來遠、武城防御線前,是星羅密布的民堡,圍一里,甚至不足一里。城高兩丈的土墻。
但是這樣的民堡有數(shù)十個之多,每十數(shù)個民堡,還有一座小型的軍堡與之呼應(yīng)。
民堡很簡陋,但是互為犄角,牽一發(fā)動而動全身。
宋家堡、昌明堡、北關(guān)堡、暖泉中小堡、開陽堡是官府興建,但是還有百姓自發(fā)筑的民堡,那就不計其數(shù)了。
這個給完顏宗翰的進軍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金兵派少量精兵打民堡,四面民堡支援,打的完顏宗翰都開始懷疑自己,還是不是金國名將。
若是派出大量軍隊攻擊民堡,調(diào)兵遣將軍卒云集的時間里,民堡的百姓就會撤退,等到金兵到了,只能拿一座空著的民堡。
打下來,守城又成了一個問題。
如果派出小股士兵駐扎,等到大軍撤回中軍大營的時候,民堡百姓去而復(fù)返,通過留下的密道,返回民堡。
這剛打下來,還沒焐熱的民堡,就又被奪了回去。
若是派出大量軍卒駐扎,又有被敵人分化各個擊破的危險,行軍之大忌。
得虧蔚縣的軍堡只建了一半,那是個和武城一樣的圍十里的軍堡。
如果完全建成,完顏宗翰都不知道怎么打這場南下之戰(zhàn)了。
完顏宗翰的戰(zhàn)略是步步為營,緩緩圖之。
這與金國皇帝完顏晟下達的快速拿下云中路的作戰(zhàn)計劃,完全背道而馳。
完顏宗翰還記得,在寧武關(guān)上被沈從砍的那一刀,這次的推進,讓完顏宗翰脊背發(fā)涼,斷斷不到一年的時間,宋人就展示出了他們的韌性。
完顏宗翰甚至想交出兵權(quán)回去養(yǎng)老。
并非金兵損失慘重,到現(xiàn)在也就折損了上千人而已。
而是極為緩慢的行軍,讓金人喪失了他們最大的優(yōu)勢,那就是騎兵的轉(zhuǎn)移速度。
這一切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和遠在汴京的趙桓有關(guān)。
確切的說,趙桓畫的奉圣州的軍堡,是明代的軍堡分布圖,對付游牧民族最為好用。
趙桓為什么看不上驢車皇帝在河北路上挖坑的舉動,是因為驢車皇帝明知道有好用的方案,而不采納,非要挖坑而已。
中原王朝搞基建,那是非常合理的。
建堡壘御敵的方案,可以追溯到先秦之時,在東漢的時候,發(fā)展到了頂峰。
這都寫在歷史書里的東西,趙桓在皇覽里看到過無數(shù)關(guān)于軍堡的描述。
甚至東漢的堡壘圖紙在皇覽里,都是現(xiàn)成的。
但是驢車皇帝就是不用,因為需要動用封樁庫的財物,
國庫的錢都是有數(shù)的,都有去處。軍堡財帛耗費靡重,非吾之所愿。
大臣們建議在河北路上修建軍堡的事,被驢車皇帝以封樁庫為贖買燕云十六州而設(shè),不得妄動,乃是祖訓(xùn)為理由,給否了。
唐塔漢冢豬打圈,螨清挖的稀巴爛。唐朝的塔,漢朝的墓,朱明的軍堡。
中國正統(tǒng)的王朝,不管是進還是退,都是有自己的一套極為成熟的玩法,而這個玩法正是基于基建為核心的,是經(jīng)過歷史的長河所驗證過,行之有效的玩法。
建軍堡是一件極為劃算的事,軍堡的主要特征就是高壽。
沒有任何制式武器可以達到軍堡那么長的使用壽命。
而且軍堡還能聚氣延福子孫,聚攏百姓,特別是由堡升格為城的那一天,就代表了對這片土地的徹底掌控。
百利無一害的軍堡體系,大宋也不是沒有用過,不管是現(xiàn)在隴右都護府的軍堡,還是正常歷史線,蜀中兩川的山城,都是一類的東西。
這么一件除了費錢,哪里都好的制式武器,被驢車皇帝否了。
他自創(chuàng)了挖坑玩法和陣圖玩法,把大宋埋了進去。
而且大宋是歷朝歷代最有錢的王朝。
直到趙桓當了皇帝,他才品出了一點中原王朝的韻味來。
此時人不知當時意,今日方知,唯有大力才能出奇跡。
不搞基建的王朝,是沒有靈魂的。
楊宗閔以七十五歲的老邁身軀,親自駐扎在了來遠這個最危險的軍堡里,他只有不到萬人的永興軍,但是依舊擺出了城破人亡的陣仗來。
楊宗閔早就讀懂了官家的旨意。
楊忻中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他的軍功也好,資質(zhì)也罷,都沒到達到,成為云中路軍事總管和經(jīng)略使的地步。
官家的冊封冊封給他這個楊家忠良,七十五歲的原永定軍路總管的楊家老人。
而此時的楊宗閔已經(jīng)眼神昏聵,和當初種師道一樣,都是手抖的年歲了。
“老相公,楊總管送來了軍報,昌明堡失而復(fù)得而又失,金兵距離來遠堡,不足三十里了。楊總管問老相公是不是撤回武城?”一個親從在楊宗閔耳邊大聲的說道。
“要是讓老朽撤回那武城!就讓那楊忻中過來守著這里!小兔崽子,毛還沒長齊呢!就指揮到他祖爺爺頭上了。”
楊宗閔雖然老邁,但是中氣十足的罵聲卻讓人莫名的心安。
“楊總管就是這個意思,說和老相公換防,武城安全點。他擔(dān)心老相公啊。”親從繼續(xù)大聲的說道。
楊宗閔的耳朵已經(jīng)有點背了,他皺著眉大聲的問道:“什么,你再說一遍?”
“楊總管想和老相公換防。”親從提高了嗓音大聲的喊道。
“年紀輕輕的說話跟個娘們一樣,有氣無力的,說大聲點!聽不見。”楊宗閔指著親衛(wèi)罵道。
親衛(wèi)撓頭,面前的楊宗閔肯定是聽見了,而且聽的一清二楚,故意裝糊涂。
老楊家就楊忻中一個男丁了,戍衛(wèi)國門是楊家歷代的傳統(tǒng),這個丟不得,但是楊家的子嗣傳承,這個也丟不得。
忠孝自古不能兩全。
楊宗閔希望楊忻中走的更遠,所以用自己獨有的方式,讓楊忻中忠孝兩全。
“楊總管也是怕老相公在這里,導(dǎo)致制定的應(yīng)敵之策無法奏效啊。”親衛(wèi)大聲的勸說著。
而楊宗閔一臉嫌棄的說道:“我是他爺爺!我打仗的時候,他還在用尿和泥巴呢!制定戰(zhàn)略,有我看得準?”
親衛(wèi)無奈,這老相公,這會兒倒是聽清楚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