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諸天封神錄 第一百六十章 新制
?忙前忙后,姜尚終于將整個東河路的政務理順。35xs
同時,天河真人帶著一大群道門中人趕到東河路大興城來。
這座大興城本是東河路郡城,姜尚入駐其中后,改其名為大興城,作為吳侯領地的統(tǒng)治中心。
不止是天河道人他們來了大興城,現(xiàn)在吳侯封地治下的其他官吏也朝大興城而來。
這是姜尚發(fā)布的命令,是為了頒布新的官制。
甚至就連封地內(nèi)的行政區(qū)域都要重新劃分。
原本的大乾王朝以縣、府、路、道來劃分,有些地方又劃分州、郡,頗為混亂。
如今既然東河路歸屬于姜尚治下,他又重啟了秦制的鄉(xiāng)亭制,所以決定干脆套一層秦制的皮,恢復郡縣鄉(xiāng)亭制。
而與這區(qū)域制度相關的,則是官制。
既然增添了道宮體系,那現(xiàn)在姜尚設立的官制已經(jīng)從三官治政變?yōu)槲骞僦握?p/>
大乾三官,放在縣一層級來說,就是縣令、縣丞、縣尉。
其中縣令為名義上的一縣之尊,百里侯。
而縣丞則負責具體文事,包括文書起草、治辦縣學等等。
縣尉則統(tǒng)兵事,管一縣治安問題。
如今姜尚設立的五官體系,則保留了縣令、縣丞、縣尉,新增縣督、縣道宮主。
縣督監(jiān)督其余四官行事,有密奏之權,無抓捕之權。
縣道宮主,則負責處理一縣之非凡事務,包括祈雨借風,降妖伏魔等等。
“主公,我們回來了!”
聞仲與金鰲島十天君與天河道人一起回來,然后立刻見過姜尚。
“這段時間辛苦聞先生和諸位天君了,待孤頒布新制后,還需諸位天君繼續(xù)助孤一臂之力!”
姜尚對聞仲他們說道。
他對聞仲是否會真心實意幫忙并無顧慮,但金鰲島十天君嘛,里面有那么兩三位可能打著出工不出力的主意。
“主公放心,稍后我們自會聽從主公安排。若是他們有異議,老夫親自去與他們分說。”
聞仲對姜尚的話心知肚明,他也知道金鰲島十天君里,有人對姜尚心懷不滿。
特別是化血陣主孫良,對姜尚的態(tài)度不是一般的差。
以往孫良只對自己或者是金鰲島十天君抱怨,現(xiàn)在嘛,有變本加厲的趨勢,看來他得回去好生敲打一番了。
“諸位道長不遠萬里趕來大興城,一路辛苦!
孤有俗事纏身,未能遠迎,還望諸位道長恕罪。
今日諸位道長能來,相信那道宮體系也已經(jīng)完善得差不多了。
既然如此,就請諸位入席一坐。
稍后孤會親自宣布新制,希望能得諸位道長支持。閃舞”
姜尚又對著天河真人他們說道,顯然道宮體系一立,他們就算是姜尚手底下的人了。
“吳侯忙于政事,正是百姓之福,不用管我們這些方外之人。
以后我們在吳侯麾下,倒是要勞煩吳侯多多包涵一下。
畢竟這些道友都是幾百歲的人了,可能行事有些乖僻,到時候無意沖撞了吳侯,還請吳侯大人大量,不要記掛在心上。”
天河真人對姜尚說道。
姜尚聞言,朝那些跟隨北冥觀一起來的道人看去。
這些道人行走坐臥確實不與凡俗等同,看來長期逍遙慣了。
這次之所以來當?shù)缹m宮主,多半也是為了整個道門著想。
畢竟他們逍遙歸逍遙,但還有承擔光大道門的責任。
“天河真人放心,孤心胸一直寬廣,不會因諸位前輩高人行事怪異而生怒的。”
姜尚笑著回答道。
“那就多謝吳侯寬宏大量了!”
天河真人瞇著眼,笑道。
這批道人進來后不久,高子正當頭,孟還真、徐子靜隨后,然后跟著一群官吏,整整齊齊地走了進來。
“臣等參見主公!”
高子正領頭,一群官吏整整齊齊地下拜。
那些開了天眼的道人,一眼就看到這些官吏頭上的氣運。
領頭的高子正氣運乃是白澤之相,徐子靜氣運則呈祥云狀,孟還真氣運乃是獬豸……
在這些官吏參拜過程中,姜尚那頭紫蛟氣運明顯又大了一圈。
“諸位愛卿免禮。
今日孤召諸位前來大興城,一者本侯初登吳侯一位,初步執(zhí)掌封地,有很多想法需要與諸位一起討論實施;
另外就是讓麾下一眾文武,互相認識認識,免得以后出現(xiàn)假冒在座某位官員之人,還分不清真假,那就貽笑大方了。
第三,孤也想認識認識麾下才俊,免得錯過了什么大才。”
姜尚一身侯服,端坐在大殿正中侯位上,笑著說道。
“主公英明!”
高子正肅然說道。
其后,那些官吏跟著唱和。
“既然人已經(jīng)到齊,那孤就開始宣布新制。”
姜尚抬手止住了這群人的歌功頌德,神色一正,身軀挺直,然后目光在殿下所有人面上掃過。
“孤有感于朝廷制度之陳舊,所以決定在封地內(nèi)實施新制。
此事已經(jīng)報上朝廷,以本侯封地為新政試點。
新制為內(nèi)閣六部郡縣制,內(nèi)閣有議政之權,凡封地內(nèi)政務呈報于孤之前,均有內(nèi)閣過目,并擬定初步意見。
孤審核過后,再做其他決定。
六部分道部、吏部、民部、工部、刑部、兵部。
道部管轄道宮,主祭祀、治病、傳道、除魔職司,以聞仲為道部尚書,天河真人為道部左侍郎,游龍道人為道部右侍郎。
吏部主官員選材、功績考核、升遷,由高子正為吏部尚書,馮海為吏部左侍郎,江彥為吏部右侍郎。
民部主賦稅、徭役、人口、商業(yè)管理,由姜倫為民部尚書,丁峰為民部左侍郎,張喻為民部右侍郎。
工部主領地建設、兵器制造、交通疏導、技術研發(fā),由王霄為工部尚書,韓興為工部左侍郎,胡遠為工部右侍郎。
刑部主封地刑名,律令制定,緝捕定刑,由孟還真為刑部尚書,鐵峻為刑部左侍郎,湯恒為刑部右侍郎。
兵部主戰(zhàn)事、剿匪、戍守、征兵,由黃飛虎為兵部尚書,文聘為兵部左侍郎,陶榮為兵部右侍郎。
此次遴選內(nèi)閣大臣,以聞仲為首輔、高子正、黃飛虎、天河真人、柏鑒為輔臣。
另設錦衣衛(wèi),以黃天化為錦衣衛(wèi)指揮使,負責秘事緝捕,可先斬后奏。
設督事院,以柏鑒為院長,監(jiān)察百官,有風聞奏事之權,無緝捕問罪之職。
建外事府,以呂陽為府主,負責接待封地之外的其他勢力。
此為本侯設立之內(nèi)閣六部制,諸君可有意見?”
姜尚目光森嚴,看向大殿內(nèi)的所有人。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