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唐第一敗家子 第五百九十一章:李佑太子齊造反
大年初一頭一天,過了初二是初三。
前來節(jié)度使府拜年的官吏,絡(luò)繹不絕。
三個小家伙,也收到了好多壓歲錢。
當(dāng)然了,大家都是了解蜀王秉性的。
也沒有人敢趁著這個機會來送禮。
過年期間,再次將李愔忙的不亦樂乎。
然后,李愔發(fā)現(xiàn),三個小家伙剛學(xué)會走路的新鮮勁兒,已經(jīng)過去了。
在他們剛剛學(xué)會走路的時候,他們可喜歡走了。
根本就讓人跟著自己,走過來走過去的,不肯停下來。
但是現(xiàn)在,那股新鮮勁兒已經(jīng)過去了。
三個小家伙沒事兒就喜歡讓人抱著。
一看到李愔,李蓉就伸出雙手,嬌聲嬌氣地喊道:“爸爸,抱!”
“哎!”
李愔開心地將李蓉抱起來。
然后寶玉也伸出雙手喊道:“爸爸,抱!”
李愔再次蹲下身來,將寶玉也抱起來。
最后,天賜也伸出雙手,向李愔喊道:“爸爸,抱!”
李愔:“……”
正月,魏征病故。
魏征的死亡,讓李世民非常悲痛,罷朝五天。
追贈魏征為司空、相州都督,謚號文貞。
李世民下詔要厚葬魏征,不過被魏征的妻子裴氏給拒絕了。
裴氏的理由就是,魏征生前生活簡樸樸素,死后也應(yīng)該從一而終。
豪華的葬禮,并不是魏征的志向。
魏征家里十分貧寒,裴氏只有小車,裝載著魏征的靈柩送往墓地。
李世民帶領(lǐng)文武百官出城想送,并且親自刻書碑文。
魏征死后,李世民十分傷感,經(jīng)常對身邊的侍臣說:“用玻璃做鏡子,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用歷史做鏡子,可以知道興衰更替;以人做鏡子,可以看得清得失。”
“我經(jīng)常用這樣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錯誤,但是現(xiàn)在魏征去世,讓我少了一面鏡子啊!”
魏征病故之后,李世民派人到他家里,得到魏征書寫的一頁遺疏
《諫太宗十思疏》。
這封疏,應(yīng)該是魏征在病重的時候?qū)懙模€沒有寫完,人就已經(jīng)辭世了。
這封疏,自己非常潦草,難以辨別。
只有前面幾行字,能夠大概看清是什么意思。
大概意思是,天下的事情,有善有惡。
任用善人治理國家,國家就能安定。
用壞人治理國家,國家就會衰敗。
公卿大臣,他們都有自己的好惡。
有自己不喜歡的,就只能看到他的惡。
自己喜歡的,就只能看到他的好。
好惡之間,應(yīng)當(dāng)慎重。
如果能夠避免這一點的話,不因為自己的不喜歡,就否認(rèn)他的長處。
不因為自己的喜歡,就看不到他的壞處。
任用人才,不任憑自己的喜好,這樣的話,國家就可以興盛了。
看完魏征的遺疏,李世民非常感慨,他覺得,自己恐怕達不到,魏征所說的那種境界。
哪些公卿侍臣,可以把這些話寫在手板上。
如果看到朕有過錯的時候,一定要敢于進諫。
現(xiàn)在,齊州養(yǎng)殖場。
第一批雞和豬,已經(jīng)開始出欄了。
這也讓緊缺的市場,得到了一定的緩解。
當(dāng)然了,緩解的程度,其實還是有限的。
畢竟,現(xiàn)在養(yǎng)殖場才初步成型。
養(yǎng)殖的數(shù)量,并沒有達到最大化的程度。
而齊州的哪些安置村的災(zāi)民,現(xiàn)在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事情可做。
每月都有一筆可觀的收入。
現(xiàn)在對他們來說,種地基本上已經(jīng)是白賺的了。
每月二百錢的還款,對他們每月都有幾千錢收入的家庭來說,根本就不需要放在心上。
而齊州的災(zāi)民安置模式,也得到李世民的重視。
李世民命齊王將之書寫成策,然后在整個大唐范圍內(nèi)推廣學(xué)習(xí)。
這道命令,讓所有的文武百官都為之震驚。
讓李愔聽到之后,欣喜不已。
可以說,齊州的災(zāi)民安置,已經(jīng)走到整個大唐的前面去了。
齊王的經(jīng)驗,在整個大唐范圍內(nèi)進行推廣和學(xué)習(xí),這可是天大的殊榮。
上一次眾多官員彈劾齊王的事情,李世民狠狠申飭了一番。
對御史風(fēng)聞言事的權(quán)利,也收回了一些。
如果完全望風(fēng)捕影,憑空捏造的話,是會受到嚴(yán)厲懲罰的。
而令他們沒想到的是,李世民并沒有嚴(yán)懲他們,放過他們一碼,卻是在這里,狠狠地褒獎了齊王一頓。
這一次的褒獎,可是將魏王李泰,徹底給比下去了。
在這件事情之后,新年的二月份,李世民命人,在凌煙閣內(nèi),畫了二十四個功臣的畫像。
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蕭瑀、段志玄、長孫順德、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張亮、侯君集、張公謹(jǐn)、程知節(jié)(程咬金)、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世勣、秦叔寶。
這二十四位功臣,武將有一多半。
當(dāng)然了,這也是隋末唐初的時代特色。
因為,這二十四位功臣,基本上都是跟隨李淵或者是李世民打天下的老將。
后世還有詩人寫過一首詩: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云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而在這個時候,劍南道節(jié)度使,蜀王李愔,卻是變的謹(jǐn)慎起來。
因為他非常清楚,接下來,大唐要進入一個動蕩的時期。
很快,時間就來到了三月。
就在這煙花三月,卻是發(fā)生了一件震撼整個大唐的大事件。
幽州都督,燕王李佑,在幽州造反。
這里的時間節(jié)點,和原本的歷史軌跡一般無二。
只不過,李佑所封的王還有封地,和原本歷史軌跡中,有所出入。
原本歷史軌跡中,李佑是被封為齊王,職務(wù)為齊州都督,他也是在齊州造反的。
但是因為李愔的到來,有些事情,悄然發(fā)生了改變。
現(xiàn)在的齊州都督,乃是齊王李恪。
而李佑,此時仍然是幽州都督,被封為燕王。
而原本應(yīng)該是屬于李佑的長史權(quán)萬紀(jì),被李世民截胡給了蜀王李寅。
此時,李佑的長史仍然為薛大鼎。
因為李佑行為乖張,行事荒唐,和之前的李愔有的一拼,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薛大鼎屢次勸阻,李佑置之不理。
薛大鼎氣憤之下,就經(jīng)常上奏狀告燕王李佑。
李佑氣憤之下,密謀殺害薛大鼎。
但是最終機密泄露,薛大鼎憤然之下,準(zhǔn)備到長安告御狀。
李佑十分害怕,派人殺害了薛大鼎。
但是殺害薛大鼎,事情遲早會敗露,父皇肯定不會放過自己。
而這時候,李佑的部下燕弘亮勸他造反。
最終李佑聽從的燕弘亮的建議,李佑征集幽州城中十五歲以上的男子為兵。
任命他的左右為上柱國、開府儀同三司等官職。
并且打開庫房進行封賞,驅(qū)趕百姓進城為兵,布置官署。
大肆封賞自己的部下。
李世民得知這個消息之后,十分震驚,派兵部尚書李績,率領(lǐng)九州府兵,和劉德威一起,共同討伐平叛。
此時,李佑每天都和燕弘亮等五人,還有他們的王妃一起舉行宴會作樂。
而每當(dāng)談?wù)摰匠⒌恼饔懝俦臅r候,燕弘亮就非常傲然地說道:
“皇上不用擔(dān)心,屬下一手端著酒杯,用一只手就可以殺退大軍。”
李佑非常信任燕弘亮,聽到他的話,十分高興。
這時候,李世民寫信斥責(zé)李佑:
朕多次告誡你,要親君子遠小人,可你就是聽不進去,以至于會做出這種畜牲不如的事情。
你速來性情乖張,又缺少德行,耳根子又軟,會被諂媚的話語蠱惑。
朕現(xiàn)在痛心疾首,你真是愚蠢透頂啊!
你現(xiàn)在變成豺狼一般的人,不忠不孝,霍亂幽州,簡直就是死有余辜。
你違背禮義,為天地所不容;你拋棄父親背叛君王,人和神共同憤怒。
你以前是朕的兒子,現(xiàn)在確是變成了我大唐的仇人。
結(jié)果,鎮(zhèn)壓反叛的大軍還沒有到幽州。
燕王李佑的部下,已經(jīng)不再聽從他的號令。
等大軍一到,李佑手下的大軍直接背叛了他。
很快,李佑就被拿下。
李佑身邊的燕弘亮,被直接殺死。
李佑被捉拿到長安。
四月六日,李佑以謀反罪被貶為庶人,被李世民賜死在長安太極宮內(nèi)省。
李佑的造反,讓李世民極為傷心。
他覺得兒子的造反,他自己也有很大的責(zé)任。
他可能是一個好皇上,但未必是一個好父親。
在李佑這件事情上,他并沒有盡到一個做父親的責(zé)任。
但是,李世民萬萬沒想到的是,對他的打擊,其實現(xiàn)在才剛剛開始而已。
李世民極為疼愛魏王李泰,尤其是在李泰去年上供了一部書之后,李世民多次對李泰的賞賜,都超過太子。
這讓太子李承乾十分不安。
現(xiàn)在,對他太子之位產(chǎn)生威脅的,一共有三人。
第一個自然就是他一母同胞的弟弟李泰,第二個是蜀王李愔,第三個就是期望李佑。
但是這三個對手之中,李承乾認(rèn)為對他威脅最大的,其實還是他一母同胞的弟弟李泰。
因為父皇喜歡李泰的程度,已經(jīng)遠遠超過他這個太子。
并且,李泰同樣是母后的兒子,擁有正統(tǒng)的名分。
尤其是,李泰距離他最近,威脅也是最大的。
因此,李承乾居然鋌而走險,派人去刺殺李泰。
但是,刺殺失敗,事情敗露,李承乾很慌。
這時候,李承乾索性決定一條道走到黑。
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準(zhǔn)備直接造反。
李承乾和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結(jié),打算先下手為強,直接起兵逼宮造反。
其實,李承乾的勝算還是非常大的。
因為他就居住在東宮,距離皇宮非常近,有著天然的優(yōu)勢。
的確,太子的東宮西墻,距離皇宮只不過二十步的距離。
如果李世民沒有防備的話,他很容易就能夠取得成功。
但是令太子始料不及的是,燕王李佑造反,居然牽扯到了李承乾的侍衛(wèi)統(tǒng)領(lǐng)紇干承基。
紇干承基被抓起來審問。
而紇干承基就是個二五仔,本來他被牽扯到的,只是燕王造反的事情。
但是這個二五仔,為了能夠保住自己的性命,直接就把太子給出賣了。
將太子要反叛,并且和什么人勾結(jié),準(zhǔn)備什么時候發(fā)動反叛,吐露的一干二凈。
李世民得知這個消息之后,大為震驚。
當(dāng)即就指定司徒長孫無忌、司空房玄齡,特進蕭瑀,還有兵部尚書李世績,會同大理寺、中書省、門下省,組成專門的會審小組。
這個小組,差不多匯集了當(dāng)朝所有的高級官員。
經(jīng)過這些人的審判調(diào)查,認(rèn)定太子的謀反證據(jù)確鑿無疑。
于是,太子和他的一干同謀,全部被抓獲。
這時候,李世民十分傷心。
就在一月之前,自己的另一個兒子李佑,剛剛造反。
現(xiàn)在,太子居然也開始造反。
李世民自問自己并沒有罷黜太子的心思,而這個孽畜,為什么就能做出如此無父無君的事情來呢?
但是,李世民畢竟對李承乾傾注了太多的心血。
如果按照律法定罪的話,李承乾是必須要處決的。
但是李世民并不想殺掉自己的長子。
可是,這又和律法相悖。
到底該怎么辦呢?
最終,李世民耍賴似的,直接將這件事情放到朝堂之上,讓滿朝文武,開始討論這件事情。
最終,通事舍人來濟建議說:“陛下仍然是慈父,太子得以終其天年,當(dāng)屬最好的結(jié)局。”
李世民果斷的采取了來濟的建議。
四月初六,李世民下詔罷黜太子李承乾,將他貶為平民,囚禁在右領(lǐng)軍。
而太子李承乾的同謀,全部都被砍掉了腦袋。
短短的一個多月的功夫,他的兩個兒子,竟然不約而同的造他的反。
這讓李世民十分傷心,一時之間,李世民幾乎蒼老的十歲。
與此同時,李世民對他剩下的兒子,也開始十分警惕。
這兩個兒子能夠造他的反,哪其他的兒子呢?
有沒有可能會造他的反呢?
魏王李泰就在他的身邊,并且平素十分聽話,他既沒有造反的動機,也沒有造反的實力。
其他的在封地上的,實力強大的,就只有齊王李恪和蜀王李愔了。
而齊王李佑,其實并沒有多少兵力。
并且齊州距離長安實在是太近了,主要是現(xiàn)在交通便利了,只需要一天的時間,就能抵達齊州。
所以,李恪造反的可能性,也非常之底。
并且,李恪的實力也很弱小,彈指間就可以平叛。
唯有蜀王李愔,讓李世民十分忌憚。
李愔手里,可是握有五萬大軍。
這還只是明面上的,暗中還有沒有私軍,李世民真的不敢確定。
因為現(xiàn)在就連吐谷渾,都很有可能在他的掌控之下。
并且,最可怕的,還是李愔手中掌握著先進的科技手段。
他的益州軍,先是攻打吐蕃和吐谷渾,然后是攻打大事。
還有攻打薛延陀一戰(zhàn),都是無往而不利。
而蜀王李愔,和現(xiàn)在朝中的老將,關(guān)系都不錯。
軍神李靖,更是他的岳祖父。
如果李愔要造反的話,成功的可能將會非常之大。
就算他不能成功,最終也會給大唐朝帶來可怕的沖擊。
這時候,李世民終于對李愔無比忌憚起來。
嗯,蜀王在蜀地,待的時間太久了,應(yīng)該挪一挪地方了啊!
接下來,李世民和長孫無忌密謀,準(zhǔn)備將蜀王李愔,挪一挪地方。
給他換個地方就封。
最好是把他放在身邊,距離長安不遠的地方。
只要離開劍南道,離開他掌控的鐵板一塊的地方。
到時候他就算想折騰,也折騰不出什么浪花出來。
劍南道,節(jié)度使府的長史上官儀,最近十分煩悶。
最近下班回家,總是喜歡喝悶酒。
甚至就連他最疼愛的孫女上官婉兒,都不能讓他稍解憂愁。
上官夫人忍不住問道:“夫君,可是在公務(wù)上碰到什么難題了嗎?”
上官夫人對自己的夫君,極為了解。
自己的夫君能力出眾,莫說管理一個劍南道,就算管理更大的地方,也是不再話下。
而現(xiàn)在劍南道的形式一片大好,百姓生活蒸蒸日上,夫君能碰到什么難題呢?
上官儀搖頭說道:“夫人,并不是公務(wù)上的事情。”
上官夫人接著問道:“夫君,難道是蜀王對夫君有所猜忌?”
上官儀搖頭道:“王爺對我有知遇之恩,并且王爺用人不疑,將大小事務(wù),都放心的交給我,對我從來都沒有猜疑。”
上官夫人不解地問道:“哪夫君還有什么事情如此煩悶?zāi)兀俊?p/>
上官儀苦笑道:“你一個婦道人家,就算說了,你也不懂啊!”
上官夫人一瞪眼說道:“你還沒說,怎么就斷定我不懂呢?”
額,上官儀,其實有些懼內(nèi)的。
夫人一瞪眼,上官儀就先心虛了三分。
然后不由嘆息道:“你也應(yīng)該聽說了,今年先是燕王李佑造反,緊跟著是太子造反。”
“先后有兩位皇子造反,夫人試想,皇上對剩下的皇子,豈能沒有防備之心?”
“而在諸多皇子之中,蜀王無疑是勢力最大的一個。如果說造反的話,也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一個。”
“在這種情況下,皇上又怎么可能會放心王爺呢?”
“所以,為夫斷定,接下來皇上只怕要對王爺動手了啊!”
聽到上官儀的話,上官夫人十分惶恐。
不由問道:“夫君,你的意思是,皇上要直接拿下王爺嗎?夫君是王爺?shù)淖蟀蛴冶郏峙虏粫惺裁春孟聢霭桑恳唬蚓氵€是辭官不做,咱們回家種地去吧!”
聽到夫人的話,上官儀不由苦笑道:“夫人,不至于此!”
“為夫所說的,皇上要對王爺動手,只是會將王爺調(diào)離劍南道而已。”
“但是王爺?shù)母驮谶@里啊,一旦王爺調(diào)離劍南道的話,前面將近十年的心血,就全部都白費了!”
“并且,就算王爺被調(diào)離劍南道,皇上也會處處猜忌。而等到新皇登基之后,只怕王爺也……”
聽完上官儀的分析,上官夫人十分懼怕,忍不住問道:“夫君,到時候,咱們也跑不掉啊?哪該怎么辦呢?”
上官儀嘆了口氣說道:“天無絕人之路,為夫相信,辦法總會有的,容為夫在想想。”
就在此時,忽然門房來報,說是王爺來訪。
上官儀不敢怠慢,連忙協(xié)同夫人,出府迎接。
不過,他們剛剛出門沒多久,就碰到蜀王李愔。
“屬下不知王爺大駕光臨,迎接來遲,萬望王爺贖罪!”
聽到上官儀的話,李愔不由哈哈大笑道:“上官長史,你我之間,何須如此?喲,看長史的臉色,是不是喝酒了?”
上官儀趕緊說道:“王爺來的時候,屬下正在喝酒。”
李愔不由哈哈笑道:“哪正好,本王就陪長史喝兩杯。”
“王爺請!”
“長史請!”
不多時,兩人來到后院。
上官儀趕緊命廚子多做了幾道菜,不多時,菜肴就被端了上來。
李愔看了上官儀一眼,上官儀馬上意識到,王爺這是有話要對自己說,馬上就命所有下人,都退了下去。
李愔端起酒杯,看著上官儀,似笑非笑地問道:“本王見長史面帶憂色,不知是為何事苦惱啊?”
上官儀苦笑一聲說道:“王爺,屬下的苦惱,王爺又怎么會看不出來呢?這一次,屬下真的不知道該怎么度過這一關(guān)了。”
接下來,他們差不多都猜到了。
皇上一定會將王爺調(diào)離劍南道。
如果奉命的話,將會失去前面好不容易打拼出來的,所有根基。
而如果不奉命的話,哪就是造反了。
而一旦兵戈相見,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這可不是他們想要看到的事情。
聽到上官儀的話,李愔微微一笑說道:“本王自然是知道長史在擔(dān)心什么,不過,本王以為,事情其實并沒有到最壞的地步。”
上官儀疑惑地問道:“王爺,哪你的意思是?”
李愔微微一笑說道:“如果父皇的旨意已經(jīng)下達,我們自然是不好推脫。但是現(xiàn)在,父皇的旨意不是還沒下達嗎?”
“如果這時候,邊境不穩(wěn)的話,本王自然要帶兵鎮(zhèn)壓反叛。到時候,父皇還會不會下旨調(diào)走本王呢?”
聽到李愔的話,上官儀眼睛不由的一亮!
對啊,現(xiàn)在王爺完全可以養(yǎng)匪自重,擁兵自固。
如果邊境不穩(wěn)的話,皇上就算想要將王爺調(diào)走,也不能馬上就下達這樣的旨意的。
如果這樣的話,那么皇上忌憚王爺?shù)男乃家簿瓦黠@了。
這對皇上的威信,也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在兩位皇子剛剛造反的情況下,皇上一定不會這么做的。
至于讓邊境動亂,其實反倒是并沒有那么困難。
南詔之地,一直都不太平靜。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