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夏逆 第一百一十七章、明夷不待訪
江湖中人“跨界營業(yè)”的例子其實(shí)不少,比方說有人兼營商業(yè),有人兼營當(dāng)官,但兼營繪畫的卻不多,而兼營繪畫能做到名聲遠(yuǎn)揚(yáng)的就更少了。
“繪本圣手”柳水心就是極為罕見的跨界繪畫,而且在繪畫業(yè)界成就甚至還超過江湖名聲的人。
他精研大夏初年驚鴻一現(xiàn)的“素描”畫風(fēng),但又在素描的基礎(chǔ)上有所延伸。和素描大師畢靈空相比,他畫的畫不夠“像”,在人體結(jié)構(gòu)上有一些失真,但卻更加具有某種指向人類最原始動力的意味。尤其他畫過的一個叫做“白潔”的系列畫,每每只是一張圖,很多時候甚至也沒暴露出身體器官來,卻看得人血脈僨張,成為搶手之作。
對于這個有辱斯文的家伙,很多道德正直之士都常常口誅筆伐。
……但這一點(diǎn)也不妨礙他們私下柳水心的作品,甚至于作一些交流。
同樣的,他們對這瘦子也只是嘴上批評,真到關(guān)鍵時刻,他們不僅不會要這瘦子的命,反而會努力幫忙保護(hù)他。
畢竟天底下值得收拾的混賬王八蛋千千萬萬,但能夠生產(chǎn)優(yōu)質(zhì)畫作的卻屈指可數(shù)。柳水心若是死了,那就算不是全天下的損失,起碼也是全天下男人的損失。
柳水心找潘龍幫忙,就是要他去一趟魯東郡府,幫自己找個朋友送個信。
只要信送到了,他應(yīng)該就能脫困。
作為報答,他愿意連帶著幫忙把卞德明也撈出來。
他是個老江湖,一眼就看出潘龍是為了救卞德明而來。雖然不明白這文弱書生究竟哪里特別?居然會勞動一位新晉的真人宗師來相救,但聰明人都知道要抓住機(jī)會。
潘龍自然不會拒絕,從柳水心這里拿了一件信物之后,當(dāng)天就趕到了魯東郡府,見到了他的那個朋友。
那朋友姓侯,名賓,字龍濤,學(xué)問頗高,還中過舉。他跟柳水心是從小玩到大的交情,不僅如此,二人還是商業(yè)伙伴——柳水心畫的不少插畫,作者就是他。
他們兩個在那個從事有益于天下男性的文化事業(yè)的小圈子里面,甚至還各有一個別號。柳水心別號白潔,他別號阿賓,都是以其代表作而得名。
當(dāng)然,他們更被人所知的,大概是隔三差五就要被批評“有辱斯文”。
作為有辱斯文群體的成員,兼柳水心的至交好友,侯舉人看了信物,得知了柳水心的情況之后,連夜出門去拜訪了不少人,到天快亮才回來。
第二天不到中午,魯東郡的知府秦水秦白石就發(fā)下命令,派人去押解柳水心和卞德明來郡府審訊。
兩天后,來到郡府的二人直接被接到了知府家后院,盥洗沐浴更衣之后,好吃好喝一頓,然后裝模作樣地過了堂,被知府罵了一通,每人罰款紋銀百兩,就此結(jié)案。
順便說一句,那卞德明的那筆罰款是柳水心出的,至于柳水心的錢——按照他的說法,過兩天多畫兩張畫就行。
然后秦知府就戳穿了他的謊言:這廝早就欠了各路書商不知道多少稿子,兩天?兩個月他都畫不完!
嗯,未來兩個月,柳水心會被關(guān)押在知府后院的小屋里面,除了一日三餐吃喝拉撒洗浴之類日常活動之外,剩下的事情就是畫畫。
什么時候他把欠下的約稿都還清了,秦知府才會放他自由。
最好笑的是,當(dāng)?shù)弥谋磺刂プ。P(guān)起來畫畫之后,居然來了十幾位先天高手,甚至還來了一位真人宗師,大家就住在旁邊隔壁的屋子里面,三班倒輪流看著他,防止他逃跑。
那位真人宗師居然還是卞德明認(rèn)識的人。
看到那人的時候,卞德明愣了一下,隨即過去行禮,口稱“拜見先生”。潘龍一問,才知道原來這位真人也是文壇名士,號稱日知,平時跟卞德明的老師明夷先生頗有往來。
嗯,頗有往來,關(guān)系很好,他還給卞德明等人講過課呢。
日知先生見到晚輩,老臉微微一紅,卻也沒否認(rèn),反而問起卞德明為什么會在這里?
以卞德明的身份,就算是來找柳水心催稿,似乎也輪不到他……
卞德明將事情的前因后果說了一番,日知先生嘆了口氣,說:“此前帝洛南走訪各地之時,明夷兄就說,朝廷可能要有大舉動,但這事情由帝洛南而非帝河?xùn)|來做,恐怕難以成功。現(xiàn)在果然如他所說!”
“日知先生也是天下賢士,能否為我等剖析一二?”潘龍問。
日知先生搖頭:“我算哪門子的‘賢士’?‘咸濕’還差不多!若是講古今佚事、天文地理等諸般雜學(xué),我倒是有幾分自信,但若是分析天下形勢、政治得失,則非明夷兄不可!”
于是潘龍和卞德明就向他們告辭,去拜訪明夷先生。
在路上,卞德明又向潘龍介紹了一番。
明夷先生、日知先生和岳余先生,是當(dāng)今青州文壇著名的三位學(xué)者。這三位學(xué)者之中,明夷先生長于政治、日知先生長于雜學(xué)、岳余先生長于文化,都很受到青年學(xué)者們的尊重。
他們?nèi)齻€的書齋距離不遠(yuǎn),也時常有來往,士林之中有人以“東魯三賢”并稱。
只是他們?nèi)齻€都跟青州官場主流風(fēng)氣不合,因此不曾出仕,平日除了讀書就是教學(xué),所以在江湖上不怎么有名聲。
他們的確是沒什么名聲,潘龍對天下的真人宗師大多知道一些,卻根本不知道青州還有日知先生這么一位真人。
而且,等見到了明夷先生,他才發(fā)現(xiàn)原來東魯三賢剩下的兩位,竟然也都是真人宗師。
這“東魯三賢”其實(shí)應(yīng)該被稱之為“東魯三真人”才對。
見到卞德明來訪,明夷先生很高興。但當(dāng)潘龍向他請教關(guān)于變法之事未來可能如何的時候,他卻沉默了。
“請回吧。”三人之中年紀(jì)最小的岳余先生嘆道,“明夷兄的確喜歡分析天下大事,可他并不愿意自己的才能和知識,被用到真正的‘天下大事’上面去。”
潘龍愣了一下,疑惑地看向他。
岳余先生只是搖頭,卻用傳音之法對他說:“你特地來問這個,大概對這天下也有幾分想法。明夷兄不想牽涉你們這些事情,如此而已。”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