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三國傳奇謀士 八十、是時候找?guī)讉€謀士了
張寧先行一步回了巨鹿,讓管亥驅(qū)趕著俘虜在后面慢慢前進,袁歌居然不在漢軍隊伍當(dāng)中,跟著父親和兩位叔叔學(xué)習(xí)多年,這點眼力她還是有的,她得趕緊回去問一下父親,這是怎么回事?
洛陽城,攝政王府中,袁歌一連昏迷了三天才蘇醒過來,他這家伙,說昏迷就昏迷,也不想下自己現(xiàn)在可是總攬朝政的攝政王,一大堆事等著他處理。
這三天里,各地情報紛至沓來,許多都耽擱不得,呂綺玲只好叫來蔡琰,讓她幫著處理。
袁歌毛筆用的不好,平時本來就是袁歌念,呂綺玲來寫,字跡上不會有人懷疑;再加上袁歌霸道慣了,就算三天不露面也沒人敢反對。
因此雖然有人從這些天蔡琰的決議中發(fā)現(xiàn)了袁歌風(fēng)格和以往有了很大變化,有所懷疑,短時間內(nèi)也沒人敢有所動作。
蔡琰也是絲毫沒有客氣,打著收取勞務(wù)費的心思,給自己的爹爹蔡邕封了個九卿之一的太常,呂綺玲雖看在眼里,卻也沒有反對,她相信蔡琰應(yīng)該有自己的分寸。
不過這三天時間里,恰好發(fā)生了一件大事,卻不是他們能夠解決的,袁紹、袁術(shù)、孫堅三人居然作死地去清剿號稱百萬之眾的泰山匪,更可氣的是,他們居然被黃巾埋伏,五萬大軍死傷大半,剩下的也全被黃巾活捉了。
司空袁逢自從昨天收到消息,便一直往攝政王府跑,孫堅留在洛陽城中的妻子吳夫人更是帶著還有襁褓中的一兒一女賴在了攝政王府門口。
好在袁歌及時醒了過來,拯救了快要被煩得崩潰的呂雯和蔡琰。
“他們自己作死,還敢來這兒鬧事?我沒治他們的罪就不錯了!既然要交代,我就給他們個交代!”
袁歌昏迷前便在練習(xí)神眼謀士技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袁紹他們的作死行為。
為了幫他們,袁歌還試著對他們使用了下鼓舞謀士技,害得自己精神力再次透支而陷入昏迷,都這樣了他們還被抓,袁歌能怎么辦?
雖說使用謀士技鼓舞最主要的目的不是為了幫他們,而是想驗證下自己之前的猜想,可確實是幫到他們了,結(jié)果卻是他們太不爭氣。
聽說吳夫人都已經(jīng)把孫尚香生出來了,袁歌更加不在意孫堅死活了,反正他的使命也完成了。
至于袁家兩兄弟,也死就死吧,死了正好只有他有資格繼承袁家,雖說他如今位高權(quán)重,可袁家積累的財富他還是十分眼饞的。
“袁紹、袁術(shù)、孫堅剛愎自用,致使我方損失五萬精銳大軍,本該斬首示眾,念在過往功勞,暫且壓后處理,家人若有鬧事者,關(guān)入大牢?!?p/>
命呂綺玲按他的意思寫好詔書,再派侍衛(wèi)送出府外,袁歌開始思考怎么處理接下來的爛攤子。
袁紹、袁術(shù)、孫堅部戰(zhàn)力絕對不弱,黃巾力士雖強,可若一開始便不迎戰(zhàn),絕不會落得如今地步。
董卓、馬騰、曹操部,兩軍實力相近,非但沒有出事,還不時地給他賺一些謀士閱歷。
略一對比,高下立叛。
兩軍的主要差距,在于李儒李文優(yōu)。
一個謀士在兩軍廝殺時,根據(jù)能力不同,也許起到的作用也不盡相同,但他們更重要的用途在于能夠料敵于先,若把李儒放在袁紹軍中,絕不會出現(xiàn)如今的狀況。
可惜李儒只有一個,袁歌把他派去北方對付丁原,確保自己的系統(tǒng)能夠恢復(fù),就算再來一次,他依舊會這么做。
計劃中的三軍合圍冀州,就算袁紹部失敗了,也必須繼續(xù)進行下去。
兵源的事情好辦,雖然朝廷沒兵了,可各地州牧有啊,黃巾軍勝利之后出乎意料地沒有兵發(fā)各地,那么各州就依舊處于大漢朝廷的統(tǒng)治下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如今身為攝政王的袁歌只要一聲令下,各地州牧要么乖乖交出兵權(quán),要么就得背上一個反賊的名號。
想當(dāng)初,袁歌就是擔(dān)心這么一聲令下,才放棄了自己在并州打造好的根基,帶著呂布呂綺玲跑到洛陽重新開始。
之前去揚州收喬家姐妹,揚州州牧文欽的慷慨讓袁歌深知這些地方大員的富庶,并州年年被羌人劫掠,戰(zhàn)時都能隨隨便便拉起十多萬軍隊,你說這些內(nèi)部的富庶之地的州牧手上沒兵,那是不可能的。
此時荊州刺史王睿還沒有遵循歷史軌跡,被孫堅所殺,若黃巾斬了孫堅,說不定王睿就不用死了,袁歌覺得這其中也有自己的功勞,和他要十萬兵馬以及糧食輜重一點都不過分,當(dāng)即修書一封,攝政王印章一蓋,派人送了出去。
并州還有兩萬精銳騎兵,以及十萬步兵,高順的八百陷陣營貌似也已經(jīng)初出成型,再加上自己和老丈人呂布做西園校尉時的三萬部將,兵分兩路綽綽有余。
袁歌自己這一路自然不擔(dān)心有什么問題,可袁紹部這次出事,卻給袁歌敲響了警鐘,一部出征,必須給他們配置一個謀士,不然太容易出問題了。
想想歷史上劉備在有徐庶輔佐前混得有多慘,就可以知道謀士的重要了,而袁歌想給部隊配置的,則是真正的謀士,而不是田豐田元皓之流。
主公不聽謀士進言,一般人總認(rèn)為是主公昏庸,可反過來想,能否是因為謀士水平不夠,才無法說服主公呢?
能力與李儒相比肩者,雖說稀少,可袁歌扳著指頭也能數(shù)出來幾個。
賈詡賈文和,目前應(yīng)該就在董卓軍中藏著,之前沒有考慮到這一茬,居然被他蒙混過去了,有機會得叫過來說道說道。
穎川荀彧荀文若,可惜是世家出身,不知能不能調(diào)得動。
隱藏在荊州南部襄陽隆中的臥龍諸葛亮諸葛孔明,能不能請得動也是個未知數(shù),這些人,真不想出世的話,派人過去找也不可能找得到。
還有與臥龍相對的鳳雛龐統(tǒng)龐士元,英年早逝的郭嘉郭奉孝,笑到最后的司馬懿司馬仲達,被自己搶了未來老婆的東吳大都督周瑜周公瑾,也都有很大可能是真正的謀士。
至于歷史上名聲稍稍遜色的程昱、戲志才、法正、陳宮、徐庶等人,袁歌也不知道他們的長短深淺,只能見識過之后再做評價。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