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諸天普渡 第293章 就是試探試探
陳亦覺得自己現在的樣子一定很賤……
雖然這個悟空和他心目中的大圣爺爺有些相去甚遠……
不過……現在他才是爸爸輩!
總算陳亦還沒忘了現在的身份,雖然莫名其妙,但你敢給,我就敢接。
讓大圣爺爺當自己兒子輩,想想都舒爽。
“悟空啊……”
陳亦一臉慈祥:“多勞你連日奔波,救為師脫得此大難。”
猴子毛手一揮,得意憋著一股矜持,嘿嘿笑道:“誒,嘿嘿,師父說的什么話?你我?guī)熗剑斡萌绱耍俊?p/>
“唉,若非為師當時不聽你勸,定要來這小雷音寺拜佛,卻被那妖綁了去,也累得你為那金鈸所傷,又請了那諸天神佛到此,委實不該……”
陳亦一副懊惱的模樣。
他這話說得十分順暢。
他發(fā)現自己對此時情境的前因后果,竟然有著十分清楚的記憶。
在這之前,就是“他”看到了“雷音寺”三個字,不顧猴子勸阻,死活要進來拜佛,結果就中了招了。
那黃眉老妖手中有金鈸、人種袋,那可都是東來佛祖,也就是眾所周知彌勒未來佛手中的至寶。
別說猴子,請了漫天神佛來救,全盡被裝入其中。
最后還是東來佛祖親自出馬才救出了“他”。
對于這種鳩占鵲巢的“記憶”,早已經有過類似經驗,陳亦一點大驚小怪的意思都沒有。
不過第一次見這猴子,倒是仍如上次在琵琶洞一般,有點害怕被他給看出什么,給一棒子夯死。
照理說,在猴子那雙火眼金睛之前,不說其他,僅僅是修煉的這身真氣,就無所遁形。
但猴子此時卻跟沒有發(fā)現一樣,一點異常都沒有表現出來。
如果這真是那只猴子,陳亦可不信他會看不出來。
難不成“唐僧”還和他一樣,練了一身武功?
陳亦心里一陣狐疑和忐忑。
這其中,八成又是有著什么他所不知道的玄機。
不過,就算他現在看似是爸爸輩,卻也不敢在臉上有絲毫顯露。
誰知道自己是真爸爸,還是真孫子……
之前那些針對他的那些粉霧,必然不是凡物。
能迷他真靈,真性卻絲毫不昧。
陳亦修行了這么久,對于修行之道,也有些自己的理解。
真靈與真性兩者的區(qū)別,就像是“心”和“精神”的區(qū)別
如同某位心理學大拿早已提出過的人格理論。
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的人格結構。
本我,是人最原始的、與生便俱來的一部分潛意識,代表人的欲望,受意識遏抑。
自我,是意識的一部分,如同大腦一般,負責對現實面對的情境、自身的需要去處理事情,偏向于理智。
而超我,就是內在的道德判斷,代表著人的良知、道德、理想等,處于人格最高層。
這三者,都是人的“意識”組成部分,也可以說是“精神”。
屬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依托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簡單地說,六根相當于人的肉身,六識是人的精神。
尋常人雖都具有六根六識,卻也僅僅是“有”。
未必能“壯”六根,“覺”六識。
修行之人,大體就是修的這一“壯”,一“覺”。
得道之人或能盡“覺”六識,得一點真性。
哪怕肉身毀損,六根盡滅,也能存真性不滅。
這便是修行道上,常說的真靈。
“三我”也可以算是真靈中的組成部分。
不過一點真性中,尚存一絲真靈。
這一絲真靈,超脫于六識之上,為第七識,末那。
七識于前六識之上,卻是六識之根。
人說“集中精神”、“用心”之類,普遍上將“精神”與“心”等同。
而在陳亦這里,兩者卻有別。
可說前六識才是“精神”,是“思”,第七識才是“心”。
一點真性靈光,便是真性之中,一點靈光,便是所謂真靈。
這才是真正的有情流轉生死的根源,而不僅僅只是一具肉身、甚至精神的生滅。
說白了,那粉霧,迷了他的“心”,等于將他的所有修為都蒙昧了去。
對他的“精神”,也就是思維、記憶、原始的欲望,甚至連理智都完全不損,如同一個最正常不過的普通人。
這種神通,根本不是凡俗之中能擁有的。
陳亦現在也是一只腳踏進了先天,對先天仙的威能也可以窺到幾分。
他敢肯定,哪怕是先天仙,也不可能有這樣的神通。
在粉霧之中,愛欲輪回之內,他得多方相助……
自身的修行,發(fā)下的大宏愿,宏愿引起的天地共鳴、法憲凝形,還有神秘的三藏手札,莫名的疑似猴子的呼喚聲……
這其間種種,缺了一個,他可能都走不出那場愛欲輪回。
對于在那似幻似真的輪回中,經常聽到的那聲呼喚,究竟是不是眼前這只猴子,陳亦也不敢確定。
他總覺得,自己身上的迷團越來越大,牽扯的范圍也越來越大、越來越恐怖。
“咦!?”
正當他思緒電閃之時,傳來了一聲驚咦。
“師父,師父!您終于醒了!”
一陣吵嚷,陳亦有種地面在晃動的錯覺。
跟著他就看見一個頂著顆野豬頭的巨胖,顛顛地向他跑來。
那身形……
就像一座肉山,讓陳亦連吞口水。
三丈多高的巨胖野豬頭一邊跑,肚子上顛起一陣驚濤駭浪……
一邊嘴里哼哼唧唧地嚷著:“師父!您給評評理,俺老豬在那金鈸里餓了那許多日,只是多要一口飯,沙師弟就是不給,他想餓死俺老豬啊!”
“哎呀,二師兄,你已經吃了兩大碗,再吃就沒了!師父和大師兄都還沒吃呢。”
后面一個高大不輸于野豬頭的惡漢。
一頭蓬松的紅發(fā),如火焰般張揚。
臉色黑不黑,青不青,發(fā)藍發(fā)靛。
聲音如大鼓、悶雷。
長得惡形惡相,卻一臉憨厚,手上抱著一個大鐵鍋子,鍋中還冒出一個尖尖的飯堆,被人刨了一大半。
這就是……哥仨中的另兩個了。
見那個幾乎比自己半邊身子還大的野豬腦袋湊了過來,作撒嬌狀。
陳亦一陣頭疼兼惡心……
連連揮手:“悟凈,給他吧給他吧……”
“是,師父。”
這個紅發(fā)藍靛臉,曾經吃了“他”九次的惡漢,此時倒是憨厚、忠順無比。
師徒四人,一如“往常”,在猴子和野豬頭的打鬧、藍臉的“勸架”之中,用了齋飯。
這哥仨也沒有對于陳亦表現出任何懷疑。
也不知是沒看出,還是什么別的原由。
陳亦卻不大相信會是前者……
離開小雷音寺,站在那金碧輝煌,宏偉壯麗到了極點,繚繞著金色霞光云氣,如同仙家勝境,極樂佛地的綿延殿宇之前。
“呆子,尋些柴火,把這妖怪的巢穴一把火燒個干凈!”
猴子招呼了野豬頭一聲。
陳亦卻吞了吞口水,他覺得,此物應與他有緣……
忍不住試探道:“悟空啊,先慢來,我在金鈸之中,曾聽那妖怪與你說過,這小雷音寺,乃是天賜于那黃眉老妖,雖說那妖怪多有狂悖,寶物卻是無辜,又何必燒了?”
“師父說得著啊!”
野豬頭被猴子使喚,本就不情不愿,聞言頓時蹦了起來。
“那妖怪作惡,干這珍樓寶座甚事?你這猴頭偏要遷怒,暴殄了這天物,你、你,你就不怕這天降個雷來劈你!”
“呔!”猴子小圓眼一瞪,向他一眥牙,頓將這巨胖唬得縮起了野豬頭。
才看向陳亦:“師父說得也是,只是我等此行西去,帶著這珍樓寶座,也無用處啊?”
陳亦眼睛一亮:“悟空,你是說……這小雷音寺,還能收起來帶著?”
“這是自然,這殿宇雖無甚大用處,但大小如意,變化由心,可懸身上,也可懸在靈臺神府之中,倒也算得一件寶貝。”
“那……悟空你可能將它收了?”
“自然!”
西去路上,陳亦騎在白龍馬上,胸前懸掛著一個指頭大小的金色殿宇模樣的掛墜,眉開眼笑,嘴都快笑歪了。
左右顧望,又忍不住道:“悟空,八戒,悟凈……”
眼光看到座下白馬,又恍然拍了拍:“哦,還有小白龍,那個……你們還有沒有什么能保命的寶貝?”
四徒對于自家?guī)煾高@種時不時冒出來的有些賤嗖嗖的畫風,他們也不以為奇,似乎早已習慣了一樣。
這也是陳亦敢越來越“放肆”地試探的原因。
嗯,試探,沒錯,就是試探試探,絕不是貪心……
在陳亦一路“試探”,丑怪三人組的吵吵鬧鬧之中,就行了個把月的路程。
一座通天大山,已出現在陳亦視線中,讓他驚得虎軀一震……
來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