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三國騎砍 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
壽春,負(fù)責(zé)與燕軍、魏軍談判的潘濬真正的心力交瘁。
徐盛、全琮率領(lǐng)的左右前鋒部隊用了整整一個白天的時間從淝水通過,匯入淮水;隨后將進(jìn)入泗水,殺入徐州、青州、攻城略地,順則與魏割裂青徐,不順則裹挾人口向兩淮撤離。
夜里時,孫權(quán)的戰(zhàn)船才抵達(dá)壽春。
后續(xù)部隊船只停泊河岸,等待天明后繼續(xù)出擊。
解煩軍、無難軍兩支近衛(wèi)軍護(hù)衛(wèi)下,孫權(quán)正式進(jìn)入壽春。
戎車轱轆碾在壽春主街道那古老的石磚地面時,跟隨戎車前進(jìn)的潘濬只覺得臉龐火辣辣疼,這是碾在自己臉上的車轱轆!
城中還有袁術(shù)廢棄、焚毀的宮殿群,廢墟之上設(shè)立多重帷幕,又點燃許多草苫,照的燈火通明。
孫權(quán)先在帷幕后更衣,詢問貼身跟隨的諸葛?。骸皦鄞褐T人可有議論?”
“至尊用兵神妙,常人難察蹤跡,故有費解之意?!?p/>
諸葛恪躬身俯首立在一旁,雙手捧著辟邪劍。
寒冷夜風(fēng)吹刮,孫權(quán)看著手臂、大腿泛起的風(fēng)疹,忍不住扣了扣,舒爽感讓他閉上眼睛。
處理個人問題并重新?lián)Q一套干爽、略厚衣物后,孫權(quán)才將辟邪劍掛在腰上,看了看屏風(fēng)上掛著的大紅、大綠、水藍(lán)、素黑四領(lǐng)披風(fēng),心中又有煩悶之感。
戀戀不舍看幾眼大紅披風(fēng),他還是伸手拿起大綠披風(fēng)掛在身上,說:“元遜不必回護(hù)潘承明,我知他不滿,他不滿才是應(yīng)該的。人有喜怒,潘承明焉能無有?”
孫權(quán)長唉一聲:“子瑜有子瑜的好,利在守成,元遜有元遜的好,不必處處效仿子瑜?!?p/>
“是,臣明白?!?p/>
諸葛恪回答爽快,引得孫權(quán)呵呵做笑,抬手拍拍諸葛恪肩背,很是鼓勵、欣賞這種痛快勁。
孫權(quán)笑罷,引著諸葛恪回到帷幕正中,文武百工齊齊起身相迎,孫權(quán)擺手隨意落座。
待諸人坐定,只剩下火焰燃燒噼啪聲時,孫權(quán)目光落在潘濬臉上,才說:“劉備狡猾老賊也,諸君皆以為此賊老矣、病重。孤卻不以為然,此必是奸計也,意在賺我。這才將計就計,拔除其子劉公?!?p/>
連續(xù)的軍事勝利,孫權(quán)氣度隨意,說話間也不似過去那樣拘謹(jǐn)、沉肅,反倒眉目間有了孫策的那種輕佻。
孫策時期的老將多已凋零,宋謙坐在下首前排,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慨。
見潘濬不接話,不表態(tài),孫權(quán)不以為然呵呵做笑,脊背微微向后靠近胡床背靠,忍不住蹭了蹭脊背,臉上笑吟吟:“如今呀,老賊若是真病,得聞大兒敗亡,那離死不遠(yuǎn)矣。若是無病偽裝,則會生出心病。”
“觀劉公行舉,處處效仿老賊,遲早必為腹心之患。”
“昔年曹操南侵奪取荊州,又犯我疆界,老賊倉惶逃竄,非我收留,必為曹操所誅。”
“后我都督周公瑾破敗曹操于赤壁,老賊使詐先取荊南四郡,恰逢公瑾病故,這老賊不僅騙得我妹,還騙走江陵,遂成氣候。又勾連叛臣龐統(tǒng),以為同宗劉季玉除賊之名入蜀,得劉季玉資助兵馬糧秣甚多,反而監(jiān)守自盜,勾連法正、張松、孟達(dá)等背主之臣,陰圖劉季玉基業(yè)。”
“至如今,天命在我,才有火燒漢口如蒙天助之勝!”
孫權(quán)口吻自信,仿佛在闡述一個事實:“老賊喪膽,不敢揮師向東!卻向我那女兒撒氣,實屬卑鄙。今殺老賊大兒,我家女兒大仇得報!”
他目光落在潘濬臉上:“承明愛卿也是有兒有女之人,卿家愛女若是受辱,卿該如何呀?”
潘濬很想站起來,昂聲回答。
可終究直不起膝蓋,身子前傾雙手撐在冰冷草席上:“回至尊,臣止有一女,已許配建昌侯。建昌侯天性聰慧,有好善之姿,規(guī)自砥礪,實乃天授偉器。以臣觀來,建昌侯絕不會欺辱小女?!?p/>
“呵呵,若是卿家又有一女,嫁與尋常之家,時常受辱,卿該當(dāng)如何呀?”
“至尊,事有曲直之分。臣家理屈,臣不問;若臣家有理,臣必提劍往爭,討還公道?!?p/>
“卿愛女如此,孤亦然如是。”
孫權(quán)目光深沉,巡視周圍臣工:“我家大虎有孕之身,卻造此顛沛磨難,孤如何能忍?傾盡三江之水,也難熄胸中怒焰。故今出兵向北,諸卿可有異議者?”
潘濬雖然低著頭,總感覺頭頂有一雙銳利眼睛在盯著自己,頓首先回答:“臣無有異論。”
“臣附議。”
“臣亦然?!?p/>
一個個重量級文武緊隨潘濬之后表態(tài),孫權(quán)胸膛挺直,混不意外這些人的態(tài)度。
現(xiàn)在就一個張昭資歷老,影響力大,脾氣也剛直,可張昭又不笨,關(guān)起門不問世事……就讓他養(yǎng)老去吧。
現(xiàn)在要打回淮泗、徐州老家,許多文武、北人二代心中多少有些期望。
富貴不還鄉(xiāng),如錦衣夜行……實乃人性根本。
另一邊一個白日急行軍近百里的樂綝部也在淮水北岸休整,大約明天一早就能獲知龐林的確切恢復(fù)。
如果龐林愿意接納,那最好不過;如果不接納,那軍隊就在崩潰邊緣。
滿寵被解除鎧甲,依舊保留一口佩劍,他來找樂綝:“和通欲投漢,實乃上策也。不過此去無功,恐束之高閣,無用武之地呀。”
樂綝正熬煮粟米粥,上下打量滿寵:“伯寧公亦欲歸漢?”
“旁人能歸漢,某子孫能歸漢,某卻是不能。襄樊一役,因某獻(xiàn)策,才保全樊城,我獲罪于漢,甚大,罪無可恕。”
滿寵抖了抖袍袖,坐的端正,說:“漢口一役,漢水師大艦多喪孫權(quán)之手,自此吳國舟船實乃天下翹楚,無有敵手。今彼走淝水入淮,大艦難行,多仰仗走舸。”
“彼之大艦,漢軍欲除之物也。和通若是派一旅銳士晝伏夜出,前往舒口,乘西北風(fēng)正盛之時縱火焚燒,必可報漢之大仇!”
滿寵說著朝東北青徐方向拱拱手:“燕王殿下,系和通之君也,如今勢必兵潰,往奔青徐。吳國各軍爭功皆突陣在前,鮮有顧慮后陣者。孫權(quán)又志得意滿自以為能,必輕而無備?!?p/>
說著,滿寵左臂抬起食指中指并攏指著東南巢湖所在:“文通只需派遣敢死之士百人,必能得稀世之功,為天下豪杰所重!”
樂綝意動,還是搖頭:“伯寧公,某善正兵,不善奇兵?!?p/>
“我知和通不善奇兵,然老朽最善奇兵。”
滿寵說著側(cè)頭看一眼長子,又回頭看樂綝:“和通率大隊行軍于北岸,老朽率所領(lǐng)壯士伺機(jī)渡河,奔往居巢縱火。快則七日,遲則十日,還請和通于南岸設(shè)船接應(yīng)。”
樂綝猶豫,滿寵就問:“和通,某若棄子北逃,于和通何損?于我兒何益?”
“是某愚鈍?!?p/>
樂綝抱拳施禮:“軍中一切物資皆由伯寧公取用?!?p/>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