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農(nóng)村丈夫 第134章 紅男綠女
嗡嗡聲停止了,馬仕拿起鏡片,對著眼前燈光左右端詳了一下,然后小心托放著又緊貼在沙砣上。他的腳輕輕往下一用力,沙砣就忽忽地轉(zhuǎn)了幾圈。待轉(zhuǎn)動停止,馬仕側(cè)了個身,又拿起鏡片對著燈光看了看,爾后用手擦拭幾下。
“大舅、大舅”李開文瞅準(zhǔn)這空當(dāng),大聲地叫道。
馬仕轉(zhuǎn)身,看見是開文,一笑,又見王喜跟在他身后,那笑容就收住了。好在馬仕年歲已大,沒有當(dāng)場發(fā)作。馬仕再大氣,也不能當(dāng)沒事人。酒壺廢了后,他可沒少被幾個兒子埋怨。
馬仕領(lǐng)著李開文和王喜出了前房,往堂屋走去。
家院里,趙本一邊換鋼絲,一邊罵罵咧咧,“奶奶的,切了一個月才切了不到兩公分。”看見馬仕出來了,他忙閉上口,迅速地裝好絲鋸。
堂屋內(nèi),馬占正拿著本《水滸》專心致志地誦讀有聲。
馬仕看見大兒子四仰八叉地,躺在太師椅上裝模作樣,氣就不打一處來。他毫不客氣地張口就罵,讓他能滾多遠就滾多遠,少在家里丟人現(xiàn)眼。
初始的時候,馬占還和弟弟們鞍前馬后地幫著父親忙活。等馬仕招了幾個學(xué)徒工,弟弟們也上學(xué)去后,馬占自恃打下江山了,就磨蹭著不想再出力了。
馬仕責(zé)罵他幾次,問他這樣好吃懶做,等爹媽老了以后打算怎么辦。
馬占撓撓頭,半晌吞吞吐吐地說,想考大學(xué)。馬仕聽了哭笑不得。他知道兒子這么大言不慚,無非是想著借考大學(xué)的名義,躲在家里偷懶而已。
但馬仕除了喝罵他幾句外,也沒有任何辦法。兒子大了不由爹。
馬占先見李開文進屋,合上書起身叫了句“表哥”,抬眼又看見畏縮跟在后面的王喜,已躺下一半的身體,又彈簧般折起來,直直地向他揮起了拳頭。
王喜早有防備,一個倒步,跳到門外。
對王喜拜師之事,馬仕盡管心里老大不樂意,但外甥業(yè)已成家立業(yè),多少總要給些面子,何況他確實也需要人手。
王喜就和趙本一起,向馬仕學(xué)習(xí)起水晶加工的第一步——粗割。
安排妥當(dāng)后,李開文就坐下來陪舅舅閑聊。他是好久沒來了。甥舅兩人先是家長里短,娘好爹好,聊著聊著就聊到了水晶上。
一聊到水晶,馬仕黑虎白豹半天的臉,慢慢就廣寒紅錦起來。
馬仕告訴開文,水晶歷史源遠流長,早在遠古時代就有,統(tǒng)稱玉,石之美者。漢唐時就有“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水晶如意玉連環(huán)、下蔡城危英顏破”等詩句。馬仕說著就搖頭晃腦地吟誦起來。
李開文驚奇不小。舅舅和父親一樣,也是大字不識幾個的人,背起這幾首古詩來倒是字正腔圓地很。
他吃驚之下,心念道,果然無利不起早,為了賺錢,再懶惰的人也會變得好學(xué)上進。想到這,李開文看了眼又躺回去的表弟。
馬仕所知道的水晶知識,來路繁多,其中倒有一半,是在挑選水晶棺材原料時,聽105礦廠技工所言。
馬仕稍炫了下淵博知識后,又為水晶的產(chǎn)量太低、人們對其知之甚少而感慨不已。
李開文對圍繞水晶的各種故事與傳說知道的不多,但對水晶的來歷、現(xiàn)狀及未來的發(fā)展前景,腦海里倒是有很清晰的印像。
李開文理解舅舅的感慨。做水晶眼鏡,雖說利潤豐厚,但費時耗力,要求又高,遠不如用綠石白玉做些把玩之物、佩飾之品來得劃算。
同時不同命。而且綠石白玉做為裝飾品,歷史更為悠久,文化更為深厚,再加上歷代統(tǒng)治者不遺余力地推廣宣傳,時至今日,早已是路人皆知的狀態(tài)。
紅男綠女。許是男人們在母系社會受了太多的虐待,因此死賴在父系社會里不愿出來。滿腦子天下之大不如我大、凡事不尊唯我獨尊的想法。
這反應(yīng)在具體事物中,就有諸如對綠帽子的感慨。
幾千年的奴隸、封建社會,男人間互相攻擊時,問候?qū)Ψ阶孀诘姆绞剑騺聿徽季盼逯弧D軌蚓哂小叭藫鯕⑷恕⒎饟鯕⒎稹钡慕K級裁斷權(quán)的,卻是“綠帽子”的戲虐之言。
“綠帽子”,言簡意賅,又惡毒無比。
問候?qū)Ψ礁改福€會有一笑了之的大度。笑言“綠帽子”,則絕對是青筋暴突的憤怒。
如此,因為它絕無僅有的惡毒,人們的喜好,也就愛屋及烏式地,對所有綠色之物多了些極端。不僅有極其討厭的竭力避免,也有快意恩仇的全盤喜歡。
比如這“紅男綠女”,一詞就盡顯文人志士之惡俗心理:女人,永遠卑賤!
這一切要歸功于曾經(jīng)的“強漢盛唐”。
王朝更替、星轉(zhuǎn)斗移。前期年富力強時,帝王們忙于開疆拓土。后期年老力衰時,天子們擔(dān)憂江山的延續(xù)。
諸多偉人在憂慮后世子孫平庸的同時,更恐懼著臣屬中有不世之才的誕生。因此,有著遠見的千古一帝們,爭先恐后地?zé)o視外邦番國的進發(fā),只醉心于閹割本族血性的精華。
漢武帝提拔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軟骨頭。唐明皇推波助瀾,親小人遠賢臣,看起來中華大地歡歌笑語、欣欣向榮,卻不料一場安史之亂就攪得天下大亂、生靈涂炭。
安、史是胡人,生來就不知儒家為何物。
如此覆卵的廟堂政策,江湖生活怎能不潛移默化?
多年中庸教育之下,國人又凡事明哲保身,既號稱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又宣揚能屈能伸,戒急用忍。
因為中庸,所以含蓄。
不管做事,還是做人,亦或做學(xué)問,都喜歡藏頭納尾、掩濁蓋污,故弄玄虛得緊。長此以往,具體表現(xiàn),對個人就是由里及表的膽小怕事,對大眾則是代代相傳的保守不化。
而生活中對玉器、古董的賞玩,更能表明中庸之道的大行天下。雖中庸,也是大為。
無論達官,還是庶民,對把玩之物的愛戴,鐘情的常是些頂著不可貌相頭銜的普通之物。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