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的岳父是劉邦 第四百零九章 出頭鳥
太后呂雉將推行推恩令的想法向外透露了一些,立即引起了諸侯的強烈反應(yīng),一本本的奏折遞到了太后的桌案上。
這些奏折有的比較委婉提到推恩令事關(guān)重大,希望太后三思而行。有些奏折則言辭激烈,認為推恩令有違祖制,是對先皇與眾人承諾的背叛。
并且所有的人都指向了趙王張敖,大家一直認為作為一個忠厚的臣子就不應(yīng)該給皇帝陛下出這樣的主意。
眾諸侯的狐貍尾巴露了出來,反而激起了太后呂雉的斗志,諸侯越是反對,說明傷害到了諸侯的利益,而諸侯利益受損說明對大漢有利,對大漢有利的政策為什么不執(zhí)行下去。
“陛下下旨命令諸侯上報子孫情況,經(jīng)朝廷核實后將按上報的子孫進行分封。瞞報和漏報的將消減封地。”諸侯的子孫情況朝廷實際上是掌握的,這一步是太后呂雉為讓諸侯王動起來故意增加出來的,這是推恩令推行前的一步試探,可以看出諸侯王對推恩令反對究竟有多大強度。
大漢如今已立國數(shù)年,完整的朝廷政務(wù)系統(tǒng)已經(jīng)建立了起來。皇帝劉盈的圣旨從擬定到傳達到天下諸侯手中,沒用幾天時間。
這道旨意在諸侯王中引起了強烈的反應(yīng)。
如果說先前的傳言只是讓諸侯王感覺天頂上有塊石頭要落下來,現(xiàn)在卻是刀子架在脖子上,且已經(jīng)切進了肉里。
除了趙國以外大漢每個諸侯的王城內(nèi)都是人頭攢動,大王們在召集大臣商議對策。
這里邊最積極的還是吳王劉濞。自上次在海邊被張敖打敗之后,吳王劉濞始終在找機會報復(fù)。可是令他想不通的是一向?qū)χT侯王興兵動武很敏感的朝廷這次反應(yīng)卻很奇怪,對海邊出現(xiàn)的一股武裝力量不聞不問。難道大漢朝廷已經(jīng)變得如此虛弱了嗎?先皇一死敢于使用武力的人都沒有了嗎?當(dāng)今皇帝懦弱是誰都知道的,一向強勢的太后呂雉畢竟是個婦人,難道真有諸侯王展示武力的時候,太后呂雉怕了?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去向。
吳王劉濞的王宮內(nèi)黑壓壓的坐滿了一群吳國的重臣,劉濞對他們都沒有抱什么希望,這群人除了每日里唱唱贊歌,看到好處相互攻擊以外起不了什么作用。
果然吳王劉濞將朝廷有關(guān)推恩令的旨意交給大臣們看了之后,所有的大臣都沉默了。
有多年官場經(jīng)驗的大臣們知道此時萬不可說話,誰說話就將此事的責(zé)任攬過來了,事情對吳國有害,必將遭到吳王的記恨,事情對吳國有好處,也不會有什么功勞。
吳王劉濞坐在那里向下面望去,大臣們一個個垂著眼皮,眼光定在桌案上,似乎在研究上面杯盞的紋理,堅決不與吳王眼神相對,生怕被吳王劉濞點了名。
“丞相留一下,其他人可以回去了。”吳王劉濞明白自己針對重大事情想要集思廣益的想法錯了。豬腦子再多也不會想出什么好主意了。
王宮大殿內(nèi)一陣吵雜,迅速又恢復(fù)了平靜,大臣們走的堅決,一點兒也不拖泥帶水。
“丞相何以教我?”吳王劉濞慶幸還有一個靠譜的丞相茅京。當(dāng)了諸侯王之后吳王劉濞才體會到,跟在別人后邊沖鋒陷陣與自己拿主意完全不是一個層級的事情。
吳王劉濞也是跟隨先皇劉邦見識過大陣勢的,當(dāng)初也沒覺得有什么難度,先皇說沖就沖,讓退的時候就退,勝了是功勞,敗了還有別人救援,先皇會接著想辦法。如今在吳國劉濞最大,他的一個決定就有可能影響到吳國的存亡。
“天下諸侯除了那個神經(jīng)不正常的張敖外,沒有人會真心擁護推恩令的。這件事最好的結(jié)果是太后收回成命,廢除推恩令。其次是對推恩令進行修改,將它變得不那么激進,這算是太后與諸侯王之間妥協(xié)的結(jié)果。最壞的情況就是眾諸侯沒有任何反應(yīng),全盤接受了推恩令,那么諸侯們的封國就真的名存實亡了。用不了兩代,諸侯國就會被瓦解,建功立業(yè)傳承萬代的機會從此不會有了。”別人都走了,只剩下了丞相茅京與吳王劉濞,茅京不得不說話了,胡子都快被他捻斷了才想出這么一套話。
吳王劉濞晃晃腦袋想要驅(qū)散里邊的煩惱,然后說道:“這其中的利害得失我也想的明白,只是不知道現(xiàn)在需要怎么應(yīng)對。”
事到如今丞相茅京也沒有了退路,吳國如果被瓦解其他大臣倒可以降一下身份在大漢國弄一個郡守,縣令當(dāng)當(dāng)。唯獨吳王劉濞與丞相茅京無處可去。很有可能吳王劉濞只能守著一縣大小的封地,而茅京在這塊地上當(dāng)丞相,別說權(quán)勢,連榮華富貴都沒有了。
茅京手上向下用力,無意間胡子都被拔下了幾根,說道:“事到如今應(yīng)該還有挽回的余地,太后命令諸侯王上報子孫情況,看似強硬實際上也是在試探諸侯王的反應(yīng),如果太后真的無所顧忌早就直接下旨開始推行推恩令了。如果天下諸侯一致反對,太后應(yīng)該會重新考慮這件事的。”
吳王劉濞哀嘆一聲:“可惜天下諸侯永遠也不會達成一致意見的。趙王張敖那個另類不算,其他人也只會計算自己的得失,都在想著怎么坑他人一下,怎么會為了大家的利益出頭。”
“在這個問題上除趙王張敖外其他人反對是肯定的,但是大家都不愿意把反對的話從自己口中說出來。大家都在觀望,現(xiàn)在需要一只出頭鳥,有人帶了頭,其他人跟著喊造聲勢,但諸侯王們是絕對不會干的。”丞相茅京對人性還是有一定研究的。
“這個出頭鳥我不會當(dāng),如果失敗了王國被瓦解自不必說,即便是成功了,也會被太后記恨,以后會有苦日子過了。”吳王劉濞用手指著自己的鼻子十分堅決的說道。
“這個出頭鳥大王肯定不會讓大王來當(dāng),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絕對要把其他人推到最前面。現(xiàn)在就有一個十分合適的人選。”說到這里丞相茅京嘴角上揚,臉上笑意蕩漾。
“那是誰?”吳王劉濞的聲音里充滿了期待。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