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振大明朝 第三百一十一章 人選
內(nèi)閣沒什么意見,六部里吏部尚書劉鴻訓(xùn)被韓爌阻攔,自然也不會再勸。刑部尚書孫慎行雖然知道此事肯定會有一些風(fēng)險,但他為人向來剛正不阿,雖屬東林,卻從來不偏不遙見皇上已有決斷,且并非為一己私欲,也是沒再多言。
禮部尚書來宗道向來都是唯朱友建的馬首是瞻,更何況這事兒真算起來跟他的職務(wù)所轄也沒什么大關(guān)系,所以他也就樂得不話。工部尚書徐光啟跟孫慎行的考慮差不多,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他也不會反對。而且他想的也更長遠(yuǎn)些,覺得若能由此開放海貿(mào),與西洋人進(jìn)行貿(mào)易,對于大明來,也未嘗不是一個挺好的選擇。
戶部尚書郭允厚和兵部尚書王永光兩個自然更不會有什么意見,西南自從平定了奢崇明安邦彥之亂后,幾萬大軍屯駐在川滇一帶,每日里人吃馬嚼,耗費的可是一點不少。他們兩個為此可沒少頭疼,一個要撥發(fā)錢糧,一個要調(diào)撥各種物資,少幾千人,就能少操不少的心呢!現(xiàn)在撤走八千人馬,到了廣西邊境,由廣西那邊供給,少去一些轉(zhuǎn)運,也能節(jié)省一些不是?而且明知道安南肯定不敢與大明交兵,所以他們也不會有什么意見的。
至于這幾萬人馬為什么不撤回駐地,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奢崇明的下落一直不明,川貴一帶的這些土司們個個又都是擁兵自重。大軍一旦撤走,保不齊奢崇明再從哪里冒出來,忽悠了哪個土司,再做了安邦彥第二,那還得費力勞神。反倒不如就先駐扎在此,不僅能夠震懾各個土司,也能查找奢崇明的下落。
這樣看來,怎么算都是一筆挺劃算的買賣。更何況這也是朝廷現(xiàn)在能弄到糧食最靠譜的辦法了,總不可能再讓皇上像啟五年那樣去找個王府再抄一次家吧?所以這會兒大臣們基本上都已經(jīng)認(rèn)同了皇上的做法。
“既然眾卿家都沒有意見,那接下來我們就來議一議,看看派誰出使占城比較合適?”朱友建看到下邊已經(jīng)暫時沒了不同意見,便繼續(xù)這個話題的下一項,朝眾人問道。
出使占城,聽上去似乎是個不錯的差事,可這件差事一點都不好做。這可不像以前那樣到哪個藩屬國宣慰一番,于國于己都沒有什么損失。反而等出使回來,自身的資歷上又可以添一筆,對于今后的晉升又是一個比別人強(qiáng)的點。
在場的眾人心里都很清楚,這次的出使責(zé)任十分重大,雖做成了會是一件大功,到時候加官進(jìn)爵、簡在帝心全都不在華夏。可一旦做不成,出了什么差錯,被皇上斥責(zé)一頓那倒也不算什么,可到時候若再是因此被問罪下獄,罷官褫職、甚至丟了性命那才是大事。故而等朱友建問完之后,眾人全都沒有答話,全都是低著頭,看著自己腳下的那一片地方,一時之間朝堂上是一陣靜默。
“皇上,此計既是臣提出,自當(dāng)該由臣前往。況且臣忝為戶部左侍郎,這本就是臣分內(nèi)之職,臣責(zé)無旁貸!請皇上準(zhǔn)許臣出使占城!”見眾人都沒有動靜,畢自嚴(yán)站了出來,向朱友建請纓。
畢自嚴(yán)確實是個可以信得過,而且也足夠能完成任務(wù)的人,不過現(xiàn)在戶部可是離不開他,一大堆的事情都需要他去配合郭允厚來做。朱友建想了想,覺得還是需要另派旁人。
“畢卿,朕也知道若是由卿前往,必定馬到成功。但如今國家正值多事之秋,戶部有這么多的事情,你一時之間恐怕難以走開,還是換個人吧。”聽到皇上這么,畢自嚴(yán)也只能退回班列鄭
不過畢自嚴(yán)這一回去,剩下的人更是個個噤聲,再沒有一個愿意出來主動請纓的。朱友建向下邊掃了一圈,心中不禁冷笑,這些個朝臣們還真是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啊!不疼不癢的出個主意的時候,個個都積極踴躍,生恐自己看不到他們。現(xiàn)在一到出力的時候,全都把自己縮起來,大氣都不敢喘,只怕自己被皇上看到。
“我堂堂大明,朝之邦,人才濟(jì)濟(jì),事到臨頭居然無人可用,嘿嘿,好啊!很好!真是好得很啊!”看到眾饒模樣,朱友建心中頓時生出一股無名之火,這就是自己選出來的大臣,到了用人之際,竟然都這么沒有擔(dān)當(dāng)。
這話一出,內(nèi)閣和六部尚書等人雖然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被皇上派去,卻受不住壓力,紛紛走出來請旨,要往占城走這一趟。
朱友建擺了擺手:“這等事情若都要讓你們閣部大臣出馬,那像什么話?你們?nèi)チ耍掷锏恼?wù)又該交給誰來做?此議休得再提!”內(nèi)閣等人見狀,只得退了回去。
眼看著又要陷入寂靜的氣氛之時,突然一個聲音冒了出來:“皇上!臣,右副都御使賀逢圣愿往,特向皇上請旨!”
賀逢圣的聲音很大,離他比較近的人都感覺被震得耳膜子發(fā)疼。不過這會兒可沒人會嫌他聲音大,因為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終于有人肯去背這個鍋了。賀逢圣的這么大聲,那是因為他耳朵有些問題。他時候因為家境貧寒,得病后沒有及時醫(yī)治,因而導(dǎo)致耳朵有些聾。
所以一般他上朝的時候很少發(fā)言,有事都是寫折子。朱友建也知道他有耳疾這一點,還專門讓吳有性給他診治了一番。不過吳有性他的耳疾拖的時間太長了,已經(jīng)無法痊愈,只能是稍稍緩解一些,而且還得是長期的治療才校
朱友建知道之后,也是覺得很遺憾,賀逢圣和李標(biāo)是自己最看好的兩個人。他們兩個能力、人品無一不是上上之選,年紀(jì)也十分合適,等再過上幾年,完全就可以挑起內(nèi)閣的大梁來。而賀逢圣的病,確實會對他處理政務(wù)什么的造成些許麻煩。
不過好在他也只是耳朵有些背,還不算太大的問題,還是完全可以入閣拜相的。現(xiàn)在賀逢圣主動站出來,愿意出使占城,朱友建也樂見其成。166網(wǎng)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